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岳飞的爱国名言(共含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吃橘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岳飞的爱国名言
岳飞的爱国名言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爱国诗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 (岳飞)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岳飞
“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
“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岳飞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D岳飞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岳飞的爱国故事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同年,金军攻破开封,俘获了徽、钦二帝,北宋王朝灭亡。靖康二年五月,康王赵构登基,是为高宗,迁都临安,建立南宋。岳飞上书高宗,要求收复失地,被革职。岳飞遂改投河北都统张所,任中军统领,在太行山一带抗击金军,屡建战功。后复归东京留守宗泽,以战功转武功郎。宗泽死后,从继任东京留守杜充守开封。
建炎三年(1129年),金将兀术率金军再次南侵,杜充率军弃开封南逃,岳飞无奈随之南下。是年秋,兀术继续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苏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战而降。金军得以渡过长江天险,很快就攻下临安、越州(今绍兴)、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坚持敌后作战。他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次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七月,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
绍兴三年,岳飞因剿灭李成、张用等“军贼游寇”,得高宗奖“精忠岳飞”的锦旗。次年四月,岳飞挥师北上,击破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岳飞也因功升任清远军节度使。同年十二月,岳飞又败金兵于庐州(今安徽合肥),金兵被迫北还。绍兴五年(1135年),岳飞率军镇压了杨么起义军,从中收编了五、六万精兵,使“岳家军”实力大增。
绍兴六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
1)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2) 好生恶死,天下常情。若临大难而不变。视死如归者,非忠臣义士有所不能。
3) 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
4)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5) 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6)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7) 古今异宜,夷险异地。
8)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9)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10)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11) 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才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才也。
12)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3)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14)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15) 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
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 (岳飞)
2)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3) 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
4) 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岳飞
5)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飞
6)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7)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
8) 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
