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们成功了》的教学反思(共含1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色色”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们成功了》的教学反思
《我们成功了》北京申奥胜出后,历史的瞬间成了欢乐的永恒,中国人终于圆了一个世纪的奥运梦。全文表达作者申奥成功后的兴奋与激动,也表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文章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耐人寻味,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操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一定数量的`生字、新词,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并积累语言,还要增强学生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要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都知道,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满足的话,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创设轻松、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的思维在无拘无束中发展、飞越、撞击。在课堂上,我通过对教材的补充,让学生了解了我们申奥的艰辛,能够进一步体会出成功后的喜悦。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们成功了》的教学反思
《我们成功了》一课,作者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记录下了我国申奥成功这一历史重要时刻。课文中的每一句话,都浸泡着作者浓浓的爱国情。
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之本。学习语言,理解和运用语言是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重要保证,我们努力透过语言,感受思想;学习语言,理解深意;品评语言,受到震撼。在《我们成功了》这一课教学中,我注意:
一、精选语言训练点:
本课中有三个语言训练点,分属三个语言训练层次:即词语“几十万”;句式“人如海,歌如潮”;句群“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在每一个层面的重敲,都是在为低年级学生打牢阅读基础而服务的。
二、营建情感切入点:
语言训练不是无目的、无序列的零敲碎击的散打,语言要和情感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在本课中,申奥成功是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面。为了丰富文本的内涵,适时引入了活水资源——音像资料。它做为课文人文情感内涵的延展,使7、8岁孩童对申奥成功的特定场景有了深切的感受。因为音像材料的加入,课堂教学的容量加大了,祖国内涵丰满了,语言感受到位了,人文熏陶入境了。再结合课文为学生的语言学习预设营建了一条层递性的训练序列,即:理解词汇(几十万)——品析经典句式(人如海,歌如潮)——锤炼思维(体会三个口号之间的语序),学生进入了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画面,有了情感的切入,朗读和感悟就比较深入。
三、把握想象练笔点:
适时的练笔是情感的升华,是学生内心的情感抒发。在课文的最后,想象的北京是怎样的情景,学生活学活用:“北京是欢乐的海洋,”“体育场馆里,人如海,歌如潮。”“人们挥舞着国旗,一遍遍呼喊:‘我们胜利了,我们又拿金牌了,祖国万岁。’”
《我们成功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一定数量的生字、新词,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并积累语言以外,还要增强学生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丽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们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舞台。
为了打造好这个平台,教学中我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都知道,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满足的话,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创设轻松、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的思维在无拘无束中发展、飞越、撞击。
2、“以读为本,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全面实现教学目标,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既教书,又育人。如:在阅读教学中,我把读放在首位,让学生把课文从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并使学生在读中掌握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人们的快乐、喜悦和自豪的心情,从而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与此同时,我还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设计假如当时你就在人群中,你会高呼什么?有什么表现?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发展语言,增强民族自信心。3、“生活处处皆语文”,我努力实现“大语文”的教学观,注意课内的积累和课外的引伸拓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的同时,把学生的目光牵引到课外。让他们学会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大事。因此,课前我们谈到了刚闭幕不久的雅典奥运会,课后我又建议学生去收集有关奥运会和有关北京的资料,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们成功了》优秀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文字虽少,但所呈现出来的场面是恢宏的,气势是磅礴的。在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我适时向同学推荐适合描写这个情境的成语:欢声雷动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灯火辉煌。这种设计把课程标准中关于积累的目标落到了实处。
二年级语文《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
2001年夏天的那个夜晚,我们十几亿华夏儿女的眼睛都盯着电视里的萨马兰奇。当听到萨翁那平稳而清晰的“北京”两个字时,我们的心沸腾了!电视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大着“我们赢了”这句话,我们的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大着自豪感和成功感。
而对于2001年还就读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也许早就没有印象了,更不用说那种深刻的感悟了。对于“申奥”,孩子们究竟了解多少,对于课文中的“激动”,孩子们能从心底感受到吗?毕竟,申奥的`艰辛,申奥的曾经失败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还仅仅是一个会读的词和句子。对于奥运会,五环旗,或许孩子们还能联想到冠军,奖牌,而对于申奥,那可真是陌生啊。而对于申奥背景的了解,关系到孩子们能否匆匆文本中真正的感悟。
我在本课教学中是这样操作的:
首先谈话导入:早在1991年12月4日,中国就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主办200年奥运会申请书,结果我们没有成功,当时申奥代表团的成员都流下了眼泪,但他们说:“我们还会回来的”,看,我们回来了!
