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设计(共含1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果丁ding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奇:1、大拐弯的神奇(传说)
2、长、深、窄(世界之最)
3、自然博物馆
4、最后一块秘境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 多媒体。 一、精彩展示 二、情境导入: 同学们,《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钱塘江大潮壮丽的美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又是怎样的一道风景线呢? 三、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检查读文情况: 用小黑板检查生字认读,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4.再次默读课文,说一说,哪个词最能体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 (“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出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与奇异的段落,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两遍。 四、借助媒体,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以上;长504千米;平均深:2268米。最深处:6009米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播放多媒体)欣赏美丽的峡谷风光,再次朗读课文。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 生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五、课后拓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一、复习回顾
1、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神奇壮丽。
顾课文:
⑴ 出示文中有关词语;
⑵ 想想作者怎样为我们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的?
2、提示用“先……然后……再……最后……”句式,有选择地运用黑板上的词语来介绍。
二、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学习运用课文的描写方法、构段方式及有关词语,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景点写一写,写出景物的特点。
2、学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3、班级交流:
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景点的特点。
三、教师总结
四、作业练习
1、朗读课文:
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抄写生字:
对自己感到较难的字多写几遍。
3、选作:
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我才认识你”写一篇读文感受。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优秀教案设计
【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文首先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与珠穆朗玛峰为邻。高耸入云的山峰与低陷的峡谷形成了近万米的地形反差,因而产生了这样壮丽的景观。
接着,课文列举确切的数字,与世界上其他几个著名大峡谷进行比较,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
然后,课文从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以及生物的多样性等方面描绘了峡谷的奇异景观。在这一部分,作者运用了“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景观真如神来之笔。
读罢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词句解析:
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咫尺”,古代称八寸为咫,“咫尺”比喻距离很近。这句话形象地点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与珠穆朗玛峰紧紧相邻,因此,高耸的山峰和低陷的峡谷形成的反差才显得格外突出。“堪称”,“堪”是“可以、能”的意思,“堪称”是指“可以称作、可以称为”,这样的壮丽景观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应由学生自己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要把指导朗读、抓住课文叙述的要点、品味文中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并把它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转述课文内容。
2、在学习方式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一些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如:
⑴ 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不容置疑”的含义。)
⑵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含有“从……到……”的句子多读几遍,感受大峡谷中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的'范围之广,形态之多样;引导学生想象大峡谷是怎样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还可以相机理解“千姿百态”“人迹罕至”等词语。)
3、课文的语言富有特色,可以在学生粗知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加以品味。如:
文中的“堪称”“号称”“美誉”,是在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课文里有一些词语带有引号,如“世界屋脊”“植物类型博物馆”“动物王国”,都表示特定的称谓,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加以体会。
4、学生练习介绍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各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句子。如,“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除了课文中写到的内容,学生也可以补充介绍各自了解的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其他情况。
5、课文中要求会认的7个生字,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主识记。教学时可以安排时间稍作交流,以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独立认识这几个字。另外,文中的“秘鲁”读 bì lǔ,不读 mì lǔ,应提醒学生注意。
6、“资料袋”中介绍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可以安排时间让学生阅读其中的文字,观察其中的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发现和测绘论证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意义,感受中国科学家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
雅鲁藏布大峡谷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
课前准备
1.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2.师制作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实验教具
录音机、磁带和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
谁来说一说。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
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2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师: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 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
作者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人文景观?