9)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10) 敌未灭,何以家为。
11) 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12)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3) 兵家之要,在于出奇,不可测识,使能取胜,若平原旷野,猝与敌遇,何暇整阵?
14) 云锁断崖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
15) 勇冠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
1)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2)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 大丈夫用兵之诡道无人可测。
4) 忠义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镇边圻。
5) 燕绕龙旗舞,莺随凤辇吟。
6)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7)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8)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
9) 谋者胜负之机也。故为将之道,不患无勇,而患无谋。
10)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1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2)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13)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14) 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15) 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
16) 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
17)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 ——岳飞
18)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 ——岳飞
19)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20) 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一、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英雄,他生活在离我们很早很早以前的宋朝,隔我们有好几百年的时间。
那是在一个冬天的下午,外面吹着寒风,突然在一个农居的小房子里传出一阵又一阵婴儿的哭声,岳飞就在这天下午出生了。岳飞在妈妈怀里不停地哭着,小脸涨得通红,岳飞的爸爸在旁边来回走着不停地拍着脑门,哎,该给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呢?正好这时候,小房的上面正好有一只大鸟嘴里哇哇叫着飞了过去,岳飞的爸爸脸上露出了微笑:对,就把这孩子叫做岳飞吧。希望他以后能象大鸟一样展翅高飞。
在岳飞出生只有二十八天的时候,这天早上岳飞爸爸要到镇上去办事,突然黄河发了好大好大的洪水,那洪水就象一个张着大嘴的魔鬼,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呼啸而来,吞没了一个又一个村庄。当洪水来到岳飞的家门口时,岳飞的妈妈急中生智,抱着岳飞跳进了一个大大的水缸,就这样,洪水就载着这只水缶不停地漂啊漂,周围已经不见了村庄,全是黄黄的洪水。
终于,几天过去了,大水也退去了,岳飞和妈妈也漂到了一个小镇上。岳飞和妈妈便无家可归了,于是他们就在这个小镇上安家落户了。
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所以他很早就跟随妈妈到田里劳动,夏天的太阳火辣辣地照在小岳飞的身上,可是小岳习却一点都不怕,因为他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孩子。岳飞还非常喜欢看书,喜欢学习。他常常看书到深夜。岳飞从书中知道了很多的知识,比如说要尊老爱幼,要懂礼貌。他还非常喜爱看打仗的书,他想长大以后做一个大将军,率领一支军队去保家卫国,去帮助国家不受到别人欺负。
由于经常参加劳动,小岳飞的身体长得棒棒的,吃饭一次就能吃三大碗,他还经常帮助邻居们干活,周围的大人们都说他是一个又健康又聪明的孩子。
二、后来,小镇上来了一个叫周桐的老爷爷,他的武艺非常高强,但从来都不欺负好人。岳飞就和一些小朋友跟周桐爷爷练武术了。由于岳飞训练时不怕吃苦,从来不象一些小朋友那样偷懒,所以,武艺长进得非常快。周同爷爷的绝招是射箭,可是周同爷爷老是不教岳飞,却让他苦练基本功,蹲马步,头上顶一个小碗,一站就是半天。或是一个劲老让他踢腿下腰。为这事,小岳飞老不高兴了,小嘴成天噘得老高老高,都可以挂一个小水壶了。回到家里他告诉妈妈,妈妈这样给他说:练武术就象盖房子,得一块砖一块砖地砌上去,如果砌得不牢,这个房子要跨下来,所以老师让你练基本功,也是为了将来能够让你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啊。“
