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茶韵留香美文(共含12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夏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茶韵留香美文
中国是一个文化古国,并且是茶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家,自从春秋时期《三国志吴志》中就有了记载,在唐(五代)时期,兴起的是煮茶,直到宋朝,才出现了沏茶的方式,所以茶文化的历史悠久的,即使再苦的茶叶透着一丝古朴的醇香。
不过,这些年来,人们对茶的目光开始转变,饮茶的人数开始减少,而喝饮料的人正在增加,也许比起来说,人们更热衷于各式各样饮料,常常因为茶的苦涩而无情地将插放进了木箱。
但是,我的老师—方老师仍然热衷于饮茶而丝毫没有被那些花样繁多的饮料吸引,她在课余时间经常告诉我们:“少喝饮料多喝茶,喝饮料不但无益于健康,还对身体有害……”当然同学们听完就当耳旁风,放学后还是一窝蜂地却买饮料,“唉,难道多年的'茶文化到今年就要花上句号?”方老师要了摇头, 转过身来,突然发现了在座位上的我,方老师下了一跳,以为全班的人都去卖饮料了呢!芳老师定了定神,是乎看到了一线曙光,脸上的表情又无奈转为高兴,方老师问:“你为什么不去卖饮料?“因为您说有害呀”我说:“还有这几天我一直都在喝茶。”方老师高兴极了,在教室手把手地教我沏茶的方法,还把喝茶的故事讲给我听,这使我这个不会喝茶的孩子喝起茶来。
我尚未成年,但也习惯喝茶,似乎我年龄越大,茶瘾也越浓,我无法自抑地喜爱上茶,也希望茶文化不断地传向我们的子孙后代。
茶,能将心灵洗礼,茶,能将灵魂洁净,一个人只有经过茶的洗礼后才会看透人生。
茶韵人生美文欣赏
人间,一杯滚烫的开水。天地间,如我一般的人坐在桌前或者伏案在不知名的地方,不能像几年前可以为了一时的开心而丢下一切匆匆去到一处美景享受,也不能太在乎自己的感觉开始不顾周围欢唱或者起舞,开水滚烫,不能一口气喝完。
随手撒上一层茶叶,茶叶就这样在开水上漂浮着。多么像众生啊?人,渺小得如蝼蚁,来到世间如浮萍一般飘摇。
记得有个小学同学同我讲,人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皮肉不同,皮肉之前都是白骨。那时的我才八九岁,哪里懂,只觉得这个同学有点奇怪,如今想来,她可真是一位哲学家。那时我与她是相当好的朋友,如今恐怕见了面都不认识了,觉得奇怪,为什么世事会这么无常,人从陌生到熟悉,又从熟悉到陌生。
读书的时候还有很多好朋友,如今联系的寥寥可数,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淡忘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窦初开的时候,那时喜欢的同桌,而一直没有表白,曾有一次同桌主动先向我表白,把我着实吓了,慌忙逃跑。如今同桌已经不知去向,而我也即将成为新娘。
大学的几年曾经去了好些个城市。曾在每个城市生活过一段时间,甚至在那里工作,可是总是找不到归属感,不管如何都感觉没有长沙来得亲切。想必这是很多身在外地的人的感觉,不管那个城市再好,都不能和自己的家乡比。那是发生在逛街的小事,身在另外的城市,一个小贩问我是哪里人,我很开心的告诉他,我是长沙的。他愣了一下,问:“长沙是哪里?”周围的人疯狂的笑了,我有点尴尬,不知道是怎么了,一旦涉及到自己家乡的事情,就变得敏感而多疑。我曾经非常讨厌长沙,因为觉得夏天热,而且老是修路,很多灰尘。可是一旦远行,身在他乡的时候总会开始想念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几缕茶叶就在杯中飘着,没有沉下去。但是茶叶的颜色慢慢化开,染得整个开水慢慢呈现出酱色。平凡无奇的生命就这样被打破,我们看着别人的生活觉得新奇有趣,再看自己的就觉得平淡乏味。十岁那年,我的父母分开了,可笑的是我当时还在羡慕我们班上一个父母离婚的同学,没人管,多自在。哪知一夜之间自己也变成了那样,竟然还有点诧异,慢慢开始感受到这种没人管的滋味是多么的空虚寂寞冷了。
