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传统节日的句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今夜一个人

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描写传统节日的句子(共含10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今夜一个人”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描写传统节日的句子

篇1:描写传统节日的句子

描写传统节日的句子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描写传统节日的句子,我们来看看。

1. 话旧他乡曾做客,登高佳节倍思亲。———重阳节

2.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3.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4.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5.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林伯渠《春节看花市》

6.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7.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8.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0.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11.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12.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13.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

14.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5.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16. 叶落疏桐秋正半,花开从桂月常圆。———中秋节

17.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端午节

18.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

19.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宵节

20.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春节

21. 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除夕

22.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2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4.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25.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26.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27.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28.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29.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30.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31.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2.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33.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5.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6.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

37.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38.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39.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4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1.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2.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3.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44. 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

45. 小径路上泪飞扬,清明时节人断肠。

46. 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

47. 唯在端午,江南江北,共包粽子以寄崇敬之情;或在清明,一缕缕清烟直上,诉说千年不变的亲情友爱与隔世情缘。

48.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49.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50.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51.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52.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53. 江上冰销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54.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55.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篇2:描写传统节日的句子

描写传统节日的句子

1、翻阅着消瘦的日历,如翻过那满是泪痕的记忆,月圆的中秋,挂着晶莹的银露,在日子的扉页上,滑进眼眸,溅起点点苍白的酸楚,又一个中秋,又一个不得不在月浪的沙滩上,伫望嫦娥守侯的美丽。

2、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而这一天天上的月亮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

3、中秋的月亮,在窗外静静地悬着。我楞楞地看着它,仿佛它是一面明镜,你我在互相注视。

4、攀爬**迎吉祥,高插茱萸接好运,绽放秋菊送快乐,摆上甜糕祝幸福。九九重阳佳节至,真挚情感发给你,欢聚团圆享美满,健康平安不休止,如意和顺到永久。

5、秋之洁爽,月之铅华,夜之思意,心有泥泞。睹洗尽繁华的冷月,寂寥怀春伤秋,中秋月之伤情,月难长明,情更难以久留,感叹嫦娥奔月的凄美,沉湎唐诗宋词的缠绵。读月中秋,洒行行青泪。

6、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热闹。

7、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燃起鞭炮,放起礼花,辞旧迎新,释放一年的快乐。我当然也不例外,过足了放鞭炮的瘾。回忆起童年放鞭炮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8、**芳芳万里香,思念深深情断肠;遍插茱萸牵挂长,愿你他乡人健康;登高望远祈平安,美酒一杯祝愿傍。重阳节到了,愿你健健康康!

9、艳阳高照,秋菊飘香。茱萸高挂,重阳来到。登高望远,祝福满满。思念亲朋,祈愿多多。祝你重阳佳节身体健康,事事顺心,幸福常绕!

10、每逢佳节,重阳在列,片插茱萸,登高望远,举杯怀远,唯思尔等,愿君婵娟,共思美好,祝你重阳节快乐!

11、一轮明月高空挂,伴儿思念寄回家;夜望远方故乡土,了却父母相思苦!

12、中秋夜,望皓月当空,却倍感失落和怅惘,心就像只无处靠岸的小舟,在无助中漂泊。

13、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样诗情画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样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样如水似镜。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

14、春节快到了,人们都忙碌起来。去集市上转转,就会发现市场上的年货很多,购置年货的人们摩肩接踵,甚是拥挤。偶尔注目各色各式的花炮,便有了一种冲动,似乎快过年了应该高兴起来,然而我却很少有喜庆的感觉和释然的心情。

15、端午是个美好的节日,在这并不美好的现实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让凡尘蒙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间得到片刻的回归,认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让生命更加真实一些。

16、大街上人来人往,大家有的去拜年,有的去买年货,有的全家人去旅游,好一派喜庆的样子。

17、十五中秋明月挂,身在他乡心在家;一年足有十二月,只属中秋醉思它!

