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莫格利的兄弟读后感(共含6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bc138238”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我是个小书迷,最近我看了一本《格列佛游记》。
里面讲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在几个虚构国度的离奇旅行和种种遭遇。第一个国度是小人国,主要讲了格列佛初到小人国,通过自己友善的行为获得了小人国国王好感,当小人国遇到了外敌的.骚扰并面临战争,国王派大臣请求格列佛的帮助,格列佛欣然答应,并凭借着勇敢和在小人国面前高大强壮的身体优势帮助小人国赢得了战争胜利,得到国王的嘉奖。在前往苏拉特的途中,格列佛所乘的商船遭遇了一场风暴,风暴过后,他流落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
在这里,格列佛遇到了一个巨人家庭,接下来在巨人国里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第三个国度是飞岛国,不安于平静生活的格列佛接受了鲁滨孙船长的邀请,又开始了新的旅行,这一次他遭遇了一个会飞的岛屿,在那里他见到了飞岛国的国王,发现了许多神秘而有趣的事情。最后一个国度就是慧马国了,这个国度被马掌控着权力,还有一种很像人类的生物叫作“野胡”,这些叫“野胡”的生物被当作奴仆使唤。格列佛被迫上了荒岛,在岛上受一大群古怪动物的骚扰,最后被一匹马解救了。
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做事果断、坦率、爱国,但也十分要面子的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评价和态度。
格利佛游记读后感
《格利佛游记》读后感书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个爱好出游的人,他渴望着周游世界,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也许正是他那无畏的探索精神,才让我们也领略到了这奇特的四个国家吧。
我想,利立浦特与布罗卜丁奈格,也就是小人国和大人国,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利立浦特的居民们虽然都不过是一般人手掌那么大的人,但他们却十分的勤奋与聪明。格列佛为这个国家出了不少力,最后却遭到了朝廷中人的弹劾,被迫离开这个国家。这也从某个角度折射了当时英国政府的昏暗、各党派之间的争斗以及与法国的战争等等,充分表现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在大人国,格列佛又从小矮人的角度仰视人类,讽刺了人类的一些不好的习性。
其中的飞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飞岛上的人们只重视音乐与数学,一点没有想到要全方面发展,才能让国家强大起来。而且那些致力研究一些奇怪实验的人,譬如用蜘蛛网作防线,用嗅觉、触觉辨别颜色,还有把粪便还原为原来的食物等等。这些实验都是很愚蠢,有的实验甚至根本没有意义,但他们却依然热衷于做这些实验,而不去造更好的房子或是种植出更优良的粮食,让土地都变的`荒废后还不以为然,真的令人不解。作者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科学研究者,并讽刺了人类的疯狂和邪恶的本性,人性随着历史的前进一步步地堕落,走向深渊。
在慧嘶马国中,格列佛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嘶马。在慧嘶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地方。在这里,你不需要考虑别人说话的真假,因为他们不知道说谎是什么。
但是,格列佛却因过于崇拜慧嘶马,而成了愤世嫉俗的偏执狂,根本看不到人的优点,把人看作与野胡一样,最终格列佛也成为了作者嘲讽的对象。
这部小说真实地描绘出了一幅格列佛出游的图画,让读者看到了社会上美好的一面与黑暗的一面,由此也想到了很多。
当我第一次听说《格利佛游记》,我以为这是一本《鲁滨逊漂流记》似的小说。而当我读完后才知道,原来这是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作品。但是童话色彩只是作品的表面的特征,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其灵魂。
它讽刺的道出了当时英国贪婪、伪善、无信、残暴等特点;它挖苦的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它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书中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另一方面,主人公在慧因国里与慧因的生活是最令他难忘的。他们的国家里没有欺骗、怀疑、狡猾,没有陷害、阴谋、贿赂……那个世界才是一个真正充满幸福和快乐的地方。以至于当主人公离开那里时留下了悲伤的眼泪。
