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欢乐颂》含反思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罗冰的爱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欢乐颂》含反思(共含1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罗冰的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欢乐颂》含反思

篇1: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欢乐颂》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欢乐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归纳整理歌词,并能用体态动作创造性地表现。

2、用欢快活泼的情感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唱法。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准备:

1、活动背景图一幅,节奏谱二张,图谱一张.

2、符号标志若干,《郊游》、《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份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室。

幼儿在《郊游》歌声中欢快的边动作边进入。

二、练声、节奏型练习。

引导幼儿看节奏谱,模仿动物叫声:

① / 吱吱 吱 吱/ 吱 吱吱 吱

② / 游游游游 / 游 游游

三、引出主题,并理解歌词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① 师清唱,边唱边指图谱。

②提问:a、听了刚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指图谱)

b、解释脚印:因为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脚印。

2、完整朗读歌词。

四、掌握歌词内容。

1、用各种动作创造表现歌词内容。

①个别幼儿表现。

② 自由组合表现。

2、老师指图谱,幼儿坐下安静完整朗读。

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边朗诵边打出节奏。

五、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放录音磁带)

2、用象声词“啦”唱,熟悉旋律。

3、幼儿自指小图谱,听音乐学唱。

4、师生共同指大图谱唱。

5、出示符号“”、“唷保引导幼儿唱好顿音、连音和强音记号。

6、趟哂锥歌曲名称。

7、合唱:

① 幼儿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词。

② 幼儿按意愿唱“啦”或唱歌词。

六、结束:

幼儿手持话筒,边唱歌边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整堂课有两个知识目标,但时间分配的还不够合理。其中在知识目标(1)――体会歌曲情感,正确演绎歌曲中。整堂课的音乐出现的'频率还是少了点,时间还不在一半之上。在歌曲演唱、演译方面,情感处理的还不够详细。如果能从贝多芬的生平事迹,人生坎坷引入,在情感方面调动学生的情绪,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让学生多去演唱或是听老师范唱,让学生的情感随音乐进入平等、互爱的境界。这样可能学生在最后演绎出来的效果会更好的。二是在讲旋律的进行方式乐理知识时,老师讲的稍微多了点,其实这里可以让学生之间以多参与讨论、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这样可以既可以提高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讲音阶时,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各种例子,如我们可以把音阶中的每个音看成是一级一级的楼梯,形象地向学生介绍音符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掌握和理解。三在歌曲的强弱处理方面,老师也不需要讲得太多,重要的是让学生多听音乐,教师可以吹奏笛子,让学生辨别强弱的地方,这样学生演绎起来更容易点。一堂课下来,我觉得不在乎用了什么方法或手段,重要的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

小百科:《欢乐颂》,又称《快乐颂》(德语为Ode an die 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分,包含四独立声部、合唱、乐团。而这由贝多芬所谱曲的音乐(不包含文字)成为了现今欧洲联盟的盟歌、欧洲委员会会歌,亦曾被用作罗德西亚1974-1979年国歌《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的旋律。

篇2: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欢乐颂》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欢乐颂》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归纳整理歌词,并能用体态动作创造性地表现。

2、用欢快活泼的`情感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唱法。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准备:

1、活动背景图一幅,节奏谱二张,图谱一张.

2、符号标志若干,《郊游》、《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份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室。

幼儿在《郊游》歌声中欢快的边动作边进入。

二、练声、节奏型练习。

引导幼儿看节奏谱,模仿动物叫声:

①/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②/游游游游/游游游

三、引出主题,并理解歌词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①师清唱,边唱边指图谱。

②提问:a、听了刚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指图谱)

b、解释脚印:因为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脚印。

2、完整朗读歌词。

四、掌握歌词内容。

1、用各种动作创造表现歌词内容。

①个别幼儿表现。

②自由组合表现。

2、老师指图谱,幼儿坐下安静完整朗读。

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边朗诵边打出节奏。

五、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放录音磁带)