杯中的热气直冒,盖上盖子,让茶叶的味道浸没到水中。好不容易熬到不用再受家里和学校老师的管束了,走自己的路了,却发现如此的艰难。发现以前在象牙塔的生活是那么的惬意,可是无拘无束的日子已经离我远去。生活就是这么残酷,一下子就把我的生命搅浑了,白纸一张?噢!已经不再是说我了。
再次打开杯盖,一缕清香扑鼻,浅尝一口,有些烫舌,细品之下发现其中韵味无穷。沉寂很久,发现这个世界越来越不平静,喧嚣的闹市中随时随地可能都发生着什么,灯红酒绿的空间让人分不清楚是天堂还是地狱。
我从事过很多工作,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就像所有的打工者一样,眼里的'老板都是抠门的,工作的时候我总觉得我的工资和工作不能成正比,虽然我是我爸爸的独生女儿,但是家中的长辈总会把堂姐妹拿来比较,这样的压力还是颇大的。我年纪最小,但是学历最高,所以很多时候家中长辈都会询问我的情况,而入不敷出和要父母贴补的日子我心难安。
可能是我自己不安分,总觉得可以找到更好的公司,总是希望可以寻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但是现实是这么的拽,根本不理我的梦想。做生意我把自己积累的钱亏了,甚至还问母亲借了一部分,难料的是世事,只好又回到公司和很多人一样朝九晚五。闲下来写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渐渐从中寻找一种真谛,平淡可能就是一种美吧。
舔舔舌尖的茶味,如同那最清爽的早晨,香气就在心头弥漫开来。我喜欢在桌前放上小盆景,绿色进入我的眼帘时那是一种享受。近来和闺蜜去到一家小资情调的咖啡馆坐坐,正好碰上一个“给一年后的自己写信”的活动,我们纸上大多是一个个问号,对于未来我们有太多的疑问了,店主将会在一年后寄还给我们,不知道那时拿到信会有怎样心情,上面的事情是不是都实现了呢?
这时的茶叶已经全部沉到了杯底,水中全是茶香,浓郁而香甜。夕阳西下,而这个世界并没有寂静下来的感觉,反而喧嚣起来。大口的喝茶,茶香四溢在这块地方,开始我自己的宁静。
永远无法淡忘那一缕清香,那弥漫着爱的芬芳。
――题记
那年的夏天,很热。老天仿佛像发了高烧一般,气温久久不降。树上的蝉浮躁不休地鸣叫,叫的人心越发烦乱。路旁那棵平日里高高耸立的树,如今也无力的垂下了那软绵绵的枝条。我拖着沉重的脚步来到学校。
下课后,我小心翼翼的从桌洞里拿出水壶。在瓶盖的转动中,我不经意间闻到了一丝从缝隙中流露出来的清凉。随着转动,那是清香,愈来愈浓郁了。瓶盖儿终于拧开了,一缕如丝一般的香气弥漫了整间屋子。连燥热的空气此刻都变得清凉。轻轻一泯,那缕清香,顺着我的喉咙,缓缓流下,沁人心扉。在这淡淡的芳香中,仿佛还弥漫着母爱的清甜。
回到家里,看到母亲:弯着腰低着头,拿着拖把拖地。我看见大粒大粒的汗珠从他的发丝滴落下来。突然,我猛的发现她的头发里藏有丝丝缕缕的白,不多却根根扎眼,扎到我内心深处隐隐作痛。母亲缓缓拿起一个杯子,倒上热水,一点一点均匀的倒入茶叶。一层层茶叶漂在上层,过了一会,传来一阵阵清新淡雅的茶香。母亲拿着茶缓缓说道:“人,要像茶一样,要有耐心,一步一步,慢慢来。”
母亲的话,使我明白了许多。生活中并不是都是一帆风顺,以及挫折与磨难都需要我们去面对。有信心有耐心,去不断挑战自己,克服困难。
这一壶茶水,给我,带来了夏日的清凉。给我带来了冬日的温暖。这一句话语,伴随了我多少个昼夜,为我拨开黑暗的阴霾,为我带来阳光。现在,我用这壶茶水,给我劳累的母亲送上一缕甘甜。
茶韵悠悠,母爱芬芳,此心永不忘。
人生如花,人生如茶。朋友,看似坎坷多梦的人生,只不过一杯淡淡清茶而已。
这是一只陶制的精巧水杯,似于一个圆柱体。杯口略宽于杯身。大约一手掌高,杯底直径约一指长,一弯乳白色细长杯柄和杯身,小巧精秀。
杯体是周身红白相间的温馨色调,在红色布景之中,点缀有几颗熠熠的星,在爱的天幕中星罗棋布,是天使?是希望?六个金发白袍的小天使,在柔情的星中,三个为一组,分别象征着幸福,也许是象征着美好时光。好像双手合十,闭目凝神,像是在祈祷着什么。好运降临,福满人间。
多么纯洁的心,多么圣洁而美巧的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盛上茶水,徐徐将手放在杯子上,用手感受茶的心跳动,用心聆听茶的倾吐。霎时间,一股无可遏制的暖流涌遍周身,那种感受,妙不可言。
余温在手,揭开杯盖,看干硬的茶梗渐渐舒展,蕴意其间,一种习透习脾的清香,不知何时浸入鼻腔。那时,心静了,尘世间一切噪杂与喧嚣亦不复存在。那香味儿,再次回散开来,世界被这香所包围着,此刻,我分明的知道,这是茶叶才特有的香,这是生活所弥散的香。
