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人生要像爬坡一样一步一步来哲理名言(共含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ansSucr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人生要像爬坡一样一步一步来哲理名言
01 要别人夸奖你,不可用口自夸。——《圣经》
02 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03 经一失,长一智。——王安石
04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
05 男儿立身须自强。——(唐)李颀
06 人不可以无耻。——(战国)孟子
07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08 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钱三强
09 丈夫有泪不轻弹。——(明)李开先
10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龠传》
11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益卦》
1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1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
14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宋)欧阳修
15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圣经》
16 善意产生善意,善行招来善行。——(荷兰)伊拉斯莫斯
17 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圣经》
18 百学须先立志.——(宋)朱熹
19 先求神的'国、神的意,所有的一切就都加诸给你了。——《圣经》
20 任何改正,都是进步。——(英)达尔文
21 人生须自重。——陆九渊
22 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法)狄德罗
23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4 中国是一个多病的,沉睡的巨人,但是当他醒来时,全世界都会震动。——(德)拿破仑
25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慧星的迅忽。——高尹宇
26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7 富贵一时,名节千古。——(清)张廷玉
28 一个害怕困难的人,到哪里能找到安逸呢?——吴运铎
29 一个人要学会尊重人。——邓加荣
30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31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宋)卢多逊
32 心无私欲,自然会刚;心无邪曲,自然会正。——(明)陆陇其
33 不要为明日自夸,因为一日要发生什么事,你不能知道。——《圣经》
34 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战国策.秦策三》
35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36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圣经》
37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法)巴尔扎克
38 求友不如求手。——陶行知
39 品德,应该是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法)孟德斯鸠
40 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丁铃
41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俄)契诃夫
42 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天父尚且养活它,何况人?——《圣经》
43 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权威之前拜倒。——郭沫若
44 多责备自己,多原谅别人。——谢觉哉
45 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意)但丁
46 前途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徐特立
47 开怀天下事,不言家与身。——罗学瓒
48 奋斗、搜寻、发现,而不要放弃。——(英)丁尼生
49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英)莎士比亚
50 不作大官作大事,芳名千古永不朽。——冯玉祥
,
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直面自身错误走好人生每一步哲理文章
现实中有人犯了错,不是坦然面对、认真改正,而是千方百计地设法隐瞒。有句话说得好,当你撒了一个谎,你就得用一千个谎来圆。出了错并不等于无法挽回,但切不可文过饰非、知错不改。否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徒增笑柄。
是人就会犯错,历史上的名人概莫能外。
孔子在承认错误方面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澹台灭明是鲁国武城一个长相丑陋的人。当初他拜孔子为师之时,因其长相的关系,孔子对他有些偏见,认为他不会有多大出息。当这个弟子学成之后,去了南方,广招门徒,成为儒学的一个重要支派。
孔子知道后,坦承自己的失误,感叹道,“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还有一次,孔子到武城这个地方考察。此时,孔子弟子子游正当武城宰。在考察过程中,孔子听到了音乐声传来。他微微地笑着说:“宰鸡哪里有必要使用宰牛的刀呢?”言外之意,让子游治理武城是大材小用了。
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大道就会爱别人,平民百姓学习大道让他们做事就会做得更好。”孔子意识到自己的说法有问题,就赶紧对身边的弟子们纠正说:“你们记住,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前面的话是说笑话而已。”
陈司败曾与孔子谈论起鲁昭公是否懂礼这一问题。孔子当时的观点是,昭公知礼。二人分别之后,陈司败又和巫马期论及此事时说,我听说君子无所偏私,难道孔子偏袒昭公吗?昭公从吴国娶了一位夫人。而吴和鲁同为姬姓国家,按照周礼“同姓不婚”,不能叫她吴姬,没办法只好称她为吴孟子。昭公如果懂礼,那么天下谁不懂礼呢?
当巫马期将这些话转告给孔子时,孔子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意思是说,我孔丘真幸运,有了错误,别人一定给我指出来。你看,圣人如此有雅量,毫不避讳自己言论上的错误。
有其师,必有其弟子。子路闻过则喜,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在《孟子?公孙丑》中提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子路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就会很高兴,因为又可以提升完善自己了。
真没想到以粗鲁、直率着称的子路在孔子教育之风的吹拂下,也变得敢于直面自身过失。
大禹听到了别人好的建议,就会给人行礼以示感谢。舜更不得了,他对于行善,没有自己与他人之分,善于舍己从人,以抛弃自身的缺点,接受别人的优点为乐。所以他从一位种庄稼、做瓦器、当渔夫一步步做到了天子。可见,改正错误,才能走向成功。
孟子评论道,“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善事,这就是与别人一道行善。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与人为善。
即使博学如苏轼,也有犯错的时候。苏轼有一次去拜访王安石不遇。看到王安石桌子上有一首还未有完成的诗写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认为秋菊是最耐久的,不会落下花瓣的。
于是就提笔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听。”后来,苏轼被贬黄州,看到那里的菊花片片纷落的样子,不禁感慨万端,认识到自己当时的粗浅。
我们常人更会犯错,甚至会有非常低级错误出现。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不承认自身错误,更可怕的是明明错了,却百般抵赖、千般掩饰。“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发出的声音再小,也会有人听得见,行动再隐蔽也会显露。错误岂能通过掩饰就能掩饰得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人只有在改正自己的错误中才能求得进步,取得个人素质的提升。从闻过则喜的子路到与人为善的历代先贤,我们得到的最大启示可能就是敢于直面自身错误,才能走好人生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