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镜子改变了什么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共含3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eaz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了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实践第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思想目标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教学设计
本课教材所处位置,是小学所学算术数之后数的范围的第一次扩充,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重点
正、负数的意义,
难点
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方法:
鉴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强,精神不能长时间集中,但思维比较活跃。我决定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及情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大量的实例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学习情绪。并利用计算机和投影胶片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密度。
整式的加减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使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分析
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突破:正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会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理解成整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叙述合并同类项法则。
2、叙述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
3、化简:
y2+(x2+2xy-3y2)-(2x2-xy-2y2)
二、新授
1、引入
整式的化简,如果有括号,首先要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所以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
2、例题
例1 (P166例1)
求单项式5x2y,-2 x2y,2xy2,-4xy2的和。
分析:式子5x2y+(-2 x2y)+2xy2+(-4xy2)就是这四个单项式的和。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号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解:(略,见教材P166)
例2(P166例2)
求3x2-6x+5与4x2-7x-6的和。
解:(3x2-6x+5)+(4x2-7x-6) (每个多项式要加括号)
=3x2-6x+5+4x2-7x-6 (去括号)
=7x2+x-1 (合并同类项)
例3。(P166例3)
求2x2+xy+3y2与x2-xy+2y2的差。
解:(2x2+xy+3y2)-( x2-xy+2y2)
= 2x2+xy+3y2-x2+xy-2y2
=x2+2xy+y2
3、归纳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整式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中,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三、练习
P167:1,2,3,4。
补:已知:A=5a2-2b2-3c2, B=-3a2+b2+2c2, 求2A-3B
四、小结
1、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一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2、有括号的要先去括号,如果双有中括号或大括号,要先去小括号,后去中括号,再去大括号。
五、作业
1、P169:A:1(3、4),3,5,6,7,8。B:1,2。
基础训练同步练习1。
初中数学第一册扇形统计图的优秀教案
一、教材、学情分析
“扇形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四节的学习内容,是从生活中实际问题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创造使用教材设计的一节课。生活中经常需要收集数据,而统计图是展示数据的重要方法,经常出现在报刊杂志媒体中,为此教科书安排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和制作。
学生在小学里曾经学习过扇形统计图,对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制作有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数据的收集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简单问题入手,让学生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进而养成数据说话的习惯,初一学生积极要求上进喜欢表现自己,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广阔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和探究,品尝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特点;
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收集数据的过程当中,学会合作学习,并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步骤;
2、在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当中,学会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3、在决策和形成猜想中的过程当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从身边的一些简单问题,体验数据在解决不少现实问题中是有用的;
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品尝发现带来的欢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合作讨论的过程当中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并且正确地获取信息、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四、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利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简单课件(没有多媒体教室可采用小黑板展示);
2、布置学生准备,圆规、铅笔、彩色笔、计算器、剪刀等工具。
(二)教学流程
1、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今天我们将学习另外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大家小学里已经学过,有印象吗?能回忆起来是怎样的一个图吗?学生回答(是一个圆分成几部分),下面先让大家欣赏一个扇形统计图。(展示)同学们暑假肯定看了奥运会,能知道中国得了多少枚金牌吗?(32)
射击 4 12。5%
球类 8 25%
水上项目 8 25%
力量型项目 9 28。125%
田径 2 6。25%
体操 1 3。125%
从这个统计图中同学们能知道中国在什么项目上有优势,什么项目上薄弱呢?大家知道吗?美国在什么项目上有优势?(田径)
引入设计说明:
1、从学生感兴趣的奥运会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2、突出扇形统计图的优点――能直观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区别于折线型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更深入一步认识一下扇形统计图,并教大家如何来画扇形统计图。
2、出示课本学生快餐营养成份统计图,学生观察、思考,老师介绍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用圆和扇形分别表示关于总体和各个组成部分数据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或称饼形图),特点是能直观地、生动地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第一问、第二问学生回答;
第三问先说明什么是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课本上有摩天轮图(学生观察)。我们可以更直观向学生介绍,用事先准备好圆纸片对折,再对折,把圆分成相等四部分,这个直角就是圆心角。
这样学生更直观、清楚地理解了圆心角的概念。
还有奔驰汽车的标志,把圆分成相等的三部分,圆心角为120。
总结:圆心角的度数为所占的比例乘以360。
请一个学生回答第三问。
3、做一做,P152,第(2)小题后面部分,老师分析。
4、合作活动,师生互动(主要让学生学会画扇形统计图)
提出问题―→调查情况―→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画图
问题:同学们从家里到学校交通情况。
学生举手,一个学生点数,另一个学生记录,得出有关数据。
①步行 20人 40% 144 不妨设有50名学生,统计数据若如下(根据现场统计情况有不同的数据)。
②骑自行车 15人 30% 108
③坐公交 10人 20% 72
④其他 5人 10% 36
画图步骤:1、画一个圆;
2、按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算出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根据算出的各圆心角的度数画出各个扇形,并注明相应的百分比,各比例的名称可以注在图上,也可用图例表明。
注意:不用彩色,也可用白色、涂黑、斜线、网状等表示,学会动手画出扇形统计图。
学生再看例题:气象资料统计图,计算圆心角度数需用计算器。
5、课内练习,学生板演,一个学生计算数据,一个学生画出扇形统计图。
6、作业 1)P153 ①②③④,思考题⑤
2)收集扇形统计图,渠道来自报纸、杂志、上网查询。
3)自己设计一个调查方案,用调查的数据制作一个扇形统计图。
五、教学设计说明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应全面贯彻六大基本理念,更加侧重理念③和理念④,本节课突出生动有趣的特点,学习方式多样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入的情景设计是学生身边的问题,例题采用学生自己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最后画图,让学生感到一种自己研究成果的成就感,相比之下,比课本的气象资料更具有感染力。作业中有一题是自己设计一个调查方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这就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