3.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雅鲁藏布大峡谷
各位客人,大家好,这里是传说中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它与珠穆朗玛峰为邻居,几千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雅鲁藏布大峡谷江河床平均海拔在3000米上,是世界最高的大河,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了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雅鲁藏布大峡谷长504千米,平均深度达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长达370千米,最深处达2133米。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长达90千米,最深处达3200米。它们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它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 作文网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的'是千姿百态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作文网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可以预料,在本世纪,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一个热点。
这么美丽的景观,我们要好好保护哦!~
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目录简介地质地貌气候条件资源收缩展开简介基本信息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又名雅鲁藏布大峡谷)(Yarlung Zangbo Grand Canyon),世界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河流峡谷)大峡谷。于1992年向世界公布。由于高峰和峡谷咫尺为邻,几千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根据科学考察得到的结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和江水的冲刷形成的。雅鲁藏布大峡不仅以其深度、宽度名列世界峡谷之首,更以其丰富科学内涵及宝贵资源而引起世界科学家的瞩目,世界最大降水带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流域世界最北的热带气候带和自然带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因此这里是地球系统中层圈耦合作为研究最理想的野外实验室。 峰与拐弯峡谷的组合,在世界峡谷河流发育史上十分罕见,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奇观。其实,大拐弯峡谷是由若干个拐弯相连组成的。峡谷北侧的加拉白垒峰也是冰川发育的中心,其东坡列曲冰川是一条大型的山谷冰川,从雪线海拔4700m延至海拔1850m高。 在大峡谷水汽通道北行的当口部位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北坡,有卡钦冰川,长达33km;帕隆藏布上游的来姑冰川,长达35km。它们部是我国海洋性温性冰川中较长的山谷冰川,冰川末段伸入到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中,最低可以达到海拔2500m左右的地方,构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第四世纪中,这里的山地发育过多次冰川作用,遗留下完整的古冰川U形谷,谷底平原密集的冰丘陵像一座座坟冢,这正是水汽通道特定环境下古冰川作用的堆积遗迹。在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有一条绿色通道沿着布拉马普特拉河一一雅鲁藏布江河谷一直向东南方向伸展。 年降水量达4500~10070mm;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缩小了南北自然带之间的明显差异2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推动许多热带动、植物分布向北推移;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促进了喜马拉雅山脉南北生物的混合与交流 这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为许多古生物物种提供了安全庇护。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河流穿过两座海拔6000多米的高山谷底,围绕南迦巴瓦峰形成一奇特的U字型大拐弯,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从派到巴昔卡496.3千米的下游河段,河流水面高程由2910米,急剧降至155米,天然落差2755米,全段平均坡降为5‰,居世界各大河流首位。尤其是从派到墨脱,212千米的河段两地直线距离不足40千米,水面高差却达2230千米,平均坡降10.5‰,加上多年平均流量为1900立方米/秒,从而使这里成了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为丰富、最为集中的地区,在这里可以兴建装机为4000万千瓦的水电站。
发现命名
1991和1993年,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先后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探险考察。 1994年刘东生等论证确认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峡谷,峡谷全长496.3km,最深处5382m。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m),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m)。全长504.6km,最深处6009m,平均深度2268m,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2133m,长370km)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深3203m,长90km),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量齐观。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全球为之轰动。 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峡谷的科学正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英文字母拼为Yarlung Zangbo Daxiagu。 1910月下旬至12月初,考察队徒步穿越了大峡谷,再次对大峡谷进行测量,进一步确定了在世界最大峡谷的地位。同时在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从西兴拉往下到帕隆藏布汇入口20余公里河段内,前人已发现4处大瀑布群。由下游往上分别是:绒扎瀑布群、秋古都龙瀑布群和藏布巴东瀑布群。其中,藏布巴东瀑布群包括藏布巴东瀑布Ⅰ和藏布巴东瀑布Ⅱ等两个瀑布群。藏布巴东瀑布最大,高35m,宽62.57m。
