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香薷造句及解释(共含6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海上辣酱油”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注音】: xiang ru
【意思】: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呈方形,紫色,有灰白色的毛,叶子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粉红色,果实棕色。茎和叶可以提取芳香油。全草入药,有解热、利尿作用。
1、结果野生香薷籽油以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毒性分级属实际无毒。
2、目的:探讨暑湿泄泻病人辩证施护措施和香薷饮汤剂的应用。
3、目的评价丽江野生香薷籽油急性毒性,探讨其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4、在田间,大蒜素、石香薷挥发油对番茄叶霉病和番茄早疫病的防效与百菌清的防效相当。
5、目的:确定江香薷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
6、这表明POD和SOD活性的维持与海州香薷污染区种群对铜的抗性有密切的联系。
7、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的木霉FS10-C对海州香薷的生物量和铜的`吸收量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8、结果显示,来源于污染区的海州香薷种群的叶绿素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受铜的影响明显小于非污染区种群。
立秋饮食习俗:香薷饮介绍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清代名医吴谦着的《医宗金鉴》卷二十八云:“香薷饮,治暑热乘凉饮冷,阳气为阴邪所遏,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腹满、吐泻者”。明清时期,也传有立秋时服香薷饮清除从夏季带下来暑湿、预防感冒的民俗。《帝京岁时纪胜》中也提到,要在立秋前一天,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至立秋日阖家饮之。
古代民间因此有习俗在立秋前一天到药铺买好香薷饮的原料,急火煎好后露宿一夜,次日立秋之时凉饮。中医认为香薷饮以凉服为佳,且不易引起呕吐。
香薷饮处方介绍:
香薷饮是中医的一个古方,由香薷、白扁豆和厚朴三味药组成,具有消除暑湿、预防感冒的作用。所以立秋前一天,人们都会到药铺买齐这些药,然后煎好后露宿一夜,于次日立秋之时凉饮。
香薷饮就是一个好东西。香薷、白扁豆和厚朴的组合,来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薷饮有发汗、解暑、健脾、利湿之效,对治疗夏季中暑、头晕、呕吐、腹泻等效果显着,使用也比较简单,可以拿开水泡,代茶饮。民间在中医药方的基础上,发展出这种民俗,实在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就出现过“香薷饮”。有一次,林妹妹随贾母、宝玉等去清虚观打醮看戏,其间,不知好歹的张道士给宝玉提了门亲事,惹得林妹妹心里不快。天气炎热加上情绪因素,林妹妹便中暑了,当时医生给她开的方子,就是“香薷饮”。
香薷饮加减化裁为多个方剂。《温病条辨》中,在香薷饮的基础上,加上银花、连翘两味药,名为“新加香薷饮”,以辛凉宣散的银翘相助,正合暑为阳邪,非凉不清之旨;此方再加上青蒿、滑石、甘草名为“加味香薷汤”,加清凉芳散的青蒿以清暑邪,滑石渗湿利湿,疏导三焦,甘草和中,调和诸药,并可矫其苦味,更增强解表涤暑、芳香化湿、清热渗湿之效;加茯苓、甘草,名五物香薷饮;去扁豆,加黄连,名黄连香薷饮;加陈皮、人参、白术、黄?、木瓜、甘草等,名十味香薷饮。
香薷饮除用于治疗因乘凉饮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之外,也可作为立秋的防暑饮品加以饮用。香薷饮虽为解暑良方,但服用也有禁忌症,如发热、汗出、不恶寒、心烦口渴者,不宜服用。
香薷饮的做法:
香薷饮的做法也很简单,可将香薷10克,厚朴(捣碎)5克,白扁豆(炒黄捣碎)5克,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焖1小时,待凉后代茶频饮。饮后可发汗、祛暑,对有上吐下泻症状者也适用。
也可将上3味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水煎时需先将3味药提前浸泡10~20分钟,煎药时水量最好别少于500毫升,火宜大,时间要短,即“大火急煎”至200毫升左右;服药时,一定要冷服,防止服药后出现呕吐现象;服药后,以患者从头到脚,特别是手足心微微有汗为最佳。
木香薷的重要病害有香薷锈病,属叶部病害。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其上散生淡黄色夏孢子堆,最后外露,呈粉末状。病斑已变为赭色,即为冬孢子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木香薷的病害防治方法!
