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水果丰收了大班教案(共含14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我再也不吃薯片”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水果丰收了大班教案
设计意图: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理念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数学领域提出的目标之一;数学学习扎根于儿童的生活与经验,儿童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是以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为基础的,因此,儿童应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并且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有了这样一种认识,我们试着将幼儿数学活动生活化,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
2、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果园(树上贴有有1―5的点子的不同水果)。
2、贴有1―5数字的立体汽车图。
3、1―5的水果图若干。
4、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摘水果。
听音乐把幼儿带到立体水果树前。
1、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小朋友看一看,果树上有些什么水果?
(一看到果树上有那么多水果,小朋友高兴极了,都七嘴巴舌地说开了,有的说:我最喜欢吃香蕉,有的说我最喜欢吃苹果!)
幼儿A:我看到了石榴,我最喜欢吃了。
幼儿B:果树上香蕉,我喜欢吃香蕉。
2、师:树上这么多水果,我们把这些水果摘下来,好吗?每位小朋友摘一个你喜欢吃的水果。(听说要摘水果,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了,很快就摘到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3、幼儿摘好水果,师提问:水果娃娃上面还藏着一个小秘密,你发现了吗?你摘的是几个圆点的水果?
幼儿A:我的苹果上有圆点,四个圆点。
幼儿B:我的香蕉上也有,是三个圆点。
(评析:从生活中幼儿爱吃的水果入手,以摘水果的形式为切入点,很容易就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送水果。
嘀嘀嘀,开来了汽车。(出示立体汽车)
1、师:开来几辆汽车?帮汽车排排队。(听见汽车的声音,大家都高兴地拍起手来,都想上来给汽车排队。)
2、小朋友摘了这么多水果,我们用汽车把水果运回去吧!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的水果是几个点子,应该乘几号车呢?(幼儿讨论)
幼儿A:我的'是苹果要坐第一辆,因为上面有一个圆点。
幼儿B:我香蕉上有三个圆点,我的香蕉要坐3号车。
3、送水果
师:请小朋友把水果送到点子和数字一样多的汽车上。(老师巡查,辅导)
(评析:在送水果乘车的游戏中帮助幼儿积累有关量数匹配的经验,采用这样的方法,人人都能积极参与,个个都能动手,而且是在活动中进行,幼儿兴趣极高,一点也不觉得枯燥。)
三、游戏:摘水果、送水果继续进行一次。
师:呀!树上还有那么多的水果,我们把它们都摘下来运出去,好吗?这次小朋友可以摘一个水果,也可以摘两个水果(幼儿摘水果)
1、提问:你这次摘的是什么水果?上面有几个点子?
幼儿A:还摘了石榴,上面有五个圆点
幼儿B:我又摘了苹果,上面有二个圆点。
2、请小朋友将水果送到相应的汽车上去,并说一句好听的话:几个点子的什么水果我送你乘几号车。(请小朋友检查)
(评析:此环节通过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进行游戏。幼儿在第一次游戏中积累的经验得到巩固,而且都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
3、幼儿运水果。
(1)师:“我们要把汽车上的水果运回去,谁愿意来做1(2、3、4、5)号车上的司机?我们也该乘车回家了,(老师示范乘车方法)看一看你拿的是几个水果的车票,就乘几号车,小朋友赶快上车吧!(检查是否乘错车)
(听说要乘汽车,大家高兴极了,还抢着做司机)
幼儿A:我想做司机,我来做吧!