周桐爷爷也知道了这件事,有一天他特意将自已珍藏了多年的长弓取出来交给岳飞说:“你如果能拉开这张弓,我就教你射箭。”小岳飞满不在乎地看了看弓说:“行啊,我要拉开了你可不许耍赖皮”。小岳飞使出全身吃奶的劲去拉那张弓,可怎么也拉不动,周桐爷爷站在旁边抚着胡须哈哈大笑起来。从那以后,小岳飞练功就更加刻苦了,也不怕练习枯燥的基本功了。经过了几年的训练,小岳飞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不不仅能很轻松地拉弓,而且射出去的箭也是百发百中。他能站在一个很远很远地地方把一年片柳树叶射中。有一天,他正在练习射箭,突然发现前面的小树林里有一只小白兔正在悠闲地吃着草,岳飞搭好弓箭对着小兔瞄准,小兔也抬起头用那双红红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岳飞,岳飞使出全身的力气,正要将箭射出,这时就听有人喊“不要放箭,不要放箭”。他抬头一看,原来是周桐爷爷。周桐爷爷严历地批评了岳飞,因为他让岳飞明白了学武术不是用来伤害人或小动物的,学武术是用来保家卫国的。后业岳飞和小白兔成了对很亲密的朋友,再次岳飞在森林时练箭的时候,总有一只小白兔在一边悠闲地吃草,然后抬起那双红红的大眼睛望着岳飞咧嘴笑呢。
三、又过了几年,岳飞也长成了大人,这时候在中国北方,有一个叫女真族的部落不断闯到中国来抢东西、杀人、放火。让很多很多人没有房子往,没有东西吃。而当时的皇帝,他成天吃喝玩东,大把大把地花钱,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死活。为了修一座宫殿,他抓了很多人拴上绳子,让他们干活。女真族的部队也就是这个时候侵略中国。
岳飞在家里听到逃难的老百姓说了这些事后心里非常着急,于是他准备离家参军保卫国家。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岳飞的妈妈舍不得岳飞离开家,眼泪在眼框里不停地打转,但为了祖国的安危,岳飞的妈妈给岳飞讲了很多要为祖国增光的事。最后岳飞的妈妈又取来针,让岳飞跪在地上托着小墨盒,在岳飞的脊背上刺了四个字“精忠报国“,她这样做是为了让岳习永远记住,要忠于自己的祖国和保卫国家。
就这样,岳飞含着眼泪告别了家乡,告别了妈妈来到部队参了军。
在队伍里岳飞只是一名小小的士兵,跟大家一起站在队伍了。他常常想,我什么时候能够成为一名大将军,带领大家去和敌人战计呢。其它的士兵也经常笑话他,说一个士兵怎么能成为大将军呢。
可是机会终于来了,一天岳飞所在的小分队从山里演练回来,突然在道边遇上了女真族的大队人马。为首女真族将领看见,岳飞他们哈哈大笑,手里着狼牙棒:兄弟们
快上,把宋朝的几个小兵给我拿下。金兵一拥而上将岳飞他们团团围信,岳飞他们的小队长在战斗中牺牲了,正在危急的时刻,只见岳心手里拿着长抢突发神威,骑着白马直接奔金兵将领而去,金兵将领见岳飞挥马来到手里握着狼牙棒猛砸下去,岳飞抬头大喝一声用枪挑去,狼牙棒嗖一声就不知飞到哪里去了,金兵将领吓得头发都竖起来了,拍往回跑,只见岳飞从后赶上噗一枪正扎在他身上将他挑入马下。金兵看见自己的将领被杀,吓得一哄而散,岳飞就领着宋军将金兵杀得屁滚尿流。
岳飞因为这次打仗勇敢,被提升为小队长,虽说官小了点,但岳飞却没有一丝恕言,他想更大的努力来实现他为国家效力的诺言。
四、很多年过去了,岳飞因为打仗勇敢,肯动脑筋终于被提升为大将军了。可是那时候中国已经有很多地方都被金兵占领了,皇帝于是就派岳飞去攻打金兵。
金兵的将领是个叫金兀术的人,平常戴着尖尖的帽子,两条狐狸尾巴做的飘带拴在帽子上。金兀术还是一个非常阴险的人,打仗时他常用铁链把许多马链上,后面跟着很多用铁甲包成的车,用这些办法他经常打赢宋朝的军队,他的这种战术就被称为“铁拐马”。
岳飞为了对付金兀术的“铁拐马”,几天都没有睡着觉。岳飞的队伍里有一名叫牛皋的军官,他和岳飞是非常好的朋友,平时打仗时非常勇敢,而且武艺强,一支长矛被他耍得用水都泼不进去。他见岳飞老是不派兵去打金兀术,于是就闯进岳飞住的中军大营里说:“岳元帅,怎么老不打那个金兀术老狐狸,把俺都憋死了”。
岳飞说:“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打败金兀术的“铁拐马”“。
“你、你给我三千人马,看我不拿金兀术老狐狸的人头来见你。”牛皋胸脯拍得啪啪直响地说。
岳飞点头答应了。原来岳飞是看平时中皋打仗时不爱动脑筋!故意让他去打这一仗,好让他吃点苦头。
第二天,岳飞大军的营房之声炮响“通、通、通”中皋骑着他的大黑马提着长枪得意洋洋上地出来了,后面是岳飞给他的三千人马。
金兀术的大军也早已摆好了阵势,为了让牛皋进入他的埋伏圈,还故意派几个小兵去骂牛皋:牛、牛、牛……
牛皋非常生气,满脸大胡子全竖立起来,拿起长矛大喊:“金兀术老狐狸你等着,兄弟们冲啊、杀啊……”
牛皋率先就冲进了金兀术的大军里厮杀起来,这一下正好中了金兀术的奸计,就看金兀术冷笑一声拿起一面黑旗往空中一舞,以牛皋的两侧突然出现了栓着铁链和包着铁皮的“铁拐马”,黑压压的一片向牛皋扑来。牛皋身边的士兵一看这个情景都被吓坏了,嘴里喊着救命转身就往回跑,都恨自己没有象小兔子那样多长两条腿,有的边鞋都跑掉了。牛皋却哈哈大笑,冲着“铁拐马”就冲过去,谁知道牛皋用抢去扎“铁拐马”时却怎么也扎不进去,原来”铁拐马“都是用铁皮包上的。牛皋这下可慌了神。“妈呀,这家伙怎么这么硬呀“连紧拨转马头就往回跑,在“铁拐马”的追赶下,牛皋一个劲往回跑,脑门上嗑了一个大包,门牙掉了两颗,鼻子也摔肿了,最后一瘸一拐地回到了营房。
他看见岳飞非常羞愧,赶紧用手捂着自己的大鼻子。岳飞对他说“以后打仗要多动脑打了胜仗也不能骄敖”。牛皋连连点头。
后来岳飞想出了破“铁拐马”的方法。打仗的时候竹杆上缠上镰刀勾马的小腿、这样“铁拐马”就成了“拐马”了。金兀术的大军被岳家军赶得好远好远,从此岳飞的军队就被人称 为“岳家军”,而它们的大名就被很多人知道了。
五、岳飞由于经常打胜仗,传到了一个叫秦桧的人的耳朵里,秦桧是宋朝的宰相,除了皇帝就数他的官最大了。他非常嫉妒岳飞,怕岳飞将来超过自己。而这时候打败仗的金国由于害怕岳飞的厉害,就派人化了装来到了京城也给秦桧送来了很多很多金银珠宝。
于是秦桧就整天闷在屋子里琢磨怎么陷害岳飞。他找了好多好多人要他们去告岳飞,可是他们都没有干,因为他们知道岳飞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这时候岳飞儿子岳云也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岳云长得浓眉大眼,非常好看,而且武艺高强经常跟着父亲岳飞去打仗,还立了好多好多战功。
