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开隧道的矿蜂读后感(共含3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m_chin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开隧道的矿蜂》是法布尔《昆虫记》中的一篇文章,我觉得他写得很有意思。
法布尔写的这种矿蜂很美丽,长着黑色和褐色的花纹,在结实的泥土里筑巢。它们四月开始建自己的蜂巢,每只矿蜂都有自己独立的小房间,内部装修得很光滑,很精致。这个房间除了它自己以外谁也不可以进去。如果哪个冒失鬼想闯进别人的房间,主人就会毫不客气地给它一剑。因此大家谁也不冒犯谁,这个小小的社会充满了和平的气氛。
到了五月这个鲜花盛开的季节,它们开始勤劳地采花蜜了。知道吗?蜜蜂不仅勤劳,还有一个我们很多人没有的优点,这优点便是谦让。当一只满载而归的蜜蜂从野外回来飞到洞口时,如果恰好洞口同时到达了几只蜜蜂,那隧道的宽度又不允许两只蜜蜂同时进入。尤其是大家的身体都满载花粉的时候,只需要轻轻一触碰,今天的辛勤劳动就都白费了。小蜜蜂可不像有的人类那样乱挤,它们会让最靠近洞口的蜜蜂先进去,其余的依次排队等候。有时候,一只蜜蜂刚要出来,而另一只正要进去,那只进去的蜜蜂就会很客气地让里面的那只蜜蜂先出来。
每只蜜蜂在自己的同类面前,都表现得非常有风度,有礼貌。而作为高智商的我们,有时候还在电梯门口你争我抢的。醒悟吧!高智商的我们!如果连动物都已经动的文明了,那我们难道还要动物来教我们吗?难道这样生活,你们不会感到羞耻吗?
“啊!这是多么神气啊!”这是我第一次读《昆虫记》后与其他文章不同的感受。正如世人所称赞的“科学界的诗人”一样,法布尔把矿蜂在地下做蜂巢、敌人与矿蜂对峙等细节描写的非常生动,仿佛是我身临其境地在观察一样。
法布尔笔下的昆虫世界是那么神奇,矿蜂在他的笔下更是被表现的淋漓尽致。矿蜂如同人一样:在一个庞大的家族中各有分工,互相都不打扰,过着安宁、和谐的生活;采蜜归来,有序地排队飞回“家”,他们之间似乎有着某种默契,互相谦让,当“家人”受到侵害时,会一起对抗外敌……
在我读过的说明文中,《昆虫记》比任何一篇都更能吸引我,文章不仅运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而且运用诗一样的语言在描写,还添加了自身的感受,真是美伦美奂,不愧是一部世界巨着。我要学习法布尔老人勇于实践的态度和细腻而富有诗意的笔触,学会用眼睛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观察生活,享受生活。
--《论语》读后感
原创: 李云
早晨,第一缕阳光还没有出现。我边听音乐边起床。洗把脸,静心书房,读两则《论语》,开窗入怀,觉得能量满满,幸福爆棚。如诗一样的生活开始了。
这段时间,迷上《论语》。闭目遐思,穿越千年,与长者相望:《论语》,给我带来什么呢?
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是老人的情怀,也应该成为我们的人生方向。让老者心安,社会有更多的温情;与朋友信,社会又增几分安定;成为学生们、年轻人的榜样,使之向仁德靠齐,又会给社会几多动力;活成别人眼中的风景,又给自己多少活力,多少憧憬啊。
作为一名老师,能自已相信,也告诉自己的学生:我们的社会虽然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生在新中国的我们、长在改革开放新政下的我们,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最幸福的人!自己学会感恩,也引领孩子们感恩:感恩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听听孔子的慨叹吧: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想想孔子生活的年代,再引领孩子们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成绩,对社会感恩之心油然而生。心存感恩,眼前常亮,生活是如此的美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常怀感恩,内心总是喜悦,工作干劲往往十足。读懂《论语》,社会更和谐,我们更阳光。
《论语》能让我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让我深深的明白:我是一切的根源。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工作中,我们有多少控制的成分在?又有多少指责的成分在?怪单位分配不合理,怪孩子们不听话,怪家长们不配合,怪不被社会理解……听听《论语》上怎么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我们还会给孩子空洞的说教吗?有事从自身找原因,多求已而非多指责别人,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上课不接打手机,把字写的大一点、清晰一点、更美一点,笑容多一点,批评少一点。孩子的'学习环境会更加宽松。自己的花开了(榜样),引领的作用增强了,工作就顺利了,孩子们也就快乐了,压力小,快乐多,成绩提升快。如此,何乐而不为?
《论语》,让我更爱学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人说,岁月像把杀猪刀,刀刀催人老。岁月匆匆,流水无情。人生苦短,但学海无涯。老夫子告诉我:可以有事做!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他又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好学,用心学,就会“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让我学海无涯乐为帆,人生的方向更明确,教学的路上更自信。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以德引导,以礼引领,而不只是用纪律约束、用惩罚诫勉,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知荣辱,知进退,“有耻且格”.《论语》,教会我提升自己。用人格魅力影响人,用温和的语言与孩子们沟通,用亦师亦友的心态与孩子们交往。学生收到了爱,亲其师,信其道,学习时信心十足。
《论语》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是“孝”.
过去,我认为给父母拿点钱,送点东西,物质上尽量地满足,就觉得自己已经尽到了孝道。《论语》上怎么说呢?“色难。”“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尽孝只是能养的话,那和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体力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我们跟父母说说话的时候的态度。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尽孝,生活的需求是基础,精神上的愉悦更重要。读后我问自己:老人内心的孤独吗?他们此时想听的想要的是什么?孝顺,孝在前,顺在后,懂老人的心,才能顺老人的意。所以,夫子告诉我们:色难。
《论语》让我们学会放下。子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上天无言,四季照常运行,大地无语,百物照常生长。好说不如会说,会说不如不说。身教大于言传。在校担心学生学不好,在家担忧家人事情做不好。事事爱操心,时时爱忧虑。总觉得别人老不让自己放心。
读《论语》,让我学会放下,学会沟通,学会祝福。在子女的引领上,在伴侣的交谈中,在学校的管理上,最难的是沟通。读后有一个想法:过去的所谓的沟通,也许是控制。自己当好“北辰”,学会吸引,众星“共之”,多好!放下,让自己省心,给别人温馨,使社会和谐。
★ 《蜂》教案设计
★ 《蜂》语文教案
★ 蜂的古诗
★ 《蜂》的古诗
★ 蜂教学反思
★ 隧道贯通贺词
★ 时空隧道歌词
★ 矿企工作总结
★ 蜂回路转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