接着让学生欣赏申奥短片。张艺谋拍出的北京申奥短片以中国大地瑰丽的风景为起点,浓重的红黄色调奠定了中华民族片子的基调。长城和故宫这两大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古老建筑随后“出场”,中国古老的文化美丽无穷、魅力无穷。故宫红墙下,款款走来了时装少女,充满活力的身资和步伐让人看到生机勃勃的北京,看到充满生机的中华民族。然后桂林山水、黄山云雾、北京风光交相辉映,地大物博,山川秀美的中国画卷尽展眼前,让人心旷神也怡。还有着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在商场里、在公园里,无时无刻不向我们表达着这样一个信息──中国不仅有着古老的文明,而且很“现代”。学生看后无不啧啧赞叹,同时感受到了申奥的艰辛。
全国上下齐心,盼来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成功了!引出课题。想再看看当时的情况吗?播放录像,再现2001年7月13日晚上那激动的人心的时刻。看完以后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
此时此刻,学生的激情已全部被调动,因此,随后的教学中,课文中的难点都迎刃而解,学生的朗读也令我为之一振,出乎意料的好!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讯、传、”等14个生字。会写“申、匹、”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的情感。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识记本课生字,引导学生体会人们激动、自豪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1、申奥成功的录像。
2、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二、观看录像,渲染气氛。
1、提出要求,仔细观察视频,看看人们当时的动作、表情。
2、用自己的话,描述人们庆祝胜利的情景。
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当时欢乐的情景的`?
2、再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3、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抽查读。
4、引导学生说说识记生字方法。
四、范读课文,体会情感。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从老师的朗读课文中,能体会到什么?
3、说说自己此时的心情,请你自己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五、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1、指名朗读,评议读的情况.2、引导学生读好每一句话,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3、放录像,再次观看人们欢庆的场面。出示句子,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4、自由读课文,在小组内比赛,评出小组内的“朗读能手”。
5、出各小组代表在班内参加比赛,评出班内“朗读能手”。
六、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对还没有读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课
展示搜集了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参加比赛的图片。
二、展示资料,蕴育情感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向大家介绍我国体育健儿所取得的成绩。
2、在黑板前展示学生搜集到资料,组织学生观看。3、看了这些资料,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三、识字闯关比赛
1、把生字卡片,制作成金牌形状,开火车读,并组词,谁读的准,谁就闯过第一关。
2、自读,同桌互读。
3、指名读,都对的就闯过第二关。
4、补充阅读资料,巩固识字效果,凡闯过第三关的学生就获得一枚金牌。
四、引导观察,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拥、抱、扬”,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相同点是什么?
