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花车(共含15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毛毛酱”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班教案:花车
活动名称:花车
活动目标:
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比较“花车”与常见车辆的不同特征与用途。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及初步的审美能力。
3.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各种玩具汽车、纸盒、塑料圈、木板等。
2.活动场景:“马路”、“高架桥”。
3.操作材料:麦管、雪花片、皱纸、颜料、橡皮泥、蜡笔、棉签、汽车轮廓图、自制立体车等。
4.开汽车的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引导语:今天,张老师看到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小汽车,我们来猜一猜小朋友带的是什么车子好吗?
1.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车子,说一说它的'外形特征和用途。
2.大家共同猜出车辆的名称。
二.玩一玩
引导语:有那么多的小汽车啊!我们都等不急了,一起去玩吧!(放开汽车的音乐)
1.自由开玩具汽车
2.寻找替代物玩开汽车的游戏(肢体动作、盒子等)
引导语:这么多车子在一起玩,真开心!除了这些车子你还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过和平时不一样的车子吗?
1.引出国庆旅游节“花车巡游”的话题。
2.部分幼儿介绍自己看到过的“花车”。
三.做一做
引导语:那我们这里没有花车,怎么办呢?(我们自己做)
1.幼儿制作花车:用皱纸、脉管、几何图形等方式尝试装饰各种花车。(按一定的规律装饰)
2.展示花车
引导语:那么多漂亮的花车呀!请你来介绍一下好吗?
1)幼儿介绍自己的花车――运用的材料、装饰的方法等。
2)幼儿给花车按大小、形状归类。
四.游一游
引导语:这么多好看的花车,现在让我们开着花车去玩喽!
1.幼儿带着花车在“淮海路”上玩。
2.幼儿带着花车上“高架桥”玩。
中班综合活动崇明花车教案
一、活动背景:
我园是科技特色幼儿园,在主题背景下进行科学教育活动已经成为我们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内容。在“树立节约意识,倡导节约文明”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开展融科技、环保、节约于一体的“我是节约小能手”主题教学活动,我班孩子通过制作节约小报,收集各种可再利用废弃物,并在上海旅游节花车巡游的启发下,利用国庆长假和父母开展了花车制作活动,在孩子和他的家人中间萌发了科技、环保、节约的种子。特别是“神舟六号”发射成功,更是将孩子带入了一个科学世界,孩子们的“为什么”多了,探索的兴趣浓了,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渠道广了,家长参与的意识更浓厚了。结合我园第九周科技周活动内容参加科技周开幕活动,能进一步提高我班孩子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养成动手制作的好习惯。
二、活动目的:
1、能用肢体动作在集体前表现“森林大树”花车的主题,体验参加集体活动的快乐
2、在快乐的“科学活动室”活动中,会使用各种用具探索科学奥秘,学会探究科学的简单方法
3、了解一些简单的节约水、电小常识,进一步树立科学的环保、节约意识,愿意督促同伴、家人节约用水和用电。
4、能积极收集科学资料和再利用废弃物,有参加动手制作愿望
三、活动准备:
1、花车巡游准备:
A、家园合作制作的“森林小世界”花车一辆,幼儿和爸爸妈妈制作的花车8辆,“森林小世界”主题指引牌一块
B、花车巡游音乐、大树宝宝衣服、动物头饰衣服、主题牌、表演动作编排
2、科学活动室准备:
A、设计“变废为宝”科学活动室活动方案
B、活动室材料提供:旧报纸、旧塑料袋、废碟片、包装袋、树叶、包装带及剪
刀、浆糊、粘贴纸、蜡笔、儿童歌曲等
C、区域划分:表演区、制作区
3、2名幼儿准备科普智力竞赛题(沈旻、王沛中);1名幼儿准备科普小故事(马佳豪);“维尼队”标志
四、活动时间:11月7日上午
五、活动形式:幼儿园集体花车巡游活动;科学活动室活动;个别幼儿智力竞赛、故事比赛
六、具体安排:
1、参加科学活动室活动:
幼儿可选择的科学活动内容:
2、参加花车巡游活动:幼儿在“欢乐小世界”音乐伴奏和主题牌的指示下
A、8名幼儿扮森林树宝宝,乘上花车向大家展示“森林小世界”的欢乐
B、8名幼儿装扮成森林卡通人物驾驶着用纸盒、塑料水果篮制作而成的花车紧随其后;
C、树宝宝和小动物们一起欢快地游戏,表现森林里热闹的一刻
3、3名幼儿参加智力竞赛及故事比赛
提醒幼儿在活动中不紧张,有自信
七、活动规则:
遵守上下楼梯靠右走规则,自由选择活动室,轻轻进入活动
爱护活动室内每一件用品,科学使用科学用具,活动后能归还原处
在活动中照顾好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崇明花车教案
设计思路:
