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青山半月小神仙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共含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青山半月小神仙”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六年级下册语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篇1:六年级下册语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语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目标预设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

课前预习:

1、自学本课的生字,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3、搜集图片、查阅文字资料了解三亚的概况。

课程实施:

一、知识链接,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地处我国最南端的城市是哪一座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三亚)

2、通过课前预习,相信同学们对三亚都有了些了解,谁来简单地介绍一下三亚。

指名学生简单介绍

3、教师小结揭题:三亚是祖国南海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登上时空飞车,跟随作者到祖国的南疆海南省的三亚市,去欣赏那里浓浓的热带风情和那美妙绝伦的落日景象。

(板书:落日)

二、品读词句,潜心感悟

(一)品味浓浓的热带风情

过渡:去过三亚的人多说三亚美,三亚美在哪儿呢?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轻声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我们的慧眼去找找三亚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作者所描写的三亚景物。

2、随意指名说说三亚美在哪儿,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

(蓝透了)的海水 (低翔)的白鸥 (洁白)的翅尖

(挺拔俊秀)的椰子树 (碧玉般)的树冠 (玉屑银末般)的细沙

3、指导读好这组词语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段话,一边听一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4、师在优美轻柔的音乐中倾情朗读。

5、学生在音乐声中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

(如:我仿佛看见了金色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我仿佛听见了海鸥欢快的鸣叫声。走在沙滩上,脚下软绵绵的,玉屑银末般的细沙挤进我的脚丫,痒痒的。

我看到了太阳照着白鸥,白鸥的翅尖都变成金色的了,一群小朋友在沙滩上堆起了沙房子。我看见了一棵又一棵结着椰子的椰子树,听见了渔船上飘荡的渔歌)

6、指导朗读:听了同学们优美的描述,老师也完全沉醉于三亚那迷人的热带风情之中了,就让我们把这份赞叹、这份喜爱融入于朗读中吧。

7、小结过渡:蓝蓝的海,蓝蓝的天,白如雪的海鸥绕着你低低地飞,脱下鞋袜,踩在那柔柔的、细细的、玉屑银末般的沙子上,感受三亚迷人的热带风情,那是多么惬意啊,在这样的地方看落日,可真有诗意呀!(板书:真有诗意),难怪作者会说在三亚看落日滑落的景象是美妙绝伦的。(板书:美妙绝伦)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那美妙绝伦的落日景象。

(二)感悟美妙绝伦的落日景象

1、师:在作者的眼里三亚的落日像什么呢?请大家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完成填空。出示:三亚的落日一会儿像 ,一会儿像 ,一会儿像 。

2、学生朗读后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孩童 大红灯笼 跳水员

3、师:是呀!三亚的落日是善变的,相比较而言,你更喜欢它像什么呢?请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想想、品品。

4、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到喜欢落日像孩童的时候,相机出示语段:

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1)指名填空,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用红粉笔写上文字。

(2)引导感悟:歪着红扑扑的脸,没有一丝的疲倦,还在潇洒的抖动,这说的分明就是一个孩子呀!读读这些词,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

(3)指名回答:我仿佛看到了 。

(4)指导朗读:我们真得感谢作者的神来之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如孩童般快乐的落日。孩子的灵动可以感染一切,三亚的落日也像孩子般用它的热情感染了大海,金红一色,热烈一片,读出这种快乐和热烈。

学生交流到喜欢落日像大红灯笼的时候,相机出示语段: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浮)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下落),刚一挨(碰)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

(1)指名读(不要读括号里的词),说说在这段话里,作者把三亚落日比作了什么?

(2)小声读,请注意文中带点的字,如果换成括号里的字,有什么不一样?

(3)学生交流,师相机点拨字词间的区别。

(4)小结:同学们的分析得真深刻,体验得很到位。这就是作者用词巧妙之处,每用一词都是十分讲究。给读者以无限的品味。结合刚才的理解,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学生交流到喜欢落日像跳水员的时候,相机出示一组语段:

A.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B.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1)分组读两个句子,说说哪句话好?好在哪里?

(2)指名说。

(第二句把夕阳完全落下去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齐读第二句话。

(4)我为什么要瞪大双眼欣赏落日呢?说明了什么?

(突出我对落日景象的赞赏和惊叹,同时也从侧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

(5)是啊,落日的美景让所有的人都为之惊叹,让我们再好好的读出落日的美妙吧!

5、师:三亚的美景带给了我们无穷的遐想,让我们把这美妙的瞬间永远定格在脑海中吧!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地方美美的背诵下来,好吗?

三、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包含着作者对这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多美的景象啊!面对此情此景,万语千言,只有一声感慨。 出示: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2、指导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优美的音乐响起,伴着海浪涌过的涛声,海鸥的鸣叫声。

3、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其实也不乏美景,让我们用自己智慧的双眼去发现吧!别忘了把你喜欢的美景描绘下来,用文字行,用画笔也行,好吗?

四、拓展延伸,积淀内化

1、阅读补充教材上巴金的作品《海上日出》。

2、小练笔:

大自然的景象变化万千,只要大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仔细观察,就一定也会发现更多的美,请你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等,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题目自己定。

板书设计:

真有诗意! 孩童

三亚落日 大红灯笼

美妙绝伦 跳水员

篇2:六年级语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体会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三、四自然段,体会作者大量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的好处。

课前准备:自学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搜集关于“三亚”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知道三亚的地理位置,初步了解三亚落日的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插图、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景的课文,题目是:2 三亚落日(板书)

2、解题,你知道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吗?