萦绕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的淡香,一尘不沾,是隔练了世上所有尘埃,我随着它,似乎是飘飘欲仙了。走到清心所欲,士存高远的墨卷之中,走入了风味古韵十足的亭台楼榭,走入了一切宁静淡远的世界中去……回过神来,方觉神清气爽,望着杯中的淡茶,茶叶,在心被这一汪净水过滤,还真有一尝为快之冲动呢!。
“茶里有人生”,朋友们,“饮”茶约而精。只要你真正拥有了一颗品茶之气的心,并用心去感受茶的魂韵。然人生便真正在这一汪净水中了。
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中式品茶的特点。当然,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饮茶风俗。
“喝茶”在广州话里被称作“饮茶”,广州人爱饮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也是饮食文化。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使广州人养成了“饮早茶”的习惯。凌晨四点起床,步行到茶馆,一壶茶、两件点心,怀着一份怡然的心情,品味一段闲暇的时光,唯有这样,才能品出茶的韵味。
明清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饮茶更为普遍,茶市兴旺。商品经济给人们带来的首先是竞争,而竞争的关键是能否节省时间;虽然广州人并不能在理性上认识“时间就是金钱”,但实际上却不得不加快生活节奏,传统的时间观念开始转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观念被动摇,人们处处珍惜时间,饮食中“饮早茶”正是合乎“惜时”的原则。“饮早茶”是利用未开始工作之空暇,喝茶,清洗肠胃;吃点心,填饱肚子;聊天,沟通交流;清晨漫步至茶楼,吸收新鲜空气,锻炼身体,可谓一举而多得。
广州人饮早茶,注重配茶的点心与茶楼的环境。清代的茶楼,茶台上摆有茶盅、茶盅盖和茶杯,点心糖果放在茶台旁的小窗橱里,由茶客自取。广州人多爱饮龙井、水仙、普洱、寿眉、红茶等。近代以来,广州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窗口,广州的茶楼也接受了西方传进的点心,如各种面包,蛋糕等。
广州人称茶楼作“茶居”,有不同的档次。上层茶居,门户金碧辉煌,室内字画高挂,瓷盅沏名茶,配以高级点心,此为达官贵人的去处;较低层的茶居、茶寮、炒粉馆,不设茶盅,用瓷茶壶,消费水平较低,薄茶足以解渴,闲聊、消遣,顾客多为下层劳苦民众。广州的茶市,从来就十分兴旺,大清早就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即使在抗战时期也不中落,可见“饮茶”已成为广州人饮食文化生活中不可少的部分。
在一个雨天,坐在一个木制的亭子里,泡一杯好茶是如此的悠闲。在雨中嗅着大地的芬芳,品着茶的芬芳,依然品着淡泊的生活,茶的韵律,也是如此美妙。
茶的味道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它被赋予了内涵,包含了饮茶者的思想。它是一种公司,也是一种独特的味道,它的那种世界级,是如此令人上瘾。经历过重大错误的人更容易爱上它,因为它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
从微苦到鲜甜,尝过它的味道后,会留下无穷的香味。落地之后,我们度过了时光,渐渐长大,变得理智和成熟,开始学会在这个世界上奋斗,开始觉得生活是如此艰难,开始抱怨天空、土地和我们自己,但仍然为生活和梦想而努力。也许你也被质疑过,也许你想过放弃,但你仍然觉得你会得到回报,没有抱怨或遗憾。
你的事业已经开始稳定,你有了收入,你成了一个家庭,你不再四处游荡,你过着稳定幸福的生活,你尝到了生活无尽的甜蜜。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理解生活的意义,享受生活,珍惜每一天,并开始感觉到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如此快乐,如此美好。你会觉得你以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你会感到舒适,学会欣赏生活,回忆以前的酸、甜、苦、辣,所有这些都像一个梦,有着独特的味道。