地质地貌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因此,大峡谷地区的地质调查是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是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的主力军之一。以来,先后承担和完成了西藏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项目和青藏高原空白区地质填图、青藏铁路沿线资源矿产基地调查评价、西南三江有色金属基地调查评价项目中的部分子项目。其中在大峡谷地区开展的1:20万波密幅、墨脱幅区域地球化学测量项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被科学界称作是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发现之一。它是中国几代科学家经过长期艰辛努力后蓦然发现的。在此之前的二十多年间,众多学科的中国科学家曾先后8次进入该地区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 年10月下旬至12月初,由科学家、新闻工作者和登山队员组成的科学探险考察队,历时40多天,穿行近600公里,在深山密林、悬崖陡峭、水流湍急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开展了异常艰辛的科学探险考察活动,获取了大量科学资料,领略和探索了世界第一大峡谷的奇观,实现了土著居民以外的“人类”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壮举。 在40多天的徒步穿越考察中,有关专家在大峡谷地区精确测绘了大峡谷的深度和谷底宽度,掌握了极为重要的实测数据。地质、水文、植物、昆虫、冰川、地貌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和数千种标本样品,为大峡谷的资源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此次考察中不仅确认了雅鲁藏布江干流上存在的瀑布群及其数量和位置,而且发现了大面积濒危珍稀植物――红豆杉、昆虫家族中的“活化石”――缺翅目昆虫。 科学考察证实,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带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是“植物类型天然博物馆”、“生物资源的基因宝库”。同时,大峡谷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俯冲的东北挤角,地质现象多种多样,堪称罕见的“地质博物馆”。 雅鲁藏布大峡谷对世人有着神奇的魅力,独特的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们祖国的珍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珍贵自然遗产。 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后,大峡谷地区的科学考察、资源勘测工作正式列入议事日程。19中国地调局面向全国公开招标,拉开了该地区大规模、深层次、全方位的资源大调查序幕。河南省地调院以其在西藏十余年奋战的良好信誉和高原工作经验及雄厚的技术人才优势,在众多竞标者中一举夺魁,承担了国家地质工作重大专项――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核心部位《1:20万波密幅、墨脱县幅区域地球化学测量》。 河南地调院38名地质工作者组成的赴雅鲁藏布大峡谷科考队自3月20日出征后,发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克服了许多无法想象的'艰难困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大峡谷全区进行了网格式全面考察。他们行程26000余公里,完成测量面积7938平方公里,系统采集各类地球化学样品2102件,测试分析化学元素达42种之多,获得基本数据63252个,首次获得了程度最高的地质资料。这是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首次对大峡谷进行大规模、深层次、网格式、系统性地质大调查的国家级科学考察。 通过考察,新发现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因。并初步查明了大峡谷地区生态地球化学背景,为防治地方病,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及制定大峡谷护开发规划提供了依据。 河南地质健儿在圆满完成科考任务的同时,还拍下了4000余张雅鲁藏布大峡谷风景照片、工作照片和数十盘珍贵录像资料,并从中筛选出精华部分,编辑出版了《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精美画册。画册真实记录了地质科考队员在大峡谷的生活、工作情景和大峡谷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景观,以地质队员特有的眼光从艺术角度对大峡谷地区的科考报告作了重要补充。
形成原因
第四纪中,有一条绿色通道沿着布拉马普特拉河一雅鲁藏布江河谷一直向东南方向伸展,雅鲁藏布大峡谷就是这绿色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切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宛如青藏高原东南部的一个绿色门户,面向着孟加拉湾和印度洋,为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提供了一条天然的通道。
地理环境
年轻的青藏高原何以形成如此奇丽、壮观的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直接原因与该地区地壳3百万年来的快速抬升及深部地质作用有关。15万年以来,大峡谷地区的抬升速度达到30mm/年,是世界抬升最快的地区之一。最新地质考察获得的证据表明,大峡谷形成的根本原出是该地区存在着软流圈地幔上涌体。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地质特征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基本相似。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地幔上涌体可能是大峡谷水汽通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能是以该地区为中心的藏东南成为所谓“气候启动区”的原因,还可能是该地区生物纬向分布北移3至5度的重要原因。以地幔上涌体为特征的岩石圈物质和结构调整对地球外圈层长尺度制约作用在大峡谷地区有十分明显的表现,因此这里是地球系统中层圈耦合作用研究最理想的野外实验室。 高峰与拐弯峡谷的组合,从雪线海拔4700m延至海拔2850m。 在大峡谷水汽通道北行的当口部位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北坡,冰川末段伸入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最低可以达到海拔2500m左右的地方,构成奇特的自然景观。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中也有雅鲁藏布大峡谷,学生也能了解到。