随着主题活动“马路边”的深入开展,孩子们对马路边的各种车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我们从幼儿讨论的热点及探索需要出发,开展了“各种各样车”的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积累了一些相关车子的经验,如:各类车子的构造、特殊车辆的用途等,还积极整合家长资源,利用废旧材料亲子制作了形态各异的大小型玩具车。当听说花车要到崇明巡游时,孩子们欢呼雀跃,同时又充满着对花车的好奇。为了满足他们对花车的探索愿望,我们拓展了幼儿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了有效的教育资源,联系了花车停放点,组织幼儿实地参观,还动员家长晚上带孩子去看花车巡游,从而提高幼儿对花车的感性认识。自看了花车以后,孩子们谈论花车的兴致更浓,生发了许多问题,并产生了制作花车的愿望。为了进一步满足幼儿的生成需要,我们结合最近的方案活动“崇明特产”,有机的整合幼儿对崇明特产的原有经验,让他们通过迁移和运用,萌发爱家乡的情感,于是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以让幼儿观看录像,再现参观花车时的情景导入,继而引发幼儿谈论花车,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感知花车的意义。随即结合幼儿对崇明特产的已有经验,引发他们通过装扮花车、介绍花车、花车巡游等途径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关注幼儿已有经验的迁移和提升,重视对幼儿情感的激发,鼓励幼儿积极地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使幼儿在开放的、动态的环境中情感得以抒发。同时,我们也注重幼儿能力的培养,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合作的能力,自主选择材料的能力等,从而促进幼儿综合化的发展。此外,我们还关注到个别差异,如:在材料的投放上,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材料,有成品材料、半成品材料等,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不同的材料装扮花车。而且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善于接受挑战,尝试用各种方法、使用多种材料去装扮花车,充分地通过崇明花车的展示,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希望能使不同层次的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得以不同的发展,潜能得以发挥。
活动目标:
1、在观察花车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花车所代表的意义。
2、尝试装扮花车,体验制作的乐趣。
3、感受家乡的美好,表达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参观花车时的录像和各种花车的照片;
2、幼儿自做的成品及半成品(如花、彩链、崇明糕、崇明蟹、森林公园等);
3、崇明特产的`实物和芦花、芦苇、芦粟穗等若干(自选材料);
4、剪刀、双面胶、胶水、透明胶、勾线笔、横幅、标签;
5、话筒、背景音乐、录音机、锣、垃圾筒。
活动过程:
一、回忆再现:
1、“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小朋友们看花车的录像)“我们在干什么?”“你看到了哪些花车?”(幼儿说到哪辆花车,多媒体上就出现该辆花车的图像。)
2、对几辆典型花车展开提问:“这是哪里(哪个国家)的花车?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1:新加坡又叫狮城,她们的花车上有一个大狮子,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新加坡的花车。她在邀请我们去新加坡玩。
小结2:绍兴是鲁迅爷爷的故乡,可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把鲁迅爷爷的雕像放在花车上,就是告诉大家鲁迅是绍兴人,欢迎大家到鲁迅的故乡游玩。
小结3:我们崇明的螃蟹很有名,阳橙湖的螃蟹同样有名。看他们的螃蟹又大又红,已经煮熟了,就等着客人们去品尝了。
小结4:电影公司的花车一看就看出来了,它和别的花车有什么不同?对了,花车上都是明星们的照片,他们在邀请我们去看电影。
3、教师总结:每辆花车都不一样,因为它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和城市。它们把自己特有的东西装扮在花车上,通过花车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乡,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多美丽,并欢迎大家去它们那里玩。
二、装扮花车:
1、“那我们的家乡美不美呀?谁愿意来介绍一下?”
2、“我们的家乡真美,可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谁有好办法,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崇明?”