2、用象声词“啦”唱,熟悉旋律。

3、幼儿自指小图谱,听音乐学唱。

4、师生共同指大图谱唱。

5、出示符号“”、“唷保引导幼儿唱好顿音、连音和强音记号。

6、趟哂锥歌曲名称。

7、合唱:

①幼儿一半唱“啦”,一半唱歌词。

②幼儿按意愿唱“啦”或唱歌词。

六、结束:

幼儿手持话筒,边唱歌边走出活动室。

篇3: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欢乐颂》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欢乐颂》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归纳整理歌词,并能用体态动作创造性地表现。

2、用欢快活泼的'情感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唱法。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准备:

1、活动背景图一幅,节奏谱二张,图谱一张.

2、符号标志若干,《郊游》、《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3、幼儿人手一份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室。

幼儿在《郊游》歌声中欢快的边动作边进入。

二、练声、节奏型练习。

引导幼儿看节奏谱,模仿动物叫声:

①/吱吱吱吱/吱吱吱吱

②/游游游游/游游游

三、引出主题,并理解歌词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①师清唱,边唱边指图谱。

②提问:a、听了刚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指图谱)

b、解释脚印:因为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脚印。

2、完整朗读歌词。

四、掌握歌词内容。

1、用各种动作创造表现歌词内容。

①个别幼儿表现。

②自由组合表现。

2、老师指图谱,幼儿坐下安静完整朗读。

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动作边朗诵边打出节奏。

五、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乐曲一遍。(放录音磁带)

2、用象声词“啦”唱,熟悉旋律。

3、幼儿自指小图谱,听音乐学唱。

4、师生共同指大图谱唱。

5、出示符号。

篇4:欢乐颂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设计及反思

《欢乐颂》教案设计一

活动目标:

1.在图谱的帮助下,自主探索二声部的进入,初步学会二声部轮唱。

2在轮唱中能注意控制音量,与同伴协调的演唱。

3.体验与别人合作演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能熟练的看第一声部图谱演唱歌曲。

2.图谱(第一声部、第二声部)。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

(1)观察图谱,回忆歌曲名称。

师:小朋友们还记得这首歌曲吗?(欢乐颂)师:一起用欢乐歌声唱一唱吧。

(2)教师指图谱,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3)分辨乐句演唱。

师:这首歌曲一共有几句?请你演唱时在每一句的开头用拍手提示我一下。

幼儿在每句开头拍手并演唱歌曲第二遍。

师:除了用拍手还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呢?

(4)幼儿再次演唱并用身体动作提示每句的开头。

师:你们会用数字来提示我吗?请你一边唱一边用数字表示每一句。

2.学习轮唱。

(1)观察双声部图谱,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二声部演唱方式,初步了解第二声部的插入时机。

师:听到你们的歌声,我也忍不住想跟着你们唱了。看,我是这样唱的(教师边说边出示二声部图谱)。

师:谁看懂了?我是怎样唱的?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二声部的进入及轮唱的方法:你们唱第一句时我呢?你们唱第二句时呢?你们唱第三句呢?我唱最后一句呢?也就是说,我比你们晚唱一句,我是你们的“跟屁虫”。

(3)初步学习与教师一起用两声部轮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师:现在我要做你们的跟屁虫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4)师生合作演唱歌曲,教师边指图边默唱第二声部。

师:你觉得我唱的好吗?

(5)幼儿发表自己的建议。(如:声音太低……)师:那我把音量调高点,看看这次我的表现怎么样。

(6)师生再次合作演唱歌曲。

师:这次你们听到我的歌声了吗?

幼:听到了一点点。

师:我已经把音量调高了,怎么你们还是听到一点点呢?

幼:我们的声音太响,你的声音太低。

师:那这次你们把音量稍微调低一点,我再调高一点,好吗?

(7)师生第三次合作演唱。

(8)教师小结:合唱时既能听见自己的歌声又能听见别人的歌声,说明你的音量正合适,给观众会带来美得享受,要不然就是噪音了。

(9)幼儿学唱第二声部,把握第二声部的进入与演唱。

师:谁也想来做跟屁虫?很多小朋友都想做,那这次我们都来做跟屁虫,请钢琴先唱,做它的跟屁虫,好吗?