3、(出示中国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三亚?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本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课文却特意写了三亚“落日”,在三亚看到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浯:

美妙绝伦 硕大无朋 收敛 涨溢

赤朱丹彤 热带风情 悄然无声 笑颜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浯: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硕大无比 玫瑰

涨溢 一盏 蘸 椰子树 摇曳 搔着 醉醺醺

指名读,注意“硕”“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搔”是平舌音。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彤,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硕大无比:硕,大;无比,没有什么可比得上。形容无比的大,

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

收敛:(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第3~5自然段)

2、课文第1、2自然段分别写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3、学生划分段落。

四、精读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画出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在三亚看落日真有意思。”)

(板书:真有诗意)

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诗意”的?(有诗情画意,具有诗的韵味,能让人产生非常美好的想象等。)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试渎。

(2)指导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等词句,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3)范读、齐读。

五、指导书写

“溅”:左中右结构,三部分要写紧凑。

“盏”:上下结构,上大下小。

“彤”:左右基本一样大,先写点,再写横。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读文,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欣赏描写落日的语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 、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在三亚看落日真有意思。”这节课我们就把自己想象成一只自由自在的海鸥,飞到三亚每一个美丽的地方,感受那里的热带风情。现在我们来看看三亚的落日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二、品读感悟第二自然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是个怎样的地力'?

1、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从这段中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

(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光。)

(板书:热带风情)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下做上记号。

交流:

①“蓝透子”、“碧玉般”、“玉屑银未般”、“金灿灿”等词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状美,

②“挺拔俊秀”等词突出了椰树的姿态美。

③“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2)结合课文对白鸥、椰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又瑰丽画面的想象。

(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

① “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

②“蘸”、“搔”拟人化手法的运用。

③“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4)三亚的海那么蓝,鸥那么白,树那么秀,沙那么亮,怎能不让人喜爱至极呢?齐读第二段,读出喜爱之情。

(5)指导背诵。

三、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夕阳滑落的景象。

1、自由读第3、4自然段,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2、交流:

(1)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

(板书:像孩童)

投影映示: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①哪些地方写出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

(抓住“歪着”“红扑扑”“毫无倦态”“潇潇洒洒”等词语感悟太阳的孩童形象。)

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③指导朗读。要求抓住关键问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2)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

(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①投影映示: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厂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

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轻声读这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指名说。

(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了)

(板书:像灯笼)

指导朗读第二个句子。

②读夕阳“在海面蹦跳”的句子。

你怎么理解句中的“再一次”?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了什么?想象夕阳在“海面蹦跳”的.情景。

指导朗读。

③投影映示: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

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

美姿势人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分组读两个句子,比较两句话, 指名说。(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日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板书:像跳水员)

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

齐读第二句话。

(3)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是怎样看落日的,找一找有关语句。(“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

为什么要写这些?(突出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赞赏和惊叹,同时也从侧面突 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

3、通读本段,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 指导背诵第三段。

四.总结全文

这美妙绝伦的落日景象让人赞不绝口,心中的千万感慨化为一句话就是——(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节)。有时间的话,把自己喜爱的句子背出来,让落日美景永驻心间。

板书设计:

像快乐的孩童

2、三亚落日 像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

像轻快、敏捷的跳水运动

这篇课文极富生命力,

三亚落日,真美!美就美在它的色。似乎是大自然这个画家把手中的调色盘一挥,最美的颜色全落在了三亚一样。

三亚落日,太美!美还美在它的形。挺拔俊秀的椰子树、碧玉般的树冠、玉屑银末般的细沙,这些都只是静态的形,就已经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卷。

三亚落日,极美!美更美在它的味。古往今来,多少文人歌咏落日。但在赞美落日之景时,总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然而,《三亚落日》却不。在作者眼里,落日只是一个孩童,毫无倦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它会抖落、它会蹦跳。又是一个出色的跳水运动员,会轻快、敏捷的弹跳。作者独特的感受、新颖的角度,让三亚落日在富有诗意的同时更有了深意。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抓住文本的训练点,关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如:你为什么喜欢快乐孩童似的太阳? (抓住“歪着”“红扑扑”“毫无倦态”“潇潇洒洒”等词语感悟太阳的孩童形象。)你为什么喜欢大灯笼似的太阳? (引导学生抓住“红灯笼“这一形象的说法,体会太阳发生的变化。借助课件,体会阳光映照在海面上的动人景象。)为什么把太阳比作跳水员?(引导学生想象跳水员敏捷的动作,体会太阳入水既快又轻的特点。)通过三个比喻句的评议体会,感悟夕阳滑落的三幅画面景象,想象课文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语感能力

篇3:苏教版六年级《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技能:学会观察画面,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展开联想,加强朗读品味,感受三亚落日的美景,感悟作者的情感。

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体会,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品味优美的语句,体会感悟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结合课件演示,感受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美丽的三亚落日风光。

看看课件,说说有什么感受?初步说说美在哪儿?是什么地方的美景?

板书课题:三亚落日

齐读课题,用一句话赞美三亚落日的美景。

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而我们今天就要跟随作者,来到美丽的三亚,欣赏“三亚落日”的美景?