2、重点讲解难写的笔画。
3、展示书写情况,进行评议,评出“小小书法家”
五。板书设计
申奥
我们成功了 欢乐
北京
六。作业设计
一、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成词。
羊___( )___( ) 包___( )___( )
目___( )___( ) 云___( )___( )
二、用下列词语组成句子,并加上标点。
1、申办北京 成功了 奥运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立刻 为什么 欢乐的 北京 变成了 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但究竟如何操作呢?实际上,课文本身就蕴涵着许多资源可供我们开发。这篇课文我们就可以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堂上自主探究,拓展视野,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的熏陶。
关于五环旗,学生在不经意间通过不同的渠道或多或少地了解它,但那是无意识的,是零散的。在交流中,学生对五环旗的了解相对全面了、认识相对深刻了,这就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性的特点。在资源共享的同时,较好地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进一步说明:“语文教育的外延和生活相等”。
1.教师个人的知识被激活。
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材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当我向大家声情开茂地讲述“为什么不早些在中国举办呀?” 这个问题时,其实是我在向学生们介绍中国申奥的历史,其艰难历程告诉我们:成功是何等的来之不易啊!在学生激情涌动的时刻,回放实况录像,学习心境水到渠成。
2.形式多样的朗读要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语文教学应该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阅读氛围,让课堂充满童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基于以上观点,本课教学开始我就向学生出示一面五环旗。这一做法立刻引起学生们的极大兴致,加上学生课前已经搜集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他们有话可说,因此他们顿时争先恐后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情况。
……天真的周戎居然心愤愤而口悱悱地说:“怎么不早些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呀?为什么等到?”一个充满稚气的声音道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在几乎凝固了的氛围中,我用深沉的语言向同学们娓娓讲述在1993年中国仅以一票之差失去了奥运会的主办权。在7月13日那个不平凡的夜晚,北京申办20奥运会成功了,那是个怎样的不眠之夜啊!为了让学生再用心感受一下。随即我播放了喜讯传来时人们狂欢的录像。
小学二年级上册《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规范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教学难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 教学流程:
・・ 第一课时
・・ 一、谈话导入
・・ 1、每个人都有成功的经历,请大家简单地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做什么事成功了,成功后感觉如何?指名述说。
・・ 2、大家说的都属于个人成功,有没有什么成功的事情是很多人甚至是几千、几万人努力的'结果呢?指名述说。
・・ 二、创设情境
・・ 1、讲述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神圣时刻的画面。
・・ 2、记得这情景吗?谁看了,这是什么时刻?
・・ 3、看过的同学当时心情怎样?
・・ 三、初读课文
・・ 1、激趣: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非常生动地描述了那感人的情景,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述的情景是否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不认的字可以借助课文下边小礼物里的拼音,也可以互相请教。
・・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难读的词、句,并把这些词、句认真读一读。
・・ 四、识字写字。
・・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会读的同学先示范读一读,然后学生每个词读两遍,检查学生认读情况,可让学生单个读、指名领读、小组读来巩固。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们成功了课件
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即成了欢乐的海洋,庆祝北京申办奥运成功。
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声欢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们成功了课件 |
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喜讯传来,北京人民到处欢歌笑语、人潮如涌、热泪横飞.从这欢乐的`场面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是中国人近百年的主办奥运会的梦想成真;所透露出的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在国际上得到了应有的承认;所表露出来的是中华儿女的拳拳爱国之心。
在文章的第一段交待了申办20奥运会成功的讯息,接着以“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而统领全文。接着描写了门广场和中华世纪坛这一历史建筑物和现代建筑物前,人们激动、欢乐的场面。最后一段“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这句话,不仅是一个讯息,而且还赋予了很多意
张校长:吕老师执教的人教版标准实验教材第三册第11课《我们成功了》,描述的是20xx年夏天的那个不眠之夜,我们十三亿华夏儿女为之自豪,激动的北京申奥成功之后的沸腾景象。非常具有时代感。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维护祖国的荣誉,发扬奥林匹克精神的思想感情。
从教学目标制订准确,重点突出。课文中,作者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描绘了北京申奥成功这一历史重要时刻。课文中的每一句话,都浸泡着作者浓浓的爱国情。古老师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确定学习目标为:1、认识18个生字,书写两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申奥成功后人们的欢乐、激动和自豪。对本课的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都做出了简洁而明确的制订,体现了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之后的每一教学环节中,并为识字和朗读这两个重点内容保证了充分的时间。
王校长:吕老师教学过程井然有序,思路清晰。这堂课的整个教学以“情”为主,在读中感悟,教学的思路明晰,线条简洁。教学结构的安排分为创设情境――学习生字――指导朗读――指导书写四个大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也比较合理。给了学生充分活动的时间。
贾主任: 从生字的学习和朗读的训练中,都能看出循序渐进的层次,比如从词语“不约而同、几十万、聚集、”;到句式“人如海,歌如潮”;再到句群“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老师的指导是层层深入,为学生的感情抒发搭建了一个宽松的平台。
王**老师: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堂课,让孩子们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图画、语言、音乐来再现、描绘、渲染情境,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再让学生走进文本,收到了预期效果。
陈**老师:最后提出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对孩子回答问题后或朗读后的评价,还应该更多样化一些,更真诚一些。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ēnqǐnghùxiāng1èishuǐyōngbàoyìpǐmǎ
()()()()()()()()()()
běijīnghuānlèdehǎiyángpiāoyáng
()()()()()()()()()
二、比一比,组词语。
伸()相()包()用()
申()泪()抱()拥()
三、选字填空。
包抱伸申
1。妈妈把一个大()裹(guǒ)()进屋里。
2。大家()着手臂高呼“我们()奥成功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们成功了》教案
课题
我们成功了
知识教学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有成功的经历,请大家简单的地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做什么事成功了,成功后感觉如何?指名述说。
2、大家说的都属于个人成功,有没有什么成功的事情是很多人甚至是几千、几万人努力的结果呢?