(10)教师边指图边带领幼儿演唱第二声部。

3.幼儿分组轮唱。

师:刚才我们是和钢琴合作演唱的,我们小朋友可以怎样合作演唱呢?

幼儿分两队合作演唱歌曲,然后交换演唱。

4.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结束部分的共同结束。

师:我们一个先唱,一个晚唱,是不一起唱结束的,有没有办法让两队一起唱结束呢?

幼儿回答。

若幼儿想不出,教师可以这样建议:我到有一个办法(出示最后一句话图谱贴在第一声部最后),你能看懂吗?

5.分队进行两声部轮唱并交换演唱。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又尝试了一种新的演唱方式,这种演唱方式叫做“二声部轮唱”,先唱的是第一声部,晚唱的是第二声部。

幼儿面向老师分两队轮唱。

6.结束。

师:刚才第一声部比第二声部先唱了一句,能不能先唱半句呢?先唱半句又该怎么演唱呢?下次我们再来探讨。

欢乐颂音乐教案设计二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感知理解歌曲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2、探索用两种表现方式,表现歌曲逐渐热烈的情绪。

3、能与同伴一致地歌唱和表演,体验歌曲欢乐的氛围。

活动准备

1、根据歌曲内容准备相关图片一幅。

2、音乐磁带或CD,录音机一台。

3、幼儿会演奏《欢乐舞曲》。

4、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圆舞板等,幼儿人手一件乐器。

活动过程

1、歌唱活动:毕业歌。

教师引导幼儿随着音乐有表情地演唱《毕业歌》。

2、看图欣赏歌曲《欢乐颂》。

--教师出示图片,启发幼儿看图说说: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做什么?

--教师:下面,老师把小朋友看见的画面川、朋友说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请大家仔细听----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带领幼儿看图念歌词。

--教师随着音乐带领幼儿念歌词。

--欣赏歌曲录音《欢乐颂》,鼓励幼儿 和 老师一起,轻轻地眼唱。

3、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随着钢琴伴奏的音乐,尝试着眼唱歌曲。

--幼儿歌唱,教师退出。

4、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唱歌,才能表现出歌曲越来越热烈的气氛呢?

--开展讨论活动。

--带领幼儿根据讨论出来的一个或者两个方案,进行歌唱活动,表现歌曲走越热烈的氛围。例如:分声部逐层累加、加入舞蹈动作、加入衬词、加入打击乐器的方式演唱不口表现歌曲。

5、打击乐:欢乐舞曲。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用歌声和动作表现欢快热烈的气氛,下面,我们用乐器,大家一起来演奏《欢乐舞曲》。

--教师带领幼儿使用乐器,演奏打击乐《欢乐舞曲》。

《欢乐颂》教案反思

《欢乐颂》是一首名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写的。它有着严整的形式,每行都用四步扬抑格(一重一轻)诗律写出,非常有规则的。我班的孩子对唱歌很感兴趣,唱歌本身就能抒发幼儿的情感,有的歌曲旋律比较平坦,孩子们演唱时会缺乏唱歌的激情。《欢乐颂》全曲曲调活泼,富有感染力,正好能让幼儿在唱歌中体验欢快的情绪。

一般在歌唱教学中,我们惯有 “三步曲”——练声、范唱、学唱,这种传统的教学容易使整个教学过程枯燥单调,幼儿的“三性”受到束缚。如何调动幼儿歌唱的积极性,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在歌曲《欢乐颂》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图谱教学。《欢乐颂》旋律优美,但歌词四大句的内容无一重复,幼儿不容易记忆。因此我设计跟歌曲相对应的图谱,把歌词、音高、节奏融合在图谱中,既形象又直观。比如歌曲的第一句我画了两个椭圆形表示天空和白云,第二句画了一个太阳和一只小鸟,让孩子们能更清晰的了解歌词的内容、节奏等。这种一目了然的方法幼儿比较容易接受,在学习的过程中打破了以往“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较大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三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5: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羞答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羞答答》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学习唱出两句“哎呀呀,哎呀”的不同强度。

2、根据歌词创编表演动作,学习用不同的姿态、神情表现羞答答的样子。

3、体验并表现好奇、害羞的情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事先玩过“眼睛藏朋友”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幼儿理解“羞答答”的意思。

1、猜测游戏:你的眼睛里藏着什么?