二、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描写三亚落日美景的句子边做上记号。

2、再读做记号的句子,尝试写写批注。

3、小组交流批注,探究重点内容的意思。

4、全班交流。

指名读描写三亚落日美景的句子,读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同学补充发言,加深体会,深化理解。

鼓励与表扬。

5、学生同桌探讨课文的分段情况,说说分段的理由,练习概括段意。

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第一段(第1节)三亚看落日真有意思。

第二段(第2-4节)具体描写三亚落日的自然美景。

第三段(第5节)呼应开头,点题总结。

6、指名分段阅读课文。

三、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学习词语。

逊色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硕大无比

玫瑰    涨溢    一盏    蘸    椰子树    摇曳    搔着

指名读、齐读。

手指比画,记住。

当堂上台默写。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含义。

指名读句子,结合上下文,说说词语的含义。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出情感。

2、说说这一节的中心词语。

板书:真有诗意

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诗意”的?

文中用哪个词语概括了落日的美景?

板书:精妙绝伦

说说精妙绝伦的含义,体会文中用精妙绝伦的妙处。

3、指导情感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描红练习。

书写后说说应该注意哪些字的写法。

投影显示描红较好的字,指出优点,交流写好字的关键。

拿出习字册,练习书写钢笔字。教师巡视。

六、作业布置。

1、完成习字册的作业。

2、熟读课文,练习初步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文章中心。

4、思考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默写词语。

2、说说课文默写了三亚落日的哪些美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指导学习课文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阅读提示:

自由读第2段,说一说三亚是怎样一个地方?

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哪些美丽的落日画面?

2、学生自读,自学,思考后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对第二节的学习情况。

指名阅读第二节。

交流。

课件出示热带风情的画面,欣赏,阅读相应的句子。

板书:热带风情

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光。主要写到了哪些景物?

板书:海水、天、白鸥、椰子树和海滩上的细沙

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

情感引读:三亚的海那么蓝,鸥那么白,树那么齐,沙那么亮,这样美丽的景色在你的面前,你的心情如何呢?(喜爱、由衷赞美)

学生情感朗读,注意读出这种喜爱之情。

4、交流第三、四节的学习情况。

自由轻声读3、4自然段。

思考:两个自然段描绘了几个日落的画面?

学生阅读,找一找,交流。

板书:像孩童、像灯笼、像跳水员。

选择最喜欢的画面,细细阅读,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全班交流。

先读自己喜欢的画面,注意情感的突出,再说说喜欢之处。

课件准备相应资料:

画面一、顽皮的美;

抓住绘色、描形、摹态的重点词语,感悟孩童形象以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细细阅读,体会作者喜爱之情。

画面二、温和的美;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火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比较这两个句子,说一说哪个好,好在哪里。

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了。

细细品味,阅读。

画面三、平静的美。

比较: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这两句写法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好在哪里?

把夕阳落下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引读:太阳入水悄无声息,水波不惊,消失得那么自然,要读出一种平静之美。学生阅读。

5、感情朗读第二段,总结三亚落日的全过程。

学生总结交流,板书概括。

金红一色――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地入水

6、看到这么美的日落景象,我们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学生写一写,交流自己的情感。

7、练习反复阅读第三、四节,尝试背诵。

三、指导学习第三段。

齐读第五自然段,注意突出怎样的语气?

这一节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呼应开头,点题总结。

四、总结课文。

自由阅读全文,表达赞美之情。

课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是文章显得这么优美?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

描写的中心明确。

环境的描写,突出中心,充满诗情画意。

学习课文,你有什么话语要说一说,想表达一下怎样的情感?

对伟大祖国、对美丽的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五、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语句,表达对三亚落日美景的赞美之情。

3、模仿描写一处美景。

[苏教版六年级《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篇4:三亚落日语文教学设计

《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短文。作者运用活泼、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清新、词汇丰富,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三亚落日的深深喜爱和赞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情感熏陶、背诵积累的好教材。考虑到绝大部分学生没去过三亚,更没亲眼看到三亚的落日。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初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其中目标2是教学重点,目标3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本文篇幅不长,我预设用两课时完成以上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谈话导入、初读感知、理清条理、布置作业。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意,理清课文层次。在第一个环节“谈话导入”中,我以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引入,初步让学生感知日出给人带来美好、向上的感觉。那日落的景象如何?随即揭示课题,(板书:三亚落日)指导学生读好课题,明确写的是“三亚”这个地方的“日落”。接着就进入“初读感知”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扫清字、词障碍。在分自然段朗读的同时相机正音,读准多音字“悄”qiǎo。然后指导学生归纳自然段主要意思。在学生初步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绘了落日景象?”来理清课文条理。在这一课时的最后,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摘录优美语句。3.朗读课文。

下面我重点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我将在第一课时教学的基础上,安排三个环节:复习检查、精读感悟、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精读课文重点段落,使学生感受三亚风光美,三亚落日更有诗意。

课始,先对课文中出现的词语进行复习,回顾上一课的学习内容,然后通过引读“在三亚看落日”,作者觉得“真有诗意”(板书:真有诗意)激发学生的神往之情。同时,引领学生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精读感悟”。课文第2自然段介绍三亚浓郁的热带风光,我先让学生观赏三亚风光录像,使学生有感性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蓝天、碧海、白鸥、椰树、沙滩等景物来领略三亚的热带风情。由“三亚的热带风光美,三亚的落日更美”这句话自然过渡到(第3-5自然段)的学习。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如何引领学生从语言文字的描述中领悟体会落日的美景,我设计了以下步骤:

1、默读课文,感受日落画面。在活泼轻快的音乐声中默读课文,看看日落的过程由哪几幅画面组成?估计学生能够找出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美的跳水员。

