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生活美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friedpotatoes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蹭生活美文(共含9篇),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riedpotatoes”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蹭生活美文

篇1: 蹭生活的美文

蹭生活的美文

第一次去西餐厅,大家都动手了,我却不敢,因为我不知道哪只手拿刀,哪只手拿叉,满桌的餐具,唯有勺子是我熟悉的。好在,坐在我身边的朋友,看出了我的尴尬,为我解围:“‘秀才做田,锹不如手’,不行就用手拿!都是中国人,想怎么拿就怎么拿!”还特意放下叉子,陪我用勺子。

好不容易对付完西餐,朋友低声提醒我:“以后出席陌生场合,不熟悉的,且不忙动手,看别人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仿佛得了真经,醍醐灌顶。

从不避讳我的孤陋寡闻,进餐厅,我不敢点菜,因为我不清楚,那些诗意的菜谱背后,隐藏的是怎样的一道菜。一则笑话,说一个识字不多的莽汉,进餐厅点菜,看见“某某羹”,虽不认识这个“羹”,但发现下面有个“美”字,断定这道菜味道肯定可口。于是,点了十多样羹汤,当服务员把一盆盆汤水端上来时,客人们都傻了眼。我害怕闹这样的笑话,朋友聚会点份餐,我就“照葫芦画瓢”,别人点什么,我就点什么。

其实,我这样“蹭生活”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爱人读研究生班时,为了复习参加研究生考试,暑期,我也去他们学院。恰逢大学里为中学外语教师培训,我每天都去“蹭课”。一个教口语的外教,为了接触最地道的英语,我成了他的“跟屁虫”。我总是提前去占第一排座位,这样听得效果更好。或许是我专注的神态打动了外教,每次提问,他总喜欢问我,但我毕竟不是科班出身,面对他期待的眼神,我只好红着脸,站起来说:“I

amsorry!”虽然问题答不上来,毕竟受过真传,外语听力也小有长进。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不是你“蹭生活”,就是被“生活蹭”。一天晚上,我正在写文章,QQ表情中有个头像不断闪烁。通常,写文字的人无事是不互相打扰的。点开一看,是位熟悉的文友。她说:“很苦恼,写不出来!”“写不出来就不写了,休息一下!”于是陪着她,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她问:“你们巢湖和大海有什么区别?”我说:“大海是蔚蓝的,巢湖是白色的.!”“还有呢?”“大海是深沉的,湖泊是浅薄的;大海不轻易发怒,但咆哮起来,惊涛骇浪;湖泊总在絮叨,却又不能排山倒海……大海有男性的阳刚,湖泊有女性的阴柔……”在一问一答中,我挖空心思,把自己对大海、湖泊的不同表述出来。几天后,看见她发表了一篇关于大海的散文,看了看,里面有三分之一是我的思想。没想到,还有“蹭文字”的。

去银行取钱,看见大厅的椅子上坐满了人,心里“拔凉”,不知道要等多久,拿到号,发现前面没几个人,原来大热天,这些人是来“蹭凉”的。不禁释然,生活中,蹭与被蹭,一种是态度,一种是资源,都是借东风。

篇2:蹭网记作文

因为我们家最近安了路由器,所以导致我们邻居就来蹭网,。

蹭一次两次可以,但不能每天都来蹭呀,我这个邻居。

今天,我又像平常一样,吃过晚饭后,开始写作业,砰砰砰,敲门声打乱了我的思绪,我没管他,就又去写作业了,因为我知道,这个急促的敲门声肯定是邻居发出来的,砰砰砰.......好吧,我算是输给他了,蹭就蹭吧,我就像济公一样大公无私一回吧,我开了门,只见邻居左手拿着手机,右手对我打招呼,我算是受过了,

小学生作文大全

想无线网玩手机,自己家不会安个么,非得到我们家来蹭,我是不是上辈子造过什么孽呀,我没理他,就有去做我作业了,他直接做到我家沙发上,兴高采烈地玩着手机,我作业都写完了,可他还没玩够,我主动“邀请”他离开我家,他好像没听见,一直沉默着。。。。

哎,我这个爱玩手机的邻居,我这是受够你了!!!!!

