狱中联欢读后感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世界旦夕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狱中联欢读后感(共含14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世界旦夕”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狱中联欢读后感

篇1:狱中联欢读后感

《狱中联欢》选自长篇小说《红岩》。学完这篇课文后,我的心情像大海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革命先烈在狱中唱歌,表演节目的情景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

这篇课文讲述了国民党统治区元旦节那天,革命者虽然身在狱中,却为了新中国的胜利,依然开起了联欢晚会。他们尽情地唱着歌,尽情地扭着秧歌,幽默地写春联讽刺敌人的真实故事。

我被革命先烈临危不惧、顽强地与反动派作斗争的崇高精神所感动。他们不幸被抓进监狱,受尽了反动派的折磨,敌人的机枪时时都瞄准着他们,随时都回夺去他们的生命。可是为了拯救苦难的中华民族,他们纵情高歌,宁愿牺牲个人生命,也要同敌人斗争。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多么崇高的精神啊!

联想到现在,有些人受物左右,丢开人生的理想。除了个人私利,什么信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全都抛在一边。他们忘记了:正是像狱中那些的千万烈士的鲜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想: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我们必须继承革命先烈顽强、崇高的精神。并且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未来肩负重任。

篇2:红岩狱中联欢读后感精选

读了《狱中联欢》这篇课文,深深的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在渣滓洞中的革命者向往革命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感动。

故事发生在重庆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在渣滓洞集中营监狱里的革命者在狱中联欢,巧妙地同反动派作斗争的经过,歌颂了革命前辈忠于革命,向往革命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姐姐以前经常给我将一些革命者的英雄事迹,比如赖宁、江姐、刘胡兰等英雄人物。记得有一次姐姐问我,她说:“我给你讲了那么的故事,你觉得他们勇敢吗?”我答道:“一点也不勇敢,我觉得他们很傻,自己受不了,还要救别人,真是的,我才没那么傻。”我的回答让姐姐很吃惊。那只是我小时候的想法而已,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那些革命者是为大局着想,他们并不傻。他们顶天立地,不肯向困难低头。有时我想起我小时候就觉得好笑,认为自己太笨,觉得无地自容,真想马上找一个缝钻进去。

这篇课文我看了以后,感到革命者们实在太不容易了,如果没有他们,还没有我们中国呢!说到这里,让我不由自主想到一句歌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呀!如果没有共产党也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

篇3:红岩狱中联欢读后感精选

今天,我们学习了革命小说《红岩》中的一部分 篇章------《狱中联欢》,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感受颇深。文章主要记叙了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设在重庆市郊区歌乐山下的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里的革命者开新年联欢会的事。文章把联欢会的情景细致刻画了出来,通过唱歌,交换礼品,贴春联,表演节目四个部分表现了革命先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对革命充满必胜信心的乐观态度,使我钦佩不已。当时的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胜利解放,大局已定。解放军跨越黄河,气势如虹,如猛虎一般向黄河以南地区进行大范围解放,其实渣滓洞牢房里的革命者是巧妙的借新年联欢会来欢庆人民解放军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的伟大的胜利。

文章一开头,便表现出了革命者充满激情的唱歌气势和那整齐划一的歌声,可以说,从心理上,革命者已取得了胜利。文章第四自然段,革命者在环境恶劣,材料极其短缺的情况下,依然想尽办法制作代表党的五角星和镰刀锤子......这是多么忠心于党的革命者呀!从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革命前辈们忠于党、对党充满必胜信心的革命精神。第五自然段牢房的对联制作简单,但充满了革命者的乐观精神,从老到少,每一个都参与了这个节目,革命者的团结令我惊叹!对联的内容无不体现了革命者坚强不屈的信念,他们虽被囚禁在牢房里,但他们的思想精神却从未被关押控制住,牢房关不住革命者。从楼七室的对联里,我仿佛看到了那惨不忍睹的景象,也看到了楼七室同志的乐观精神。

在楼四室的叠罗汉表演中,体现出了革命者迎接胜利曙光的期待是任何东西抑制不住的,革命者斗志昂扬,面对国民党黑暗势力的严刑拷打和空虚的恫吓毫不畏惧。还有那两首诗,一首用铿锵有力的歌声抨击了黑暗势力,而第二首则用委婉柔和的小调赞扬了革命者与解放军。