(二)创设情境
1、播放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神圣时刻的`画面。
2、记得这情景吗?谁看了,这是什么时刻?
3、看过的同学当时心情怎样?
(三)初读课文
1、激趣: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非常生动地描述了那感人的情景,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述的情景是否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四)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激动、自豪的语气)
2、你从老师的读中听出了什么?
3、说说你们现在的心情,请带上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4、小组开火车朗读,比比谁能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
5、指名朗读,相机指导全班学生朗读。
6、老师听了大家的朗读非常感动。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我们成功了!(师生齐读课文)
(五)识字写字
1、在朗读重点词句中指导认读生字。
2、识记生字的字形。
3、写字指导
实践活动
“我为奥运出力”
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了解奥运,了解北京,关注体育;再想想我们能为奥运会做些什么。
我们成功了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
11、我们成功了。
知识教学点
1、 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一) 谈话导入
1、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经历,请大家简单的地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做什么事成功了,成功后感觉如何?指名述说。
2、 大家说的都属于个人成功,有没有什么成功的事情是很多人甚至是几千、几万人努力的结果呢?
(二) 创设情境
1、 播放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神圣时刻的画面。
2、 记得这情
景吗?谁看了,这是什么时刻?
3、 看过的同学当时心情怎样?
(三) 初读课文
1、 激趣: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非常生动地描述了那感人的情景,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述的`情景是否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
教学设计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四) 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激动、自豪的语气)
2、 你从老师的读中听出了什么?
3、 说说你们现在的心情,请带上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4、 小组开火车朗读,比比谁能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
5、 指名朗读,相机指导全班学生朗读。
6、 老师听了大家的朗读非常感动。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我们成功了!(师生齐读课文)
(五) 识字写字
1、 在朗读重点词句中指导认读生字。
2、 识记生字的字形。
3、 写字指导。
实践活动
“我为20xx年奥运出力”
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了解奥运,了解北京,关注体育;再想想我们能为20xx年奥运会做些什么。
课后记载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们成功了》原文及教案
原文
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与大家同欢呼,共唱歌,把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大家好像看到,奥林匹克旗帜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
(出示奥运会标志)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生:奥运会)奥运会的全称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世界上规模的运动会。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日子吗?指名说。
2、(点击出示句子: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啊,北京终于成功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吧。(自由读,指名读)
这个喜讯传来,中国十三亿的儿女是多么的自豪啊。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全国人民是如何欢度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的。(播放申奥成功的课件图象:解说词: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亿万双眼睛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萨马来奇最后的宣布,当他说到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时,在场的中国人都跳了起来,热情地欢呼着。顿时,喜讯传遍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纷纷涌上街头庆祝,北京更是成了欢乐的海洋。工人、学生;老人,小孩都挥舞着国旗,热情的高喊着: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人们相互拥抱,击掌。国家领导人也来到了欢乐的人群中。北京度过了一个欢乐的不眠之夜。在电视机里,我们赢了,我们成功了的字幕一遍遍的放大。)
3、“我们成功了”,自豪地告诉大家吧!学生读题。
4、课文用生动的语言记下了这振奋人心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
1、激趣: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非常生动地描述了那感人的情景,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述的情景是否和你看到的画面一样。不认的字可以借助课文下边小礼物里的拼音,也可以互相请教。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边读边划出难读的词、句,并把这些词、句认真读一读。
三、自学交流。
1、相信你们一定从课文中感受到申奥成功时人们的激动了。
2、读词语:喜讯传来不约而同聚集挥舞锣鼓欢呼修改意见击掌,拥抱、泪水、江泽民、奥林匹克、飘扬
3、带着成功的喜悦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把你喜欢读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
第二课时
一、指导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当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人们都是怎么做的?