气候条件水汽通道的作用
这条天然水气通道使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形成世界第一大降水带,年降水量达4500~11060mm;就是这条水气通道使大峡谷积蓄了巨大的水能资源;就是这条天然水气通道使热带气候带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向北推移了五个纬度;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发育了巨大的海洋性冰川;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缩小了南北自然带之间的明显差异,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推动许多热带动、植物分布向北推移;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促进了喜马拉雅山脉南北生物的混合与交流这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为许多古生物物种提供了安全庇护,不至灭绝。雅鲁藏布江水汽通道作用造成了大峡谷地区齐全完整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由高向低,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风雨林带,宛如从极地到赤道或从我国东北来到海南岛一样。
山地垂直变化
高山雪线之下是高山灌丛草甸带,再向下便是高山、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带,继续向下便是山地常绿、半常绿阔叶林带和常绿阔叶林带,进入低山、河谷是季风雨林带。这里的季风雨林不同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它是在热带海洋性手风条件下形成的有明显季节变化的雨林生态系统。这里是世界上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丰富的地方,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缩影之地。
资源水能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最大河流,居中国河流的第五位,其蕴藏的水力资源仅次于长江,居中国第二位,单位面积水能的蕴藏量居世界之冠。
生物
大峡谷地区是西藏自治区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方。地区维管束植物约3500余种,其中有利用价值的经济植物不下千种,具体可分为:药用植物、油料植物、纤维植物等。特别要提到的是高山杜鹃,因为大峡谷的高山灌丛主要由常绿杜鹃组成。这一区域内有154种杜鹃,占世界杜鹃总种数(约600种)的26%。 大峡谷地区茂密的森林及高山灌丛草甸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如皮毛动物:水獭、石貂、云豹、雪豹、青舢、白鼬、豹猫和小熊猫;药用动物:马麝、黑熊、穿山甲、鼯鼠、蛇晰、银环蛇、眼镜王蛇;医用动物:猕猴;观赏动物:长尾叶猴、棕颈犀鸟、红胸角雉、红腹角雉、排陶鹦鹉、大绯胸鹦鹉、蓝喉太阳鸟、火尾太阳鸟、红嘴相思鸟、白腹锦鸡、藏马鸣、黑颈鹤、蟒蛇和羚羊等。由于遭到长期大量捕杀,许多已濒于灭绝。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课前查找有关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课前准备】
1、课件。
2、搜集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能在这里给同学们上课,老师感觉非常高兴,所以今天特地带了一首和课文有关的歌曲,希望你们会喜欢。
(播放《珠穆朗玛》的歌曲。)
二、谈话引入,熟读课题
师:同学们,刚才歌曲中唱的山峰就是文中的……
(生答:珠穆朗玛峰。)
师:这座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曾引得中外攀岩爱好者慕名而来,竞相登峰。就在这最高的地方,科学家们新近发现了一个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那就是……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探险,这节课老师准备带领同学们一起去寻幽探秘大峡谷,兴奋吗?让我们一起兴奋地读读地名吧。
三、精读感悟,体会美景
1、整体感知:
⑴ 师:会旅游的人总要事先了解当地风情,这节课我们就先深入地了解大峡谷的风情吧。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雅鲁藏布大峡谷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景观?
(板书:景观)
⑵ 反馈。
(板书:壮丽 奇异)
2、体会壮丽:
⑴ 师:你从哪里读出它的壮丽呢,就请同学们再去读读1、2小节吧。
⑵ 出示句子:
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⑶ 师:你从这句话怎么体会出壮丽呢?
⑷ 师:你是怎么理解“高峰”的?
⑸ 师:你是怎么理解“深谷”的?
出示句子:
雅鲁藏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城504千米的巨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它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
① 你是怎么体会出深谷的呢?
② 举例说明峡谷的深:
师:我们温岭的人民医院大家都知道吧,老师算了一下,大概有1000米高,那2268米相当于有几个人民医院呢?6009米呢?峡谷的之深可想而知。
③ 出示世界峡谷深度极值对比表:
体会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师:老师从网上找到了一张世界著名峡谷深度极值对比表,可能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来看一看吧。
世界著名峡谷深度极值对比表
峡谷名称
长度极值
深 度
中国雅鲁藏布大峡谷
504.6公里
6009米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370公里
2133米
秘鲁科尔卡大峡谷
90公里
3200米
尼泊尔喀利根得格大峡谷
60公里
4403米
中国金沙江虎跳峡
3000米
中国长江三峡
800米
师: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师:看来雅鲁藏布大峡谷真的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那谁来读出它的不容置疑呢?
