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盘狼藉成语的典故及造句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一位少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杯盘狼藉成语的典故及造句(共含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一位少女”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杯盘狼藉成语的典故及造句

篇1:杯盘狼藉成语相关典故

一、杯盘狼藉成语解释

杯盘狼藉一般情况下用来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是一个中性词,无褒贬意思。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

二、杯盘狼藉成语典故

淳于髡是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位著名学者,他能言善辩,说话风趣,曾多次代表齐国出使诸侯国,从来没受到冷落和屈辱。当时,齐国是齐威王执政,他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乐之中,不理政事,各国趁机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一天,齐威王又在后宫摆酒设宴,召请淳于髡饮酒。威王问:“先生能饮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说:“我饮一斗也醉,一石也醉。”齐威王又问:“先生饮一斗就醉了,怎么能饮一石呢?你能把道理说给我听吗?”淳于髡说:“当着大王面饮酒,我非常害怕,喝不了一斗就醉了。如果父亲有贵客到家,我席前侍奉酒饭,客人时常把喝剩的酒赏给我,喝不到两斗就醉了。如果老朋友久别重逢,喝上五六斗就醉了。若乡里间聚会,男女杂坐,巡行酌酒劝饮,猜拳行令,握手不受罚,眉目间传情不禁止,面前有坠下的耳环,背后有失落的簪子。我内心喜欢这情调,大约喝上八斗只醉二三分。饮到晚上,一部分客人散去。于是男女在一起,促膝而坐,鞋子混杂一起。桌上的杯子、盘子横七竖八的摆放在那里,堂上的灯烛灭了,主人留下我而把客人送走。女人的衣襟已经揭开,隐约能闻到香气,这时我心中最快乐,能喝一石酒。所以说:酒喝得太多就容易发生乱子,欢乐到极点就会感到悲哀。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淳于髡以自己的经验感受,现身说法,劝谏齐威王,齐威王方得醒悟,深感淳于髡所言之善,于是感慨道:“你说得很好!”从此停止了彻夜饮酒的做法。把精力用在治理国家上来,进行全方位改革,齐国经济迅速得到发展。齐威王也成了“一鸣惊人”的有为国君。成语“乐极生悲”也是源自于此,用以形容快乐达到了极点会转而发生悲哀的事情。

三、杯盘狼藉成语造句

1、小狗看看四外没人,左右开弓大吃大嚼起来,转眼杯盘狼藉。

2、一伙人吃喝完之后,桌上杯盘狼藉。

3、喜宴上宾客尽欢,大伙儿直吃到杯盘狼藉,菜餚俱尽,才逐渐散去。

4、喜宴结束后,他看着杯盘狼藉的桌子,耳朵似乎还听到刚才客人的喧哗声。

5、这一顿酒席,吃了五六个钟头,桌上杯盘狼藉,客人醉得东倒西歪。

6、这桌子微醺,那桌子半酣,杯盘狼藉,言语喧哗。

7、刘某请客喝酒,后赶来的于某见桌上已杯盘狼藉,就张罗再点四个新的下酒菜。

8、几个大汉说吃就吃,不一会,桌上杯盘狼藉,饭菜一扫而空。

9、当人们吃过年夜饭后,没有一家的桌子上不是杯盘狼藉的。

10、贺喜的人走了之后,桌子上杯盘狼藉,地上也是烟蒂成堆。

11、酒足饭饱的客人们走了,我和妈妈看到饭桌上那杯盘狼藉的样子发了愁。

12、宴会后,宾客逐渐散去,桌上杯盘狼藉。

13、看到厨房杯盘狼藉的情形,妈妈眉头都皱了起来。

14、她一进家门,见到客厅裡杯盘狼藉,心想:这又是丈夫带朋友回来吃喝的战果。

15、凌晨时分,饭桌上已经是杯盘狼藉,他和朋友们也早已酩酊大醉,直觉告诉他,该回家了。

16、餐桌上杯盘狼藉,满桌剩饭剩菜,很多人已经对中国式“剩宴”司空见惯。

17、宴会的气氛异常热烈,宾主尽欢,直到午夜2点,桌上杯盘狼藉才散去。

18、宴会已散,杯盘狼藉,敌人也跑了。

19、宴会已散;满桌杯盘狼藉。

20、餐桌上杯盘狼藉,烟缸里堆满烟灰.