和你的好朋友面对面坐好,仔细地看看他眼睛里藏着什么?大家一起说出“朋友的眼睛里藏着我,我的眼睛里藏着朋友”。

2、幼儿与老师表演“羞答答”。

“当我看着你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不看我的眼睛了?”幼儿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如果别人一直盯着看我,我会不好意思,会害羞”。

3、不好意思、害羞还可以用“羞答答”词语表示,请小朋友与同伴进行对视,体验“羞答答”情绪。

二、幼儿学习歌曲。

1、教师讲述歌词,幼儿熟悉。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2―3遍,注意唱准“藏”的发音以及唱出“哎呀呀哎呀”的不同强度。

三、幼儿创编歌表演动作。

1、启发幼儿创编“羞答答”的`动作和神态,如:捂着脸、低着头、玩弄手指头、扭头、摆手等动作。

2、幼儿迁移游戏中对看时好奇的样子和相对时的配合,创编第一、第二句的动作。

3、引导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提醒幼儿唱第一、第二句时做好奇的动作,在唱到“看得我呀羞答答”时,自由地做害羞的动作。

四、幼儿表演唱歌曲,并与同伴做相应的动作表现害羞的情绪。

五、音乐表演:拉拉钩。

刚才,我们小朋友和你的好朋友,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害羞不好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和好朋友拉拉钩做一个大方的好朋友好吗?幼儿结伴游戏。

活动反思:

“羞答答”这个词语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如果老师一直盯着你看,你的心理会觉得怎样?”从难为情引出还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语“羞答答”来说,“你会用动作来做做羞答答的样子吗?”幼儿很兴奋的做出各种羞答答的动作,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理解了羞答答的含义。“哎呀呀哎呀”我采用了幼儿结伴表演的方式,用双手遮住脸从指缝中看好朋友和双手移开偷看好朋友的方式表演,把羞答答的样子表现的淋漓尽致,用个别示范与结伴表演的方式,巩固歌曲。

在幼儿学习歌曲之后,我先请个别幼儿结伴进行表演,在此基础上请其他幼儿模仿表演的动作。在唱唱跳跳的过程中,增加了幼儿学习歌唱的兴趣,并巩固了幼儿对歌曲的掌握。

篇6: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京剧》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初步学习局部默唱。

2、提高歌唱教学中善于提问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喜欢歌唱活动。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鸡和蛋”。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图谱、部分卵生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师:你们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二、欣赏与感受。

1、完整感受(两遍左右)。

①、第一遍范唱(钢琴给一个音):今天,老师就要来唱一首“鸡和蛋”的歌。

②、第二遍范唱(钢琴单手):要求一边想怎样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

2、游戏感受(三遍左右)。

①、当老师唱到“小鸡”的歌词时候,做相应的小鸡肢体的动作,其余不用做(部分孩子)

②、唱到“蛋”的歌词时,做相应蛋的动作,其余不用做(全部幼儿)

③、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表现“小鸡”,一部分表现“蛋”。

三、学唱歌曲

1、看图谱验证,填充图谱,完整演唱。

2、学习局部默唱。(用手指按住嘴唇的图示表示,遮挡相应的局部图谱)

3、图谱退位,演唱歌曲。

四、拓展练习

仿编歌曲,用其他动物代替鸡。

小百科:鸡是一种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鸡的种类有火鸡、乌鸡、野鸡等。而且鸡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属。

篇7: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京剧》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京剧中老生、花旦、丑角的外形及演唱特征。