篇3:如何“免费”蹭课常春藤

If you want to start taking classes at an Ivy League university unenrolled and undetected, says Guillaume Dumas, a 28-year-old Canadian, start with big lecture courses. If you must sit in on a smaller seminar class, it’s important to show up consistently starting with the first session, instead of halfway through the semester. Also, one of the best alibis is that you’re enrolled as a liberal-arts student. “That`s the kind of program that`s filled with everything and that you expect people to be a bit weird, a bit confused about what they do,” he says.

如果你想要混进常春藤大学里蹭课而不被发现,那么就从人多的大课开始――这正是今年28岁的加拿大“蹭课大神”纪尧姆杜马斯的建议。如果你一定要蹭人少的课,那么最好第一节课就出现在教室,并且保持高出勤率。还有,最好的掩护就是说自己是“人文学院的学生”,因为“这些学院的项目总是囊括所有,让人们不知道学生们都在学些什么。”

From to , Dumas claims he did stints on a number of elite North American universities―Yale, Brown, UC Berkeley, Stanford, and McGill, to name a few―sitting in on classes, attending parties, and living near campus as if he were an enrolled student. This deception may sound like a lead-up to a true-crime story, but Dumas’s exploits appear to be harmless, done in a spirit of curiosity. “A lot of students are bored in class,” heobserves, “so if you participate, if you ask questions, if you are genuinely interested in the class, I think the teacher will like you.”

杜马斯称自己在至间曾出入北美诸多一流高校,如耶鲁、布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麦吉尔大学等等;他像这些学校的正式注册生一样住在学校附近、去上课,参加派对。这样的“行骗”过程,听来马上就要演变成一个真实的犯罪故事。但是杜马斯似乎并无恶意,只是出于好奇。他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对课程兴味索然,所以只要你积极参与、提问、表现出对课程的兴趣,老师就会对你青睐有加。”

More importantly, the concept of his story wasn`t implausible either: As tuition costs have skyrocketed, it makes sense that people might try to siphon off some of the benefits of college without paying. While the specifics of what Dumas told me may be hard to confirm, the fact remains that a young adult could conceivably infiltrate a college campus without paying tuition. What might this say about the monetary value of a diploma? And can its component parts―learning, socializing, networking―be unbundled? If so, what would remain?

杜马斯的故事并非天方夜谭,因为(英美国)大学学费高昂,人们想要免费享受些高校资源的心理不难理解。虽然杜马斯故事的细节有待考证,但是一个年轻人能够不付学费就混进大学已是事实。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是否看到了文凭本身金钱价值?学校课程、高校社交与人脉网的打造又是否可独立存在?如果是这样,那么花钱上大学还剩下了什么?

Representatives from some of the schools Dumas attended said that his story is quite rare, though not unheard of. A spokesperson from Stanford said that a student would be asked to leave campus if he or she was attending class without authorization, but added, “Stanford has a relatively small student body and a close-knit studentcommunity. It would be challenging for someone to go unnoticed.” Yale’s spokesperson said that someone like Dumas would be trespassing, and noted that he could instead take some of the free courses Yale offers online.

杜马斯曾经蹭过课的一些学校代表称,虽然他们并非第一次听说这种情况,但杜马斯确实只是个例。斯坦福的发言人曾表示,在斯坦福,如果有学生未经允许进教室蹭课,那么他/她将被驱逐出校园,但其同时也表示“斯坦福的学生较少,学生间的来往更为密切,因此想要混入学校、不被发现并非易事”。耶鲁大学的发言人则认为杜马斯这样的行为属于非法进入,建议其他像杜马斯一样的人可以在线上耶鲁的免费课程。

But according to Dumas, one of the best perks of college that’s available for free is the networking. “I think more than anything it’s meeting people. It`s contacts. It`s socialcapital. The kind of people I met in Berkeley or in Yale, I don`t know anywhere else in the world with so many smart, cool, open-minded, crazy people can be concentrated,” he says. “And when you think of all the dropouts right now that start companies and stuff, it`s all people that didn`t need a diploma, that didn`t need to pay anything. They went to school to open their minds and meet friends, or meet strategy partners, or something like that.”