21、“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所有的狂欢终将散场,留下一桌的杯盘狼藉,还有一地鸡毛。

22、妈妈早已在餐桌上摆好了热气腾腾的美味早餐,看我吃得杯盘狼藉,她乐开了花。

23、他们三天三夜没吃东西了,看到这桌酒菜,立刻冲了过去,一顿风卷残云,弄得杯盘狼藉。

篇2:杯盘狼藉成语的典故及造句

淳于髡是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位著名学者,他能言善辩,说话风趣,曾多次代表齐国出使诸侯国,从来没受到冷落和屈辱。

当时,齐国是齐威王执政,他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乐之中,不理政事,各国趁机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

一天,齐威王又在后宫摆酒设宴,召请淳于髡饮酒。齐威王问:“先生能饮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说:“我饮一斗也醉,一石也醉。”齐威王又问:“先生饮一斗就醉了,怎么能饮一石呢?你能把道理说给我听吗?”

淳于髡说:“当着大王面饮酒,我非常害怕,喝不了一斗就醉了。如果父亲有贵客到家,我席前侍奉酒饭,客人时常把喝剩的酒赏给我,喝不到两斗就醉了。如果老朋友久别重逢,喝上五六斗就醉了。若乡里间聚会,男女杂坐,巡行酌酒劝饮,猜拳行令,握手不受罚,眉目间传情不禁止,面前有坠下的耳环,背后有失落的簪子。我内心喜欢这情调,大约喝上八斗只醉二三分。饮到晚上,一部分客人散去。于是男女在一起,促膝而坐,鞋子混杂一起。桌上的杯子、盘子横七竖八的摆放在那里,堂上的灯烛灭了,主人留下我而把客人送走。女人的衣襟已经揭开,隐约能闻到香气,这时我心中最快乐,能喝一石酒。所以说:酒喝得太多就容易发生乱子,欢乐到极点就会感到悲哀。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淳于髡以自己的经验感受,现身说法,劝谏齐威王。

齐威王方得醒悟,深感淳于髡所言之善,于是感慨道:“你说得很好!”