这种挥之不去的魅力融入了一杯好茶,承载着你的记忆,支撑着你的超脱,被你品尝,会让你感到无比的轻松和深刻。这是梦幻般的茶韵。
品尝了一杯好茶后,杯子里只剩下一股清香。虽然茶一饮而尽,但茶的淡淡苦味已经消失了。它将永远留在我心中。安顿下来后,清丽的茶韵、香气和淡淡的幽雅气息在我心中留香。
一只玻璃杯,几瓣紫笋茶,一壶滚烫的泉水。茶,生色,吐香。一股幽香穿过春天的风,在一杯水里安然,氤氲。正值春天,我走出房内,看见父母正在接热水,正要泡茶,刚从书本上学到了沧海一粟的我马上打起了兴致,毛遂自荐。父母见此,相视一笑,一起走进屋内。
我内心激动不已,连忙将热水放在桌上,扯开抽屉,抄出茶叶包,用力一撕,抓一把茶叶,往茶壶中一泼,再把热水涌入茶壶。看着那堆茶叶在水中回旋,然后慢慢地飘到底部。我心想:泡茶也不是多难嘛!于是躺在沙发上,静静的等了几分钟。我兴致勃勃的将我泡好的茶水端入房内,给爸妈品鉴,爸妈先是闻一下,然后轻抿了一小口,接着便紧蹙眉头,放下茶水,对我说:“这个茶闻起来太浓,但喝起来有些淡了,没入味。”这一句话如同晴天霹雳,使我灰心丧气,但我并没有罢休,于是马上去问了博学的电脑,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没想到我以为的简单的泡茶,还有这么大的学问!查阅过后,我又重整旗鼓,再次泡茶。我先是把茶壶洗涤的干干净净,接着茶叶包撑开,轻轻地捻一小撮,往茶壶里面缓缓地撒,接着倒入适当的水,看着茶叶如蝉翼般在水中飘舞,然后缓缓地把水染成亚麻青色,一壶茶就泡好了。
我再次端入给父母品尝,父母先是闻一下,再静观其色,最后轻吮一口,俄而,眼里亮出星辰大海,说:“好茶,好,好啊!”我自己也尝了一下,只见洁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墨绿,碧液中透出阵阵幽香。如兰在舌,沁人心脾,芬芳甘冽,清香怡人。我露出了喜悦的笑靥,内心激动不已,可能是为自己的成功而笑,也或许是为自己的成长而笑,毕竟,我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春雨煎茶,温润清澈茶水中亦只是深沉世味,却又闲静淡远。在成长中,不过是有限苦涩,无限甘甜……
茶,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那一天我深深的感受到它的韵味。
那是一个下午,我坐在桌前,看朋友煮茶,透过那屡屡青烟,可以看到他熟练的动作。
伴着古典音乐,他将黑色的茶叶放入壶中。我感到疑惑,这黑色的茶叶有什么好喝的,便问他:“茶好喝吗?”他停顿了一下,说道:“这要看你自己了。茶的味道有很多种,每一个人喜欢的味道都不一样。比如,有人喜欢浓的,但有人却喜欢淡的。”
说完,他递给我一杯茶,笑了笑:“给。”
我看着这杯茶,它是棕红色的,有一点透明,像水晶一样,晶莹明亮。如果你想看杯底,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那上面的纹路。我拿起杯子,一饮而尽。他看着我,拿过我的杯子,慢慢说道:“幸好幸好,我没拿出好茶叶,像你这喝法,可就浪费了。”我挑挑眉,表示不解。
他问我:“你喝出什么味了?”我仔细回想,最终摇摇头。“这就对了,我不信你这么喝能尝出味来。”他又倒了一杯茶给我,“茶要慢慢喝才好。慢慢喝,你能尝到不一样的味道。”我慢慢地喝,真的尝出了不一样的味道。与白水相比,它多了一份淡淡的甘甜。“这茶是淡的,有一点甜。”我看着杯子,笃定的说。他点点头,沉默不语。
过一会我抬头问他:“你喜欢什么样的茶?”他看着窗外,说:“淡的。这淡茶就像生活一样,平凡却又让人回味。只不过别人不这么想罢了。”
突然间,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茶,而每一杯茶都有属于自己的味道。就像人生,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将它过得不一样,它总是平凡或不平凡,但终有属于它的一点甜味。而我们作为煮茶人,不应该好好品味吗?