后来秦桧终于找到一个人,这个人收了秦桧很多的钱然后答应去告岳飞。就这样,岳飞和岳云都被抓起来了,他们的脖子上都挂了好沉好沉的铁链,连押他们的牢头们都放声大哭。他们知道,岳飞和岳云都是国家的忠臣,都是被人陷害的呀。
秦桧找了一个他的好朋友何铸去审讯岳飞岳飞,可是何铸查来查去也没查出岳飞的一点点证据,但为了向秦桧交差,他还是审问了岳飞。在大堂上岳飞的脸因为饥饿而廋了不少,但他还是那么坚强。何铸要岳飞招供为什么要“谋反”,岳飞撕开衣服,露出了他母亲在他背上刺的四个字“精忠报国”何铸被深深的感动了,眼泪顺着脸颊就流了下来。
回去以后他告诉秦桧岳飞没有罪,秦桧说“我们是朋友,我要你给他定罪”何铸说:“我不能给岳飞定罪呀,因为岳飞没有罪。我这么做不是为岳飞,而是为了整个国家才这样做的”。于是秦桧就在皇上面前说了何铸的坏话,降了何铸的官职,让何铸去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当了一个小官。
后来秦桧又找了两个爪牙(解释:秦桧的走狗),把岳飞打得满嘴吐血,身上全肿了,但岳飞都没有屈服。最后没有办法,他们就偷偷在牢房里将岳飞杀害了,岳飞临死前仰天长叹“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希望历史能给他一个公正,一代英雄岳飞就这样被杀害了。
杀了岳飞以后,很多人为岳飞不平,都问为什么杀岳飞。秦桧咪着小眼睛说:莫须有,莫须有……。秦桧在杀害了岳飞之后又将岳云处死了,因为他害怕武艺高强的岳云要为父亲岳飞报仇。
就这样,一代英雄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但永远为很多人所敬仰,都学习他为了忠于国家保卫国家的精神。而秦桧呢?秦桧则成了千古罪人,后来的人们建了很多纪念岳飞的庙宇,每天那里有很多人去看望岳飞,岳飞站在那拿着长枪可好看了。而纪念岳飞的庙宇门口,却垂头丧气的跪着一个石头做的人,小朋友们猜猜看,那个人是谁呀。当然答案很简单,他就是那个秦桧了。
岳飞爱国的诗词
登池州翠微亭诗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从驾游内苑应制 岳飞
敕报游西内,春光霭上林。
花围千朵锦,柳捻万株金。
燕绕龙旗舞,莺随凤辇吟。
君王多雨露,化育一人心。
归赴行在过上竺寺偶题 岳飞
强胡犯金阙,驻跸大江南。
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
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昙。
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过张溪赠张完 岳飞
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
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羸马访高人。
寄浮图慧海 岳飞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
丁宁寄语东林老,莲社从此著力修。
送轸上人之庐山 岳飞
何处高人云路迷,相逢忽荐目前机。
偶看菜叶随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
琐细夜谈皆可听,烟霏秋雨欲同归。
翛然又向诸方去,无数山供玉尘挥。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岳飞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马蹀阏氏血,旗枭克汗头。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题池州翠光寺 岳飞
爱此倚栏干,谁同寓目闲。
轻阴弄晴日,秀色隐空山。
岛树萧疏外,征帆杳霭间。
予虽江上老,心羡白云还。
题翠岩寺 岳飞
秋风江上驻王师,暂向云山蹑翠微。
忠义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镇边圻。
山林啸聚何劳取,沙漠群凶定破机。
行复三关迎三圣,金酋席卷尽擒归。
题青泥市萧寺壁 岳飞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贺,不问登坛万户修。
题雩都华严寺 岳飞
手持竹节访黄龙,旧穴空遗虎子踪。
云锁断崖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
题骤马冈 岳飞
立马林冈豁战眸,阵云开处一溪流。
机舂水沚犹传晋,黍秀宫庭孰悯周。
南服只今小丑,北辕何日返神州。
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
登池州翠微亭诗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岳飞名言名句
1、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2、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3、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小重山》
4、秋风江上驻王师,暂向云山蹑翠微。
5、斩除顽恶还车贺,不问登坛万户侯。
6、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7、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摘录《宋史岳飞传》
8、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9、敌未灭,何以家为。
10、南服只今歼小丑,北辕何日返神州?