18、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塑造了今天的中秋节而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所以又称为团圆节。

19、端午节的粽子真是让人惊讶不已,芦苇的长叶,江南的糯米,还有蜜制的大枣。包制成一只只粽子,开水一煮,苇叶清爽的香气,糯米浓腻的粘香,还有蜜枣的甘甜,混在一起是怎样的享受啊。什么样的人会有如此的妙构,让千古的人们都为之沉醉。

20、秋高气爽景象美,菊黄枫红香飘然,九九重阳金光照,万紫千红大地金。人老不失戎马志,余热生辉耀九重,振兴九洲心不老,生龙活虎精神富。九九重阳节,祝愿全天下老人与青松永同龄。

21、农历八月十五便是中秋佳节,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日子。每家都团团圆圆的,不管身在何处,都会不远万里回家过中秋节。八月十五的月亮也格外的圆,人们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看十五的月亮也很圆嘛!

22、春节不知不觉在忙忙碌碌中到来,每到这个时刻,每个人都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好好和家人及亲戚团聚一般,以续亲情以报亲恩以示孝顺。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特有的文化情缘。

23、登山有你陪,总是平安的;插茱萸有你陪,总是喜欢的;尚**有你陪,总是烂漫的,重阳节有你陪,人生总是如愿的。祝你重阳节快乐。

24、中秋了,站在铜锣湾的闹市里,我不自觉地望向天空,寻找这颗令人迷恋的星体。

25、重阳节到了,在这个秋高气爽,丰收的季节里,祝你事业丰收,薪水丰收,爱情丰收,欢乐永相随。

26、秋风徐徐迎重阳,醇香菊酒与分享;茱萸遍地笑开颜,登高遥望思心切;良辰美景无限好,清风拂面情意扬;把酒共醉送祝愿,愿君福寿康宁乐。祝重阳节快乐!

27、随着传统月饼渐渐被冰皮月饼取替,中秋的月亮也渐渐被人忘记。今天,即使月光不再出现,我们也会如常庆祝中秋佳节,你说,是吗?

28、生命的火焰在跳动,寒冬也冷却不了;生命的色彩在描绘,黑夜也掩盖不了;生命的精彩在延续,时光也终止不了!重阳节,真诚祝愿您健康快乐,永远年轻!

29、月到中秋,万家团圆,而我想要回家只能成为一种奢望,今夜月圆人难圆,不安之心,思念更甚,唯只有借这头上明月,遥寄亲人安康。

30、在赏月之际,家中的亲人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身在异乡的亲人,而异乡的人也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家中的亲人。因此,中秋节有“团圆节”之称,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31、重阳节来到,登高望远不可少。一为健身体,有氧运动身体好;二为祈福运,事事顺利节节高;三为发祝愿,合家团圆常欢笑。愿你快快乐乐过重阳!

32、重阳重阳,感受光芒,让心灵多一重阳光;你的人生就少些迷茫;让眼前多一重阳光,你的前方就多些风光。朋友,重阳节到了,愿你的生活总能多一重阳光,祝你幸福安康!如意吉祥!

33、秋高气爽,彩云追月,头插茱萸,登高遥望,思念一缕缕。手捧**,举杯共饮,芳香一幽幽,相思重九九。重阳佳节,愿人寿花香,情意长久。

34、在这个中秋之夜,我们的家庭是最温馨的,月亮也在这夜晚,放射出温柔的光芒。

35、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36、大年初一拜个年,风调雨顺平安年,吉祥如意健康年,财源广进发财年,美梦成真成功年,五谷丰登丰收年,祝君美美满满幸福年!

37、中秋节都以月饼作为礼物,亲友间互相赠送,以取团圆之意,家家赏月欢宴,呈现太平盛世,祥和,文明的景象,团圆节哦,也让我们更加深切盼望海峡两岸同胞们早日团圆,祖国的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38、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是合家团聚把酒邀明月的喜庆节日;关于中秋,自古就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在中秋之夜不仅给人以无穷的遐想,而且将中秋之夜点缀得浪漫温馨,更加迷人。

39、中秋的夜,谁是谁的陌路。走过了爱的河流,越过了情的执着,谁在寂寞的月光下,守着那千年的清秋。

40、冥冥之中流逝了多少的中秋,芸芸众生错落了几多的红尘,多少中秋之夜孤独相守,几多红尘流离了无数的相思之人。中秋离愁,年年又岁岁,轮回哀怨,辗转凉冷之秋。

41、爆竹是春节中最具有过年味道的标志,每当进了腊月,听到各处集市上不断响起的的爆竹声,人们常常会说:有年味了!春节的凌晨,家家户户开门都要燃放爆竹。爆竹是中国特产,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42、买来幸运豆,愉悦糖和长寿粉,按比例混合,放入灶中蒸。在重阳节这天,送给您品尝,去除劳累和灾祸,获得幸福与长寿。祝您重阳节快乐!