2、能有情趣地模仿和表演,体验京剧欣赏和表演带来的乐趣。

3、萌发喜爱京剧的情感。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老生、花旦、丑角的录象片段;

2、道具:胡子、水袖、小丑帽、玉带、白鼻梁等;

3、老生、花旦、丑角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示花旦剧照,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小朋友见过吗?他与我们现在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

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演员们穿着这种特殊的服装,带上好看的道具边唱边做动作,这就叫戏曲,我们看见的这种叫京剧。

二、幼儿看录象,体验欣赏、模仿京剧的乐趣。

1、幼儿欣赏老生的片段。

(1)观察老生的打扮,找出特点。

(2)欣赏、感受老生的唱腔。

(3)模仿老生的表演。

小结:我们刚才学的这位脸上有长长的胡须,腰间佩玉环,脚穿厚底鞋,走路四方步的老爷爷,在京剧里叫老生。

2、欣赏花旦片段:

(1)介绍花旦:在京剧中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花旦。

(2)你们喜欢她吗?为什么?仔细看看花旦的打扮是是怎样的?

重点介绍水袖:这长长的袖子叫水袖。

(3)模仿花旦的表演

(4)花旦唱戏时候的声音是怎样的?感受花旦的唱腔和表演。

3、欣赏丑角片段:

(1)刚才小朋友都笑了,能说说为什么吗?你觉得他那里滑稽?

有白鼻梁,带小丑帽,表演起来动作很滑稽,在京剧里他是个丑角。

(2)模仿丑角的表演。

4、介绍京剧。我们认识了三个京剧中的角色,京剧是我国的国剧,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很多的外国人也喜欢京剧。

三、通过模仿表演,巩固对三个角色的认识。

(1)你们表演的真好,要是能带上道具肯定会更好。

介绍道具,说说是谁用的道具。

(2)戴上道具表演。

四、结束:按自己角色的表演特点边表演边退出教室。

活动延伸:

在其他领域中继续感受京剧带来的乐趣。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幼儿,但在活动过程中还是有所偏向,稍微忽略了有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同时每个环节的衔接也稍显急促,没有给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时间,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好地把握每个环节。

篇8: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京剧》含反思

目标:

1.能跟随伴奏表演戏曲或有戏曲风格的歌曲,感受戏曲曲调的特点。

2.丰富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认识。

3.知道寻找空处进行动作表演,动作的幅度不影响周围的同伴。

准备:

1.邀请有戏曲表演特长或对戏曲表演感兴趣的家长志愿者来园,参与音乐区戏曲表演的指导。

2.选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学习过的戏曲表演视频资料,如京歌《戏说脸谱》《龟兔赛跑》《大吊车》、豫剧《锄草》等,添加到音乐区ppt节目菜单中,便于幼儿自主播放。

3.提供扇子、面具、手绢等表演道具,如有条件可提供戏曲表演的服装。

玩法说明:

幼儿自行播放想要表演的戏曲视频,选择道具及服装,在家长志愿者的指导下,尝试跟随伴奏进行戏曲表演。

指导要点:

1.教师要提前与家长志愿者沟通,让家长志愿者了解大班幼儿在戏曲表演方面的学习内容及其学习特点,以便在指导时提高幼儿对戏曲表演的兴趣,丰富幼儿戏曲表演的经验。

2.家长志愿者可根据幼儿的表演情况进行适当的示范,引导幼儿表现出戏曲拖长腔的特点,并注意演唱的合乐性。教师要鼓励幼儿仔细倾听、认真欣赏、积极模仿。

篇9: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京剧》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随着音乐节奏模仿机器人的动作,表现音乐断顿、诙谐的特点。

2.根据情节表现机器人模仿地球人生活的动作。

3.迁移生活经验,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机器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机器人动作程序师:你们见过机器人吗?机器人怎样刷牙和洗脸的?机器人做动作和我们地球人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机器人做动作一顿一顿的,还有程序,很有趣。