2、组织交流,指导朗读。通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描写?” 组织学生交流。结合交流,媒体出示相应的画面,再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3、品味语句,想像体悟。主要抓住太阳的变化、海水的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美的跳水员。

如第3自然段的学习,我是这样进行的: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不难回答“像孩童”。再进行研读: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估计学生很快就会抓住“红扑扑、抖落、溅出”这些词语体会到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为了让学生体会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作者对夕阳的喜爱,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并结合动作去感受夕阳“孩童”般的快乐形象。再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由此体会三亚落日那富有诗意的情景。

学习第4自然段其它两句比喻句时,我也将采用上述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如,我让学生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轻读想像,体会大红灯笼在“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蹦跳的可爱情趣,感受似跳水员“轻快敏捷弹跳入水”的日落情景。

4、图文对照,指导背诵。课的最后,我将留5分钟左右,让学生先理后背,逐段击破,再连段成篇进行背诵练习,以竞赛加星插红旗来激励学生,提高背诵能力。让优美活泼的日落画面定格在学生脑中,让诗意的文字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感悟理解——品味深化——积累运用之目的,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写作类似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完课文,进入第三个环节“拓展延伸”。我设想让学生观察我们这个地方的日出或日落景象,进行一次小练笔,学习作者用丰富的词汇,准确生动的比喻、拟人等写法,进行写作训练,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篇5:三亚落日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三亚落日教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美丽景色的句子。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在对课文诗一般语言的朗读中品味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中国地图、小黑板。

2、布置预习。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我国的南部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叫做三亚。(出示中国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三亚?

板书:三亚落日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而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是“三亚落日”,在三亚看到的落日是怎样的呢?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

赤朱丹彤溅出收敛光芒硕大无比玫瑰

涨溢一盏蘸椰子树摇曳搔着醉醺醺

⑴指名读。

⑵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同时弄清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预习了课文,你还懂得了些什么?

三、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描绘三亚落日美景的?(第3-5自然段)

2、这样,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四、精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画出最能概括全文的句子。

(板书:真有诗意)

2、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诗意”的?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⑴学生试读。

⑵说说哪些词句在朗读时应特别注意?(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应读出怎样的感情?

⑶范读、齐读。

五、精读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那三亚是怎样一个地方呢?

1、自由读第2段,说一说三亚是怎样一个地方?

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教案《三亚落日教案》。(板书:热带风情)从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光。

2、课文中写三亚美丽的热带风情,写到了哪些景物?

(海水、天、白鸥、椰子树和海滩上的细沙。)

3、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

4、三亚的海那么蓝,鸥那么白,树那么齐,沙那么亮,这样美丽的景色在你的面前,你的心情如何呢?(喜爱、由衷赞美)

5、指名读,请读出这种喜爱之情。

6、指导背诵。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一、二段。

二、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在这样的地方看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夕阳滑落的景象。

1、自由轻声读3、4自然段。

思考:两个自然段描绘了几幅日落的画面?

板书:像孩童、像灯笼、像跳水员。

2、在这三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把它选出来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3、讨论评读要点。

第一幅:

⑴突出场面热烈壮观;

⑵抓住绘色、描形、摹态的重点词语,感悟孩童形象以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⑶体会作者喜爱之情。

第二幅:

⑴这时的太阳和第一幅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投影出示:

①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②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火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a.比较这两个句子,说一说哪个好,好在哪里。(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了

b.齐读这一句。

⑶突出太阳的顽皮。

⑷理解“硕大无朋”。

⑸抓住大海颜色的变化“原色--玫瑰色”,体会景色的优美。(理解“涨溢”)

⑹突出太阳的轻快、敏捷。

第三幅:

⑴投影出示:

①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②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这两句写法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好在哪里?

(把夕阳落下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b.指名读这一句话。

⑵太阳入水悄无声息,水波不惊,消失得那么自然,要读出一种平静之美。

4、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是怎样看落日的,找一找有关语句。

(“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

5、为什么要写这些?

(突出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赞赏和惊叹,同时也从侧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

6、读到这儿,同学们知道三亚落日的全过程吗?

出示填空。

金红一色→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地入水

7、日落是个完整的过程,想不想把这三幅画面完整地欣赏一遍?再读三、四自然段。

8、看到这么美的日落景象,我们不得不发出赞叹。

齐读第五自然段。

9、背诵第三段,愿背哪一节就背哪一节。

三、总结课文。

三亚的落日是那么美丽,作者描绘的语言是这样美好,你们想不想来赞美它呢?

板书设计:

2、三亚落日

像孩童

真有诗意像灯笼

像跳水员

篇6:三亚落日语文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写景短文,作者用活泼、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文章层次清楚,词汇丰富,语言清新,可以将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教学的重点。

文章开篇点题,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正当人们急于欣赏三亚落日时,文章却宕开一笔,先写三亚的海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作者从天写到海,既描绘了三亚海的特征,有为下文写落日提供了环境和背景。接下来的3、4小节,写三亚的落日,太阳落下的过程,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无声地入水。文章的最后写了作者对三亚落日的赞叹,也呼应了前文。

浓墨重彩的描绘,鲜活的比拟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而如何让学生理解,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

教学目标 :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景,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词语小黑板、挂图、幻灯、配套光盘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脉络

一、导入

1、日出的美景,我们许多同学都欣赏过,但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日落的情景呢?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播放课文录音。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美妙绝伦 风情 挺拔俊秀 软软地 活泼