3、“制作花车是个好办法,那现在我们就来设计崇明的花车。看,ELLA把你们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做的大汽车带来了,每辆车旁还有我们做得崇明特产,每组都不同,等会你想把崇明什么好东西介绍给大家,就去装扮那辆车。除此之外,这里还有很多材料,有的是我们捡来的,有的是我们一起做的,还有一些是没有完成的,等会装扮花车时,你们可以自由来挑选。好,开始动手吧!”(幼儿装扮花车,教师巡回指导。)
三、花车巡游:
1、(音乐响起,幼儿围过来。)“花车做好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来到哪辆花车旁,请该组幼儿介绍。)
2、“下面我们就要进行花车巡游啦!”(老师敲锣,带领幼儿进行花车巡游。)
大班美术我设计的花车教案
活动目标:
1、观察玩具汽车,进一步感知了解各种汽车的结构。
2、通过欣赏范画和讨论活动,尝试设计奇特的汽车。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设计的和自己喜欢的汽车,体验成功制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各种玩具汽车若干
2、彩色纸若干,勾线笔若干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具汽车,引导幼儿观察。
(1)这些汽车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2)这些汽车什么地方是不样的?它们有什么功能?
二、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汽车,感知汽车的结构。
(1)看图说说,画面上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你喜欢哪一辆汽车,喜欢它什么地方?
三、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我设计的汽车。
(1)你还见过什么式样的汽车?你还见过什么特殊功能的汽车?它是什么样子的?
(2)如果你是汽车设计师,你想设计一辆什么样子的汽车?
(3)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设计不同功能和独特的汽车。
四、幼儿创作活动《我设计的汽车》。
体会与反思:
新《纲要》强调选材的生活化,强调教材来源于生活、又服务、回归于生活,就是重复考虑了孩子的`形象思维这个特点,尊重孩子,更要尊重孩子的教育特点。于是,我选择了“汽车”这一交通工具,“汽车”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最熟悉的,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幼儿在成长中不断看到,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汽车及玩具,对汽车自然产生了兴趣与爱好。在活动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都能积极的参与,可以看出幼儿对汽车知识是那样丰富,思维是那样活跃。
观花车500字作文
盼望已久的国庆节终于到来了,我又可以看到缤纷绚丽、色彩斑斓花车了!
10月2号那一天晚上8点,在五缘湾商业街,将举办一年一度的花车巡游!
当我们一家来到商业街,只见道路两旁人山人海,红男绿女,热闹非凡。突然听见“嘭”的一声,五颜六色的礼花便纷纷扬扬地从空中飘落下来,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在“彩蝶”的欢送下,终于迎来第一辆“湖里区”的.花车,翻滚的浪花簇涌着花车,在浪花上有一只可爱的小海豚在尽情地“跳跃”;浑身雪白的小白鹭在小海豚的上空自由翱翔,象征着湖里区海、陆、空、港口不断飞跃。紧跟随后的是第二辆……第三辆……
这一些花车不仅有名字,而且还非常有创意,如:“金门高粱酒”、“鼓浪屿听涛”、“胡里山炮台”、“动感土楼”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花车是“动感土楼”,因为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是福建省第二个世界文化遗产,更是闽西南旅游资源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土楼的屋檐呈灰色,土楼的墙壁呈土黄色,远远望去,像一朵朵蘑菇。还有“菊岛澎湖”这一辆花车上“绽放”着两朵巨大的美丽的菊花,旁边点缀着许多五彩缤纷的小菊花,美丽极了!说到澎湖,让我想起了一首歌: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逐沙滩……
这次的花车巡游在我的脑海里再次刻下了深深地印象。
观看艺术花车巡游-350字
今天下午,姥姥带着我和表妹兴高采烈地到街上看艺术花车巡游。哇!街上人山人海,我们在人海中钻来钻去,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落脚点。
不一会儿,花车就到了,美丽的花车上卧着几只又可爱又威武的“狮子”,可爱的“狮子”还不时调皮地眨着美丽的大眼睛。最有趣的是踩高跷,表演者的脚上都绑着一跟棍子,他们高高在上却平稳地走来走去,还不时地扮个鬼脸,惹得我们哈哈大笑,而那些高难度的表演,更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接着来了一群“大公鸡”和“大母鸡”,它们晃着大脑袋,摇着大尾巴,迈着鸡步,昂首挺胸地走来了。它们有的手拉手地跳舞;有的你亲我一下,我啄你一下;还有一只调皮的“大母鸡”在一个小朋友的脸上亲了一下,惹得大家开怀大笑,喝彩声不断……
时间过得真快,表演结束了,花车离我们远了,但我还沉浸在欢乐的场面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我有一辆非常漂亮的玩具车,她穿着粉红色的衣服,还有二只大大的眼睛,她的四只脚跑得可快了,她的方向盘象我们的头一样,可以转来转去。在方向盘的中间还有一张可爱的小嘴,会说会唱,不信你听“的的的”“哒哒哒”,还讲着英语呢,她简直是个小老外。
她是我的好朋友,我每天和她一起玩,真高兴有这样的好朋友!