幼儿B:我会开汽车的,我来做司机。
(2)“嘀嘀嘀,汽车出发了“(幼儿开着汽车出活动室)
(评析:此环节中幼儿听说要乘车了,更迫不及待地拿“车票”乘车,在乘车过程中,对量数的匹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幼儿在欢快的游戏氛围中结束了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7,知道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
2.通过目测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学习按数摆放实物。
3.能够大胆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秋风》歌曲,5以内树叶图片若干,1―5点子卡片人手一张,写有1―5数字的筐,数字卡片6、7,图片苹果6个、图片橘子7个,幼儿连线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深秋了,秋风一吹,树叶变黄了,一片一片都落了下来,那让我们一起去捡树叶吧。
(二)捡树叶活动,复习感知5以内的数量
交代活动要求:幼儿根据小桌子底下的点子卡片,按照点子数捡相应数量的树叶,并把树叶分别放进写有1-5数字的筐子中去。
(三)分水果,认识数字6、7,感知其所代表的数量。
师: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农民伯伯的水果丰收了,让我们看看有哪些水果啊。
1.散乱出示苹果和橘子图片:谁来说说,都有些什么水果?
2.请个别幼儿来把水果分类,分别放在两个筐中。
3.看一看,数一数,苹果有几个?6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出示数字6)看看6象什么?谁会用身体动作来表示6的样子。
4.数字6还可以表示那些东西?
5.同样方法认识7。(7个橘子)
(四)幼儿连线操作,巩固认识6、7数量
1.师:农民伯伯的水果收了以后要卖出去,小动物也来帮忙了,他们筐里的水果应该送到几号水果超市呢?出示小动物运水果的操作图。请幼儿按照水果数量与相应的水果超市连线。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讲评作业情况,个别幼儿说说:小动物为什么要把水果送到几号水果超市。
(五)分享水果
农民伯伯看小朋友都辛苦了,他要让我们来品尝水果。不过他有一个要求,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组里的人数来拿水果,小朋友商量好自己组要拿几份水果,再请小组长来领。
教学目标:
1、复习5以内的加减
2、发展幼儿思维敏捷的能力
教学准备:头饰、小猴、小猫、小狗、小兔、各种水果图片、小篮子若干
设计流程:
一、谈话导入
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小朋友们摘来了水果,小动物
也摘来了水果,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复习5以内的加法
1、师:瞧!这是谁呀!出示图
幼儿:小猴子
师:你们猜小猴子摘来了什么水果?
幼:香蕉
师:猜对了,小猴子呀,把第一个盘子里放了2根香蕉,第二个盘子里放了3根香蕉(师边说边出示香蕉)想一想小猴子一共摘了多少根香蕉?
幼:5根
师:没错,2根和3根合起来是5根,我们可以用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谁会?
幼:2+3=5
教师板书,领读
交换2和3的位置
师:谁还会列一道加法算式?
幼:3+2=5
教师板书,领读
2、师:看!这是谁呀!(出示图)
幼:小花猫
师:小花猫摘来了苹果,它也把苹果放在了两个盘子里,第一个盘子里放了1个,第二个盘子里放了3个。(出示图)想一想,小花猫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幼:4个
师:你们算得可真对呀!谁会用加法算式来表示呢?
幼:1+3=4教师板书,领读
师:交换3和1的位置,谁会把它变成另外一道加法算式呢?
幼:3+1=4教师板书,领读
三、复习5以内的减法
1、师:我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小狗呀!它摘了5个梨,可是到家它就吃了3个梨(出示图片)你知道它还剩几个梨吗?
幼:2个
师:噢!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幼:5―3=2教师板书,领读
2、师:小兔子也摘了水果,它呀!摘了5个菠萝,可是到家就吃了1个(出示图片)想一想小兔子还有几个菠萝?
幼:4个
师:你们算的真快,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幼:5―1=4教师板书,领读
四、复习5以内的加减,做练习
师:我也到果园去摘水果了,快看我摘的水果是什么?
幼:柿子
师:可是,我的这些柿子上都有一道算式题,得数是几,就放在几个篮子里,你能帮帮我吗?能
(教师边说边出示柿子和篮子,找幼儿帮忙)
教师口述5以内加减法应用题,幼儿列式计算
五、课堂延伸
请小朋友们回到家把这些水果画下来,展现水果丰收的景象好吗?