毫无倦态 依旧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硕大无朋 光芒 悄然无声 边缘 缘故

水波不惊 顽皮 玫瑰 涨溢 灯盏

①、朗读词语

②、交流词语意思:

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

硕大无朋:大得无与伦比。朋,比。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你以为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第一部分(1)点名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第二部分(2)介绍三亚洋溢着热带风情的自然风光。

第三部分(3-5)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四、作业

1、习字册描红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欣赏佳句。

一、复习

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在我国的南方,有一座非常美丽的海滨城市三亚,那里的日落景象富有诗意,美妙绝伦。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三亚欣赏美丽的落日。

2、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1、三亚地处热带,所以它有着许多独特的热带风光。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欣赏欣赏三亚的热带风光,把你认为最美的热带风光介绍给同学。

2、交流:

海与天蓝极了 椰树挺拔俊秀

海鸥 洁白 沙滩细腻松软

3、小结:的确,三亚就像同学们描绘的那样,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是一个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的地方。你们看,那里的天和海蓝极了。(引读: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挺拔俊秀的椰子树沙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

4、同学们,你们喜欢三亚的热带风光吗?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第三五自然段

1、三亚的热带风光美,三亚的落日更美,你们想不想亲眼目睹呢?轻声读第三五自然段

2、日落的过程是有几幅画面组成的?读一读课文3、4自然段,找一找,按时间顺序简要地说一说。

板书: 像孩童

像灯笼

像跳水员

3、这三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呢?把他找出来读一读。

4、学生选读交流

帮助理解第三幅:

(1)、你从哪里看出太阳很活跃?

(2)、这时候的太阳和第一幅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3)、在太阳的映照下,海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4)、太阳是怎样落水的?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4自然段

6、看到这么美的日落景象,我们不得不由衷地发出赞叹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练习说话,总结全文

1、三亚落日的确很美,你们想不想来赞美它呢?请自选一幅,用三亚落日,你( )的格式说一段话。

2、小结:大自然懂得景象变化万千,只要大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仔细观察,就一定也会发现更多的美。

四、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练习背诵课文,总结课文,完成练习。

一、复习,总结

1、你最喜欢哪些描写落日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2、自由朗读课文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二、指导背诵

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2、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画面。

4、轻声练习背诵全文,指名背诵。

三、迁移练习

以三亚落日写一段话,选用课文中的词语,从太阳、海水两方面描绘,也可以选择日落时的一个画面描绘。

四、作业

1、摘录课文中描写落日的你喜欢的语句。

2、组词

软( ) 浅( ) 敛( ) 玫( )

次( ) 溅( ) 剑( ) 枚( )

丹( ) 硕( ) 悄( ) 张( )

彤( ) 领( ) 消( ) 涨( )

3、多音字组词

悄 qiao ( )

qiao ( )

附板书: 2、三亚落日

像孩童

真有诗意 像灯笼

像跳水员

篇7: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景的课文,题目是:2 三亚落日(板书)

2、解题,你知道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吗?

3、(出示中国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三亚?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本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课文却特意写了三亚“落日”,在三亚看到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浯:

美妙绝伦 硕大无朋 收敛 涨溢

赤朱丹彤 热带风情 悄然无声 笑颜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浯: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硕大无比 玫瑰

涨溢 一盏 蘸 椰子树 摇曳 搔着 醉醺醺

指名读,注意“硕”“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搔”是平舌音。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彤,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硕大无比:硕,大;无比,没有什么可比得上。形容无比的大,

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

收敛:(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第3~5自然段)

2、课文第1、2自然段分别写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3、学生划分段落。

四、精读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画出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在三亚看落日真有意思。”)

(板书:真有诗意)

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诗意”的?(有诗情画意,具有诗的韵味,能让人产生非常美好的想象等。)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试渎。

(2)指导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等词句,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3)范读、齐读。

五、指导书写

“溅”:左中右结构,三部分要写紧凑。

“盏”:上下结构,上大下小。

“彤”:左右基本一样大,先写点,再写横。

篇8: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过渡: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在这样的地方看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夕阳滑落的景象。

二、品读感悟三、四自然段:

(一)理清层次,整体把握

1、请观看课文精美的插图,耳朵倾听老师朗读,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享受、去感悟,然后思考:夕阳滑落的景象是由哪几幅画面组成的?作者将不同阶段的落日分别比做了什么?

2、同座交流。

3、全班交流:

①第一幅画面:太阳离海面还有一段距离,比做“快乐的孩童”。(板书:像孩童)

②第二幅画面:太阳挨近海面时,比做“大红灯笼”。(板书:像灯笼)

③第三幅画面:太阳投入海面时,比做“跳水员”。(板书:像跳水员)

4、自由朗读三、四自然段,整体把握日落全过程。

(二)研读自悟,积淀语感

1、在这三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把它选出来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2、讨论评读要点。

第一幅:

⑴突出场面热烈壮观;

⑵抓住绘色、描形、摹态的重点词语,感悟孩童形象以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⑶体会作者喜爱之情。

投影映示: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①哪些地方写出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 (抓住“歪着”、“红扑扑”、“毫无倦态”、“潇潇洒洒”等词语感悟太阳的孩童形象。)

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③质疑:“太阳的笑颜”指什么?(结合“金红一色”、“热烈一片”,帮助学生体会当时的壮观场面。)

④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⑤指导朗读。要求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热烈景象的无限喜爱。