篇4:红岩狱中联欢读后感精选

当学完了这篇课文,我小小的心被他们的举动深深的震撼了。

每当看到文中的内容革命先烈的雄壮的歌声总是萦绕耳畔。

《狱中联欢》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国名党统治区,在监狱的革命者一起迎接元旦的到来。他们虽然在监狱中承受磨难,但是还是挡不住大家迎接革命胜利的喜悦。每个对联上都透露着对反动派的讽刺。

当看到革命先烈临危不惧与敌人抗争时。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虽然他们在牢狱中饱受苦难,但是他们仍然那样的顽强。敌人的机枪瞄着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生命。可是他们想到了人们的苦难,纵情高歌,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和敌人拼搏。他们是多么的坚强!是多么的伟大啊!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不能忘记革命者的功劳,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又怎能拥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又怎能过上这甜美的日子呢?我们一定要学习革命者那种坚强不屈,顽强拼搏,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篇5:红岩狱中联欢读后感精选

《狱中联欢》这篇文章我非常喜欢,它不仅深地吸引了我,还让我明白了其中的一个道理。

这篇文章写的应该是共产党的党员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到进监狱后,在监狱里进行的新年大联欢。整篇文章都一直围绕着关在监狱里的人们的欢乐心情在写。他们多才多艺,能歌善舞,不顾任何看守的阻挡,执意要进行这场新年大联欢。

但是,除了写出了人们的心情,我还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另一个想法。那就是表达出了人们对革命的信心。文中有很多话语都是这些关在监狱里的人对看守的若无其事与挑衅,他们从不惧怕任何的武力,他们只知道:革命一定会成功,中国一定会解放。再仔细想想,连关在监狱里的人都敢在狱中开联欢会,难道不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吗?

开头说的那个道理实际上是:我们要学习这些狱友对国家的信心,要学习他们,不惧怕任何困难,为了成功。

篇6:《狱中联欢》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溢,猩,禅,剔,镣,绅,蒋”7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内容中感受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体会作者崇敬革命者,憎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对联的含义.

重难点解析:

1,课文按联欢的过程顺序写的.

2,课文的重难点集中在“贴对联”和“表演节目”这两个部分.难以理解的是五副对联字面的意思和含着的意思.“猩猩”面对这些对联的态度,以及表演节目过程中人们嘲笑敌人的几句话.

典型习题配备:

1,形近字组词:

锦( ) 镣( ) 扭( ) 坤( )

棉( ) 了( ) 纽( ) 绅( )

2,选字填空:

连,联 ( )系 ( )欢 续( )

应,映 答( ) 呼( ) ( )照

3,查字典:

查加粗的字

音序

部首

字义

洋溢

充满而流出

高歌曼舞

柔和

篇7:5《狱中联欢》

大合唱→ 互赠礼物→ 贴对联→ 表演节目

教学后记: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纪念品是极简陋的,从中可以看出狱中的情况是何等的艰难,但在这样的条件下准备礼物,互赠礼物,表现了同志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他们对革命胜利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革命者是那样的心灵手巧。

5《狱中联欢》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8:《狱中联欢》教案

大合唱→ 互赠礼物→ 贴对联→ 表演节目

教学后记: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纪念品是极简陋的,从中可以看出狱中的情况是何等的艰难,但在这样的条件下准备礼物,互赠礼物,表现了同志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他们对革命胜利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革命者是那样的心灵手巧。

篇9:狱中联欢教学教案设计

狱中联欢教学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学课文,了解时代背景;

2、认识猩、诙、谐、镣、蒋5个字;

3、初读课文,知道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唱歌交换礼品贴对联表演节目等四件事。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 齐读课题,把你收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2、 教师酌情补充(渣滓洞集中营)。

二、指导预习

1、指名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教师小结:这片课文节选自优秀长篇小说《红岩》。小说具体而生动的向我们描述了革命前辈所进行的狱中斗争。

3、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在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下面做上记号,再跟大家讨论。)

三、默读课文

1、认识猩、诙、谐、镣、蒋5个字。

2、大体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事。

3、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几件事,其中重点写的'是哪几件?