设计意图: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理念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领域提出的目标之一;数学学习扎根于儿童的生活与经验,儿童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是以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为基础的,因此,儿童应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并且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有了这样一种认识,我们试着将幼儿数学活动生活化,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
2、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果园(树上贴有有1―5的点子的不同水果)。
2、贴有1―5数字的立体汽车图。
3、1―5的水果图若干。
4、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摘水果。
听音乐把幼儿带到立体水果树前。
1、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小朋友看一看,果树上有些什么水果?
(一看到果树上有那么多水果,小朋友高兴极了,都七嘴巴舌地说开了,有的说:我最喜欢吃香蕉,有的说我最喜欢吃苹果!)
幼儿A:我看到了石榴,我最喜欢吃了。
幼儿B:果树上香蕉,我喜欢吃香蕉。
2、师:树上这么多水果,我们把这些水果摘下来,好吗?每位小朋友摘一个你喜欢吃的水果。
(听说要摘水果,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了,很快就摘到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3、幼儿摘好水果,师提问:水果娃娃上面还藏着一个小秘密,你发现了吗?你摘的是几个圆点的水果?
幼儿A:我的苹果上有圆点,四个圆点。
幼儿B:我的香蕉上也有,是三个圆点。
(评析:从生活中幼儿爱吃的水果入手,以摘水果的形式为切入点,很容易就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送水果。
嘀嘀嘀,开来了汽车。(出示立体汽车)
1、师:开来几辆汽车?帮汽车排排队。(听见汽车的声音,大家都高兴地拍起手来,都想上来给汽车排队。)
2、小朋友摘了这么多水果,我们用汽车把水果运回去吧!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的水果是几个点子,应该乘几号车呢?(幼儿讨论)
幼儿A:我的是苹果要坐第一辆,因为上面有一个圆点。
幼儿B:我香蕉上有三个圆点,我的香蕉要坐3号车。
3、送水果
师:请小朋友把水果送到点子和数字一样多的汽车上。(老师巡查,辅导)
(评析:在送水果乘车的游戏中帮助幼儿积累有关量数匹配的经验,采用这样的方法,人人都能积极参与,个个都能动手,而且是在活动中进行,幼儿兴趣极高,一点也不觉得枯燥。)
三、游戏:摘水果、送水果继续进行一次。
师:呀!树上还有那么多的水果,我们把它们都摘下来运出去,好吗?这次小朋友可以摘一个水果,也可以摘两个水果(幼儿摘水果)
1、提问:你这次摘的是什么水果?上面有几个点子?
幼儿A:还摘了石榴,上面有五个圆点
幼儿B:我又摘了苹果,上面有二个圆点。
2、请小朋友将水果送到相应的汽车上去,并说一句好听的话:几个点子的什么水果我送你乘几号车。(请小朋友检查)
(评析:此环节通过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进行游戏。幼儿在第一次游戏中积累的经验得到巩固,而且都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
3、幼儿运水果。
(1)师:“我们要把汽车上的水果运回去,谁愿意来做1(2、3、4、5)号车上的司机?我们也该乘车回家了,(老师示范乘车方法)看一看你拿的是几个水果的车票,就乘几号车,小朋友赶快上车吧!(检查是否乘错车)
(听说要乘汽车,大家高兴极了,还抢着做司机)
幼儿A:我想做司机,我来做吧!
幼儿B:我会开汽车的,我来做司机。
(2)“嘀嘀嘀,汽车出发了“(幼儿开着汽车出活动室)
(评析:此环节中幼儿听说要乘车了,更迫不及待地拿“车票”乘车,在乘车过程中,对量数的匹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幼儿在欢快的游戏氛围中结束了活动。)
数学教案-水果丰收了
水果丰收了(计算)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
2、学习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3、能用完整的话表达。
4、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果园(树上贴有有1―5的.点子的不同水果)。
2、篮子五只(上面贴有1―5数字的汽车图)。
3、1―5的点子图若干。
4、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摘水果。
听音乐把幼儿带到立体水果树前。
(1)师:秋天到了,水果丰收了,小朋友看一看,果树上有些什么水果?