11、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
1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3、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
14、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15、大丈夫用兵之诡道无人可测。
16、“皇天后土,可表此心。”摘录《宋史岳飞传》
17、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摘录《宋史岳飞传》
18、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寄浮图慧海》
19、正己而后能够正物,自治而后能够治人。
20、山林啸聚何劳取,沙漠群凶定破机。
21、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赢马访高人《过张溪赠张完》
22、燕绕龙旗舞,莺随凤辇吟。
23、以身许国,何时不可为?
24、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
25、予虽江上老,心羡白云还。
26、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27、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28、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
29、“敌未灭,臣何以家为?”摘录《宋史岳飞传》
30、嵬石山前寺,林泉胜景幽。
31、岛树萧疏外,征帆杳霭间。
32、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33、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34、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
35、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36、立马林冈豁战眸,阵云开处一溪流。
37、莫轻易,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8、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
39、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40、琐细夜谈皆可听,烟霏秋雨欲同归。
41、此心一发,天地知之,知我者知之。《题宜兴张大年家厅事屏记》
42、何处高人云路迷,相逢忽荐目前机。
43、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44、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5、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46、手持竹杖访黄龙,旧穴空遗虎子踪。
47、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48、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49、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
50、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51、然又向诸方去,无数山供玉尘挥。
52、“我辈荷国厚恩,当以忠义报国,立功名,书竹帛,死且不朽。若降而为虏,溃而为盗,偷生苟活,身死名灭,岂计之得耶!建康,江左形胜之地,使胡虏盗据,何以立国!今日之事,有死无二,辄出此门者斩!”摘录《鄂王行实编年》
53、轻阴弄晴日,秀色隐空山。
54、敕报游西内,春光霭上林。
55、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56、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小大历二百余战,虽未及远涉夷荒,讨荡巢穴,亦且快国仇之万一。'《题宜兴张大年家厅事屏记》
57、忠义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镇边圻。
58、花围千朵锦,柳捻万株金。
59、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怒发冲
60、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61、云锁断崖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
62、行复三关迎二圣,金酋席卷尽擒归。
63、丁宁寄语东林老,莲社从此著力修。
64、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65、我来属龙语,为雨济民忧。
66、燕绕龙旗舞,莺随凤辇吟。
67、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
68、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69、强胡犯金阙,驻跸大江南。
70、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71、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
72、“勇不足恃也,用兵在先定谋。谋者,胜负之机也,故为将之道,不患其无勇,而患其无谋。'摘录《鄂王行实编年》
73、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74、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75、云锁断岩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
76、紫金诸佛相,白雪老僧头。
77、君王多雨露,化育一人心。
78、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题骤马冈》
79、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昙。
80、偶看菜叶随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
81、“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乞止班师诏奏略》”。
82、大丈夫用兵之诡道无人可测。
83、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84、复三关,迎二圣,使宋朝再振,中国安强。《广德军金沙寺题壁记》
85、好生恶死,天下常情。若临大难而不变。视死如归者,非忠臣义士有所不能。《鄂国金佗B编》卷九
86、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87、爱此倚栏干,谁同寓目闲。
88、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
89、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
90、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91、'阵而后战,兵之常法,然势有不可拘者,且运用之妙,存于一心。'摘录《鄂王行实编年》
92、忠义必期清耳水,功名直欲镇边圻。
93、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
94、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95、机舂水b犹传晋,黍秀宫庭孰悯周?