43、茱萸开在思念的心头,愿快乐跟你走;**握在生活的手头,愿你福运久;鸿雁飞过事业的田头,愿成功你拥有;祝福送来重阳的盼头,愿幸福与你相守。

44、端午节含蓄蕴藉,内敛而不事张扬。它没有磅礴的气势,也没有宏大的场景,一切都是那么平缓而舒坦。每家每户独自为节日的喜庆而忙碌。

45、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喜获丰收的季节,当人们还沉浸在举国欢腾的“国庆”氛围之时,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两节同辉,九州共庆!

46、九九重阳已来到,茱萸遍插保安康;外出郊游登高处,举目四眺心情爽;把酒临风送祝福,点点情谊润你心;愿你重阳交好运,福寿安康笑开怀!

47、无边的秋风是我想你的心跳,漫天的细雨是我对你的唠叨,皎洁的弯月是我对你的挂念,火红的朝阳是我恋你的热度,无论你在何方,都祝你重阳节快乐!

48、喝一杯**美酒,和友人感受余韵醇香;品一盏重阳糕点,回忆和亲人在一起的丝丝情谊;插一株美丽的茱萸,登上**遥望岁月里的浓情,重阳佳节,愿风携去我的祝愿和思念,伴你开心快乐,欢畅团圆。

49、我采集一缕丹桂的芬芳,把它凝聚成一团五彩斑斓的祥云,它载着我的祝福飘向你,在重阳节为你送去吉祥与健康;祝重阳节快乐!

50、愿这和煦温暖的祝福,那夜空的礼炮,唱着节日的乐歌,愿你的生活甜蜜美满,天天能睡好觉。

51、走进庙会,人们比肩接踵,一个个面带微笑,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看,一串串大糖葫芦笑弯了腰;听,嘎嘎作响的小风车笑得合不拢嘴;这边捏面人儿的捏了个孙悟空;那边吹糖人的吹了一个小羊羔儿。各种玩具各样商品,真是琳琅满目。

52、九月**初开放,九月九日是重阳,手持**登高望,惟愿朋友保健康,短信一条祝福长,愿重阳好运降,福气都成双,幸福身边漾,身体棒又棒,天天喜洋洋!

53、端午节的由来直到现在还是众说纷纭,有纪念伍子胥说,亦有纪念孝女曹娥说等等。但一直被广泛盛传并最被广泛认同的是纪念屈原说。

54、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55、秋是一个多思的季节,牵系着想你的心灵。窗前风干的落叶是记忆的书签,是整个秋天的精美收藏,我沉醉在诗的意境里,把对你重阳的祝福埋藏在心灵深处!

56、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又至,问候送上。品浓酒之香,念远方老友,送真心祝福,愿你年年岁岁,无忧无愁!