4、在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地方做上记号。

四、反馈自学情况

1、认读猩、诙、谐、镣、蒋5个字并组词。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扭转乾坤: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乾坤,天地。

妄加评论:乱评一气。妄,胡乱。

猩猩:渣滓洞集中营的特务头子,因为他是人却没有人的心肝,所以难友们给他取了这么一个绰号。

崩溃:完全破坏,垮台。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的巨大而彻底。

江姐:是小说《红岩》中的主人公,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位革命者,小说中的全名是江雪琴。

监狱之花:是狱中一对牺牲了的革命者遗留下的女婴,她父亲入狱后很快被敌人枪杀,她的母亲因难产去世。是难友们给她取了这个美好的名字。

极乐世界:佛经中指阿弥陀佛所住的国土。佛教徒认为居住在这个地方,就可以获得光明和快乐,摆脱人间一切烦恼,也叫西天。

苍劲:苍老挺拔。课文里指字写得成熟、有力。

洋溢:充分流露。

诙谐:形容说话有趣,引人发笑。

参禅:原为佛教名词,指彻底理解了佛教禅宗的奥秘。这里借用这个佛教名词,说的是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挑剔:挑毛病,找碴儿。

博得:取得,得到。

篇10:狱中联欢教学设计

狱中联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狱中联欢》节选自《红岩》第16章。联欢指1949年新年联欢。当时反动派兵败如山倒,不得不玩“停战”把戏。在这样的背景下,渣滓洞的特务也在表面上对被囚禁的革命者作出一点放松的姿态。我们的革命前辈就利用这个机会举行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会,对于中的革命力量进行了一次检阅。

教学要求:

通过阅读理解内容,领会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中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从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自己喜爱的词语,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兴趣的对联。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体会课文中对联的含义。积累自己喜爱的词语,背诵自己感兴趣的对联。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叙述顺序,体会课文中对联的含义。

教学构想:

课前可鼓励学生读长篇小说《红岩》,也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由教师和学生讲述或朗读跟课文关系密切的章节。本课是略读课文,课文又较长,教学时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在感情朗读中要求学生体会对联的含义,以及表演节目中的双关语。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录像带、投影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简介背景。首都北京将举行开国大典,山城重庆仍然被反动派盘踞。在那里的中美技术合作所(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仍关押和许多革命者。他们随时都可能被敌人杀害,后来敌人的确对他们下毒手。从全国的形势看,反动派已彻底失败。他们不得不玩弄“停战”的把戏,伺机进行反扑。渣滓洞的特务对被囚禁的革命者做出一点放松的姿态。革命前辈便利用这一机会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以巧妙的方式同敌人进行斗争。

2、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同学们都回家预习课文了吧,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生字学习的情况。

三、自读“交换礼品”部分,指出都交换了哪些礼品?想象这些礼品都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说明什么?然后交流。

1、礼品有:贺年片——小块草纸,红药水当颜料。

五角星——塑料牙刷柄雕刻成的。

锦旗——彩线是从袜子上拆下来的。

2、他们连起码的材料也没有,赶制这样的礼品,说明了什么?(既表达了同志间的友情,又表明了革命到底的志向。)

3、请带着这样的感情来朗读课文。

四、学习“贴对联”部分。

1、分小组朗读课文。

2、在进行讨论后,在每一副对联旁注上或在书上画出含着的意思。

3、讨论交流:

(1)“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形容革命形势发展迅速。横额“扭转乾坤”,“乾坤”指天地,“扭转乾坤”含有推翻反动统治之意。

(2)“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意思是在敌人的监牢中坚持学习领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真理。“歌乐山”指渣滓洞的地点。横额“极乐世界”,道出了革命者掌握了革命真理的乐观心境。

(3)“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旧景”指反动派的统治。“新春”指革命即将在全国胜利的前景。同 “苦尽甘来”一起,表达了革命者坚信革命即将胜利的信念和对革命前途的憧憬。

(4)“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借用古人诗句,既表达了对反动派的蔑视(阻止革命胜利是徒劳的),又表达了对胜利(红杏出墙)的企盼。横额“大地回春”,生动地概括了当时的革命形势。

五、学习“表演节目”部分。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监狱里的革命前辈都表演了哪些节目?他们在敌人的魔掌里为什么这么快乐?