浙江省绍兴县 绍兴县柯桥小学 二(1) 虞曼琦
我有一辆非常漂亮的玩具车,她穿着粉红色的衣服,还有二只大大的`眼睛,她的四只jiǎo跑得可快了,她的方向pán象我们的头一样,可以转来转去。在方向pán的中间还有一张可爱的小zuǐ,会说会唱,不信你听“的的的”“哒哒哒”,还讲着英语呢,她简直是个小老外。
她是我的好朋友,我每天和她一起玩,真高兴有这样的好朋友!
指导教师:丁丽华
简评:好
喜庆花车闹元宵作文【推荐】
“看花车去喽!”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美仁宫,哇噻!公路两旁早已人山人海,真是万人空巷,好不热闹啊!而马路上,则一个人也没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人群又沸腾了起来,纷纷朝远处望着。我也向远处望了望,八位交警开着摩托车,正缓缓向我们驶来,这预示着,花车来了!
不出人们的意料,在警车的后方,老远地跟着一辆红黄相间的花车。花车还在老远,就听见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声。随着音乐的渐渐清晰,花车也离我们越来越近,花车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车上一只大公鸡正昂着首挺着胸,好像在打鸣呢,真是“金鸡报晓”哇!花车两边,用红色字体写着“装载吉祥和幸福”七个大子。花车的后面,只见旅游学校组成的方阵,她们踏着整齐的步伐,个个昂首挺胸,迎面而来。顷刻间,音乐声、脚步声和观众们报以的掌声,汇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之后,十几辆花车陆续出场。每辆车,都被五彩缤纷的花朵笼罩着,包围着,富丽堂皇。每辆车上,无数朵花争奇斗艳、百花盛开。犹如美丽的春天已来临了。
使我过目难忘的,要数万利达花店出的`花车了,那两辆车,用的全是清香四溢的鲜花。还在远,人们就已经陶醉在那沁人心脾,沁人心肺的花像中了,仿佛置身在花的海洋里。不仅花想,而且花美。车上,白花盛开,五颜六色,花儿,姹紫嫣红,婀娜多姿。花美,人也美。在有些美丽的花车后,跟着一群群由年轻姑娘们组成的方阵。那些姑娘,个个妩媚动人,引人注目。为花车巡游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这些花车当中,深受儿童们喜爱的,当然是有卡通人物的花车了。瞧,那辆车上,站着一位惹人喜爱的小丑,正热情地向我们招手,小朋友们也不由自主地向他挥手示意。卡通人物有很多,都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人物,有:皮卡丘、米老鼠、唐老鸭、蓝猫、小丑等等,看得我眼花缭乱,看清楚了这个,又错过了那个。
随着第二十二辆花车的经过,整个花车巡游结束了。但人们还是一游未尽,恋恋不舍。纷纷跟着花车一起游行,一同享受这节日的气氛。顿时,马路上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看着人们这般高兴,我们也抑制不住兴奋之情,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一眨眼的工夫,整条马路顿时游人如织,成了人的海洋。
元宵节在人们的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但快乐的这一天永远留在人们的脑海里,难以忘怀!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画面,猜测狼的心里活动,并对故事情节展开大胆想象。
2、尝试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故事内容。
3、感受故事的诙谐,体验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ppt。
示意图,小猪头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1.介绍绘本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有趣、很好玩的书。
2.提问:1只小猪遇上1只狼会发生什么事情?那遇上100只狼呢?
二、出示绘本ppt,逐张阅读
1. 出示ppt1
提问
一只肥嘟嘟的小猪正朝着树林走过来,100只狼在哪里?会说些什么?
2. 出示ppt2
提问
①小猪走近了,请你仔细看看狼的动作和表情,学一学。
②这时小猪会怎么想?怎么办?
3.连续出示ppt3,4,5、6
①提问
100只狼把小猪追来追去,最后他们想了个什么办法?
②现场画示意图1.
我们也来学狼照着路线图来追小猪。
提问:狼想对小猪说什么?做什么呢?