二、根据情节模仿地球人动作。学习机器人程序1.机器人飞船降落在房顶上,看见地球人刷牙、洗脸,机器人按照程序进行模仿。

2.机器人飞船降落到公园里,看见地球人钓鱼、划船,机器人进行模仿。

请幼儿当地球人教机器人钓鱼和划船动作(要求地球人做动作时机器人看,机器人模仿时,地球人也在看)。

三、迁移生活经验,模仿地球人生活动作1.飞船降落在幼儿园的围墙外,看看操场上的小朋友都在玩什么?并学一学。

请个别幼儿当地球人,将小朋友玩的项目用动作做出来,机器人们模仿。

2.地球人找机器人做朋友。

(1)提问幼儿为什么地球人会找机器人首领做朋友?

(2)请个别幼儿扮演地球人找机器人做朋友,并提问在音乐的什么地方对接能量?

3.继续游玩,模仿地球人生活动作请幼儿扮演地球人带机器人去另一个地方看一看,教机器人动作。

四、结束活动这次我们在地球玩的时间太长了,必须要回到星球补充能量,请机器人们用我们的程序走回去吧。

篇10: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京剧》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感受乐曲的结构和热烈欢腾的气氛,用舞龙和敲鼓动作表现。

2、在语言节奏的帮助下,随音乐合拍做动作。

3、在双队进行时,必须注意与本组幼儿合作,又注意与其他组协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配乐儿歌朗诵,欣赏音乐。

(1)幼儿朗诵儿歌,教师用钢琴轻轻地弹奏第二段音乐。

(2)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配乐朗诵。

2、欣赏第一段音乐。

(1)引导幼儿会议过新年舞龙灯的情景。

(2)幼儿分两组,自由结成一条长龙,随音乐扭摆。

3、完整欣赏全曲。

(1)幼儿分两组,随第一段音乐做舞龙灯进行的动作。第二段音乐开始,两组幼儿一边互相对诵儿歌,一边互相敲锣打鼓。

(2)完整欣赏音乐,跟随音乐活动,进一步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小百科:1934年春,聂耳先生在在百代唱片公司负责成立民族音乐乐队,灌制民乐唱片。乐队初创时,聂耳便根据家乡昆明的传统曲目《倒八板》初步定稿了一首曲子——《金蛇狂舞》。

篇11: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京剧》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生动、活泼的说唱情趣,体验歌唱的快乐。

2、知道“功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的民间习俗,学习用歌声表现“广东小主人”的热情与好客,尝试用潮州话说对白。

3、学习× o× × × ×× ×× × - 的节奏型,能用动作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1、磁带、录相带各一盒。

2、围裙四件、玩具小茶杯、茶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幼儿随歌曲旋律拍手进活动室。

2.练声、节奏型练习。

(1)以“拍手向客人打招呼”的形式,学习节奏型:

× o× × × ×× ×× × -

(2)“用歌声欢迎客人”的形式,练声并唱准该句歌曲中的旋律。

(3)“唱一首欢迎客人老师的歌”,老师用潮州方言演唱,幼儿欣赏。

3.学习歌词内容。

(1)师生在一问一答中学习歌词的第一、二句。

(2)在动作表现中学习歌词的后半部分。

二、学唱歌曲

1.欣赏老师范唱歌曲。

2.幼儿观看有关“功夫茶”的录相,同时感受音乐旋律。

3.幼儿用动作感受、表现歌曲。

4.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二遍。

(1)幼儿能跟音乐节拍完整演唱。

(2)鼓励幼儿用歌声表现小主人的热情与好客。

5.引导幼儿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歌曲接唱。

三、游戏、表演

师生共同扮演游戏角色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篇12: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京剧》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单独表演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兴趣,体验在歌表演中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引导幼儿探索在歌表演中如何运用脸部表情和动作与他人交往。

3、引导幼儿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

二、活动准备:

课件、已学会儿歌《小熊过桥》、图谱、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2、以儿歌导入,完整欣赏歌曲。

3、随节奏说儿歌。

(1)教师示范随节奏说儿歌的方法。

(2) 幼儿随音乐节奏说儿歌。

(3)幼儿随音乐学唱整首歌曲。

4、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体验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