2、出示投影(本段重点句),讨论、交流句义。

(1)是针对几个戴着脚镣的革命者扭秧歌发出的感慨与赞叹。“高歌曼舞”放声歌唱,尽情舞蹈。这种高歌曼舞是对反动势力的蔑视,是对革命胜利的企盼。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者鲜明立场、顽强斗志、乐观精神的赞颂。

(2)是对狱中联欢的集中概括,也是对革命前辈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的集中概括。这两句话表面十分风趣,实质上表达了革命者蔑视敌人,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的革命精神。

3、感情朗读,读出感情。

篇11:狱中联欢课文主要内容

狱中联欢课文主要内容

同学们知道狱中联欢这篇课文吗?以下是它的课文内容,一起来阅读吧。

狱中联欢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选自长篇小说《红岩》.“狱中”指的是解放前夕反动派设在重庆市郊区歌乐山下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渣滓洞.课文讲的是1949年元旦,被关押在集中营的革命者,巧妙地利用庆祝新年的机会,欢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表现了随时面临死亡威胁的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

原文

期待的日子一转眼就来了。

元旦那天早上,天还未亮,女室一带头,每一间牢房同时响应,像一阵闪电,爆发了洪亮的歌声。人们纵情高歌,唱完一支又一支。

新年大联欢开始了。

唱歌是第一个节目。第二个节目是交换礼品。每间牢房,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送给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战友,作为联欢的纪念品。最多的礼物是“贺年片”,那是用小块的草纸做的,上面用红药水画上鲜红的五角星或者镰刀锤子,写上几句互相鼓励的话。楼七室经过昼夜赶工,刻出了一百多颗红的、黄的、晶亮的五角星,分送给各个牢房的同志。女室送给各室的是一幅幅绣了字的锦旗,那些彩色的线,是从他们的袜子上拆下来的……

接着第三个节目开始了。每间牢房的人都在门口贴春联。所有的春联都是用草纸接连起来做成的。所有的春联都不是一个人写的,同一个字,有老年人苍劲的笔法,也有“孩儿体”的弯弯曲曲的笔记。女室里,江姐捏着“监狱之花”的小手,也写了几笔。所有的对联,都洋溢着革命的乐观精神……

女牢的对联写的是:

洞中才数月

世上已千年

大家心里明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正在崩溃,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就要到来,“世上已千年”还形容不了翻天复地的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咧!

她们还在牢门上贴了一张横额:扭转乾坤。

猩猩也许看不懂,也许看懂了又不敢承认,居然妄加评论道:“这对联倒有些修仙炼道的味道了。”

楼一室的对联写得更妙:

歌乐山下悟道

渣滓洞中参禅

横额是:极乐世界。

大家心里明白:这里悟的是革命之道,参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禅。“极乐世界”,正是写的人们掌握了革命真理的心境……

猩猩挑起了眉梢,玩味了一会儿,只好说:“真有点仙风道骨!”

楼二室的对联写得十分优美:

看洞中依然旧景

望窗外已是新春

横额是:苦尽甘来。

楼三室的对联借用了古人的诗句:

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横额是:大地回春。

一幅幅春联,全洋溢着乐观、诙谐的情趣。

猩猩来到楼七室门前站定,慢吞吞地读着:“两个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挑剔的眼光,在横额“乐在其中”四个大字上凝固起来。不待他说话,余新江便问道:

“喂,这像不像渣滓洞的生活?”

“生活?生活当然……”猩猩犹豫着,“不过,‘乐在其中’,那个‘乐’字总有点刺眼。”

“嘿,改成‘苦’字,‘苦在其中’,你看要得不?”丁长发笑着追问道。

猩猩装做没有听见,溜走了。

表演节目的时间快到了,大家一拥而出,享受这自由而愉快的时刻。这个时刻,正是党的胜利,人民解放军的节节前进,给他们赢来的。

几个戴着脚镣的同志,在往常放风的地坝中间扭起秧歌。沉重的铁镣,撞击得叮当作响,成了节奏强烈的伴奏。欢乐的歌舞里,充满了对黑暗势力的轻蔑。看啊,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高歌漫舞!

狂热的掌声送走了一间牢房的节目,又迎来了另一间牢房的表演。人潮卷来卷去,地坝变成了绝妙的露天舞台。

楼下四室的“报幕员”宣布:“我们的节目是歌舞表演。表演开始!”只见铁门哗拉一开,一连串的人影,打着空心筋斗翻了出来,博得同志们的齐声喝彩。接着,几个人聚拢来,站成一个圆圈,又有几个人爬上去站在他们肩上,又有人爬上去……一层、二层、三层……他们在叠罗汉。最上边站着一个人,满脸兴奋的微笑,站得比集中营的'高墙、电网更高,手里拿着一面红纸做的鲜艳的红旗,遥望着远处的云山。歌声在周围渐渐升起:

一杆红旗

哗啦啦地飘。

一心要把

革命闹;

盒子枪、,

卡啦啦地响,

打倒那劣绅和土豪!