从此,齐威王停止了彻夜饮酒的做法。把精力用在治理国家上来,进行全方位改革,齐国经济迅速得到发展。齐威王也成了“一鸣惊人”的有为国君。

成语“乐极生悲”也是源自于此,用以形容快乐达到了极点会转而发生悲哀的事情。

篇3:杯盘狼藉成语的典故及造句

1、看到厨房杯盘狼藉的情形,妈妈眉头都皱了起来。

2、宴会已散,杯盘狼藉,敌人也跑了。

3、宴会已散;满桌杯盘狼藉。

4、餐桌上杯盘狼藉,满桌剩饭剩菜,很多人已经对中国式“剩宴”司空见惯。

5、宴会后,宾客逐渐散去,桌上杯盘狼藉。

6、刘某请客喝酒,后赶来的于某见桌上已杯盘狼藉,就张罗再点四个新的下酒菜。

7、一伙人吃喝完之后,桌上杯盘狼藉。

8、这桌子微醺,那桌子半酣,杯盘狼藉,言语喧哗。

9、他们三天三夜没吃东西了,看到这桌酒菜,立刻冲了过去,一顿风卷残云,弄得杯盘狼藉。

10、凌晨时分,饭桌上已经是杯盘狼藉,他和朋友们也早已酩酊大醉,直觉告诉他,该回家了。

11、酒足饭饱的客人们走了,我和妈妈看到饭桌上那杯盘狼藉的样子发了愁。

12、妈妈早已在餐桌上摆好了热气腾腾的美味早餐,看我吃得杯盘狼藉,她乐开了花。

篇4:杯盘狼藉造句

杯盘狼藉造句

1、贺喜的人走了之后,桌子上杯盘狼藉,地上也是烟蒂成堆。

2、这一顿酒席,吃了五六个钟头,桌上杯盘狼藉,客人醉得东倒西歪。

3、这桌子微醺,那桌子半酣,杯盘狼藉,言语喧哗。

4、当人们吃过年夜饭后,没有一家的桌子上不是杯盘狼藉的。

5、宴会后,宾客逐渐散去,桌上杯盘狼藉。

6、看到厨房杯盘狼藉的情形,妈妈眉头都皱了起来。

7、几个大汉说吃就吃,不一会,桌上杯盘狼藉,饭菜一扫而空。

8、喜宴上宾客尽欢,大伙儿直吃到杯盘狼藉,菜P俱尽,才逐渐散去。

9、喜宴结束后,他看着杯盘狼藉的桌子,耳朵似乎还听到刚才客人的喧哗声。

10、她一进家门,见到客厅e杯盘狼藉,心想:这又是丈夫带朋友回来吃喝的战果。

11、当人们吃过年夜饭后,没有一家的桌子上不是杯盘狼藉的。

12、夜幕降临了,蓝色的薄暮,湛蓝的夜晚,他们在黑暗的穹隆下等待着,杯盘狼藉的餐桌周围,是他们那推到后面的椅子和我那只方尖碑形手提箱。

13、酒不醉人,人自醉您或许会认为酒总离不开喧闹杯盘狼藉歌舞升平,却没有想到在那帕的葡萄园里品酒,也能如此这般浪漫。

14、宴会已散;满桌杯盘狼藉。

篇5:如何用成语杯盘狼藉造句

一、杯盘狼藉含义

狼藉:象狼窝里的草那样散乱。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示例】:这桌子微醺,那桌子半酣,~,言语喧哗。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十八回

二、杯盘狼藉近义词

觥筹交错 [ gōng chóu jiāo cuò ]

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尽欢的情形。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筹:计算饮酒量的竹片。交错:杂乱地堆在一起。

乱七八糟 [ luàn qī bā zāo ]

形容混乱;乱糟糟的:稿子涂改得~,很多字都看不清楚。他越想越没主意,心里~的。

杂乱无章 [ zá luàn wú zhāng ]

又多又乱,没有条理。

杯盘狼藉 [ bēi pán láng jí ]

形容宴饮将毕或已毕,桌上杯盘碗筷等乱七八糟的样子。狼藉(jí):杂乱的样子。

三、杯盘狼藉造句

1.一伙人吃喝完之后,桌上杯盘狼藉。

2.宴会的气氛异常热烈,宾主尽欢,直到午夜2点,桌上杯盘狼藉才散去。

3.宴会已散,杯盘狼藉,敌人也跑了。

4.喜宴上宾客尽欢,大伙儿直吃到杯盘狼藉,菜餚俱尽,才逐渐散去。

5.喜宴结束后,他看着杯盘狼藉的桌子,耳朵似乎还听到刚才客人的喧哗声。

6.这一顿酒席,吃了五六个钟头,桌上杯盘狼藉,客人醉得东倒西歪。

7.酒不醉人,人自醉您或许会认为酒总离不开喧闹杯盘狼藉歌舞升平,却没有想到在那帕的葡萄园里品酒,也能如此这般浪漫。

8.这桌子微醺,那桌子半酣,杯盘狼藉,言语喧哗。

9.几个大汉说吃就吃,不一会,桌上杯盘狼藉,饭菜一扫而空。

10.当人们吃过年夜饭后,没有一家的桌子上不是杯盘狼藉的。

11.宴会后,宾客逐渐散去,桌上杯盘狼藉。

12.看到厨房杯盘狼藉的情形,妈妈眉头都皱了起来。

13.她一进家门,见到客厅裡杯盘狼藉,心想:这又是丈夫带朋友回来吃喝的战果。

14.宴会已散;满桌杯盘狼藉。

15.餐桌上杯盘狼藉,烟缸里堆满烟灰.