看完这部作品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必定也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
我们现在的社会虽不像当时英国那样荒唐败落,但是也的确存在着许多阴暗面,这些阴暗是需要我们去驱散的。但现在的我们除了努力奋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外做不了轰轰烈烈、报效国家的大事,可是,我们低头捡一张废纸,拧紧一个水龙头,给需要的人们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却是轻易能够做到的。
我真心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在大家的努力下,成为慧因国那样的和谐社会。让我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阳光,少一些阴霾。
这本书讲了一个叫格列佛的人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遇险,无意中到达了小人国。格列佛成为了这里的奴隶,在小人国他就是“人山”。而小人国的居民却只有格列夫的十二分之一。
由于小人国国内起了内乱,格列佛便逃离了小人国,回到故乡英国。却又在一次航行中取淡水时误入了大人国,被一位农夫发现并带回了家。格列佛用办法进入了皇宫,得到了皇后的宠信。有一次小保姆,把装在小箱子里的格列佛放在海滩边,却不幸被一只鹰连箱子带人一块拎到空中,又重重的摔倒了海底,最终被一位船长给收留,从此获救。《格利佛游记》读后感200字2
格列佛遇险,漂流到了“小人国”,那里的人只有六英尺左右。后来他又起航,又漂到了“大人国”,那里的人有六十英尺左右,格列佛又变成了“小人”,接着他又展开第三次航行,来到了飞岛国,那是个与世隔绝的世界,人们的观念是封闭的。
格列佛到了最后一个国家那是慧骃国,那里的主宰者是马,有着很高的智慧和文明的礼节。那里没有贪婪,没有欺骗,没有战争。它们圈养一种叫“耶胡”的人形怪物。在岛上生活了一阵子,就被首领放逐了。后来他在海上漂泊时被一个商人救起,回到了英国。开始厌恶,于是买了两匹马,天天和他们谈心,安度晚年。
得知学校又要给老师们配书读了,我的心理是十分的渴望,因为每一次读完学校下发的书,都会让我沉思许久。也许这就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吧。很多事情,书里面会给你很多生活中的提示。刚拿到《真实的幸福》,并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什么样的幸福才是最真实的幸福的,怀着憧憬,喜悦的心情翻开,第1章《为什么要幸福》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大学毕业照上,有的人笑得很灿烂,眼角挤出了鱼尾纹;有的人只是礼貌性地提了提嘴角,笑容的不同能预测未来的幸福吗?”回想起来,这不就是我们当时的情景吗。有的人则是官夫人剪彩的微笑,有的人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他们的微笑可以看出以后的生活,生命是否完美,是否幸福。《真实的幸福》这本书用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变得更幸福。其实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味道,只要你细细去品味。生活很简单,幸福也很简单。用心去感受,幸福在一句温暖贴心的问候里;幸福在一碗热腾腾的饭菜里;幸福在一杯香浓的奶茶里……。
书中将幸福理论定义成这样:生活的品质等于幸福的时光减去不幸福的时光。如果想要提升生活的品质那么我们就需要增加幸福的时光。相对于乐观的人来说,他们更具有幸福的特质,乐观的人把目前的困难解释成暂时性的,自己具有主控权。想想自己,不正是拥有幸福的人吗,乐观的我,在同事的眼中,朋友的眼中,从来都没有烦心的事情,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想成这是都是暂时的,会过去的。相反,有些悲观的人则认为他们的困难是一辈子也逃不掉,倒霉的事情一桩接一桩并且是自己无法操控的。我认为乐观的人更容易感觉到幸福,而悲观的人则常常感到不幸,这主要取决于他们对困难的态度。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去对待,面对事情的心态对了,解决起来也就很顺利。