回过神来,再看看这通透明亮的茶水,想到了白居易的那首诗: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又是春日,该是农忙的时分了。往往到了三月的末尾,也该去采茶了。但这几年的茶叶生意很不景气,甚至让家里人有了些放弃的念头。
那天回去,是个雨天。春雨滴答滴答地下个不停,山间小路很是泥泞,不禁使人有些厌烦。而奶奶却早早地带着竹篮上了山。
我打着伞,走向自己成长的那座小山丘,远远地便看到一个穿着雨衣的瘦削的老人,站在茶树间。
或许是雨声太大,抑或许是她的神情太过专注,奶奶并没有意识到我的到来。我看见她的雨鞋上溅满了星星点点的泥巴,雨滴顺着帽子,滴在她苍老的脸上,慢慢地滑落。
她却毫不在意,继续用爬满皱纹的手,仔细地采着茶叶。一看,篮里竟已是满满的一筐。
茶树叶的尖儿上滴着一颗水珠,圆圆的,像颗透明的水晶。茶香与泥土气息、花的芳香交织在这春雨中,沁人心脾。
“怎么来这儿啦?会感冒的,回去吧。”
我告别了这座小山丘,和奶奶回了家。
家中,一家人有说有笑地拣着茶叶。奶奶多次叮嘱我要细致,一叶一尖儿,万不可让一丁点儿老的叶,偷溜进拣好的篮子里了。虽然手上动作细致,但家中仍充斥着大家的欢笑声,一会儿谈谈这个,一会儿论论那个,好不热闹。
我忽地发现,平时爱聊天的奶奶,竟在一旁一言不发地炒着茶叶。
茶叶在她苍老的手掌翻炒下,释放出自己特有的香,在雨中清新的空气中,格外的好闻。茶叶由先前的舒展变得卷曲,由嫩绿变得墨绿。而这深色也在不知何时,悄悄爬上了奶奶布满茧子的手。
我摸了摸刚出锅的茶叶,很烫。很难想象,那双手赤裸着触碰到的铁锅,究竟是什么样炽热的温度。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大抵雨过了,就能卖个好价钱了吧。
果然,细细加工后的茶叶,总算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世上不存在什么奇迹,如果有,那只不过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罢了。每当清明前后,我总会忆起,那个在春雨中采茶的老人,与那天雨中弥漫的茶香。
茶,在中国有着悠长的历史。茶之韵,回味无穷。
不知何时,我喜欢上了茶,迷恋上了这袅袅烟气,悠悠茶香。
儿时,最喜欢干的事便是踩在小板凳上,踮着脚尖,撑着木质方桌的桌边,双眼目不转睛地看着爸爸轻轻地打开雅致的茶叶罐盖,取出一撮西湖龙井放入白瓷杯中,倒入开水,青翠碧绿的茶叶随着开水上下浮沉,淡淡的清香弥漫着整个房间。而此时的我,就变成了一个快乐的小天使,尽情地唱着,跳着……
随着岁月的增长,我已不再满足只闻茶香了,也慢慢地喜欢泡茶、品茶。
小学时,我爱上了花茶。闲暇之际,我会静静地泡上一杯花茶,让淡淡的花香弥漫四周,边闻边欣赏着原本柔弱的干花在开水的浸泡下重新绽放,如果轻轻摇曳杯子,盛开的花朵会随着清清的碧波在杯中荡漾,然后再慢慢地抿上一口,茶的芳香沁人心脾。
进入初中,在众多的社团课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茶艺社。在老师娓娓动听的解说中了解了茶,了解了这个历史悠久的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每当看着心灵手巧的老师娴熟地展现着茶艺的优美,偶尔品茗杯不经意间与闻香杯轻微的磕碰之声,传入耳际,恍如诗人“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之音,越过了千年的历史长河遥遥传来……
人生如茶。这茶一次又一次地被开水冲起来,水凉后又跌落杯底,这样浮了又沉,沉了又浮,直到最后仍散发着清香。茶叶的浮浮沉沉,不正象征着人生的起起落落吗?人生就像茶一样,甘苦与共,苦尽方可甘来。
因为有茶,生活才变得灵动,丰富,充满了诗意。
茶之韵,依旧悠长。
一大早,汤志馨的妈妈就带着一堆家活来到了学校,什么茶壶、茶杯、茶叶……可都带来了,可谓是一应俱全啊!随后,各位家长也闻讯赶来,一睹茶韵的风采,教室热火朝天,好不热闹!