……

这正是黑牢外面的游击队员最爱唱的歌。

女同志们绕场一周之后,跳起了秧歌舞。彩色的舞衣飞舞着,十分耀眼。在一片叫好声和朗朗的笑声中,夹杂着一声嘲笑:“在统治区里,敢跳秧歌舞?谨防上黑名单,抓走!”

又一个人忍不住笑道:“那倒不一定。统治区也有‘自由’的地方,不是吗?集中营里,可以自由自在地大跳秧歌舞!”

“哈哈哈……”

一边扭着秧歌,女同志们又齐声唱起歌来:

正月里来是新春,

赶着猪羊出了门,

猪呀,羊呀,

送到哪里去?

——送给那英勇的解放军……

那些想看女共产党员表演节目的特务,这时吓得脸色铁青,立刻在高墙电网上面移动机枪,枪口瞄准着欢乐的人群。

有人笑道:“瞄准有什么用,忙着喊停战,没功夫下命令开枪。”

又有人笑道:“真有意思,这里又可以唱歌,又可以跳舞。开联欢会,还有人架上机枪,保卫我们的安全咧!”

“哈哈哈哈!”人们朗声大笑,迎接着1949年胜利的春天。

拓展阅读

狱中联欢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理解内容,领会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中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从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2.了解课文叙述顺序;体会课文中对联的含义。

三、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板书课题。

首都北京即将举行开国大典,山城重庆仍被反动派盘踞。在那里的中美合作所(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仍关押着许多革命者。他们随时都有可能被敌人杀害,后来敌人的确对他们下了毒手。

从全国形势看,反动派已彻底失败。他们不得不玩弄“停战”的把戏,伺机进行反扑。渣滓洞的特务对被囚禁的革命者做出一点放松的姿态。革命前辈便利用这一机会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以巧妙的方式同敌人进行斗争。

板书课题:狱中联欢

二、指名分部分朗读课文,完成“思考·练习”1。

1.指名四人分部分读课文,全班思考每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

2.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3.完成“思考·练习”1的填空:唱歌→交换礼品→贴对联→表演节目,借以了解各部分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三、自读“交换礼品”的部分,指出都交换了哪些礼品,想这些礼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说明了什么,然后交流。

(礼品有:贺年片——小块草纸,红药水当颜料;

五角星——塑料牙刷柄雕的;

锦旗——彩线是从袜子上拆下来的;

他们连起码的材料也没有,赶制出这样的礼品,既表达了同志间的友情,又表明了革命到底的志向。)

四、讲读“贴对联”的部分。

1.自读,在每副对联旁注上或在书上画出含着的意思。

2.讨论·交流。

(1)洞中才数月 世上已千年,形容革命形势发展迅速。横额“扭转乾坤”,“乾坤”指天地,“扭转乾坤”含有推翻反动统治之意。

(2)歌乐山下悟道 渣滓洞中参禅,意思是在敌人的监牢中坚持学习领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真理。“歌乐山”指渣滓洞的地点。横额“极乐世界”,道出了革命者掌握了革命真理的乐观心境。

(3)看洞中依然旧景 望窗外已是新春,“旧景”指反动统治,“新春”指革命即将在全国胜利的前景。同横额“苦尽甜来”一起,表达了革命者坚信革命即将胜利的信念和对革命前途的憧憬。

(4)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借用古人的诗句,既表达了对反动派的蔑视(阻止革命胜利是徒劳的),又表达了对胜利(红杏出墙)的企盼。横额“大地春回”,生动地概括了当时的革命形势。

(5)两个天窗—出气 一扇风门—伸头,“两个天窗”“一扇风门”,概括了革命者非人的铁窗生活。横额“乐在其中”,表达了革命者视苦为乐的革命情怀,也是对反动派迫害革命者的巧妙揭露。

总之,狱中的革命者运用对联这一形式,抒发了革命情怀,同敌人进行了既巧妙又坚决的斗争。

3.练习朗读,读出革命者的智慧与坚决,读出敌人的愚昧与无奈。

五、朗读“唱歌”“交换礼品”“贴对联”三部分。

六、作业。

1.读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讲读“表演节目”的部分。

1.自读,思考:监狱里的革命前辈都表演了哪些节目?他们在敌人的魔掌里为什么那么欢乐?