57、重阳节,每逢这一天,我已渐渐的向**靠拢。观**展,赏**诗,喝**茶,饮**酒,如此亲近**,只因她是一年四季最后争芳斗艳的“傲霜花”。

58、一个人孤寂的中秋,思绪在银色的月光中飞扬,梦寐在漆黑的暗夜里荡漾,灵魂袅袅飘游于天地之间,又一次撩拨着微微伤痛的心弦。

59、中秋节强调的是团圆,他符合中华民族的伦理观,对构建和谐社会是很有意义一个节日。如果把它的文化发掘出来,我们会发现,原来传统中秋节是这么有意思。

60、丹桂飘香,秋叶凝红,月圆中秋,秋月圆,此景杯醉,相思两地泪茫茫,登高楼远望,尽是乡思。

61、重阳节里话**,秋色的霜晨,秋阳的朝霞,公园广场马路街道社区庭院,五颜六色的秋菊,到处洒满着爱的秋晖。近伏远眺,仿佛站在一块可爱的五色土上。

62、重阳佳节,想起独在异乡的拼搏的兄弟们心里难免惆怅,想问一句你们在他乡还好么,期待你们回来得那一天我们把酒欢聚。

63、秋风徐徐重阳到,登高远望无人伴,便插茱萸添寂寥,持杯独饮**酒,庭院深处影相随,举头圆月露笑容,思念之情心头挂,重阳节到,记得保重身体。

64、晚上,月亮出来了,像个大圆盘似的。这时一家人把桌椅茶具都搬到阳台上,各种月饼也都一齐拿了出来。大家望着皎洁的月亮,想起了在外地不能回家的亲人;有的人在月光下举杯相庆,寄托了美好的愿望;烟花冉冉升起,在夜空中绽放!

65、九九重阳到,遍地**香。茱萸插门墙,避邪福运长。登高去望远,满腹豪情壮。佳节不忘友,祝福绵绵长。祝你合家团圆财运旺,生活事业双丰收!

66、家人下楼点燃鞭炮,顿时满城近带鞭炮声,震耳欲聋,花炮升腾五彩斑斓,整个城市沉浸在烟花爆竹声中。

67、在中秋佳节之即,让我们向辛勤哺育我们的父母,无私奉献的老师们真城说一声:您辛苦了!我们会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长大成为祖国有用之材,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振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68、秋月影照窗台,缕缕冷风愁绪来。蜡炬无眠孤影暗,清光怎解我独白。午夜醒来,窗外的静寂,在惨淡的月光里,越发孤寂难以入眠,两行月夜的相思泪,挂满窗帘,如银色的风铃,在悟中响彻心扉。

69、真的过年了,在忙忙碌碌行人的脚步中,在手拎肩扛物件的人群里,在一声声问候的话语间,在震动山河的鞭炮声中,在济济一堂座无虚席的年夜饭的壮观场面里,在熙熙攘攘的庙会人群里。

70、人生易逝好年华,忘却江湖过家家。竹映南窗饮淡酒,**绽放喝浓茶。一杯吞尽烦恼泪,三碗吃光哈蜜瓜。莫计生活风雨事,山溪安坐钓鱼虾。九九重阳节,祝君悠闲平安吉祥快乐幸福。

71、漫山红叶铺彩云,又是重阳秋色深,登高望远思亲友,遍插茱萸少一人。摘片红叶写书信,托与秋风寄亲人,霜重色更浓,久别的思念比海深,重阳节,遥祝远方的您平安幸福。

72、又是一朝中秋日,因工无法归家至;独站窗前望明月,拜跪门前念双亲!

73、端午节的重头戏当然是粽子,关于粽子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莫过于祭奠投身汨罗的伟大诗人屈原,也由此似乎粽子应该带着一股浓重的悲**彩。

74、明月如玉盘,将繁星撒落,染满天星光点点;风中百合摇曳,挥淡淡清香,引翩翩萤光飞舞;星绚风轻,花好月圆,天上人间。

75、听着声声爆竹,看着朵朵烟花,人们都在等待着另一个得开始。“新年”正穿着旱冰鞋,在五彩得大道上前进着,与我们拉近了距离。

76、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来相赠佩带的。

77、中秋是一个想象优美的神话,一千年一万年脉脉相传,中秋是一段缕缕不断的眷念,一代代一茬茬浓情思念;一个民族在这赏月品月的过程中,体验同时也在展览一种韵味独特的魅力。

78、当我们面对别人的灾难,日渐麻木时;当我们遇到挫折,愤世嫉俗时,不要让敌意遮住了双眼。去相信世界还有爱。也许曾经被伤害,曾经被欺骗,可是为什么要宁可相信让人痛苦的东西,而拒绝去接受美好呢。

79、秋就是一个多思的季节,牵系着想你的心灵。窗前风干的落叶是记忆的书签,是整个秋天的精美收藏,我沉醉在诗的意境里,把对你重阳的祝福埋藏在心灵深处!