首先,阿姨先为我们介绍了茶的种类和起源地,我们了解了中国十大名茶,如西湖龙井、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然后,我们又观察了几种茶叶,教室里充满了茶香,各种各样的茶香喷香扑鼻,令人陶醉!茉莉花、普洱茶、金俊梅、铁观音的茶香味混合在一起,那种感觉简直难以用语言表达、文字描绘,大家浸透在了茶香的大缸里,流连其间,大家不时张开嘴大口大口地吸,争分夺秒的吮,吸吮着茶香,浸泡在茶气,全身心地投入这美好的瞬间,两个字美妙!妙的无法形容,无法自拔!
接下来就是泡茶。由阿姨先做示范,工序十分复杂,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们一个个眼高手低看着阿姨一步步做得井井有条,大家也开始跃跃欲试,泡这种绿茶杯中要封闭,倒出来时,不要全部倒完,为了保留茶香,要留一点茶水,听着阿姨讲解着,我们聚精会神地听讲。不一会儿,大家就尝到了好喝的茶,那滋味,回味无穷!然后就轮到我们了,首先是张铭哲、刘国辰、张欣悦泡,也挺好喝。过了一会儿,我以为大家送茶之名,偷偷地自告奋勇向阿姨说:阿姨,还有能泡的茶吗?我也想泡一壶!话声刚落,阿姨就撕开一包铁观音让我泡,真是感激不尽啊!
在阿姨的指导下,我泡的茶很快就问世了,我太高兴了!下午还有元旦联欢,今天可真是好日子!
在我之前的印象中,茶不过是给人解渴的饮品罢了,因而也没有追寻茶的哲理。改变我想法的,是一个午后。
那一天下午我与朋友玩了一阵,实在渴极了,就大汗淋漓的回了家。妈妈见了我这副样子,笑着说:“大热天也闲不住,快喝些茶吧,这是我的珍藏呢。”说着便从桌上拿来一袋茶,把三粒皱巴巴的茶叶放到水里,我直说少,妈妈却说:“你可瞧好吧,我还得做饭,你自己玩吧。”
我细细打量着水里的茶叶,是团墨绿的球,我正想和妈妈报告情况,茶叶却有了新变化。只见串串泡泡往上冒,茶叶慢慢舒展了一点,渐渐地,茶叶又舒展了一点,我屏息凝视,看着这神圣的画面,脑海里却有一个大问号,被热水烧灼,茶叶不疼吗?为什么水越热,茶叶就越能舒展,茶色就越好?我怀着疑问,看着杯中的变化,终于,茶叶完全舒张了,杯中也不是白水,那是种很特别的颜色:棕色里夹着红色,很透亮,很干净,像宝石光芒,梦幻,而又真实,那颜色极润,像阳光下的蜂蜜,但又不厚重,自然纯朴,让人迫不及待品味。
我端起茶轻轻抿了一口,很绵长,最初有些涩,经过水的冲泡,又甜了起来,却不是那种令人反胃的甜腻,很古老,很清香。一口下肚,让人唇齿留香。
我又尝了一次,心中疑云已散尽,更多的是敬佩,那茶叶所在的热水,不就是人们面对的困难吗?在困难中。茶叶能自我进步。越困难越坚强,越痛苦越勇于接受。实现价值。与其相反,有些人面对困难根本没有勇气去克服,然后自我沦陷,外强中干,好勇斗狠,成为社会之患。茶叶尚且如此,人为什么不去战胜困难?我感叹着。
我现在也常以茶叶激励自己进步,茶也成了我津津乐道的物品,因为在我眼里,它的韵还等着更多人探索。
★ 茶韵650字作文
★ 茶的美文
★ 春韵诗意美文
★ 人生,如茶美文
★ 茶的美文优美散文
★ 留香初中作文
★ 留香优秀作文
★ 初中作文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