④ 指导朗读。
⑹ 理解“咫尺为邻”:
出示图片。
⑺ 读出壮丽:
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⑻ 过渡:
大峡谷除了壮丽,还体现在他的奇异上。
3、体会奇异:
师:大峡谷神奇在哪里,与众不同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去细读第3、4小节。
⑴ 预设情景一:
出示句子:
雅鲁藏布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① 师:你是怎么体会出神奇的?
② 师:“从……到……”这个句式使前后的自然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你们见过这样的地方吗?都没见过,难怪我们觉得它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呢。
③ 师:同学们发现了没有,这一段的词句非常优美,我们不练练朗读就太可惜了,那先请同学们有声有色地自由练一练吧,待会儿我们要评出一位小小播音员来。
④ 指生朗读:
师:下面的同学有任务了,你们就是评委,要认真评,可不能有私心哦。
⑤ 师:我们有请小播音员上台,下面的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文中的情景,我要瞧瞧谁的想像是最丰富的。
⑥ 师:说说你脑中出现了什么图像?
⑦ 师: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才雕凿出如此神奇的.风光。这样神奇美丽的地方,让我们一齐从文字上去游览一下吧。
(齐读这一部分。)
⑵ 预设情景二:
出示句子:
在同一坡面上,从高到低形成了九个垂直自然带。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① 师:老师画了一幅图帮助我们理解九个垂直自然带。
(出示图片。)
② 师:山顶是皑皑雪山,而山脚却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这里的“画卷”能换成图画吗?为什么?
(体会移步换景的神奇。)
③ 师:这样看也看不完的画卷放在哪里呢?
(点击“凌空”。)
④ 师:神奇吗?那就读出它的神奇吧。
(男女分读。)
⑤ 师:你还从哪里读出大峡谷的奇异呢?
⑶ 预设情景三:
出示句子:
在这里,可以见到从寒冷的北极到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各种野生动物攀援穿梭其间,真不愧“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① 师:说说你的理解?你是怎么理解“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
② 师小结:是啊,在同一地方,竟同时分布着从北极极寒之地到赤道热带的各种动植物,难怪雅鲁藏布大峡谷拥有“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呢?
(边说边放图片。)
③ 师:谁能自豪地读读这句话。
④ 师:看他读得那么好,我们是不是也跃跃欲试呢?齐读。
4、小结:
你们看,我们仅仅从文字上,就已经体会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个非同一般的地方,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更为你们自豪。那么学到这里,你对即将见到的大峡谷有什么期待吗?
5、师:激动人心的一刻终于到了,本世纪──21世纪旅游的热点,雅鲁藏布大峡谷到了,让我们尽情地欣赏吧。
(放录像。)
6、师:旅游归来的游客们,你能用一句话来赞美雅鲁藏布大峡谷呢?
四、扩展练习
1、师:看了这么壮观的大峡谷风情,老师不禁文思大动,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给大家读读,希望多指教。“怀着期待,走近了你。轻轻地,揭开你那神秘的面纱。你那惊世绝颜,赫然落入我眼中。季风雨林动植物,不是版纳胜版纳,高深润幽长险秀,天下奇景集一身。壮哉,奇哉,雅鲁藏布大峡谷!”
2、师:看到如此美景,我相信,同学们想说的比老师还要多,就让我们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你的千言万语吧。可以是一首诗,可以是一句广告词,也可以就是你的感受。
3、反馈。
五、尾声
师: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那么就让我们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歌声中,带着对大峡谷的美好回忆,离开这人类最后的秘境,世界上最后一块处女地──雅鲁藏布大峡谷,踏上回家之路吧。
朋友们,请跟我来吧!原来雅鲁藏布江河床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他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这就是大拐弯的神奇——长、深、窄。
朋友,你想见雪峰、冰川、草原、森林收于一圈的神秘地带吗?你想看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吗?那么,来吧,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来吧!