但是,对于杜马斯而言,上大学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免费建立的人脉关系。他说,“我觉得在那里最重要的就是结交朋友、建立人脉关系、利用好社交资源。比如在伯克利或是耶鲁,那里聚集着很多聪慧、新潮、思想开放、甚至疯狂的人。而你再想想那些从中途退学创业的人,他们都是对文凭毫无兴趣,也无需为上大学买单;他们上学不过是为了开拓思维、广交朋友、邂逅合伙人。

From this vantage point, a diploma starts to look a lot like a receipt printed on fine cardstock. It is proof not that one has learned something in college, but that one has paid for it. Without a diploma, how can Dumas prove to anyone―a potential employer―that he’s undergone an intellectually stimulating experience?

从这一点来看,文凭不过是一张制作精良的收据。它并不能说明你在学校学到了什么,只代表你交过学费。但如果没有文凭,杜马斯又要如何向他未来的老板或是其他人证明,自己曾经接受过这样“挑战智商”的教育呢?

But these days, you don’t need a degree to become wildly successful, as Mark Zuckerberg and countless other young entrepreneurs have demonstrated. Researchers at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and MIT found that what matters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in a job application is whether the candidate knows someone at the company.

当今,无需学位也可大获成功。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以及无数创业成功的年轻人都证明了这一点。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与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求职者是否在公司内部有人脉才是求职申请能否通过的关键。

Dumas admits that his approach wouldn`t work if everyone did it. But he does believe that it could work for some people (just not those who need their degrees to function as technical certifications or licenses, like engineers or doctors). “There might be a better interest in not paying tuition and keeping that money to travel the world and launch a business than having your diploma in philosophy from, I don`t know, Johns Hopkins,” Dumas says.

当然,杜马斯也承认,如果大家都像他这么做,也许这个方法就不会奏效了。但是它确实适用于某些人(除了一些学位即专业性证书的领域,比如工程师或是医生)。杜马斯说,“他们可以省下学费,用这些钱去环游世界或是创业,而不是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里拿一个哲学文凭。”

篇4:蹭饭作文

蹭饭作文

蹭 饭砂子塘小学天华寄宿制学校 三(3)班 龙泓屹今天,嫩嫩的妈妈不在家,家里只剩下嫩嫩和他爸爸。猪爸爸可懒了,他对嫩嫩说:“嫩嫩啊,爸爸昨天一晚上都跟同事在一起,没有睡觉,太累了,实在没力气做饭,今天我们就到兔子姐姐家蹭一餐饭吧。”嫩嫩看着猪爸爸无精打采的样子,只好勉强答应了。猪爸爸抬头看了看挂钟,吩咐嫩嫩:“快点到兔子姐姐家去跟她讲一下。”嫩嫩跑到兔子姐姐家,轻轻地敲了敲门,兔子姐姐打开门,看着正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的嫩嫩说:“嫩嫩,你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嫩嫩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兔子姐姐,我爸爸昨天一晚上没睡觉,今天没力气做饭,我们想在你家蹭餐饭吃。”兔子姐姐高兴地答应了,嫩嫩也开心地说:“那就麻烦你了。”说完转身就往家跑;刚进门,猪爸爸就大声问:“跟兔子姐姐说好了吗?”嫩嫩点点头。快到中午了,嫩嫩听见门外有人在叫他,他赶紧去开门,原来是兔子姐姐喊他们去吃饭。刚走进兔子姐姐家的门,浓浓的菜香迎面扑来。他们往餐桌上一看,哇!餐桌上红的.是西红柿,绿的是黄瓜,黄的是南瓜,紫的是茄子,还有那飘着绿绿葱花的蘑菇汤,好丰盛啊!嫩嫩与猪爸爸馋得直流口水。嫩嫩笑着说:“谢谢你,兔子姐姐。”说完拿起筷子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嫩嫩和猪爸爸吃得真香,也就一会儿,一大桌的菜就都被他们吃完了。他们吃得好饱啊,两人打着饱嗝,冲着兔子姐姐说:“真是太好吃了,谢谢你。”说完就心满意足地挺着个大肚子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嫩嫩舔着嘴唇说:“兔姐姐家的饭菜可真棒。”猪爸爸说:“确实好吃,但我们总不能天天去蹭饭吧,那不成无赖了吗?”蹭饭作文600字