(2)师:我们一起把这些水果摘下来,好吗?老师请每位小朋友摘一个你喜欢吃的水果。(幼儿摘水果)
(3)幼儿摘好水果,师提问:水果娃娃上面还有一个小秘密,你发现了吗?你摘的是几个圆点的水果?
二、送水果。
嘀嘀嘀,开来了汽车。
(1)开来几辆汽车?小朋友摘了这么多水果,我们用汽车把水果运回去吧!你想让你的水果坐哪一辆汽车呢?
(2)为汽车编号。
(3)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的水果是几个点子,应该乘几号车呢?(幼儿讨论)
请小朋友把水果送到点子和数字一样多的汽车上。(老师巡查,辅导)
三、游戏:摘水果、送水果继续进行一次。
师:呀!树上还有那么多的水果,我们把它们都摘下来运出去,好吗?这次小朋友可以摘一个水果,也可以摘两个水果(幼儿摘水果)
(1)你这次摘的是什么水果?上面有几个点子?
(2)请小朋友将水果送到相应的汽车上去,并说一句好听的话:几个点子的什么水果我送你乘几号车。(请小朋友检查)
(3)幼儿运水果。
师:“我们要把汽车上的水果运回去,谁愿意来做1(2、3、4、5)号车上的司机?我们也该乘车回家了,(老师示范乘车方法)看一看你拿的是点子几,就乘几号车,小朋友赶快上车吧!(检查是否乘错车)
“嘀嘀嘀,汽车出发了“(幼儿开着汽车出活动室)幼儿园数学教案:水果丰收了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
2、学习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3、能用完整的话表达。
4、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果园(树上贴有有1—5的点子的不同水果)。
2、篮子五只(上面贴有1—5数字的汽车图)。
3、1—5的点子图若干。
4、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
一、摘水果。
听音乐把幼儿带到立体水果树前。
(1)师:秋天到了,水果丰收了,小朋友看一看,果树上有些什么水果?
(2)师:我们一起把这些水果摘下来,好吗?老师请每位小朋友摘一个你喜欢吃的水果。(幼儿摘水果)
(3)幼儿摘好水果,师提问:水果娃娃上面还有一个小秘密,你发现了吗?你摘的是几个圆点的水果?
二、送水果。
嘀嘀嘀,开来了汽车。
(1)开来几辆汽车?小朋友摘了这么多水果,我们用汽车把水果运回去吧!你想让你的水果坐哪一辆汽车呢?
(2)为汽车编号。
(3)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的水果是几个点子,应该乘几号车呢?(幼儿讨论)
请小朋友把水果送到点子和数字一样多的汽车上。(老师巡查,辅导)
三、游戏:摘水果、送水果继续进行一次。
师:呀!树上还有那么多的水果,我们把它们都摘下来运出去,好吗?这次小朋友可以摘一个水果,也可以摘两个水果(幼儿摘水果)
(1)你这次摘的是什么水果?上面有几个点子?
(2)请小朋友将水果送到相应的.汽车上去,并说一句好听的话:几个点子的什么水果我送你乘几号车。(请小朋友检查)
(3)幼儿运水果。
师:“我们要把汽车上的水果运回去,谁愿意来做1(2、3、4、5)号车上的司机?我们也该乘车回家了,(老师示范乘车方法)看一看你拿的是点子几,就乘几号车,小朋友赶快上车吧!(检查是否乘错车)
“嘀嘀嘀,汽车出发了“(幼儿开着汽车出活动室)
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 推荐度:《水果歌》中班说课稿 推荐度:小学数学教案 推荐度:初中数学教案 推荐度:中学数学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中班数学教案:水果丰收了_中班数学教案
设计意图: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理念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领域提出的目标之一;数学学习扎根于儿童的生活与经验,儿童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是以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为基础的,因此,儿童应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并且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有了这样一种认识,我们试着将幼儿数学活动生活化,为此,我们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
2、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果园(树上贴有有1—5的点子的不同水果)。
2、贴有1—5数字的立体汽车图。
3、1—5的水果图若干。
4、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摘水果。
听音乐把幼儿带到立体水果树前。
1、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小朋友看一看,果树上有些什么水果?
