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花美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爱拼才会赢

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冬青花美文(共含7篇),供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爱拼才会赢”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冬青花美文

篇1:冬青花美文

冬青花美文

好多个春了,我一直看着冬青花开。也好多次了,我总是在冬青花开的时候折下一小穗,悄悄地递到鼻边,反复的闻着它那散发着幽幽的清香。

我承认我不注意冬青这花当它衰败的时候会是什么模样,也许是很凄美的吧,也许也是很壮烈的吧? 春意正浓,气暖怡人。上班的闲隙里,我在一片绿草地上漫步,看书,思索。

遥望着小镇的街道,总感到它许久以来是那样的冷清,孤寂,让人心寒。看来今天也不会生出什么特别的地方吧,我在想。不过,好奇的双眼还是期盼能在那冷清的街上猎奇到什么?

一切如故,除开一些稀疏的人影,最显眼的就是那一树正迎春怒放的冬青花!

往日默默无闻的一棵树,多少次路过它的身旁都不注意,今天它却在远处牵引着我的视线。就像我们人吧,当谁在我们周围默默流汗,悄无声息的奋斗时,又引起谁的注意?只是当他一鸣惊人的时候,我们才悟出他早就存在了与生俱来的一种美。因此,善于发现美的.伯乐,不得不令我们肃然起敬啊! 我旁边也有一排修整得像一块砖的冬青,但它四季常青,也不开花的。街道旁的那棵冬青,无拘无束的生长着,从不遭受剪刀的修理和园丁的指指划划。远远看过去,它极像老女人的头发,雪白的发丝散披下来,飘逸中略显一丝野性。

冬青的花在开,开得正浓,开的正紧,像在赶集,每一枝都争先恐后的。 许是花开得太多了吧,一穗一穗的压弯了枝头。在远处凝视它,隐隐约约地闻到缕缕清香。

论貌美,论浓艳,冬青花是排不上号的。它的花骨朵就像一粒粒米白色的沙子,白里泛黄。一粒粒打着球儿精致着,粉嫩着,透出一股子喷薄的生命力。绽放的花瓣也是小得像一粒谷子,近看,你便会发现,冬青花白中透着淡黄,淡黄中隐隐藏着嫩嫩的草绿来。无论是白,是黄,还是绿,都像是被晨露洗了似的,显得潮润、明亮、富有温馨、甜蜜、清香感。 它不是花中的大家闺秀,而是小家碧玉。

它不喜欢浓抹,却钟情于淡妆;它也不喜欢大肆宣扬,却深藏不露。它用自己的幽香引来了蜂围蝶阵,它也用自己的含蓄之美赢得了人们的垂青,赞叹,倾倒。 在以前中学的校园里,我就是在一次偶然的路过时发现了它的,而且还是在一个比较幽静而且人迹罕至的角落里。也算得上是机缘巧合吧。在这之前我是想不到它还会开花的。因为在我们的意识里,常常是见它在庭院里被园丁修整得很完美无缺的一排排,方的,要么就是圆的。

但我却是喜欢没有被修整过的冬青树,也喜欢冬青的花。喜欢它在不被人知道的角落里独自散放一份淡淡的清幽,无怨无悔的在春天里奉献自己生命中最绚丽的一刻。它无忧无求,并不刻意去轰轰烈烈地活着,但求生命里的那份纯真与静美。

篇2:冬青花散文

冬青花散文

四月天,追逐春光登高“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攀爬中,见溪畔林涧冬青,花繁衮衮压枝低,穗穗谷粒花骨朵,白里透黄孕嫩绿,“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冬青花,没有玫瑰的艳丽多情,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没有荷花的清幽高雅,更不像梅兰竹菊称作四君子。往日沉寂无语的一棵树,花时却万年枝茂露香凝,在春天里奉献自己生命中最绚丽的一刻。

驻足冬青树下,攀枝仔细观赏,米色碎花点点粒粒,犹如繁星簇拥枝上。它们素面朝天,不特意占尽风光,或久久炫耀枝头,也不与桃花竞红、杏花争艳;它们悄然绽放,做着白色春梦,散发着不绝如缕的阵阵幽香;山风吹来“零落成泥碾作尘”,肥沃大地,催生万物。由此,使我想起客家人“忠厚传家,清白流芳”的那份纯真与静美。

今年94岁的客家老人管福生,是我熟悉的一位革命老前辈。他1947年在东北参军,随部南下渡江作战,后又转入抗美援朝,革命生涯屡立功勋。但他不居功自傲,投身钨矿建设,1979年,管老在原单位下垄钨矿,以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身份退休后,回原籍江西上犹县陡水山区农村居住。

按国家政策规定,离休建老人员的医药费可以全额实报实销。可管老十分珍惜这项特殊待遇,刻刻为“公家”着想,时时坚持公私分明、清白做人,从不多报销一分钱医药费。

能抗就抗,管老平时热爱劳动、注意锻炼身体,偶有小病能不上医院就不上,药费能省就省,从不以医药费名义购买保健营养品或其他用品。初,大儿子患鼻咽癌晚期,看病花费了10万余元,但他决不让家人以他的.名誉开药和报销。管老说:“党给了我一份工资在家养老,再去让家人沾国家的便宜,于心不忍,也不应该”。