篇5:蹭网记作文

现代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而免费网络却不是全面覆盖的。为了能蹭到无线网,我可是绞尽脑汁,费尽周折。

放学路上,我一直搜索着无线网的踪迹,我转了几圈,惊奇地发现明月街有不用密码的无线网络。我连忙接入网络,看起新闻来。可网络时断时续,不过我一点儿也不着急,耐心地等待着。在断网的漫长实间中,我突然想出了一个妙招:我用流量下载一个无线破解器,用破解器试图接入一个信号强度很高的网络。

破译了好久,那坑人的破解器始终还是显示:正在破解中……我有些抓狂,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霉运之地”。我来到了一家奶茶店门口,想要大蹭一把,可发现这里的网络需要无线密码。环顾四周,发现在玻璃门上有一串无线密码,我欣喜若狂,仔细地输入密码。看着屏幕上“正在验证身份信息”的字样,我不由得心头一紧,一番煎熬后,“连接成功”这四个令人欣喜的字终于姗姗来临了。我一蹦三尺高,奶茶店里的顾客都齐刷刷地朝我看,为了隐蔽,我躲在一根柱子旁,开始享受蹭网的“曼妙时光”。

每逢到饭店去吃饭或到茶楼喝茶,我都会把蹭网当成头等大事,没蹭上网之前,我是绝不会开吃开喝的。

在日复一日的蹭网中,我了解到了很多新闻,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是越层越开心。我誓把蹭网精神发扬光大。

篇6:蹭饭散文

蹭饭散文

“蹭饭”这个词我很熟悉,而且还实施得理直气壮。不过我蹭的不是外人,都是我的亲人。专门有个词形容我的这种行为,就是“杀熟儿”。

我是家里的“老疙瘩”,脾气很坏。对“女红”之类一窍不通。更恶劣的是从小就没学会做饭不说,还经常还嫌弃我妈做得不好吃。

记忆中,我忍耐了我妈“糟糕的厨艺”好几年,一吃饭就带头唉声叹气。我爸“恨恨”地说:“这也不好吃,那也不好吃,就差饿你三天!”

当然他不舍得真正饿着我,我也依旧对我妈“作品”没兴趣。就在忍无可忍”又无计可施时,我大姐出嫁了。

当年,对于她结婚的事,我比家里任何人都表现得高兴,我妈问原因,我就说又可以多一个闲逛的去处了。

实际呢?醉翁之意不完全在酒,高兴的原因当然不止是“串门儿”的因素,我小小的年纪用心也是很“险恶”的,我可怜的大姐成了我“蹭饭”的第一个“受害者”。

对于她家,我熟悉的不得了,基本属于踢门就进,吃饱就走的“强盗型”。进屋后就在厨房里一通乱翻。不管她舍不舍得,反正遇到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往嘴里添。

我姐夫敢怒不敢言,对我的态度就是“防火防盗防小姨子”。要知道少年时期正在长身体,我的嘴真的很馋。馋得我基本上忘了顾及他人的感受。去大姐家太多的“蹭饭”经历中有一件事我至今都记得很清楚。

那是周末的上午,照例去溜达至大姐家。在她家的厨房里,我惊喜地发现了一小坛正在腌制中的鸡蛋。

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立即任性地说:“我要吃咸鸡蛋。”

我姐当时的表情有点为难,因为那个时期物质匮乏,肉食是难得的美味。把鸡蛋腌制后,过年过节可以作为一道菜装点一下可怜的餐桌。

但是她看了看消瘦的我,为难的表情转瞬即逝。然后一边切着咸菜丝一边说:“行,我马上就给你煮。”