(一看到果树上有那么多水果,小朋友高兴极了,都七嘴巴舌地说开了,有的说:我最喜欢吃香蕉,有的说我最喜欢吃苹果!)
幼儿A:我看到了石榴,我最喜欢吃了。
幼儿B:果树上香蕉,我喜欢吃香蕉。
2、师:树上这么多水果,我们把这些水果摘下来,好吗?每位小朋友摘一个你喜欢吃的水果。
(听说要摘水果,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了,很快就摘到了自己喜欢吃的水果)
3、幼儿摘好水果,师提问:水果娃娃上面还藏着一个小秘密,你发现了吗?你摘的是几个圆点的'水果?
幼儿A:我的苹果上有圆点,四个圆点。
幼儿B:我的香蕉上也有,是三个圆点。
(评析:从生活中幼儿爱吃的水果入手,以摘水果的形式为切入点,很容易就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送水果。
嘀嘀嘀,开来了汽车。(出示立体汽车)
1、师:开来几辆汽车?帮汽车排排队。(听见汽车的声音,大家都高兴地拍起手来,都想上来给汽车排队。)
2、小朋友摘了这么多水果,我们用汽车把水果运回去吧!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的水果是几个点子,应该乘几号车呢?(幼儿讨论)
幼儿A:我的是苹果要坐第一辆,因为上面有一个圆点。
幼儿B:我香蕉上有三个圆点,我的香蕉要坐3号车。
3、送水果
师:请小朋友把水果送到点子和数字一样多的汽车上。(老师巡查,辅导)
(评析:在送水果乘车的游戏中帮助幼儿积累有关量数匹配的经验,采用这样的方法,人人都能积极参与,个个都能动手,而且是在活动中进行,幼儿兴趣极高,一点也不觉得枯燥。)
三、游戏:摘水果、送水果继续进行一次。
师:呀!树上还有那么多的水果,我们把它们都摘下来运出去,好吗?这次小朋友可以摘一个水果,也可以摘两个水果(幼儿摘水果)
1、提问:你这次摘的是什么水果?上面有几个点子?
幼儿A:还摘了石榴,上面有五个圆点
幼儿B:我又摘了苹果,上面有二个圆点。
2、请小朋友将水果送到相应的汽车上去,并说一句好听的话:几个点子的什么水果我送你乘几号车。(请小朋友检查)
(评析:此环节通过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进行游戏。幼儿在第一次游戏中积累的经验得到巩固,而且都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
3、幼儿运水果。
(1)师:“我们要把汽车上的水果运回去,谁愿意来做1(2、3、4、5)号车上的司机?我们也该乘车回家了,(老师示范乘车方法)看一看你拿的是几个水果的车票,就乘几号车,小朋友赶快上车吧!(检查是否乘错车)
(听说要乘汽车,大家高兴极了,还抢着做司机)
幼儿A:我想做司机,我来做吧!