2.讨论交流。结合理解“思考·练习”3的两个句子。

(句子(1)是针对几个戴着脚镣的革命者扭秧歌发出的感慨与赞叹。“高歌曼舞”,放声歌唱,尽情舞蹈。这种高歌曼舞,是对反动势力的蔑视,是对革命胜利的企盼。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者鲜明立场、顽强斗志、乐观精神的赞颂。

(2)中的两句话,是对狱中联欢的集中概括,也是对革命前辈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的集中概括。这两句话表面上十分风趣,实质上表达了革命者蔑视敌人,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的革命精神。)

3.朗读,读出上述思想感情。

二、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锤:翘舌音,左窄右宽,右半部注意写正确。

锦:前鼻音。可与“棉”比较字形。

拆:翘舌音。可与“折”比较形、义。

劲:后鼻音。注意左半部最后一笔是“提”。

乾:前鼻音。后边不要加一横。

坤:左边是提土旁。

渣:翘舌音。右边是“查”。

滓:平舌音。右边是宝盖头下一个“辛”字。

享:后鼻音。不要丢掉一横。

绅:翘舌音。注意同“坤”区别形、音、义。

嘲:翘舌音。注意“口”的位置。可在“朝”的基础上记忆。

三、练习朗读课文。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词。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听写生字词:锤子 锦旗 苍劲 乾坤 渣滓洞 享受 劣绅 嘲笑

二、一部分一部分地练习朗读。

1.指名读。

2.全班评议。

3.各自练读。

4.再指名读。

三、抄写课文中的对联。

四、从“自读课本”或其他书报刊物上选一篇文章,让学生阅读一遍并做练习,训练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读后能记住主要内容。教师要统计阅读时间,并用填空题、选择题检查阅读效果。

五、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篇12: 课文狱中联欢教案

课文狱中联欢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时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二、学习本课11个生字并积累词语。

三、结合课文,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训练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分清课文叙述的层次,理解狱中联欢的过程。

2.仔细体会文中对联的深刻含义,理解革命前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对敌斗争中表现的'巧妙的斗争艺术。

3.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放录音,听朗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生字、词。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提出预习中疑难问题。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学生自我拼读生字表中的11个生字,然后指名读,根据学生拼读的情况,教师给予指导。

3.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4.指导学生理解词义。

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让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

(1)监狱里的革命前辈庆祝的是哪一年的元旦?

(2)他们在敌人的魔掌里为什么还那么欢乐?

(3)课文在描写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的过程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学生讨论后,可以让学生动手填写课后练习第2题。)

五、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主要内容。

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

1.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1段。

1.教师简介课文开头的背景。

2.学生齐读第1段课文。

3.齐读后,教师可以提问:“天还未亮,女室一带头,每一间牢房同时响应,像一阵闪电,爆发了洪亮的歌声。”这表达了革命先辈怎样的心情?

4.教师小结第1段。

二、学习第2段课文。

1.指名读第2段课文。

2.学生自读第2段,思考,讨论。

(1)第2段开头是什么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在新年联欢会上同志们准备了哪些礼物?

(礼物有贺年片、五角星、锦旗等。)

(3)他们是怎样准备这些礼物的?

(4)在这样险恶、黑暗的条件下,他们为什么要准备这些礼物?

3.齐读课文。

4.教师小结。

三、学习课文第3段。

1.指名读课文第3段。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讨论。

(1)说说“苍劲”和“洋溢”两个词的意思。

(2)女牢的对联写的是什么?然后请同学们反复读这幅对联。请一名同学背给大家听。

说说“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这幅对联和它的横额“扭转乾坤”的意思?

(3)为什么说楼一室的对联写得更妙?请同学们说说对这幅对联的理解?

让同学反复读这幅对联,然后请一名同学背诵。

(4)楼二室的对联,写得十分优美,读出对联,并说说它的含义。背诵这幅对联。

(5)楼三室的对联,借用了古人的诗句,说说这幅对联的意思。

3.这些对联革命者看了欢欣鼓舞,特务们看完对联后有什么表现?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

4.学生朗读第3段课文,反复读对联,边读边体会对联的含义。

5.教师小结。

四、作业。

1.读课文。

2.背诵文中的对联。

第三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4段。

1.学生自读第4段课文,了解本段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名读课文,然后讨论:

(1)第4段课文中描写了狱中联欢进入表演节目阶段,这一部分着重写了同志们表演的哪几种节目?

(2)读出文中描写戴铁镣扭秧歌的语句。

(3)课文是怎样描写同志们表演叠罗汉节目的?

