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哲理名言警句(共含9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喝粥的诺诺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1) 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高明《琵琶记》
2)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3) 不求好句,只求好意。——欧阳修《吊僧诗》
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5)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6)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7)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8)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9)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登楼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10)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3)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14)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国风·王风·采葛》
15)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6)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17)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18)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
19) 关于团队的名言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朱熹《观书有感》)
1)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2)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4)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车辖》
5)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6)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小雅·白驹》
7)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8)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9)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0)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11)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2)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3)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4)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5)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6)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7)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8)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19)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20)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2)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3)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4)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5)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6)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7)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8)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9)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0)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1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1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1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14)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15)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16)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17)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励志名言)
18)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19)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0)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1.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2. 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
3.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4. 学无止境。
5.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6.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7. 名声若日月,功射如天地。
8. 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
9.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10.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1.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2. 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3.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4. 思索以通之。
5.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6.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7. 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8. 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9.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10. 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1. 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2.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3. 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4. 腾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
5. 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
6.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7.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8. 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
9.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10. 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11. 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12.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13.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14. 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15. 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16. 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17. 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18.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19.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20. 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21. 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22.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23. 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24.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25. 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
26.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27.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8.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29. 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30. 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31. 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32.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33. 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34.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5. 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36. 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37.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38.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9.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40. 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1. 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2. 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3. 不诱干誉,不恐于诽。
4.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5. 乱则国危,治则国安。
6.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7. 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8.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9.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10. 务本节用财无极。
11. 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12.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13. 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14. 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15.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6. 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
17. 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18. 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
19.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0.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1.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2.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西晋·陈寿·三国志)
3.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
4.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西晋·陈寿·三国志)
5.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西晋·李密·陈情表)
6.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陶渊明·移居)
7.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
8.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陶渊明·饮酒)
9.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0.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3.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4.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7.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晋书·王献之传)
8.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
9.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0.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11.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随便看看吧
12.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3.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4.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南朝·江淹·别赋)
15.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
16.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17.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
18.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北朝民歌·木兰诗)
19.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20.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北齐·杜弼·檄梁文)
21.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22.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唐·王绩·野望)
23.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父)
24.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25.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26.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27.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8.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29.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30.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31.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33.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35.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36.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37.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38.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3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40.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 佛教哲理名言警句
★ 哲理读书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