天知道当时我是怎么想的,居然还任性地补了一句:“我要吃两颗。”

我姐没有犹豫,和气地答应了。当天的晚餐在她家就算改善生活了,我姐夫面前摆了一颗鸡蛋,而我狼吞虎咽地吃了两个后看我姐,她面前就是一个馒头和一碗咸菜,没有鸡蛋。很明显她没舍得给自己也煮一颗。在我的目光下,她平静而满足……

回想起当年的行为,我很内疚。不是我没心没肺,就逮着我姐一个人“荼毒”。那时和她年龄相仿我大哥倒也结婚了,但是他们夫妇日子过得实在不敢恭维,生活中该有的细节被他们弄的很“粗糙”,再加上当年确实也没啥好吃的,他家的饭菜还不如我妈做得好。凭此一点,我大哥算是“幸免于难”。

二哥和我年龄相仿,我青少年时代完全没指望“能去吃他的”。

长大以后我对做饭这事仍旧没啥建树。但是成年了,总不能厚着脸皮再去大姐家了吧。于是没生女儿之前,我和老公的一日三餐的理念就是“凑合”。当然经济条件也好了,不愿“将就”时就去饭店,再不然就偶尔去父母那里感受一下“家里的味道”。

我爸妈最宠我,知道我“嘴刁”。一边嘴上假意埋怨我好吃懒做,一边给我烙馅饼;我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把他们的话当耳边风。

受宠而自由的日子真是快乐呀!

女儿出生后,我不能再“凑合”了,想给她一个正常的家庭环境。饭店里相对不卫生,我就开始琢磨着给女儿做饭。

但是别小瞧“做饭”这件事,它其实就像“事业”一样,是需要投入热情和精力才能做好的。我是那种宁可在外面搬砖也不愿意“柴米油盐”的人。于是在厨房忙乎上几天,我就觉得烦躁和愤怒,就得休息个一两天。

再加上老公忙,一个星期在家也吃不了几顿饭。家里吃饭的人少,女儿会说话时就开始不乐意了。

“妈妈,好无聊呀!每天只是咱们两个人吃饭。”

“妈妈,你能把这个菜做得有点滋味吗?”

我烦不胜烦,懒惰时又动了去“蹭饭”的念头。但是,去谁家“呢?

父母年龄大了,就不劳烦他们了。大姐、大哥、二哥他们几个的情况挨个在我脑海里“转悠”

带着孩子去过大姐家很多次,见我们来了,她还会像我小时候一样对待我,尽力把饭菜准备的丰盛一些。但是我真心知道,大姐岁数也不小了,锅碗瓢盆大半辈子啦,我外甥女也长大成家,大姐有时也懒得动。

我大哥?别提啦。日子过得还是“粗糙”不堪,比我还能“凑合”。他家我侄女去上大学吃食堂了,他们夫妇好不容易才“解脱”,自然是憎恨厨房的。我闹着要去,他没辙,看在我女儿的面子上做了几顿后就坚决摇头了。实在逼急了就说:“老妹,我请去饭店吧。”

我翻了个白眼:“谁用你请,你不知道家作的饭菜最香吗?”

大哥这边“蹭饭”的路不通,我把“坏主意”打到我二哥身上。他人到中年,事业稳定,家庭幸福。儿子上了大学以后,他像个老头一样满口“养生”的`理念。依我看,他就是闲的发慌。

他美其名曰的“养生”理念中,对美食的偏好大一些。尤其有了特殊的食材后,他孜孜不倦地研究菜谱,心甘情愿地围着厨房忙乎,正符合我“带着女儿蹭饭”的要求。

我心里冷笑着:“小样,我等了三十年,终于可以‘祸害’你了。”

所以不管他上班与否,我隔三差五地给他打电话,发微信,要求去他家吃饭。

他呢?只要单位没事就满口答应。不管多晚去了后总能看见他和我嫂子的笑脸。吃饱了,我站起来就去客厅,他还会拿出他珍藏的好茶沏给我喝,也不计较我刷不涮碗。

我女儿抹了一把沾在脸上的米粒,坐在沙发上心满意足地说:“妈妈,吃得太饱了”。一边看着二舅给她找的电影,她看了一会好像很无意地说:要是我爸能像二舅一样就好了。”