(点击出示句子:喜讯传来……海洋。)自由读一读,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不约而同:没有事先约好,但做出了同样的事情。试着用不约而同说句话,比如:我们班在拔河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我们不约而同地……
涌:就是象潮水一样快速的冲过去。因为人们听到这个好消息太激动了。都急着要去街上庆祝。
(喜讯、欢乐的海洋)指名读,齐读。
2、让我们走进这欢乐的海洋,加入到庆祝的队伍中吧。瞧天安门广场多热闹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天安门广场……“祖国万岁!”)指名说。让我们一起高呼吧!(学生入境演一演)
3、让我们再去中华世纪坛看一看吧!(中华世纪坛……尽情流淌。)你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朗读句子。
4、快看,中央领导人也来到了人群中,(江泽民等……)学生读
二、总结,朗读全文。
1、同学们,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确实是一个不眠的夜晚,祖国的每一个儿女都为申奥的成功而感到自豪和激动。申奥成功了,中国人成功了。2008年全世界优秀运动员将会来到中国北京参加奥运会,奥林匹克的旗帜将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出示句子: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高高飘扬。)让我们骄傲地告诉世界:(齐读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高高飘扬)。
2、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称――我们成功了。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在理解人们激动心情时,可适当结合刚结束的奥运会。)
教学反思
《我们成功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提升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兴奋、自豪的心情和欢乐的场面,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为了打造好这个平台,教学中我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相信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乐学、会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都知道,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满足的话,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创设轻松、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的思维在无拘无束中发展、飞越、撞击,很好的体现了“361”快乐课堂宗旨。
2、“以读为本,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全面实现教学目标,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既教书,又育人。如:在阅读教学中,我把读放在首位,让学生把课文从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并使学生在读中掌握课文内容,在学生汇报在天安门广场听到了什么?学生找到了这句“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欢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为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们的快乐、喜悦和自豪的心情,我这样领读的。“这次申奥成功多么令人激动啊,男同学高呼。”?男生就自豪地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接着我领读:“女同学高呼。”女孩子尽情呼喊”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我又说:“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乐地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全班同学手里挥舞着国旗共同欢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最后我煽情地说:“从1896年雅典奥运会到2008年中国奥运会,整整112年,圆了中国百年奥运梦想,人们从心底高呼”全班同学感情更激动地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这四次不同层次的朗读从而增强了学生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3、营建情感切入点:
语言训练不是无目的、无序列的零敲碎击的散打,语言要和情感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在本课中,在学生找到本文的中心句“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后,小组展示读懂了这句意思后,为了丰富文本的内涵,适时引入了活水资源――音像资料,播放了申奥成功后人们欢庆时的热烈场面,使7、8岁孩童对申奥成功的特定场景有了深切的感受。因为音像材料的加入,课堂教学的容量加大了,祖国内涵丰满了,语言感受到位了,人文熏陶入境了,再结合课文为学生的语言学习预设营建了一条层递性的训练序列,即:理解词汇(几十万)――品析经典句式(人如海,歌如潮)――锤炼思维(体会三个口号之间的语序),学生进入了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画面,有了情感的切入,朗读和感悟就比较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