木香薷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1.香薷锈病
它是植物中比较容易发生的一种,它是由锈菌引起的,主要是来危害植株的叶子、茎和果实。但是一般它只会对局部造成侵染,受到是伤害的地方由着孢子聚集,就会慢慢的产生一些不同颜色的小疱点或者疱状等。有的还会在枝干上面引起一些粗皮、丛枝等,或者也会让叶子枯黄落下。是一种非常让人头疼的病害。
如果木香薷不幸感染上的话,它就会对叶子的局部造成伤害,病斑刚开始会呈现出圆形或者是椭圆形,还会在上面产生一些淡黄色的夏孢子堆,最后露在外面,呈现出粉末状。然后病斑已经变成了其它颜色,就会成为冬孢子堆。
防治方法:要想对它进行好的防治,首先必须要保持田间的清洁,我们可以把那些病残体收集起来,然后再放在一起进行烧掉。另外也可以用一些药剂进行防护,在发病初期的时候,及时的喷洒一些药物,让它们不会蔓延下去。
2.大袋蛾
这就是一种害虫,它存在多种的植物上面,主要是在幼虫的时期,去吃掉一些树叶、嫩枝和幼果,等到数量很多的话,就可以将整个植株的叶子给吃掉,所以是一种很可怕的害虫。它一般都是以老幼虫的形式,藏在袋子囊中挂在枝梢上面过冬,等待来年便开始活跃起来。
当木香薷遭受到的话,那它的植株叶片也就会严重的受到伤害。
防治方法:首先我们可以用黑光去诱杀它们,效果很不错。然后在它们还是幼虫的时候,可以用一些药物进行喷洒防治,喷的时候一定要喷到植株的冠顶上,另外如果数量不多的话,也可以人工进行摘除。
木香薷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木香薷具有很高效的药用价值,是较为常见的中草药。主要用于治疗与暑热有关的疾病。
观赏价值
木香薷易于播种繁殖,播种当年即可开花。花色美丽,除了常见的紫色外,目前还有白色的变种。花期偏晚,能够在开花植物很少见的时候出类拔萃;分枝稠密,可以成片种植,看上很壮观,也是其独特的优势;同时能够抵抗寒冷和干旱,能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适用范围广。这些都决定了木香薷在装饰景点方面的竞争优势,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环保价值
木香薷分布在浅表土层中的根系使得其抗旱能力特别强,可以用避免对土造成的侵蚀破坏。在环境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差的地区种植,在保持水土的同时,还能作为花蜜的来源和提供恢弘壮阔的景观效果。未来将会有大量的这种植物投入生产种植,产生值得期待的生态恢复及保护方面的意义。
工业价值
1、建筑工业:可用于调制工业油漆。
2、香料工业:可提取植物里面的芳香油,这种物质可以用在工业制作上。提取出来的液体有很多优点,主要是杀菌灭虫。提取的芳香油将可以应用于很多不同的领域如美容、医疗、储存等,值得期待。
3、食品工业:挥发油可以做调料,香味浓、口感清香,可用于凉拌或烹调,倍受消费者喜爱;作为蜜源植物,花香程度接近于荆条花蜜,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4、仓储工业:从这种植物中获得的物质能够杀死很多昆虫,可以用于仓库储存行业,但是离普遍使用还有一段距离。
石香薷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1植物名称石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又名青香薷、细叶香薷、小香菜、华荠苎. 2材料类别带腋芽茎段. 3培养条件参照何碧栋等条件.启动培养基:(1)愈伤组织发生型丛生苗,MS+6-BA 0.5~1.0 mg・L-1(单位下同)+IBA 0.5~1.0;(2)腋芽发生型,MS+6-BA 0.5~1.0+NAA 0.5~1.0.有效苗诱导培养基:(3)MS+6-BA 0.5+IBA 0.1+GA30.5~1.0.生根培养基:(4)1/2MS+IBA 2.0.以上培养基均含3%蔗糖、0.7%~0.8%琼脂,pH 5.8~6.0,培养温度(27±1)℃,光强30μmol・m-2・s-1,光照时间10~12 h・d-1.
作 者:蒋红梅 卢向阳 徐向丽 方俊 葛冰 JIANG Hong-Mei LU Xiang-Yang XU Xiang-Li FANG Jun GE Bing 作者单位:蒋红梅,JIANG Hong-Mei(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化与发酵工程实验室,长沙,410128)卢向阳,徐向丽,方俊,葛冰,LU Xiang-Yang,XU Xiang-Li,FANG Jun,GE Bing(湖南农业大学,生化与发酵工程实验室,长沙,410128)
刊 名:植物生理学通讯 ISTIC PKU英文刊名: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年,卷(期): 42(4) 分类号:Q94 关键词:黄花香薷因为有着高价值的药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但要注意不能随意的进行使食用,否则会对身体生一些不好的影响的,我们需要在食用前对它进行了解,你准备好了吗?
【英文名】Eriostachys Elsholtzia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穗香薷的全草。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5-37cm。茎直立,不分枝或分枝,四棱形,被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5-9mm,被长柔毛;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0.8-4cm,宽4-15mm,先端稍钝,基部楔形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或锯齿状圆齿,两面被长柔毛。轮伞花序多花密集成假穗状花序,长1.5-5cm;苞片宽卵圆形,长1.5mm,先端具小突尖,外被疏柔毛,边缘具缘毛,覆瓦状排列;花萼钟状,长约1.2mm,外面密被串珠状长柔毛,萼齿5,三角形,具缘毛,果时花萼增长呈圆筒状,长约4mm;花冠黄色,长约2mm,外面有毛,边缘上人缘毛,上唇直立,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雄蕊4,前对稍短,内蒙,花丝无毛,花药卵圆形;子房4裂,花柱内蒙,柱头2浅裂。小坚果椭圆形,长1.4mm,褐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0-4100m的山坡草地、灌丛中、河谷沙地或高山流石坡。
【性状】性状鉴别 茎呈方柱形,长15-40cm,常从基部分枝,表面紫红色,被短柔毛;质脆。叶多卷曲皱缩,展平后呈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0.8-4cm,宽0.3-1.5cm,上面黄绿色,被柔毛;叶柄长0.1-1cm,密被柔毛。顶端常有假穗状花序,花黄棕色。气清香,味辛凉。
【化学成份】全草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木脂素内酯,有机酸,甾醇类及挥发油等成分。
【性味】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化湿健胃;杀虫止痒。主湿滞痞满食少;腹痛吐泻;虫积;疥癣湿痒;阴道滴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研末调敷衍;呀煎汤洗。
【各家论述】《青藏高原药物图谱》:全草:味辛、涩、性温,无毒。有健胃的功能。外治皮肤瘙痒。
【摘录】《中华本草》
对于文章介绍的黄花香薷,希望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些相关的资料,这样就可以在面对疾病的困扰时正确的进行治疗。
★ 加点解释及造句
★ 冗员解释及造句
★ 疑问句解释及造句
★ 成语及解释造句
★ 案板解释及造句
★ 整饬解释及造句
★ 毛坯解释及造句
★ 光彩解释及造句
★ 天机解释及造句
★ 假山解释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