这不,刚才我打电话告诉二哥,我和女儿要去他家吃饭,他虽然还要去机场接人,可是没有拒绝我。

对于我的四处“蹭饭”行为,老爸怕我不懂感恩,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即使你买了再名贵的食材,还得有人愿意给伺候你。”

其实不用老爸说,我也是明白的,我真的不是去“蹭饭”,而是蹭的“亲情”。

篇7:生活一二美文

生活一二美文

把即将凋谢的康乃馨剪下来,放在好看的小瓷盅或玻璃器皿里。还能活一个多星期。前些日子的龙牙花与西玛杜鹃也是这么养着,晚上放在冰箱里,活了半月有余。水养万物之颜,有了水的浸润,美丽的生命可以更长久些。这是好看的花,也是好看的事。

有人说,一个人的心里山山水水越多,越容易对一草一木动情。那些貌似强大的快乐,不及这些微小的幸福来得持久。人到最后,都会和自己的内心有一场交付。那根被系在光阴此岸的弦,要用文字渡它到彼岸。王小波说,走在寂静里,走在天上。多美啊!余秋雨有一本书叫《行者无疆》,他用六个月的时间游历了26个国家,96座城市。用文字记录了旅程中细腻入微的感受。我喜欢行者,也喜欢无疆。行者写出了在路上的姿态,而无疆仿佛永无尽头,没有时间的局限,那是一个宏阔深邃的背景,一个孤独的旅者走在时间之外。行者无疆表现的`是一份包容世界的情怀。沉甸甸,举重若轻。

他还有一本书叫《文化苦旅》。苦是生活的本质,文化是在苦中寻找通往幸福的一个途径,而“旅”字写出了肉身以及灵魂的无依无靠。地球和肉体都是我们暂时客居的地方。我们终有一日,是将离开。而活着的时候,这份思考和行走不能丢。文化苦旅这四个字道出了生命的真实与本质。这是一份在生活的煎熬里涅槃出来的思想,行走、苦痛、生命、意义……每一个字里都暗含着乾坤,是生命的姿态和方向以及若干意义的追索。

有时身体会受到牵绊,但心灵是自由的。意念更可以天马行空,海阔天高。生活就像是粗糙中带着细腻的潦草的花,有时站在春光里,有时活在凛冽中。可以没有高深的哲学和思想,却自是水草丰美,朴素动人。生活深有深的意义,浅有浅的道理。我只是喜欢幽幽的时光,喜欢在一个又一个词语里辗转反侧。像一只流浪又满足的猫。靠精神活着的人,等待一个黄昏的落日远比挣几万块钱更重要。四十几年的光阴,保持着生命的缺憾,又在缺憾中砥砺前行。

篇8:生活经典美文

关于生活经典美文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

太阳高照,巍峨的高山此起彼伏,和暖的春风吹拂着嫩绿的柳树枝叶,碧蓝清澈的小河泛起了一圈圈涟漪,小小的渔船荡漾在河上,船夫唱着歌谣,缓缓地向前驶去……假如你置身在这样一幅风景秀丽的山水画里,你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挥动画笔,在一尘不染的白纸上画下这山水美景。

此刻,就在你挥动笔尖的一刹那,你一定会觉得生活无比美好,它陶冶了你的情操,为你的生命增添了色彩。当你无忧无虑尽情欢笑时,你会发现在你身边的许多地方都响起清脆的笑声……夕阳西下,傍晚的蝉鸣为大地增添了几分落寞,当你怀着沉重的心情坐在山头时,你会觉得生活的重担使你喘不过气儿来。你想解脱,可你青春的面容并未衰老;你想出走,可现实却永远追随着你。你无法,只得哀叹生活的无趣,生命的价值无意义。当你放声嚎啕大哭时,你会发现你的身边响起悲叹的回音……