第二幅:

⑴这时的太阳和第一幅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投影出示:

①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②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a、比较这两个句子,说一说哪个好,好在哪里。(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了。)

b、引导学生抓住“红灯笼“这一形象的说法,体会太阳发生的变化。借助课件,体会阳光映照在海面上的动人景象。

c、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⑶ 出示:兴许是悬(浮)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落),刚一挨(碰)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

a、轻声读这一句,比较原文用词和括号里的词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 引导学生理解、区别。

b、学生体会后,齐读这一句,突出太阳的顽皮。

⑷理解 “顽皮地蹦跳”:这涉及到一定的科学常识。因为海面上水汽很多,太阳光透过水汽就发生了折射,所以产生了这种现象。这一切在作者眼里都成了太阳的顽皮。

⑸抓住大海颜色的变化“原色――玫瑰色”,体会景色的优美。(理解“涨溢”、“硕大无朋”)

⑹指导朗读。 突出太阳的轻快、敏捷。

第三幅:

过渡:长时间地看这一轮落日,觉得眼前的这轮落日何止只像一只大红灯笼,看着看着,这轮落日仿佛有了一份生机,有了一份情意。还记得李白的《送友人》吗?里面有这么一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出示)“故人”就是指下文的――跳水员。

⑴投影出示:

①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②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这两句写法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好在哪里?

(把夕阳落下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b、指名读这一句话。

c、太阳入水悄无声息,水波不惊,消失得那么自然,要读出一种平静之美。引导学生理解:她像跳水员,入海时是“水波不惊,悄然无声”,可见她是位技术高超的运动员。她的身材肯定非常苗条,如果身材肥胖臃肿,入水时就会溅起很大的水花,谈不上优美和赏心悦目了。

d、再指名读这一句话。齐读这一句话。

⑵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是怎样看落日的,找一找有关语句。

(“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

⑶为什么要写这些?

(突出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赞赏和惊叹,同时也从侧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

⑷读到这儿,同学们知道三亚落日的全过程吗?

出示填空:

金红一色→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地入水

⑸日落是个完整的过程,想不想把这三幅画面完整地欣赏一遍?再读三、四自然段。

⑹把自己喜爱的句子背出来,让落日美景永驻心间

三、总结全文

1、师:这美妙绝伦的落日景象让人赞不绝口,心中的千万感慨化为一句话就是――(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2、师:(点击课件)这就是三亚的落日!请同学们在画纸上把太阳滑落的景象画下来,如果有什么话要说,也可以写在旁边。

四、作业设计

三亚的落日是那么美丽,作者描绘的语言是这样美好,你们想不想来赞美一下家乡日出或日落的情景?试着写下一、两段话。

篇9:《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不,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朗读品味文章中描写三亚落日美丽景色的语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文章中描写三亚落日刹那间的语句,细细品味作者对词句的锤炼,学习写法。

教学程序设计

1、 复2、习旧知

1、 听写生字词(课件出示课后生词)

2、 齐读第一段

3、 精讲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课件出示三亚风光图)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从这一段中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

(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光)

(课件出示:热带风情)

你从那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下做上记号。

交流:

A、“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状美。

B、“挺拔俊秀”等词突出了椰树的姿态美。

C、“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结合课文对白鸥、椰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有瑰丽画面的想象。

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

A、“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

B、“蘸”、“搔”拟人化手法的运用。

C、“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三亚的海那么蓝,鸥那么白,树那么秀,沙那么亮,怎能不让人喜爱至极呢?齐读第二段,读出喜爱之情。

指导背诵。

4、 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一起起欣赏夕阳滑落的景象。

1、 自由读第3、4自然段,2、 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3、 。

4、 交流:

(1) 在第3自然段中,(2) 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

(课件出示:像孩童)

课件出示: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是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A、那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

(红扑扑、抖落、溅出)

B、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C、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D、指导朗读,要求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3) 读第4自然段,(4) 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

(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A、 课件出示: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а、轻声读这一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

b、指名说。

(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写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了)

(课件出示:像灯笼)

c、指导朗读第二个句子。

B、 读夕阳“夕阳在海面蹦跳”的句子。

a、 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再一次”?

b、 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什么?

c、 想象夕阳在“海面蹦跳”的情景。

d、 指e、 导朗读。

C、 课件出示: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分组读这两个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话运用了比拟的写法好在哪儿?

指名说

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

齐读第二句话

3、通读本段,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为什么喜欢。

指名读,再抄写下来。

4、指导背诵第三段。

5、 总结课文

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饱含着作者对这一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

让我们再次欣赏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观。

(课件出示、播放课文录音)

教学反思:

本课是苏教版小语第十册的课文,文章以华丽的词藻、优美的语境,细腻的笔锋,描写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读着课文,人们会不知不觉地进入诗一般的意境中。学习过程中,我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结合现代的教学设备,让学生在读、观、听中,品味景的美、境的美、意的美,不但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祖国河山的美丽,更感受到了作者优美的文风,这才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我也从学生的收获中找到了成就感!

篇10:《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一、由题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课题,要求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齐读课题后,问学生:从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三亚那里景色怎样?落日时是怎样的情形?

