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写春天的山水成语(共含4篇),希望您能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top”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描写春天的山水成语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一大特色,有固定结构形式和固定说法,表示一定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下面是描写春天山水成语,请参考!
描写春天山水成语
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蔽:遮。一片树叶挡住眼睛,连面前高大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2、醉玉颓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风采。
3、众喣飘山: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4、执法如山: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5、枕山栖谷:比喻过隐居生活。
6、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人能在动荡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7、鱼烂河决: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8、醉山颓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山颓倒”形容醉态。
9、烟霞痼疾:烟霞:指山水;痼疾:久治不愈病,比喻积久成习,不易改变嗜好、习惯。指爱好山水成癖。
10、阳煦山立:象太阳那样暖和,象山岳那样屹立。比喻人性格温和,品行端正。
11、坐食山空:同“坐吃山空”。
12、纵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13、坐吃山崩:只坐着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财富,也要耗尽。
14、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方面。
15、乐山乐水: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爱好不同。
16、仙山琼阁:仙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琼阁:精美楼阁。传说中神仙居住地方。现在也比喻虚无缥缈美妙幻境。
17、移山填海:移动山岳,填平大海。指仙术法力高超。现多比喻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伟大力量和气魄。
18、铸山煮海:开采山中铜矿以铸造钱币,烧煮海水而获得食盐。比喻善于开发自然资源。
19、众喣漂山: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人多,能使人受到很大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20、拄笏看山: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21、心弛神往:弛:心神向往。心神奔向所向往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22、移山竭海:移动山岳,使大海干竭。比喻力量巨大。
23、胸有邱壑:①指见多识广,心中记得许多山水胜状。②指胸怀远大,颇有见地。
24、渔海樵山: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
25、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26、鱼游濠上:《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
27、有眼不识泰山:泰山:山名,在今山东。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眼前地位高或本领大人。
28、野蔌山肴:肴:熟鱼肉;簌:野菜。指山中野味和野菜。
29、众喣山动: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30、西山日薄: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描写山水的成语
1、【登山涉水】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2、【寻幽探胜】探:寻求。胜: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山水时寻找搜索幽雅的胜地。亦作“寻幽探奇”“寻奇探幽”“探幽选胜”。
3、【爬山涉水】形容路途艰辛。
4、【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5、【泉石膏肓】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6、【白草黄云】形容秋季时边塞的荒凉景象。唐·权德舆《赠老将》诗:「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急觅是人,不知何往,惟独立沙碛中,~,四边无际。」
7、【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8、【水光山色】泛指山水景色。
9、【胸有邱壑】①指见多识广,心中记得许多山水胜状。②指胸怀远大,颇有见地。
10、【临水登山】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11、【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风神各异之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界景象繁荣。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又参见「百家争鸣」
12、【烟霞痼疾】烟霞:指山水;痼疾:久治不愈的`病,比喻积久成习,不易改变的嗜好习惯。指爱好山水成癖。
13、【水色山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14、【模山范水】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
15、【刻雾裁风】比喻擅长山水风光描述。
16、【水木清华】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语本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17、【尺山寸水】指每一小块山水。
18、【模山范水】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
19、【乐山爱水】爱好山水风光。
20、【翻山涉水】山:山岭;涉:趟水;水: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21、【巴山蜀水】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22、【青山绿水】泛称完美山河。
23、【水秀山明】形容山水清丽,风景优美。
24、【放情丘壑】谓纵情游山玩水,不以世务为念。丘壑,泛指山水。
25、【鱼游濠上】表示纵情山水逍遥遨游。
26、【泉石膏肓】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27、【经丘寻壑】指游览山水。
28、【放情丘壑】指纵情游山玩水,不以世务为念。丘壑,泛指山水。
29、【穷山恶水】穷山:荒山;恶水:经常引起灾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条件十分差。
30、【游山玩景】游览玩赏山水景物。同“游山玩水”。
31、【擅壑专丘】指放情山水。
32、【游山玩水】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33、【刻雾裁风】比喻擅长山水风光描述
34、【登山临水】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35、【千山万水】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36、【临水登山】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37、【白白朱朱】形容各色花木。唐·韩愈《感春三首》诗:「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宋·杨万里《又和风雨二首》:「风风雨雨又春穷,~已眼空。」
38、【白浪掀天】形容风大浪高。唐·白居易《风雨晚泊》诗:「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
39、【胸有邱壑】①指见多识广,心中记得许多山水胜状。②指胸怀远大,颇有见地。
40、【水色山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41、【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42、【经丘寻壑】指游览山水。
43、【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44、【一丘一壑】丘:土山;壑:山沟。原指隐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45、【寻幽探胜】探:寻求。胜: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山水时寻找搜索幽雅的胜地。亦作“寻幽探奇”“寻奇探幽”“探幽选胜”。
斗重山齐,笃定泰山,堆积成山,堆积如山,堆集如山,
堆山积海,恩德如山,恩山义海,恩同山岳,恩重丘山,
恩重如山,恩重泰山,翻山涉水,翻山越岭,翻山越水,
范水模山,放虎归山,放火烧山,逢山开道,逢山开路,
福齐南山,福如山岳,负山戴岳,覆海移山,高山大野,
高山景行,高山峻岭,高山流水,高山仰之,高山仰止,
高卧东山,功若丘山,关山迢递,关山阻隔,观山览水,
观山玩水,观者如山,冠山戴粒,盥耳山栖,海沸山崩,
海沸山裂,海沸山摇,海盟山,海盟山咒,海誓山盟.
[描写山水的成语]
模山范水
拼音: mó shān fàn shuǐ
解释: 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
工力悉敌
拼音: gōng lì xī dí
近义词: 势均力敌、不相上下、不分轩轾 反义词: 天壤之别、截然不同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指不相上下
解释: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出处: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例子: 这两幅山水画~,很难分出高下。
独具匠心
拼音: dú jù jiàng xīn
近义词: 匠心独运、独树一帜、别开生面 反义词: 千篇 一律、如出一辙、鹦鹉学舌
用法: 动宾式;作定语;含褒义
解释: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出处: 唐·张佑《题王右丞山水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例子: 他的这种设计真是~。
谜语: 斤;丘;一斤
尺幅千里
拼音: chǐ fú qiān lǐ
近义词: 尺寸千里
用法: 紧缩式;作定语;比喻外形小内涵大
解释: 一尺长的画幅,画进了千里长的景象。比喻外形虽小,包含的内容很多。
出处: 《南史·昭胄传》:“幼好学,有文才,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乐山爱水
拼音: lè shān ài shuǐ
解释: 爱好山水风光。
烘云托月
拼音: hōng yún tuō yuè
近义词: 渲染烘托 反义词: 开门见山、喧宾夺主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文学艺术等方面
解释: 烘:渲染;托:衬托。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而先写张生者,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
例子: 这位老画家善于用~的笔法描画山水。
★ 描写山水的成语
★ 描写春天的成语
★ 描写的春天的成语
★ 描写春天景色成语
★ 描写春天成语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