(4)课文中怎样描写女同志表演秧歌舞的?

(用上边的方法来学习这段课文,体会革命者面对随时可能被敌人杀害的危险,对人民的事业无比忠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

3.指名学生读第4段课文。

4.小结第4段。

二、再一次听课文朗读录音,回忆全文内容。

三、说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在思想上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认识。)

四、结合板书总结课文。

五、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篇13:《狱中联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狱中联欢》节选自《红岩》第16章。联欢指1949年新年联欢。当时反动派兵败如山倒,不得不玩“停战”把戏。在这样的背景下,渣滓洞的特务也在表面上对被囚禁的革命者作出一点放松的姿态。我们的革命前辈就利用这个机会举行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会,对于中的革命力量进行了一次检阅。

教学要求:

通过阅读理解内容,领会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中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从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自己喜爱的词语,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兴趣的对联。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体会课文中对联的含义。积累自己喜爱的词语,背诵自己感兴趣的对联。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叙述顺序,体会课文中对联的含义。

教学构想:

课前可鼓励学生读长篇小说《红岩》,也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由教师和学生讲述或朗读跟课文关系密切的章节。本课是略读课文,课文又较长,教学时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在感情朗读中要求学生体会对联的含义,以及表演节目中的双关语。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录像带、投影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简介背景。首都北京将举行开国大典,山城重庆仍然被反动派盘踞。在那里的中美技术合作所(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仍关押和许多革命者。他们随时都可能被敌人杀害,后来敌人的确对他们下毒手。从全国的形势看,反动派已彻底失败。他们不得不玩弄“停战”的把戏,伺机进行反扑。渣滓洞的特务对被囚禁的革命者做出一点放松的姿态。革命前辈便利用这一机会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以巧妙的方式同敌人进行斗争。

2、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同学们都回家预习课文了吧,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生字学习的情况。

(1)出示生字生词卡片。

(2)学生自由朗读后,同位检查朗读情况。

(3)指名朗读,教师注意正音。

xing hui xie liao jiang

猩 诙 谐 镣 蒋

2、请同学开火车朗读课文,出示投影:

( )——( )——( )——( )

思考:你能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吗?

3、指名完成填空内容。

三、自读“交换礼品”部分,指出都交换了哪些礼品?想象这些礼品都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说明什么?然后交流。

1、礼品有:贺年片——小块草纸,红药水当颜料。

五角星——塑料牙刷柄雕刻成的。

锦旗——彩线是从袜子上拆下来的。

2、他们连起码的材料也没有,赶制这样的礼品,说明了什么?(既表达了同志间的友情,又表明了革命到底的志向。)

3、请带着这样的感情来朗读课文。

四、学习“贴对联”部分。

1、分小组朗读课文。

2、在进行讨论后,在每一副对联旁注上或在书上画出含着的意思。

3、讨论交流:

(1)“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形容革命形势发展迅速。横额“扭转乾坤”,“乾坤”指天地,“扭转乾坤”含有推翻反动统治之意。

(2)“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意思是在敌人的监牢中坚持学习领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真理。“歌乐山”指渣滓洞的地点。横额“极乐世界”,道出了革命者掌握了革命真理的乐观心境。

(3)“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旧景”指反动派的统治。“新春”指革命即将在全国胜利的前景。同 “苦尽甘来”一起,表达了革命者坚信革命即将胜利的信念和对革命前途的憧憬。

(4)“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借用古人诗句,既表达了对反动派的蔑视(阻止革命胜利是徒劳的),又表达了对胜利(红杏出墙)的企盼。横额“大地回春”,生动地概括了当时的革命形势。

(5)“两个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 “两个天窗”“一扇风门”概括了革命者非人的铁窗生活。横额“乐在其中”,表达了革命者视苦为乐的革命情怀,也是对反动派迫害革命者的巧妙接露。

4、教师小结:总之,狱中的革命者运用对联这一形式,抒发了革命情怀,同敌人进行了既巧妙又坚决的斗争。

五、学习“表演节目”部分。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监狱里的革命前辈都表演了哪些节目?他们在敌人的魔掌里为什么这么快乐?