生活是一杯浓茶,它值得你去细细品味。随着时光的流逝,你不再是那个顽皮的小姑娘了,你已长成了一个青春少女。从你踏进初中大门的'第一步,你就知道自己已经走进了一个新的生活圈子。繁重的作业负担使你觉得不幸。虽然已到了花季年岁,可作业也随之增长了,这让你觉得喜悦中透出了一丝忧愁。时间越久,忧愁就越多。在新的圈子里,你那纯真的笑脸,也日渐减少,你不禁感到生活苦涩。直到有一天,你从书籍的海洋里挖掘出乐趣,从智慧的海洋里发现了自己的潜能,你便不再体会到生活的苦涩了,你从繁忙中找到了欢乐,从苦涩中品尝到了甘甜……生活是一种理想,它激励你不断追求。从幼年到少年,你的生活历程并非是空虚的,你总是在每一天每一刻里追求着你所想要的东西。随着时光的流逝,你的理想会不断改变,可你总是有着对理想的追求,它总让你体会到生活的价值。在追求中成熟,在理想中欣慰……生活是由许许多多的东西组成的,里面包含着种种酸甜苦辣,也包含着许多哲理。热爱生活,珍惜生活,品味生活……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生活中觉得空虚、孤寂。

篇9: 生活美文

给生活一个拐弯

一个朋友,在银行工作,事业有成,家庭和睦,但却过得不开心。此人在父母那儿是孝子,在妻子那儿是好丈夫,在儿子那儿是好爸爸,在单位是好同事,个个感叹,绝世好男生。

朋友却有说不出的苦,我不解,问他:“你是男的嫉妒,女的羡慕,还有什么好苦的。”朋友摇头说不知道。

之后,朋友开始恐惧上班,害怕待在家里,一见到钱就手发抖,直冒冷汗。

有一天,他找到了寺庙,想要出家。大师询问了他一番后,对他说:“山下有一个集市,集市里有一条很长的小巷,你去走,走完了再回来,记住了,要一向往前走。”

朋友照着大师的话做,来到山下,果然有一个集市,集市里有一条小巷。朋友没想什么,朝着小巷一向往前走。他走到第一个路口,发现有一家茶庄,里面的人正悠闲地喝着茶,他想去喝一碗,但咽了咽口水,又继续朝前走。走到第二个路口,他看见有几个小孩在踢足球,想上前去踢两脚,但伫立了一会,他又转身走了。

此后每走过一个路口,都会看见一件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事,但为了完成任务,他只好往前走,直到经过第七个路口,将小巷走完。回来后,大师问他:“你开心吗?”朋友摇头。朋友说:“我起初很开心,但走到最后突然很难过。”

大师说:“这就对了,你为了完成任务一向往前,这就是你不开心的原因,你就应学会拐一下弯,不好太执着于路怎样,而要看心怎样。”听了大师的话,朋友恍然大悟,作揖谢过大师,开开心心地下了山。

之后朋友竟辞去银行的职务,自己开了一个小茶馆,以前不喝酒的他,也时不时会约朋友去小酌几杯。不爱户外的他,竟花了不少钱买了一套装备,开始打球、健身、游泳了。去他家里做客,偶尔也会听见他跟妻子吵吵架,他完全变了一个人。朋友笑着说,他最后感受了幸福。

原来,朋友这辈子为父母,为家庭活得多,为自己活得少。大学毕业,为了父母,他放下了自己喜爱的工作选取了银行。结婚后,他戒了烟戒了酒,把时刻全部花在工作和家庭上,而放下了自己所有的爱好。因此,他虽然拥有成功的事业,幸福的家庭却感受不到幸福。

其实,生活就像那条小巷,与其带着烦恼朝前走,还不如爽快地来一个拐弯。在拐角处,也许一不留意就碰上幸福。

蹭饭散文

生活美文

摘抄生活美文

精致生活美文

生活主题的美文

寒假主题生活美文

生活经历的美文

生活的励志美文

绿色健康生活美文

摘抄的生活美文

蹭生活美文(集锦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蹭生活美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