80、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篇3:描写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时节如流,岁月匆匆,时间的老人总是在催促着我们快步的前进,转眼之际,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时节。每到清明时节,好像都是细雨绵绵的天气,还是连着下好几天,真是应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那句诗词。

清明节那天,一个个绿绿的青团摆在桌上,还散发着一股艾草的淡淡清香,这是清明节的传统食物。除了节日的传统食物,还有节日的传统活动------扫墓,清明扫墓祭祖不仅仅是只能祭拜祖先,同时也可以趁此机会踏青抒怀。

正值清明之际,总少不了好奇清明的来历,那么清明节为什么又叫寒食节呢?大家听我讲一个故事就明白了。相传春秋时代,晋文公在流亡期间,介子推曾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赏时却忘记介于推。介子推不愿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文公手下放火焚山,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上,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以后岁岁年年,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以此表达自己对介子推的追思和怀念之意,由此看来介子推是一个一心护主,却不居功邀功的人,他的高风亮节,实在值得我们后人崇敬。清明节追思怀远,不是没有道理啊!

每年清明外出,总是感觉郊外的空气是真的好,山山水水如同清洗过一般,如同清明二字,让人神经气爽,就像诗中所说“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我想踏青赏春,也应该是清明节不可或缺的一支旋律吧。

篇4:描写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而经过五千年时间长河的积累沉淀,已经形成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们是每个时代的文明载体,连续着中华文明的深深血脉。

我国的传统节日众多,分布在全年的各个时间段,而且每个节日都有着特殊的寓意,比如人们最看重的春节。春节是我们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关于春节的来历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极其凶猛,而且觅食人肉,残害生灵,后来人们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虽然现代春节的习俗相比以往少了很多,现在一说到春节马上想到的就是回家过年!春节是一年中除旧迎新的重要时节,我们习惯在春节的时候总结过去,期盼、规划和开辟未来。

春节的文化内涵是和谐,我们常说:“新年快乐。”它不仅仅代表着祝福,更是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的体现,希望每个人都能快快乐乐、和谐相处,与家人、亲友、邻居、同事保持和谐,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可以说,春节就是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

除了春节之外,我国其他的传统节日也一样具有其相对应的含义,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一系列全新的节日习俗也在同步更新!

篇5:描写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给我们留下无数宝贵的财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绝对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几乎每一年,我们都会因为某个传统节日的到来,开展一系列有趣又好玩的活动,共同庆祝我国独有的传统佳节活动。

在中国的各大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节日那绝对非端午节这个节日不可,在这一天,我们不仅能看到精彩刺激的划龙舟比赛,还能在端午节的这天,吃到美味鲜甜的大粽子,这是我们中国最为独有的端午风俗之情。

端午节传承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端午节的起源,据说是人们为了纪念楚国大忠臣屈原,他以身殉国,投江而死,一身爱国之心感动不知多少民众。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纷纷将粽子投入河中,期待用粽子喂饱鱼群,而不去伤害屈原的躯体,同时还在江中驾驭舟船打捞屈原的躯体。随着日久天长,人们长此以往的坚持,也渐渐形成我们如今熟知的吃粽子、赛龙舟的传统习俗,变为我们现在端午节每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活动。

而在今年的端午节中,我就与母亲一起体验了应该如何包一个美味的粽子,在以往的时候,我都是等着美味粽子出炉开吃。而这一次我亲自体会到了包粽子的乐趣,用两片长长的粽叶,折成一个小小的倒三角小碗,再加上黄黄的糯米,塞进几颗美味的腊肉,最后使用小草绳一绑,就成了我最喜欢的大粽子了,今后我也要在端午节这一天,亲自做出我喜爱的大粽子。

篇6:描写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有表示孝顺的拗九节、团圆的中秋节、还有表示新年新希望的春节。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是春节,每当春节来临,可以穿新衣服,拿许许多多的压岁钱,还可以吃喝玩乐。