2、出示投影(本段重点句),讨论、交流句义。

(1)是针对几个戴着脚镣的革命者扭秧歌发出的感慨与赞叹。“高歌曼舞”放声歌唱,尽情舞蹈。这种高歌曼舞是对反动势力的蔑视,是对革命胜利的企盼。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者鲜明立场、顽强斗志、乐观精神的赞颂。

(2)是对狱中联欢的集中概括,也是对革命前辈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的集中概括。这两句话表面十分风趣,实质上表达了革命者蔑视敌人,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的革命精神。

3、感情朗读,读出感情。

六、感情朗读整篇课文,选择你认为意义深刻的对联或句子背下来。

1、指名朗读,全班评议。

2、各自练读。

3、再指名读。

作业设计:

1、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2、抄写课文中的对联。

3、感情朗读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

板书设计:

狱中联欢

唱歌 交换礼品 贴对联 表演节目

篇14:《狱中联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时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二、学习本课11个生字并积累词语。

三、结合课文,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训练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分清课文叙述的层次,理解狱中联欢的'过程。

2、仔细体会文中对联的深刻含义,理解革命前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对敌斗争中表现的巧妙的斗争艺术。

3、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放录音,听朗读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生字、词。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提出预习中疑难问题。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学生自我拼读生字表中的11个生字,然后指名读,根据学生拼读的情况,教师给予指导。

3、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4、指导学生理解词义。

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让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

(1)监狱里的革命前辈庆祝的是哪一年的元旦?

(2)他们在敌人的魔掌里为什么还那么欢乐?

(3)课文在描写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的过程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学生讨论后,可以让学生动手填写课后练习第2题。)

五、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主要内容。

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

1、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1段。

1、教师简介课文开头的背景。

2、学生齐读第1段课文。

3、齐读后,教师可以提问:“天还未亮,女室一带头,每一间牢房同时响应,像一阵闪电,爆发了洪亮的歌声。”这表达了革命先辈怎样的心情?

4、教师小结第1段。

二、学习第2段课文。

1、指名读第2段课文。

2、学生自读第2段,思考,讨论。

(1)第2段开头是什么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在新年联欢会上同志们准备了哪些礼物?(礼物有贺年片、五角星、锦旗等。)

(3)他们是怎样准备这些礼物的?

(4)在这样险恶、黑暗的条件下,他们为什么要准备这些礼物?

3、齐读课文。

4、教师小结。

三、学习课文第3段。

1、指名读课文第3段。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讨论。

(1)说说“苍劲”和“洋溢”两个词的意思。

(2)女牢的对联写的是什么?然后请同学们反复读这幅对联。请一名同学背给大家听。说说“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这幅对联和它的横额“扭转乾坤”的意思?

(3)为什么说楼一室的对联写得更妙?请同学们说说对这幅对联的理解?让同学反复读这幅对联,然后请一名同学背诵。

(4)楼二室的对联,写得十分优美,读出对联,并说说它的含义。背诵这幅对联。

(5)楼三室的对联,借用了古人的诗句,说说这幅对联的意思。

3、这些对联革命者看了欢欣鼓舞,特务们看完对联后有什么表现?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

4、学生朗读第3段课文,反复读对联,边读边体会对联的含义。

5、教师小结。

四、作业。

1、读课文。

2、背诵文中的对联。

第三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4段。

1、学生自读第4段课文,了解本段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名读课文,然后讨论:

(1)第4段课文中描写了狱中联欢进入表演节目阶段,这一部分着重写了同志们表演的哪几种节目?

(2)读出文中描写戴铁镣扭秧歌的语句。

(3)课文是怎样描写同志们表演叠罗汉节目的?

(4)课文中怎样描写女同志表演秧歌舞的?

(用上边的方法来学习这段课文,体会和学习革命者面对随时有可能被敌人杀害的危险,对人民的事业无比忠诚,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精神。)

3、指名学生读第4段课文。

4、小结第4段。

二、再一次听课文朗读录音,回忆全文内容。

三、说说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在思想上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认识。)

四、结合板书总结课文。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狱中联欢

大合唱→ 互赠礼物→ 贴对联→ 表演节目

教学后记: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纪念品是极简陋的,从中可以看出狱中的情况是何等的艰难,但在这样的条件下准备礼物,互赠礼物,表现了同志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他们对革命胜利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革命者是那样的心灵手巧。

狱中题壁教学反思

狱中杂记的文言文

联欢主持人台词

联欢活动总结

元旦联欢主持稿

春节联欢作文

三八联欢主持词

元旦联欢主持词

六一联欢日记

元旦联欢作文

狱中联欢读后感(精选1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狱中联欢读后感,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