现如今,我们大家都生活在一个有压力、抑郁的时代。我们总是想要得到更多,总是在不断地去寻找自己的目标,实现意义和价值,不断地去朝着目标前进,去完成我们的意义。自己也曾经不断地想要去修正自我,用已知去衡量好与不好,实现着塑造的教育成果。再次想来,过分看中目标的人生必然是苦多乐少,因过程总是比较长。在这种人生面前,快乐就好像是海市蜃楼一样,引诱人不断地向前奔跑。只为了能够饱饮一顿甘泉,却在痛苦与压抑中等待一生。记得塞利格曼博士说过:我们看待世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接受的,另一种是改变。如果你是个举棋不定的人,你别无选择,只能时时忍受痛苦的折磨。你的工作、你的健康因此要付出代价,你的心境永远是阴暗多雨的。但是如果你学会了因地制宜,视情而定,你就可以随时因需要而选择地改变它。例如午夜梦回,躺在床上思考的不再是如何一天天的减少痛苦,而是如何使自己的生活越变越幸福。
少一点物质的追求,多和自己的内心对对话。不需要很多规定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做,自己的心灵必然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最合适的,最美的,最有味道的,什么是最正确的答案。在生活中工作中去找到那个真的我,去找到那个快乐的自己,去找到那个幸福的本身,去找到最自然的状态。并在不断追求幸福快乐中不断地鼓励自我,发展自我,尽可能发挥自我所长,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和条件,必能获得积极的生命状态。认同自己接纳自己,必能有新的提升。
把心头的负重都缓缓放下,用鱼儿在水中悠然的姿态去肆意,发现悠闲才是生命本身的一种自然状态,悠闲无法刻意去创造,而要靠心去感受。工作之余,携三五知己一起去公园散步,则可以忘情无极,优哉游哉,不知不觉地坠入了悠闲的境界。待休息调整好身体的状态,再投入紧张的工作,则会更游刃有余而且快乐。也许我也正在不断地错身中努力在创造遇见快乐自己、幸福自己、满足自己的。正所谓“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喜欢悠闲自在的生活,静静地享受阳光,不想去争也不想去抢,做好我该做的,然后好好享受平淡的幸福。因为知足,所以快乐;因为懂得,所以珍惜。
很惭愧,断断续续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才把书友会的第一期推荐书目《真实的幸福》给看完。看完后,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什么是幸福。它与我以前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我一直都觉得幸福只是一种感觉,幸福就是知足常乐。但看完马丁?塞利格曼的书之后,发现幸福是有章可循的,幸福是可以评估的,幸福是可以养成的。我不得不佩服塞利格曼博士,他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幸福的大门,而我也正努力使自己和身边的人幸福!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赛式幸福法则:过去就让它过去,未来不全像你想象,抓住想要的幸福。
塞式幸福法则之一: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幸,所以我们能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应对不幸的能力。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只能是积极面对未来。一切生机勃勃嫩绿的小草,有朝一日都会枯萎;一切鲜艳明丽沁人心脾的花朵,也往往盛开一季,就自然地凋谢了。小草的枯萎,鲜花的凋谢,都无法挽回重复,我们只能够默默地接受。我们都有过快乐与幸福,也有过悲伤与痛苦,这些每个人都可以切身感受到的。事实上,我们这样的感受,总有一天会成为过去,既然已经感受过,拥有过,你就必需要承认它的出现与存在,并且要接受它,容忍它,让它在你的生命里轻轻地滑过,你自然会收获到一种坦然,一种诚实,一种豁达,这样,你才会得到升华、美化。
塞式幸福法则之二:未来不全像你想象
当面临同一问题时,不同的人想象的未来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会把问题复杂化,将事情灾难化。有时候抓住一个想法不放的后果其实比它的真实性还要糟。所以换个思维思考问题吧。希望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只有永远心怀希望,才会拼尽全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就像是一场篮球比赛一样,结果如何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未知的,因此每一个队伍都有获胜的希望。假如所有的队伍在比赛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绝对不会赢的,即便奋斗下去也没有任何希望取胜,那么还会有多少人愿意为了这样的比赛而拼尽全力呢?