【意图:实施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前提是要有问题情境。由题质疑的两个问题,就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条件,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学生字表上的生字,相互听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进行纠正。在此基础上,通读全文,要求通过练习,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面向全体,检查评价。先指名学生读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注意点拨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悄然无声、涨溢、搔着脚板”。再请多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适时纠正读音,使每个学生都能读正确、读流利。在读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的语境,理解“倦态、硕大无朋、敏捷、缘故”等词语的意思。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初读课文之后的感受。

【意图: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学好一篇课文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采用个人自学、小组交流、集中检查的方法,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三、分步导读,品味诗意

1.导读三亚美景。

从学生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三亚那里景色怎样”入手,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描写三亚景色的第二自然段。再细读这一段,想想:如果要画一幅图,要画哪些景物,需要哪些色彩?

组织交流:景色有蓝蓝的天、蓝蓝的海、洁白的海鸥、碧绿的椰树、金色的细沙。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这些景物中,自己最喜欢什么景色?为什么?并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意图:通过如果画画要画哪些景,需要哪些色彩,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有效地将语言文字转换成了美丽的形象。仅仅停留于此还不够,教学中还要使这些形象“活”起来,增进学生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喜爱之情。】

2.导读落日美景。

(1)整体感知落日特点。由学生所提的第二个问题“落日时是怎样的情形”,导读第1自然段,找出两个词语:“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从而对落日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

(2)具体品味落日过程。先让学生读描写日落过程的第三自然段,说说落日的过程怎样美妙。――学生读文,想想在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组织讨论:一是太阳红扑扑的脸蛋,二是抖落下赤朱丹彤,大海(包括人、景)都染成了红色。指导学生用快乐、活泼的语气朗读。

再读第4自然段,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学习这一段。先读文,想想在头脑中出现了哪些画面?讨论:①太阳像个大红灯笼的画面。②太阳顽皮地在海面上蹦跳的画面。③太阳轻快、敏捷入水的画面。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整体朗读第3、4自然段,读出美妙绝伦,读出诗意。

【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遵循了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通过在头脑中浮现相关的画面,让学生感知了日落,由活泼快乐到温和平静再到敏捷入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这样的学习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就将“美妙绝伦”、“真有诗意”具体化、形象化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定会被大自然的美妙所折服,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

四、读全文,读写结合

1.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赏读全文。在赏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背课文的第3、4自然段。

2.要求学生课外观赏家乡的日出或日落景象,写一篇习作,并在语言描写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

【意图:背诵课文是进行语言积累的好形式,而背诵课文是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为学生内化吸收语言提供了帮助。】

附:板书设计

像快乐的小孩天海金红一色

三亚落日美妙绝伦慢慢下沉真有

像大红灯笼突然轻快、敏捷诗意

悄无声息、水波不惊

篇11:《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写景短文,作者用活泼、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浓墨重彩的描绘,鲜活的比拟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而如何让学生在赏读中感受到其境、其言之美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设计理念: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设计以此为立脚点,强调阅读的个性化,让学生在美文的熏陶中有独到的感悟,并在有所积累的前提下有所表达。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景,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词语小黑板、挂图、幻灯、配套光盘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导入

1、日出的美景,我们许多同学都欣赏过,但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日落的情景呢?今天我们到三亚看落日。

2、板书课题,齐读。

3、解题:三亚的位置。

二、范读全文。

在舒缓、优美的钢琴曲伴奏下,教师美读全文,并要求学生

1、标段落号。

2、喜欢的段落前做个记号。

三、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要求:1、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2、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3、读不顺,不理解的地方更要多读。

四、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词语,指名朗读:

美妙绝伦风情挺拔俊秀软软地活泼

毫无倦态依旧赤朱丹彤溅出收敛

硕大无朋光芒悄然无声边缘缘故

水波不惊顽皮玫瑰涨溢灯盏

2、交流词语意思:

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

硕大无朋:大得无与伦比。朋,比。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五、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六、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欣赏佳句。

一、通过昨天的学习,三亚落日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用课文每一节中的词语回答:诗意,美妙绝伦)

落日难道还有区别吗?三亚落日如此诗意、美妙绝伦是因为什么呢?

(引入第二自然段学习:是因为背景--湛蓝的海,是因为那里的热带风情--椰林与沙滩)

二、很自然地作者第二段便着笔描写落日的背景,那是个怎样的地方啊。

自由读。交流体会。

要点1、苍海:天地一色,白鸥飞翔(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

要点2、椰林:挺拔俊秀,风中摇曳身姿。

要点3、海滩:金灿灿、亮闪闪,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

--浓浓的、软软的、暖暖的热带风情,养眼,养心!

(如果找到,可播放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

齐读

三、就在这蓝天碧海的映衬之下,三亚落日于是呈现出少有姿态。

1、自由读。注意做到:

口中有味--你能体会到语言的美吗?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这种美吗?

心中有形--边读边想象落日色彩、形态之变化

下笔有神--写出自己的独到体会来,可以品一个词的妙用,妙意,也可以品语言的传神,还可以品想象的奇妙以及作者情感的表露。

2、交流:方式:我来读_,(读课文片断),(谈自己的读书感怀)

重点把握:

(1)、落日的色彩: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大红灯笼

(2)、落日的生气: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地入水

(3)、传神的描写:(像孩童,像灯笼,像跳水员)

(4)、“我”的表现:惊讶,生怕;瞪大眼睛

3、齐读3、4。

师接5: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练习背诵课文,总结课文,完成练习。

一、复习,总结1、自由朗读课文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二、指导背诵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2、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练习背诵。3、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画面。4、轻声练习背诵全文,指名背诵。三、迁移练习以“三亚落日”写一段话,选用课文中的词语,从太阳、海水两方面描绘,也可以选择日落时的一个画面描绘。四、课外作业