幼儿B:我会开汽车的,我来做司机。
(2)“嘀嘀嘀,汽车出发了“(幼儿开着汽车出活动室)
(评析:此环节中幼儿听说要乘车了,更迫不及待地拿“车票”乘车,在乘车过程中,对量数的匹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幼儿在欢快的游戏氛围中结束了活动。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土豆丰收了》
【活动目标】
1.通过他是过河游戏,提高身体的平衡力量。
2.学会与同伴友好合作。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基础单元砖8个,双倍单元砖4个、基础单元桥8个、双倍单元桥4个、百变绳8根、绒布球40个,大龟背2个。
【游戏玩法】
幼儿分成两组,成两路纵队在起点线后等待。每组第一名幼儿左右交替踩着“石头”通过“小河”,走过独木桥,捡起一个土豆,站在投掷线后将“土豆”投进前方的“竹筐”里。然后从场地外侧返回,第二名幼儿出发,游戏继续,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
【游戏规则】
1.幼儿踩着“石头”过“小河”时,脚不能碰到地面。
2.幼儿必须在“独木桥”上捡土豆。
【安全提示】
1.提醒幼儿在桥上时注意安全。
2.根据幼儿能力调整路径难度。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土豆丰收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他是过河游戏,提高身体的平衡力量。
2.学会与同伴友好合作。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基础单元砖8个,双倍单元砖4个、基础单元桥8个、双倍单元桥4个、百变绳8根、绒布球40个,大龟背2个。
【游戏玩法】
幼儿分成两组,成两路纵队在起点线后等待。每组第一名幼儿左右交替踩着“石头”通过“小河”,走过独木桥,捡起一个土豆,站在投掷线后将“土豆”投进前方的“竹筐”里。然后从场地外侧返回,第二名幼儿出发,游戏继续,先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
【游戏规则】
1.幼儿踩着“石头”过“小河”时,脚不能碰到地面。
2.幼儿必须在“独木桥”上捡土豆。
【安全提示】
1.提醒幼儿在桥上时注意安全。
2.根据幼儿能力调整路径难度。
【活动反思】
水果丰收了托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体验交替排序的规律和方法。
通过感知、操作来比较水果种类、颜色、大小等方面的差别。尝试运用交替的规律给两种不同特点的水果有规律地排序。
活动准备
水果卡片、火车贴绒、小班幼儿用书11月分册第5页。
各种秋天的水果卡片若干、操作纸(画好火车头或红旗等标志)。
环境创设:树叶隔帘。如有规律地按顺序悬挂“一串红树叶、一串黄树叶、一串红树叶、一串黄树叶……”或一棵大树、一棵小树、一棵大树、一棵小树……“(也可用各种花表示)
活动过程
1、初步感受排序的'特点。
教师:”秋天真美呀!你看看这些树叶排列得有什么有趣的地方?这些树呢?“
2、引导幼儿欣赏幼儿用书第5页的内容,尝试按规律排队。
教师:”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你们瞧!都有什么水果?“
①教师:”可爱的水果宝宝排好队准备出发旅行了。看看都有谁?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②教师:”你能按照图中的样子摆放水果卡片吗?请试一试。“
③教师:”你还可以帮水果宝宝怎样排队?"
3 、游戏:水果排队。
出示不同难度的作业纸,由幼儿自选内容分组进行。
第一组:请幼儿按照前面水果排队的规律,为两种水果接龙排队。
第二组:请幼儿将老师提供的两种水果宝宝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在作业纸上。
第三组:请幼儿选择两种不同特征的水果宝宝有规律地排列在作业纸上。
4、欣赏自己的水果队伍,利用水果卡片自由游戏。
丰收了作文
秋日的阳光随意地撒向大地,带着一抹不易察觉的慵懒,为教室窗外桂花树的叶子,镀上了一道金色的边。桂花刚刚落尽,余香,却仿佛还在。酝酿了四季的芳华,绽放的那一刻,定是秋日里最绮丽的风景吧。
百花终有凋零日,苦读尚有回报时。秋天,百花凋零的同时,却也意味着一份美好的收获。
此刻的教室内,气氛却是毫不为窗外枯寂的景象所影响――许多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饱含着丰收的喜悦。这是怎么啦?怎么都这么高兴?瞧那神情,似乎还带着一点小骄傲呢!