管老老伴,是个贤淑和蔼的客家农妇,她对管老的无私行为也积极支持,从不给管老添麻烦。据了解,管老1979年至今以建老身份退休38载,除每月由单位汇入本人医保卡的定额门诊费外,从未另外再向组织上报销过一分钱其他的医药费。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管福生老人公私分明、从不多报销一分钱医药费,显现了他坚强的党性、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怀,就像深山的冬青树,扎根在红土地上,一年四季永远常青,花虽小,却香飘万里,深得人们的喜爱与称颂。

篇3:冬青花原文及赏析

冬青花原文及赏析

原文: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创作背景

公元1276年(宋端宗景炎元年),临安沦陷,南宋随之灭亡。不久,元朝皇帝命番僧杨琏真伽总摄江南佛教。公元1278年(一说1284年),杨琏真伽在绍兴一带发掘八位皇帝及诸皇后陵墓,盗取殉葬财宝,并以遗骨建镇南塔。他们把在会稽的徽钦二帝以下的历代帝王后妃的陵墓全部发掘,把剩骨残骸抛弃在草莽中,惨状目不忍睹,但无人敢去收拾。南宋遗老林景熙、谢翱、唐珏等扮作采药人,冒着生命危险,上山拾取骨骸。林景熙收得残骨两函,托言佛经,埋葬于兰亭山中,并移植宋常朝殿前冬青树作为标志,并写了这首《冬青花》与《梦中作四首》,以凄怆的声调记录了埋骨的经过,抒发了自己的悲愤,并希望将来能读到他的诗的人,知道民族正气依然存在,没有随着国家的沦亡而完全消失。

鉴赏

冬青树,汉朝的宫殿与宋朝诸帝的陵墓都种植它。此诗以“冬青花”为题,有它的特殊意义。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说见到冬青花而一日肠九折。司马迁《报任安书》云:“肠一日而九回。”言悲痛之极。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故都临安与埋骨的会稽,隔了一条钱塘江。那里已经沦为元军之手,所以说风雨如晦,连一点晴的影子都没有。五月是冬青花盛开的时候,花小色白,故以“微雪”代之。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色,有黑暗和光明之分,从而寄托了作者憎爱的感情。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龙为君象,埋的是宋帝骸骨,故云“龙所藏”。石头为云根,因云触石而出,又其下藏着龙,而《易》有“云从龙”之语,故云“石根云气”。蝼蚁为微贱之物,他们不敢在这地方穴居,从而表示了作者对宋帝的尊敬。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因为冬青树是从宋帝旧殿移来,故云“此种非人间”。万年觞,指御用的酒杯,祝天子万寿无疆之词。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蜀魂,指杜鹃,其所生之子,寄在百鸟巢中,百鸟代为哺育,若臣之于君,故云“百鸟臣”。这里的“蜀魂”杜鹃,隐喻宋帝之魂;“百鸟臣”,隐喻送遗民如林景熙者向他称臣,不以国亡而变心,也就是对元朝的不屈,表示了懔若秋霜的.气节。“夜半”,深夜,隐喻元朝的黑暗。杜鹃叫一声,山竹欲裂,表明它怨恨到了极点,这就是宋帝对元朝所抱的态度。林景熙既为宋尽臣节,那他也必然恨宋帝之所恨。

中国诗歌的传统写法有所谓的赋比兴,此诗用的兴体。《冬青花》是有它的本事的。这首诗给了读者鲜明的形象,一切围绕冬青花并从而展开去加以描绘。在这些鲜明的形象背后,都实有所指,是词在此而意在彼的。

篇4:《冬青花》阅读答案

一、与生俱来 悄无声息 无拘无束

二、淡——浓 大肆宣扬——深藏不露 大家闺秀——小家碧玉

三、1、机缘2、绚丽3、争先恐后

四、1、空闲2、盼望3、修理

五、B

篇5:《冬青花》阅读答案

一、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生下来就是具备的。 ( )

2、默默地没有动静 ( )

3、不受限制,自由自在 ( )

二、在文中找出三组反义词写在下面

三、下列这些词语都是文中的,在每一组中找出一个与其他不同类型的用横线画出来

1、伯乐 园丁 闺秀 机缘

2、凝视 绚丽 修整 宣扬

3、轰轰烈烈 隐隐约约 指指划划 争先恐后

四、用一个词语替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1、上班的闲隙里,我在一片绿草地上漫步,看书,思索。( )

2、不过,好奇的双眼还是期盼能在那冷清的街上猎奇到什么?( )

3、我旁边也有一排修整得像是一块砖的冬青。 ( )

五、“因此,善于发现美的伯乐,不得不令我们肃然起敬!”这句话中的伯乐是指( )

A、马 B、人 C、感受

篇6:冬青花原文及赏析

冬青花原文及赏析

原文: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翻译:

⑴冬青:常绿乔木名。夏季开花,花细白色。

⑵肠九折:形容悲愁之甚。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

⑶“隔江”句:指种在隔江临安故宫中的冬青树。

⑷“五月”句:指种在绍兴宋陵的冬青树。

⑸“石根”两句:意谓天子所葬之处,本来不是平常臣民可以杂处。蝼蚁:这里指平常臣民。

⑹“移来”句:当时在兰亭所种冬青树,是从绍兴的宋宫中移来,因高宗曾经逃奔至绍兴,故有宫殿旧址。

⑺万年觞:多指皇帝所饮的美酒。觞:酒器。这句指这些冬青树来历不同常树,曾经看到过皇帝喝酒时的杯中月色。冬青树一名万年枝,与万年觞相应。

⑻蜀魂:指杜鹃,相传杜鹃是古代蜀王杜宇死后之魂所化。百鸟臣:百鸟仍向杜鹃称臣,喻遗老仍忠于宋帝。

⑼山竹裂:形容杜鹃啼声凄厉,几乎使山竹欲裂。语出杜甫《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鉴赏:

冬青树,汉朝的宫殿与宋朝诸帝的陵墓都种植它。此诗以“冬青花”为题,有它的特殊意义。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说见到冬青花而一日肠九折。司马迁《报任安书》云:“肠一日而九回。”言悲痛之极。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故都临安与埋骨的会稽,隔了一条钱塘江。那里已经沦为元军之手,所以说风雨如晦,连一点晴的影子都没有。五月是冬青花盛开的时候,花小色白,故以“微雪”代之。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色,有黑暗和光明之分,从而寄托了作者憎爱的感情。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龙为君象,埋的是宋帝骸骨,故云“龙所藏”。石头为云根,因云触石而出,又其下藏着龙,而《易》有“云从龙”之语,故云“石根云气”。蝼蚁为微贱之物,他们不敢在这地方穴居,从而表示了作者对宋帝的尊敬。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因为冬青树是从宋帝旧殿移来,故云“此种非人间”。万年觞,指御用的酒杯,祝天子万寿无疆之词。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蜀魂,指杜鹃,其所生之子,寄在百鸟巢中,百鸟代为哺育,若臣之于君,故云“百鸟臣”。这里的“蜀魂”杜鹃,隐喻宋帝之魂;“百鸟臣”,隐喻送遗民如林景熙者向他称臣,不以国亡而变心,也就是对元朝的不屈,表示了懔若秋霜的气节。“夜半”,深夜,隐喻元朝的黑暗。杜鹃叫一声,山竹欲裂,表明它怨恨到了极点,这就是宋帝对元朝所抱的态度。林景熙既为宋尽臣节,那他也必然恨宋帝之所恨。

中国诗歌的传统写法有所谓的赋比兴,此诗用的兴体。《冬青花》是有它的本事的。这首诗给了读者鲜明的形象,一切围绕冬青花并从而展开去加以描绘。在这些鲜明的形象背后,都实有所指,是词在此而意在彼的。

篇7: 冬韵美文

冬韵美文

清晨,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去,东方就早已泛红,随着红晕的一点点放大,太阳终于羞涩地露出它的笑脸。此时,它就像一个腼腆的女孩儿,从地平线慢慢地向上爬着,红晕也随着太阳的升起而渐渐逝去。也许是由于冬夜太寒冷,各式各样的树都穿上了绒衣,那绒衣雪白细腻,晶莹剔透,在温和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如钻石一般。

冬日的白昼虽然寒冷,但有阳光的每一天,总能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特别是湛蓝的'天空,温柔的暖阳,还有广袤无垠的大地。当这一切都呈现在你的眼前时,你也会挥毫泼墨,舒展情怀,尽享这童话般的温馨与浪漫。

夕阳的风采也毫不逊色,虽然童话般的世界短暂得让人慨叹,但夕阳西下却能弥补人们心灵上的缺憾。金黄色的圆盘已缓慢移到天边,地平线上被涂上淡淡的粉红色。滞留在天边的薄云也被染成了玫瑰红。太阳开始慢慢往下沉,沉到一半时,下半圆红彤彤的,上半圆金灿灿的。太阳慢慢的向下滑去,最后就剩下一点点的红光,就像是燃在天边的火苗,一闪一闪的渐渐地灭掉。最后在天阳落下的地方泛起紫红色的光,直到四周逐渐变黑。

当黄昏的结束曲响起的时候,夜晚随即拉开了帷幕。没有了白天车辆与人流的喧嚣,只有满天的星星和温柔皎洁的明月。月光下是一片茫茫的白色,有时这白色会被附近的灯火映衬得红彤彤的,继而整个世界都被红色装点着,早已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雪了。每当踏入这个世界里,你就会被“咯吱、咯吱”的声音拉入一个梦幻般的世界,那“咯吱”声在此时无异于天籁之音,让寂静的冬夜平添了一丝温馨!

冬之桥美文

暖暖之冬美文

青花瓷瓶散文

《青花》教学反思

青花瓷瓶人生哲理

冬之忆的美文

《青花瓷瓶》阅读答案

冬来,落雪为念美文

冬已至秋未尽美文摘抄

六年级下册《青花》教学设计

冬青花美文(锦集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冬青花美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