这也就相当于我们的人生,假设我们的明天、我们的未来早已经没有了任何希望,面对眼前的各种机会,或许没有人会愿意去把握和奋斗。因为没有希望,所以现在的我们选择绝望和挥霍当下的人生。但若是未来总是充满了希望,我们就会重新捡起丢掉的梦想。不管我们最后的奋斗结果如何,不管我们是输还是赢,因为我们为了这份希望尽了所有的努力,所以才不会后悔。
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未来的期许。明天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心怀信念,然后努力去奋斗,就一定可以使我们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即便明天是个未知数,我们依旧要充满期待。
塞式幸福法则之三:抓住现在的幸福
正如书中所言:“人都不愿意糊里糊涂的过一生。你可能会像我一样,午夜梦回,躺在床上想自己的生活是如何越变越幸福,而不是一天天减少痛苦。”很少静下心来,想想一段日子以来的幸福。在《真实的幸福》感召下,我想我该好好扳指细数曾经收获的和现在拥有的幸福了。
就来看看我今天一天幸福的生活吧!周六的早上美美的醒来,这半个月来的疲惫一扫而光,慵懒的躺着床上与闺蜜聊了半个小时的电话粥。老公最近很辛苦,昨晚应酬到很晚,我睡下了才到家,早上我在睡梦中时他又早早出门上班了。然后在妈妈温暖的目光中,狼吞虎咽的吃过早餐,现在打开电脑,带着下午要跟书友会伙伴们聚会的喜悦心情,完成这篇迟来的读书心得……上面的一天生活也可以被我这样描述:本想多睡一会儿,却被闺蜜的电话声叫醒了,老公昨晚又喝到烂醉半夜三更回到家,把一个房间弄的臭气冲天,妈妈的饭也没有什么味道,还坐在旁边絮絮叨叨,她不理解我的心,总是乱扯话题……
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心情。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不妨将幸福先生热情的迎进门,聊聊最近的快乐。也许某一天你会发现,周围都是幸福的时光。仔细想想,我是幸福的,每天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不必担心什么。哪怕是结了婚,依然腻在父母身边,除了多了一个疼爱我的丈夫之外,我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变化。工作上,到九中上班后,跟学校同事们的相处十分愉快,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大力支持,初一年段的心理健康课的教学也更加的得心应手。周末也时常跟三五好友逛街、喝茶、聚会、聊天,虽然生活中也会有一些不如意,但总体来说,这样的生活让我很知足。
真正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记得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故事的意思大致是:小狗问妈妈“幸福是什么?”,妈妈说“幸福是你的尾巴尖。”于是小狗每天都试图咬到自己的尾巴尖,可无论它怎么努力,就是不能成功。小狗不高兴地又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追不到幸福?”妈妈说“你没有必要刻意去追逐幸福,只要你抬头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细细想来幸福不就是这样吗?当你越是在追逐,思量自己是否幸福时,你总会给幸福设立个评分标准,而你会发现自己离幸福越来越远,因为你总能看到自己似乎还没有达到满分,你的所有关注点都在那些漏掉的分,漏掉的分就被我们自己无限的放大了。幸福是不能衡量的,也是不必比较的。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你说狗会羡慕猫吃鱼吗?小动物们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呢?与其羡慕别人的日子过得有多好,不如把自己的日子过的红火!其实幸福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你一边往前走着,他就一路跟随着,就像是小狗的尾巴尖,不用拽着走!
著名的诗人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但就让我深深爱上了这首诗,只是有个疑惑,海子为什么要从明天开始幸福呢?想来,他对“昨天”和“今天”是不满意,感觉是不幸福的。这或许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在写下这首诗两个多月之后,25岁的海子就卧轨自杀了?虽然有人说“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可这诗化的语言肯定弥补不了海子亲友在现实生活中的伤痛。他的亲友,一定更希望他好好地活着,幸福地生活。这样揣度海子,没有丝毫对他的不敬,也丝毫不影响我对他诗歌的喜爱,只是因为我是一个俗人,有着世俗的惋惜。明知海子的精神生命已永远存在于他的诗歌之中,还是惋惜他不能“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惋惜他没有在尘世中好好地活着,写出更多让人喜欢的诗篇。
我想,只要让过去的悲伤随风而去,对现在的幸福好好珍惜,对将来的问题坦然面对,我们就拥有了真实的幸福。
★ 兄弟读后感
★ 读后感的格
★ 读后感格列夫游记
★ 格列夫游记读后感
★ 人间失格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