(1)出示图谱,拍打节奏,引导幼儿找出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2)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每一句歌词。

5、幼儿学唱歌曲。

(1)请幼儿完整地唱一遍。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小熊过桥的表情,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

(3)随音乐表演。

四、布置“小桥”的场景,幼儿分角色进行歌表演。

五、活动结束:集体舞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篇13: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京剧》含反思

教学活动目标:

1、熟悉(熊与石头人)歌曲的旋律, 理解歌词内容, 跟唱歌曲, 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2、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熊与石头人)的玩法, 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录音机,录音磁带,磁性黑板,粉笔,小熊头饰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幼儿自由想象,想象模仿各种动物动作

引题,今天天气真好,树林里面可热闹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了,你们听听什么小动物来了?

幼儿辨别不同的音乐,愉快的按节奏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音乐停止后转移座位坐向。

二,学唱新歌(熊与石头人)

1,,树林里面真热闹,我们小朋友也往树林走,想和小动物们一起做游戏。他们边走还边唱歌呢,你们仔细听他们唱了什么?教师唱两遍歌曲。

2,你们听到歌里唱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用简笔画形式将歌曲内容画在黑板上。如,小朋友说,小兔蹦蹦跳,教师就画只小兔。

3,幼儿看着黑板上的列图跟唱歌曲两遍。

4,幼儿自编歌曲动作再唱一遍歌曲

三,初步学会游戏(熊与石头人)

1、教师讲述游戏的'方法。并和幼儿一起创编动作。

2、教师扮熊进行游戏一遍。”熊”出现以后小朋友都假装成石头人,自由做照型不动,熊可以用表情和动作去试验石头人是不是真的。

3、请几名幼儿扮演熊,再玩游戏两遍。教师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四、幼儿自由结伴边唱歌边出活动室

篇14: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京剧》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随着音乐旋律,以肢体动作表现气球的各种动态。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角色扮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多次组织幼儿玩气球。

2、小鸟头饰若干,老鹰头饰与模型各一个。

3、道具房子、树和砖头(报纸团)。

4、音乐磁带,包括《气球跳舞》、《小鸟飞来了》、《老鹰来了》、《气球和小鸟跳舞》四个片段。

活动建议:

一、气球跳舞

1、通过谈话讨论引出课题。

2、播放音乐《气球跳舞》,幼儿按音乐节奏做动作,自由表现气球快乐的样子。

3、启发幼儿讨论并表演:什么样的动作可以表现气球快乐的样子?

4、幼儿再次听音乐表演,注意脸部表情和身体姿态。

二、小鸟、老鹰来了

1、在教师的引导下,请几名幼儿扮演小鸟,启发幼儿听音乐自由表现小鸟飞来和气球跳舞的情景。

2、后来飞来了一只老鹰,气球宝宝看见老鹰会怎么样?为什么害怕?(气球会被老鹰“啄”破,变成瘪气球)

3、播放音乐《老鹰来了》,幼儿扮演气球,教师扮演老鹰,共同表演气球看见老鹰害怕并逃走的情景。

1

4、教师讲解幼儿表演情况并交代游戏规则:气球意见小鸟和它一起跳舞,遇见老鹰则逃跑,如被老鹰“啄”到,就做漏气状倒在地上,气球宝宝逃回家蹲下就安全了。

三、老鹰逃跑了

1、请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在音乐的伴奏下分角色完整的表演游戏。

2、气球宝宝和小鸟共同想办法把老鹰赶走,老鹰落荒而逃。

3、播放音乐《气球和小鸟跳舞》。气球宝宝和小鸟共同欢呼,庆祝胜利,游戏结束。

大班音乐教案《欢乐颂》含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欢乐颂教案

大班音乐教案欢乐颂

大班音乐教案《欢乐颂》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爱你》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蚂蚁》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问候舞》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咕咚来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海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水果沙拉》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欢乐颂》含反思(精选1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欢乐颂》含反思,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