关于过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有叫“年”的兽,它非常凶猛、残暴,经常吃人,残害生灵。在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凶猛的“年”来到一个穷困的村庄,看见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正想冲过去吃两个牧童。正在这时“年”听到啪啪的鞭声,吓得惊心肉跳,狼狈地逃走了。可是,它饿得慌,于是又窜到另一个村庄,它又看见一个人在晒衣服,正想冲过去吃那个人。那人穿着一件大红衣裳,眼睛被红色刺得眼花缭乱。夹着尾巴溜了中国传统节日作文400字中国传统节日作文400字。人们这下明白了“年”有怕响,怕光,怕红的弱点,就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过年时,妈妈都要做一桌子的菜。但有一些菜必不可少,有代表团圆喜庆的饺子,有代表一年比一年高的年糕,有代表年年有余的鱼……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围在一起吃。吃过晚饭,来到公园放鞭炮、烟花,玩得不亦乐乎,然后,回家看春节联欢晚会。看完联欢晚会,给长辈拜年收红包,这才是最高潮

中国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带给我们快乐和幸福,我们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篇7: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

有关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

1、《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2、《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3、《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4、《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5、《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6、《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7、《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8、《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9、《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11、《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2、《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13、《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4、《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15、《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16、《十五夜抵建宁》

明·徐渭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

17、《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8、《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19、《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20、《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21、《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22、《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3、《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24、《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宋·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25、《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6、《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27、《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28、《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29、《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30、《鹊桥仙·月胧星淡》

宋·谢薖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

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

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31、《中秋》

唐·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32、《念奴娇·中秋》

宋·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33、《九日》

唐·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34、《行香子·天与秋光》

宋·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篇8:描写传统节日的诗

。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又有哪些呢?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描写传统节日的诗,欢迎大家阅读!

1、《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3、《八月十五夜玩月·天将今夜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6、《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7、《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人。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8、《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9、《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0、《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11、《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2、《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3、《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4、《七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5、《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篇9:描写中华传统节日作文

中国里传统的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然而这些节日早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因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致使在中国里过着外国的节假日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得不高度的重视起来,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使命。

中华传统节日有很多,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一个节假日都富有很浓的中国历史文化的背景,也包含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名人圣人,如果说每一种节日都能突出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的风俗内涵,但更多的是通过一种节日来纪念我国历史伟大上的先人,对于先人一种敬佩精神,利用节日习俗的寄托来告诫后人要学习先人的榜样,进而发挥中华传统节日的辉煌,一代传一代,进而导致没落的现象。

而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传统节日莫过于春节了,这也是我国民间最为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同时春节更能够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节日特色,而春节也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如剪纸,贴对联,放炮竹,吃年夜饭等等,更多的体现出中华传统节日丰富多彩与浓浓的中华民族文化风,而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要显示出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就必须经过千百年里长期的积累之后又经后人总结和实践而成的,故在中华传统节日里每一种不仅仅代表着文化上习俗,更寄托每一位先人的精神。

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与弘扬,从自身做起,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篇10:描写中华传统节日作文

大家从小时候认识字开始,都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根深蒂固。中华文化是历史民族努力创造出的成果,如今,有其中一种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传承到今天依然没有改变,那就是中华传统节日,中华传统节日的来源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先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国的传统节日包含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中元节、重阳节、除夕等重大节日,其中春节是最大也是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

临近五月,五月的到来说明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还有其他名称,又称为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等。说起端午节,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想到的便是纪念古代诗人屈原,人们最熟悉的传统习俗莫过于吃粽子,赛龙舟,但其实还要挂艾草、点雄黄酒,吃五毒等习俗。

小时候,听到端午节来临便按耐不动,因为对于一年吃一次的粽子最为期待,每到端午节来的时候,妈妈和奶奶都会准备好做粽子的材料,粽子有甜的、咸的、豆沙馅的、没有任何调味的,作为南方人来说,粽子当然要吃咸的啦,南方人对于咸粽子没有任何抵抗力,糯叽叽的糯米中间包裹着花生,咸蛋黄、猪肉等各种调料,想想都忍受不了,这个时候我相信对于北方人来说,一定会反驳粽子当然要吃甜的,对于是吃咸粽子还是甜粽子这个世纪大难题,南北方人双方都无法理解对方,其实每个地方的习俗和口味都不一样,但一样的是,我们都在过同一个节日,都尊重传统节日,或许我们无法理解双方的口味,但我相信大家都在尊重对方。

描写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句子

描写传统节日端午佳节经典句子

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

描写传统节日的作文

描写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

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句子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祝福句子

《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

描写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精选30篇

描写传统节日的句子(精选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描写传统节日的句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