雅鲁藏布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朋友,你想见识“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吗?请跟我来吧!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在同一坡面上,从高到低形成了九个垂直自然带。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在这里,可以见到从寒冷的北极到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
朋友们,请跟我来吧!原来雅鲁藏布江河床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他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这就是大拐弯的神奇——长、深、窄。
朋友,你想见雪峰、冰川、草原、森林收于一圈的神秘地带吗?你想看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吗?那么,来吧,到雅鲁藏布大峡谷来吧!
雅鲁藏布大峡谷,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云遮雾涌,神秘莫测。大峡谷的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细流、帘帘飞瀑到滔滔江水,真是千姿百态。大峡谷的山,从遍布热带雨林的山脉到直入云天的皑皑雪山,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
朋友,你想见识“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吗?请跟我来吧!大峡谷的奇异景观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在同一坡面上,从高到低形成了九个垂直自然带。不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在这里,可以见到从寒冷的北极到炎热的赤道分布的动植物。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
的地方,各种野生动物攀援穿梭其间,真不愧“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色世间罕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见了之后,你肯定会说比想象中壮观几千倍、几万倍。 所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可以预料,在本世纪,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一个热点。
参观完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相信她的美印在中国人心上,印在外国人心上,印在每一个撩起她神秘面纱的人的心上。
我学习了《雅鲁藏布大峡谷》这篇课文,它的景观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过去只知道,中国有雄伟的万里长城,有古老的黄河,有绚丽多彩的五彩池,有似银河落九天的黄果树瀑布,竟不知有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个奇观。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那么的深。它的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大峡谷的最深处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它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有皑皑的雪山,有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那大峡谷的水更是多种多样,万年的冰雪,沸腾的温泉,涓涓细流,帘帘飞瀑,滔滔江水让你欣赏个够。
大峡谷是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在这里可以见到从寒冷的北极到炎热的赤道地区分布的动植物。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见的地方,各种野生动物攀援其间,真不愧有“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观,真不愧为世界第一。我为祖国有这样的大好河山而自豪,有朝一日,我会亲自到雅鲁藏布大峡谷去领略它的壮丽景观。
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大(深度、长度)峡谷。
【简介】
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峡谷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9个垂直自然带,麋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世界之最。
雅鲁藏布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雅鲁藏布大峡谷长504.9公里,平均深度2800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世界第一大峡谷。整个峡谷地区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错在一起,环境十分恶劣。许多地区至今仍无人涉足,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是地质工作少有的空白区之一。
《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已于4月通过专家评审。这标志着雅鲁藏布大峡谷即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总体规划》中,西藏的有关专家和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带的动植物保护、地质地貌保护等都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划,划分了各个保护区域和保护物种,制定了完美的保护措施,拟议中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9万人。雅鲁藏布大峡谷不仅以其深度、宽度名列世界峡谷之首,更以其丰富科学内涵及宝贵资源而引起世界科学家的瞩目,世界最大降水带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流域世界最北的热带气候带和自然带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濒临绝种的古老物种生息繁衍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能资源、稀有生物资源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编辑本段]
【发现与命名】
雅鲁藏布江下游,江水绕行南迦巴瓦峰,峰回路转,作巨大马蹄形转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峡谷。1994年,中国科学家们对大峡谷进行了科学论证,以综合的指标,确认雅鲁藏布干流上的这个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的大渡卡村(海拔2880米),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全长504.6公里,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2133米,长370公里)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深3203米,长90千米),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等量齐观。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及时报道了这一消息,全球为之轰动。
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大峡谷的科学正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英文字母拼为Yarlung Zangbo Daxiagu.