16.此时翠风亭内石桌上已经杯盘狼藉,亭内石桌旁坐着十几个光着膀子的汉子,他们彼此间推杯换盏大声喧哗着,这些粗鲁的汉子可没有欣赏仙境的雅意。

17.他们三天三夜没吃东西了,看到这桌酒菜,立刻冲了过去,一顿风卷残云,弄得杯盘狼藉。

18.夜幕降临了,蓝色的薄暮,湛蓝的夜晚,他们在黑暗的穹隆下等待着,杯盘狼藉的餐桌周围,是他们那推到后面的椅子和我那只方尖碑形手提箱。

19.贵王侯,要我超度生灵,莫不筛出来,任我口腹贪饕;大和尚,要我开题缘簿,莫不沽将来,任我杯盘狼藉。

篇6:春寒料峭成语典故及造句

一、春寒料峭成语解释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二、春寒料峭成语典故

古诗云:“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春回大地,草木萌发,此时,人们总感到春比冬冷。正如农谚云:“春冻骨头秋冻肉。”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从人体生理上说,人体皮肤表面上热和冷的感受点呈块状分布,冷点多于热点。所以,前额皮肤对冷敏感,而对热却不太敏感。面部皮肤对环境温度变化有很大敏感性,每平方厘米有8~9个冷点,而热点仅有1.7个。躯干皮肤对冷的敏感性比四肢皮肤大。

环境温度的刺激所产生的敏感度直接取决于被刺激皮肤区域内感受点的分布情况,皮肤感受点密度愈大,对温度变化则愈敏感。农历立春节气过后,人们对突然变化的温度一时难以适应,气温虽呈上升趋势,但是春季风比较大。据测试:当气温为1.1℃,风速为2.2米/秒(约相当于2级风)时,体感温度为-2.8℃;当气温不变,风速加大为9.3米/秒(相当于5级风)时,此时体感温度可达-15.5℃。可见,由于风速的变化,在同一气温下,体感温度会有较大差异。故谚语云:“穷在债,冷在风。”此话具有一定科学性。

入春后,人们一时碰上“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的“倒春寒”天气,则会感到更加寒冷,正如谚语云:“反了春,冻断筋”。

统计表明,中国江淮流域及江南各地几乎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春寒,较严重的春寒平均3~4年一遇。春寒又可分早春寒和倒春寒。气象上将春分前发生的低温阴雨冷害叫早春寒;春分后发生的则称做倒春寒。由于倒春寒发生时间较晚,正值早稻育秧、棉花、蔬菜播种、育苗及栽插季节,因而对春播作物危害最大。同时,这时的天气又湿又冷,对人体的健康也非常不利。

三、春寒料峭成语造句

1、一年一度,春寒料峭,不知不觉已度过了四年的大学生活,面临毕业分配了。

2、在这春寒料峭的日子里,农民已经开始春耕了。

3、正是春寒料峭的季节,轰轰烈烈的运动开始了。

4、这一年春季突然来了一股寒流,让人十足地体味了一次春寒料峭的味道。

5、春寒料峭的夜晚,月光皎洁,深蓝的天空漂亮非凡。

6、尽管春寒料峭,但方正武的额头已泌出一阵细细的汗珠。

7、春节刚过,香格里拉的大山里依旧春寒料峭,夜里更加湿冷难耐。

8、此时正值月氏上京的春寒料峭之时。

9、三月的北国,春寒料峭,冰冻未解,小芽已露尖尖角,倔强地探出头脑,冒出一丝丝生机。

10、日升日暮,花谢花开,遇见的,离去的,记住的,忘却的转身就流逝在春寒料峭的季节里。

11、虽说正直春寒料峭,但娄阳三人内力不浅,背心短裤是没有问题的。

12、这边有时还春寒料峭,但千里之外的云南却是另一番景色。

13、韩止境站在宵禁的街道上,春寒料峭一如他的心情。

14、灵儿,待到春寒料峭之时,我必归来。

15、没错,虽然是春季了,但是春寒料峭,天气还有点冷。

杯盘狼藉成语相关典故

成语典故及出处

望洋兴叹成语典故和造句

成语典故

东山再起的典故及造句

从善如流成语意思及典故

不得要领成语解析及典故

马的成语及典故

不屈不挠成语含义及典故

一字千金成语含义及典故

杯盘狼藉成语的典故及造句(推荐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杯盘狼藉成语的典故及造句,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