96、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
97、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98、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99、“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摘录《宋史岳飞传》
100、谋者胜负之机也。故为将之道,不患无勇,而患无谋。
【相关阅读】
岳飞(11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起到绍兴十一年(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靖康元年(1126年)岳飞应招在相州参加赵构为大元帅的部队。金军南下江南,岳飞独树一帜,坚持抗金,收复建康。绍兴三年(1133年),被任命为沿江制置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次年春,岳飞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下了伊、洛、商、虢等州,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
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赵构、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班师。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
岳飞的代表词作《满江红·写怀》,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另辑有文集传世。
岳飞有一句流传近千年的名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在宋代社会,官场中充溢着崇文抑武的习气,武将被指为粗人。武将能讲出如此一针见血、言简意赅的名言,已属极为不易,更何况是身体力行。他担任高官之后,收入自然颇高,却一向维持着相当简朴的生活。后妻李娃有一次穿丝织品,岳飞就必须要她更换为低档的麻衣。他的私财收入是十分丰厚的.,却经常化私为公,以私财补贴军用。有一次,以宅库中的物品变卖,造成弓二千张。他遇害后抄家,家中根本没有金玉珠宝,贵重物只有三千余匹麻布和丝绢,五千余斛米麦,显然还是准备贴补军用的。
宋代的统治阶层纳妾是很平常的事。如抗金名将吴服用金石,酒色过度,咯血而死。韩世忠不仅仅纳妾多人,还喜欢侮辱部将妻女,竟迫使猛将呼延通自杀。岳飞的前妻刘氏是在战乱状况下,自动离家改嫁的。他与后妻李娃厮守一生。有一次,吴属官出差到岳飞军营,对于岳家军中别无姬妾、歌童、舞女等劝酒作陪,颇感惊讶。回去报告吴后,吴个性为岳飞送来一个四川名姝,并置办许多金玉珠宝做妆奁,然却被岳飞打发回去。
岳飞根本不是恋栈的官迷,他几次上奏,都表白了准备功成身退的心迹。“三十功名尘与土”的名句,正是表达他贱视官爵的心态。南宋的百姓对此有广泛崇高的评价,说他“手握天戈能决胜,心轻人爵只寻幽”。
岳飞有五个儿子,他死时仅三十九岁,却已是抱儿弄孙的祖父了,长孙岳甫比幼子岳霭大一岁。因年龄关系,真正能随他出入战阵的就只有长子岳云,他对岳云的要求可说是超乎寻常严格,这应是与力图矫正宋军中的各种裙带风式的腐败有关。当岳云还是一名小军士时,在训练时不慎跌下马来,就被岳飞严责一百军棍。岳云年龄稍大,就成为一名十分骁勇的战将。他的兵器不是像演义或戏曲中所说的,是一对铁锤而是一对铁锥枪,军中称他为“赢官人”,意为这个“官人”(官员的尊称)总能打赢。他参加过多次重要的战役,个性在著名的颍昌大战中,打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全身创伤一百多处,对扭转战局起了重大作用。但岳飞在一般状况下,只报将士们的战功,却对岳云的战功扣押不报,并且多次拒绝上级或皇帝为岳云加官。岳飞平时不准儿子们近酒,在学习的间隙,还让他们参加农事,理由是“稼穑艰难,不可不知也”。
岳飞强调“正己然后能够正物,自治然后能够治人。”他能很自然地说到做到,是令人佩服的。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以身作则体恤部属,岳家军有“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的军纪。连金军也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用心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宋金时期,金灭辽、灭北宋占据中原,又频繁发动南侵战争,所到之处烧杀淫掳,许多城市重镇经金军洗劫,几成为空城。给国家、民族带来巨大灾难和痛苦。因此,抗击金兵,收复中原,是时代的要求,也贴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宋史》称岳飞“忠愤激烈,议论持正”,所言颇当。而赵构、秦桧、万俟等人将永久是千古之罪人。
岳飞的爱国诗句满江红
【年代】:宋
【作者】:岳飞――《满江红》
【内容】: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作者】:
岳飞(1103-1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年从军,官至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枢密副使。他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因坚持抗敌,反对议和,为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工诗词,但留传甚少。词仅存三首,内容皆表达抗金的伟大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深沉慨叹。风格悲壮,意气豪迈。有《岳武穆集》。
【注释】:
凭:倚靠。
处:时候。
三十:指年龄。
尘与土:谓征战中奔波劳累。
八千:言征途之漫长。
云和月:披星戴月,谓夜以断日地行军战斗。
靖康耻:靖康是宋钦宗年号。靖康元年(1126),金后攻破汴京,掳徽钦二帝北去。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缺:山口。
朝天阕:朝见皇帝,天阕,皇帝的宫殿。
【赏析】:
此词感情慷慨悲凉,音调激越高亢,充满爱国激情。词中表现出作者对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心和对敌寇的刻骨仇恨。陈廷焯盛赞此词曰:“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莫等闲’二语,当为千古箴铭。”(《白雨斋词话》)
★ 爱国名言
★ 爱国名言诗句
★ 爱国的名言
★ 爱国名言警句
★ 爱国名言名句
★ 《岳飞》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