其基本特点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高、壮、深、润、幽、长、险、低、奇、秀。
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两侧,壁立高耸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和加拉白峰(海拔7234米),其山峰皆为强烈上升断块,巍峨挺拔,直入云端。峰岭上冰川悬垂,云雾缭绕,气象万千。
壮:从空中或从西兴拉等山口鸟瞰大峡谷,在东喜马拉雅山无数雪峰和碧绿的群山之中,雅鲁藏布江硬是切出一条笔陡的峡谷,穿越高山屏障,围绕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大拐弯,南泻注入印度洋,其壮丽奇特无与伦比。
深:在南迦巴瓦峰与加拉白垒峰间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深处达5382米,围绕南迦巴瓦峰核心河段,平均深度也5000米左右,其深度远远超过深2133米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深3200米的科尔卡大峡谷和深4403米的`喀利根德格大峡谷。
润: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峡谷南段年降水量高达4000毫米,北段也在1500~毫米之间,故整个大峡谷地区异常湿润,布满了郁密的森林,形成了世界上生物多样最丰富的峡谷。它与发育着荒漠植被的干旱的科尔卡大峡谷、与发育着单一松林的比较干旱的科罗拉多大峡谷都是不同的。
幽: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林木茂盛。由于地势险峻、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而且许多河段根本没有人烟,加上大峡谷云遮雾罩、神秘莫测,所以环境特别幽静。这也是上述三个大峡谷所无法比拟的。
长: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以连续的峡谷绕过南迦巴瓦峰,长达496.3公里,比号称世界“最长”的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还长56公里。
险: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许多河段两岸岩石壁立,根本无法通行,所以至今还无人全程徒步穿越峡谷。相比其他三条大峡谷,谷地中都有路相通;科罗拉多大峡谷,游人可乘牲畜在谷地中穿行游览;科尔卡大峡谷,游人可徙步沿谷地旅游;喀利根德格大峡谷,谷地中村庄星罗棋布,沿谷地的小路是当地发展徒步旅游的主要路线。就水道而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河段,河水平均流量达4425立方米/秒,远远超过67立方米/秒的科罗拉多河和另外两条河流,其河流流速高达16米/秒,水流湍急,跌水相连,至今未有人能漂流进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其水流的险恶程度也远在诸峡谷之上。
低:系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低处的巴昔卡,海拔仅有155米,远远低于上述三个峡谷的任何一个最低点。
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为奇特的是它在东喜马拉雅山脉尾闾,由东西走向突然南折,沿东喜马拉雅山脉南斜面夺路而下,注入印度洋,形成世界上最为奇特的马蹄形的大拐弯。它不仅在地貌景观上异常奇特,而且又成为世界上具有独特水汽通道作用的大峡谷,造就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奇特的森林生态系统景观。
秀:整个大峡谷的自然景观可以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秀甲天下”概括。谓其秀甲天下,主要是指无论在秀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都独领风骚。就广度而论,大峡谷是山秀、水秀、树秀、草秀、云秀、雾秀、兽秀、鸟秀、蝶秀、鱼秀、人秀、村秀……不仅如此,大峡谷的秀还有其深远和雄伟的内涵。例如大峡谷之水,从固态的万年冰雪到沸腾的温泉,从涓涓溪流、帘帘飞瀑直至滔滔江水,固态、液态、气态、雪花、溪流、大江、秀丽深入到水的各种形态、各种尺度规模。而从力度来看,数百米的飞瀑,16米/秒的流速,4425立方米/秒的流量,其力度甚为壮观。再如大峡谷之山,从遍布热带季风雨的低山一直到高入云天有皑皑雪山无一不秀;茫茫的林海及耸入云端的雪峰给人秀丽的感受更如神来之笔。生于斯长于斯的众多的生灵,更以其独特的形体和生命的活力迸发出秀丽的光彩。
通过简单的介绍,现在是不是清楚多了!