随着一阵哗啦啦拆包装的声响,一本本崭新的,散发着淡淡墨香的书本,在日光灯的照耀下,似乎还闪烁着淡淡的光华。原来,这是我们班级优秀小组获得的'奖品啊!集体荣誉感超强的同学们,在过去几周的时间里,用一次次全对的作业,一回回完美的默写,一点点加上去的小组得分,用不停的耕耘,换来了今天的收获!
一个人,一本书。一个人,享受一份属于成功者的满足和自豪。获得奖品的小组成员激动地领奖,让学习委员盖上一个大大的“奖”字章。那一刻,所有的努力和辛苦付出,都化作一个欣慰的眼神,一份明朗的微笑,融化在秋天微微干燥的空气里。
没获奖的小组成员呢,有的捶胸顿足,后悔自己因为些许不佳的表现,给小组扣了分;也有的用有些小渴望的眼神看着奖品,也暗暗下定决心――下次一定更加努力,给小组争光!
作为获奖小组的其中一员,我站在讲台上,捧着一本《老人与海》,和其他小组成员站在一起,让班主任老师用手机,把这令人心潮澎湃的一幕永远定格在手机里。
看着昔日与自己共同拼搏的“战友”们,我不禁又回忆起了那次前进路上的波折?
“完了完了,这次算是彻底输了,搞不好还要垫底呢?”组员小张垂头丧气地说着,声音仿佛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小李没带作业,被一下子扣了20分!本来这周我们的总分就不是特别出挑,这下好了,星期五结分,现在只有两天时间了?”
组长小郑也有气无力地瘫坐在座位上,动动嘴唇,好像是要说点什么,可最后吐出来的只有四个字:“就这样吧?”
此话一出,言惊四座。连我也惊讶地瞪大了双眼,要知道,小郑可是班里出了名的“钢铁组长”,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扣再多的分,都会帮我们小组挺过难关的啊!转念一想,便也了然:前几次都是在星期一被扣的分,我们有的是补救时间,况且那几次扣的都是5分10分,影响也不是很大。
可可可?总不能士气就这么一直低落着吧?看这副样子,似乎早就输了,不战自败!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我忽然大声说了一句:“有什么好慌的?不是还有两天的时间吗?英语默写、语文默写、数学小练习、几项作业?不都是加分的机会么?还有两天的时间可以补救,你们就已经气馁了,还不如直接取消评比资格!”本以为我这番豪言壮语会让小组成员顿时一个个满血复活,谁知,他们却还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象征性地应了几声,便又去各忙各的了。
言语上的激励行不通,我就只能用行动来感染我们这个“奄奄一息”的小队了。可能也是由于求胜心切,不忍看到自己的小组被比下去的缘故,我宛若打了鸡血一般,作业全对,小练习全对,默写全对?仅靠我一人之力,一天就加了整整22分,这下不光把小李扣的分数补了回去,又多加了2分。
看着小组成员面对分数表时那重新恢复生气的一张张脸,和一双双闪亮亮的眼睛,我知道,无限的斗志又在他们的心中燃烧起来了!我成功了!
最终,我们小组进行了几乎不可思议的大逆袭,啼笑皆非地被称为“鸡血小组”,而我,也有了一个“拼命三娘”的美称?
“1,2,3――茄子!”小组成员的欢呼把我从回忆里惊醒,嘴角勾起一抹灿烂的弧度,张嘴,喊的却不是茄子,而是:“继续加油!”
“继续加油!”回应我的,是小组成员荡气回肠的吼声。那声响,将永远留在我心底,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丰收的喜悦,更有一份苦尽甘来的自豪与骄傲!
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平均每只小兔分多少根萝卜?
60÷2=30(根)
想: 6÷2=3 60÷2=30
30×2=60 60÷2=30
6个十除以2等于3个十,3个十就是30
答:平均每只小兔分30根萝卜。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5以内数量,巩固对5以内数字的认识.