参考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较好地结合课文理解。

2、初步感知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达到有一定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发导入

太阳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十分赞美的,不过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点,今天,带领大家去海南岛的三亚看看落日,看他有什么特色。

板书:2、三亚落日。

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的地理位置,指出三亚是观看日落的好地方,课文写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范读课文(同时对学生提出聆听时的要求。)

三、初读指导

1、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的情况。(课前已经布置学生去预习了)

(1)出示词语:

赤朱丹彤溅出收敛光芒硕大无朋玫瑰涨溢

一盏蘸椰子树摇曳搔着醉醺醺软软

(2)指名读,注意“硕”“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搔”是平舌音。

(3)自主交流感兴趣的词语意思,教师视情况点拨:(以下词语意思必须掌握:)

赤朱丹彤悄然无声硕大无朋美妙绝伦收敛

3、指名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句子。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课文第1、2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学生分段、简要说说段意。(重要培养他们分析综合能力。)

四、再读感知

1、自由轻读,画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板书:真有诗意)然后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感悟、理解“真有诗意”的。(非常富有诗情画意,具有诗的韵味,让人产生非常美好的想象。)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试读。

(2)朗读指导。重点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

(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3)多种形式朗读(还可以试着让学生与老师比赛,其他同学来评读,以这来加强感受)。

五、精读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出示投影三亚风光)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情。)(板书:热带风情)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上作记号。交流:

①“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态美。②“挺拔俊秀”等词语突出了椰子树的姿态美。③“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2)结合课文对白鸥、椰子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又瑰丽画面的想象。

(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蘸”“搔”拟人手法的运用。“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4)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读一读,再抄写4遍。

第二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继续带着你们到三亚观赏那富有诗意,美妙绝伦的日落的景象,你们愿意去看一看吗?

二、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夕阳滑落的美景。

1、自由读第3、4自然段。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2、交流:

(1)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板书:像孩童)

投影: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品读:

a、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板书:(红扑扑、抖落、溅出)

b、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c、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d、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2)品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①投影: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学法:

a、轻读这一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

b、指名说。(板书:像灯笼)

c、指导朗读第2句。

②读夕阳“在还面上蹦跳”的句子。

a、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了什么?

c、想象夕阳“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导朗读。

③投影: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小组合作研究:

a、品读感悟,比较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b、第二句运用了比拟的方法,好在哪里?

c、组内交流。选派代表,综合大家意见。

大组交流。(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板书:像跳水员)

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

激情赏读。

(3)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看落日的

篇12: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透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

2、潜力目标: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潜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资料及重点、难点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短文。作者运用活泼、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liuxue86.自然段开门见山,点明“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第二自然段介绍三亚洋溢着热带风情的自然风光。第三、四、五自然段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课文语言清新,是帮忙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教材。教学本课可侧重在网络环境下,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功能,透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帮忙学生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于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已不再陌生,已经具有必须的语言文字的推敲潜力,但对于南方三亚的自然风情尚缺乏感性的认识。因此,教学中采用现代媒体帮忙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一个有效的环节。再者,学生具备了计算机操作潜力与初步的上网潜力,能自己上网浏览与搜索,也能利用网络社区的论坛等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为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解决了最根本的问题。

四、教学媒体设计:

学生能够透过互联网搜索浏览信息,并透过科建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广播、监控、求助等功能进行交流。

(1)带给搜索引擎,帮忙学生搜索资料。

(2)开放论坛,学生能够在论坛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遇到困难能够发帖求助,让老师和同学帮忙共同解决。

(3)屏幕广播,把优秀的观点透过论坛和屏幕广播的方式展示出来,共同赏读。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分析

本课学习注重教与学相融合,注重学生自主性学习与协作性学习相结合。

1、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透过设计的powerpoint(结合具体的课文语言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资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积累语言,并引导学生透过自由上网查找资料,开展课外阅读和课题研究,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2、小组协作学习:对某一问题经过学生互相讨论、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实现全面认识,体现协作性。如学习“三亚日落的情景”时,学生透过科建多媒体教学网络,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协作学习潜力。

教法设计:

1、复习,情趣导入:以课文中心句为切入点,透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学生带进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以“三亚风光”系列图片为引子,图文结合,学习第二段课文。首先出示“三亚风光”总图,结合阅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资料;其次,透过屏幕广播“白鸥”、“椰子树”、“细沙”的图片及文字,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感悟课文资料及作者的感情;再者,透过朗读,品味课文余音。

3、透过系列文字片,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第三段。这段课文是理解上的难点,教学中,透过设计比较式的文字片,引领学生咬文嚼字,逐步品味作者表达的资料、情感、手法,认识写法、积累语言。在实际操作中,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用心性和首创精神,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4、阅读结尾,情感升华。学习本段是全文的归结,以“你想用什么话语赞赏”为话题,让学生利用科建多媒体教学网充分释放自己的理解,掀起阅读的高潮。

5、总结全文,布置作业。行至结尾,仍留有余音,透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组织学生网上搜索、欣赏优美的“三亚风光”及从“光、色、日、霞”四个字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网上查阅资料,进行课题研究。透过因特网络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了超多的信息,使教学容量大为增加,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三亚落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三亚落日教案

三亚落日课文教学实录

《三亚落日》课文教学分析

课文《三亚落日》教学反思

六年级人教版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文《三亚落日》的教学反思

六年级下册语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六年级下册语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