说教材:
这是一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文章的语言丰富优美,绘声绘色的故事、准确无误的数字、恰到好处的用词,都使得这篇文章成为一篇极为优秀的说明文。
学情分析:
课前调查学生都没有去过雅鲁藏布大峡谷,只是从资料中略知道一些,可以说雅鲁藏布大峡谷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块神秘的境地。因此学习起来学生会是兴致勃勃。在教学中,适当运用信息技术,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方法的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展现自我,具有很强的自主识字和阅读能力,并能够发扬互相合作的精神。尤其在朗诵方面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因此学习本文时,抓住学生这一能力,注重唤醒学生的个性化意识,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选择,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读法。运用电教手段,播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风景图片,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激起他们对自然之景的赞美之情,使他们与作者在情感上达成共鸣。
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本课的教学要求和特点,我将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初步接触简单的提纲,并根据提纲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
4、了解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神奇,感受祖国山河壮丽。
过程与方法
1、谈话导入西藏,并播放西藏美景的课件,激发学生对西藏的向往和学习的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列提纲,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通过朗读、交流,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美景的无限自豪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抓关键的词语,再整体感知课文,提升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美景的赞叹,体会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神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3、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学会以列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板画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理解重点词句。
(2)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美,感受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赞美之情,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3)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运用“读、找、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说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运用电教手段,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景图片,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激起他们对自然之景的赞美之情,使他们与作者在感情上达成共鸣。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说起西藏,你会想到什么呢?(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你们想不想目睹它们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藏吧,一睹它们的风采。(教师随机播放西藏风景的图片,并简单解说。最后一幅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
2、由上面的图片解说,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去领略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采吧!
【设计意图】: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所在的地理位置,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兴趣、好奇心等。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教师询问学生读文情况。
2、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很特别、景观奇特、气势宏伟、使人惊叹等)
3、你觉得文中那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请同学们再快速读读课文,找出这个词。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神奇壮丽)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三、指导学生列提纲
导语:那么,作者从那几方面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神奇的呢?
1、出示课后的“金钥匙”,为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写写提纲。(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写提纲)
① 可以只针对课文主要部分的内容写提纲。例如本文可以只写第2——5自然段的提纲。
② 提纲应简洁、明确,比如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2、请同学们再默读2——5自然段,勾画内容,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⑴顶端景象⑵传说⑶特点(长度、宽度和相对高度)⑷自然博物馆
形成,行不行,为什么?(引用传说增添了很多的神秘色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引起读者的兴趣,也更能体现出人们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课前已读了好几遍课文,对传说一定记忆犹新,因而,直接让学生讲一下传说。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为学文节省了时间。
学习第4自然段
导入:雅鲁藏布大峡谷是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江水冲刷形成的。那它有什么特点呢?
1、叫一生读此段。
2、有什么特点呢?(长、深、窄)
3、你从那句话体会到的?出示这句话,和去掉数字的句子,让学生比较着读。体会数字更真实准确,有说服力。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叫列数字。
4、除了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这段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通过举例,你发现了什么?全班齐读最后一句话。理解“秘境”。
【设计意图】:说明文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说明方法(写作方法),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这方法有什么好处呢?得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于是便设计“比较句子”这一环节。
学习第5自然段
导入:这块秘境的神奇还表现在哪里呢?
1、学生默读。
2、你觉得神奇还表现在什么地方,找出有关的句子与大家分享。
3、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色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4、看了以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太美了、真壮丽等)
5、你喜欢吗?请同学们带着喜悦之情把你喜欢的句子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这段主要写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垂直的自然博物馆,描写生动,语句优美,没有难词难句,学生一读就能了解,因此,让学生读自己认为神奇的语句,与大家分享,既体现了语文课堂注重培养学生读文的能力,又重视培养学生语言感悟的能力。课件的播放,加深学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喜爱、向往之情。
四、品读最后一段
作者又是怎样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的呢?
1、齐读这段。
2、出示句子
⊙在这里,我见到了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最丰富的宝库。这里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这段有几个“最”?从这几个“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把它换成“非常”行不行?(“最”即极限,没有可超越的。说明程度深。换成“非常”不合适,虽也表示程度深,但不是极限,课文通过连用7个:“最”,反复强调极限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景观的神奇之处。体会到了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无比喜爱和骄傲、自豪之情)
3、指导朗读。“最”字读得重一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体会7个“最”,来感受作者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无比喜爱和骄傲、自豪之情。
五、总结全文,提升感情
1、其实,作者在文章中好几处都流露了惊叹与赞美之情,请同学们再浏览一下课文,找出有关的词语。
2、学生说,教师课件出示。(惊叹不已 不可思议 鬼斧神工 无与伦比 令人向往)
3、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用“我读到??感到——”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设计意图】:打破了传统的总结全文的方法,让学生读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来表达自己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喜爱、赞美之情,既交给了学生练习说话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语感,又起到了提升学生感情,达到与作者感情共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