2、学习将相应的数量与数字相匹配。
3、能用完整的话表达。
4、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果园(树上贴有有1—5的点子的不同水果)。
2、篮子五只(上面贴有1—5数字的汽车图)。
3、1—5的点子图若干。
4、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摘水果。
听音乐把幼儿带到立体水果树前。
(1)师:秋天到了,水果丰收了,小朋友看一看,果树上有些什么水果?
(2)师:我们一起把这些水果摘下来,好吗?老师请每位小朋友摘一个你喜欢吃的水果。(幼儿摘水果)
(3)幼儿摘好水果,师提问:水果娃娃上面还有一个小秘密,你发现了吗?你摘的是几个圆点的水果?
二、送水果。
嘀嘀嘀,开来了汽车。
(1)开来几辆汽车?小朋友摘了这么多水果,我们用汽车把水果运回去吧!你想让你的水果坐哪一辆汽车呢?
(2)为汽车编号。
(3)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你的水果是几个点子,应该乘几号车呢?(幼儿讨论)
请小朋友把水果送到点子和数字一样多的汽车上。(老师巡查,辅导)
三、游戏:摘水果、送水果继续进行一次。
师:呀!树上还有那么多的水果,我们把它们都摘下来运出去,好吗?这次小朋友可以摘一个水果,也可以摘两个水果(幼儿摘水果)
(1)你这次摘的是什么水果?上面有几个点子?
(2)请小朋友将水果送到相应的汽车上去,并说一句好听的话:几个点子的什么水果我送你乘几号车。(请小朋友检查)
(3)幼儿运水果。
师:“我们要把汽车上的水果运回去,谁愿意来做1(2、3、4、5)号车上的司机?我们也该乘车回家了,(老师示范乘车方法)看一看你拿的是点子几,就乘几号车,小朋友赶快上车吧!(检查是否乘错车)
“嘀嘀嘀,汽车出发了“(幼儿开着汽车出活动室)
绳子游戏《水果丰收了》活动反思
绳子游戏《水果丰收了》是我园的苏州市级课题《农家用具在体育活动中的开发利用的研究》绳子系列游戏中的一个,适用年龄段是小班。
在前一段时间里,幼儿已经接触过了几个绳子游戏,对绳子游戏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在这节体育游戏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需要我们小朋友去帮忙摘回来。去的时候要走过一条小路,然后在树上摘下一个水果,然后跑回来。在设计时我注意到了几点:
1、充分利用农家用品及教具来激发孩子游戏的兴趣。我做了三棵果树,上面挂满了三种不同的水果:苹果、梨、桔子,放在终点处,在起点的不远处用草绳围了两条小路。这样的活动场景深深吸引了幼儿,他们一看到水果就想把它们摘回来了。
2、运动量的掌握,从实际出发,没有长时间的等候、排队,可称“高密度、低强度”,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在走过小路摘了水果,回来放在相应的篮子里后,马上还可以继续去摘水果,避免了长时间的等待。
3、活动中我充分照顾到幼儿的个别差异,在活动材料的设置上考虑到分层次、分难度,让每位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在水果的高度上注意了不同的高度,让能力强的幼儿摘高一点的水果,能力弱的摘低一点的水果;在水果的数量上注意提供足够数量的水果,这样可以让能力强的幼儿多摘几次,能力弱的'幼儿少摘几次。没有对幼儿进行“一刀切”,而是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4、游戏中还注意了幼儿的安全性。我设计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幼儿去的时候走小路,回来的时候走大路,另一种是去的时候走一条小路,回来的时候走另一条小路,游戏是两种方案结合使用,避免了互相碰撞的可能。
总之,这个游戏活动,趣味性强,小朋友乐于投入其中。但也有不足之处:如在水果的投放上投放得太多了,以至于有的幼儿跑的次数太多,运动量过大,玩得满头是汗。
★ 水果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