过渡语: 100只狼将要做什么?是不是跟你们猜的那样呢?接着往下看。
三、观看ppt7大胆猜测
提问
①小猪用了什么办法逃跑的?
②出示示意图2
在这幅图的提示下,你想到了什么?
师:老师把你们的猜想变成了一个故事,一起来听听。
四、讨论
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了1只猪和100只狼的故事,那万一1只狼遇上100只猪又会怎么样呢?其实这也是这本书的作者宫西达也画的另一个故事,下次钱老师给你们讲。
活动反思:
在此次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对这个绘本都有着很高的兴趣,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仔细观察画面猜测着狼与猪的心理活动,也很愿意到前面来模仿狼的神情与动作。
不足之处:
1.孩子的精彩回答没有适时进行提炼。在提问: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猪?王紫伊回答:聪明的小猪,因为坏人是可以骗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回答。教师应适时引导进行提炼,灌输给孩子这样的理念:遇到坏人,可以不讲真话。机智应对,才是好孩子。
2.在观看100只狼追逐小猪的画面时,描述的语言太单一,可以启发幼儿用丰富的词汇来说一说,如:来来回回,绕来绕去等。
3.没有关注到全部幼儿。个别几个孩子坐在第二排,不是很爱表现。在邀请孩子上前回答问题和表演时没有关注到他们。应该给他们机会,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展示自己。或者在追逐小猪这一环节的时候邀请他们和能干的孩子一起表演。
一、情况分析
娃娃家的“外公”在游戏中搭了根拐杖,在家里逛来逛去,嘴里还唠哩唠叨说了很多。原来“我外公就是这样的”;幼儿园的“老师”模仿着自己的班主任老师正在给小朋友上舞蹈课,模仿得八九不离十。因为她最喜欢的是老师教她学舞蹈。
公共汔车上,“一乘客”坐在位子上抽起了“香烟”,“售票员”看见后出来阻止未果,就叫“司机”停车,自己下车去找来了“警察”,对“乘客”进行了“公共场所不能吸烟”的教育。
游戏中一幼儿不满足现有的主题,当别的幼儿都“找到工作”后,他却无所事事,原来他是一个“下岗工人”。
……
说明
随着中班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认知领域的拓展,幼儿对周围生活的人和事怀有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只要是自己熟悉的、印象深刻的经常有有意无意地在游戏中加以模仿和表现,此时如能得到恰当指导,不仅能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按意愿游戏,同时能促进幼儿的认知经验及游戏水平的提高。
二、活动目标
在游戏中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意愿、按意愿游戏。
三、游戏准备
1.丰富经验,加深印象: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多观察体验,多组织谈话交流分享经验,扩大并加深幼儿对生活的理解。如“幼儿园的一天”、“我的家”、“生病的时候”等。
启发幼儿自己制作游戏中需要的玩具材料。如公共汽车站的禁烟标记、流动摊位的工作箱等,并提供可替代各种玩具的“百宝箱”。
说明
不是为幼儿的游戏而刻意去丰富经验,是因为幼儿的游戏离不开幼儿的生活经验。角色游戏是观察了解幼儿的窗口,教师为幼儿丰富哪些经验、创设哪些环境条件,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反映是一条重要的线条。
四、观察指导
1.当观察到幼儿在游戏中意愿性地表现出许多积极的、美好的事情。如:娃娃家“爸爸”送“孩子”进医院“做手术”,自己却焦急地搬来了椅子等在“手术室”门口:如:幼儿园“老师”玩起带领孩子们去“教师”家作客的游戏情节等等。此时教师可以用很简短的语言予以肯定“哇!真是个好爸爸!”“这老师多好呀!”
说明
教师作为旁观者的身份用简短的语言给予肯定目的不是为了干扰幼儿的游戏,也不是为了其他,而是强化幼儿的行为表现,或使幼儿变无意识反映为有意反映,对加深和积累幼儿的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具有促进作用。
2.当观察到幼儿在游戏中自发地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情节,如:娃娃家的人玩起了“搓麻将”;医院里的“医生”不肯为“病人”好好看病,逢人就说:“治不好啦,死掉了!”等等,只要不发生危险,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不予阻止,观察后作延迟指导。
说明
儿童的世界色彩斑澜,生活中各种体验感受都会在游戏中得到反映,其中有积极的同样会有消极的。通常教师习惯于用禁止和说教的办法来处理幼儿游戏中表现的消极内容,但这种做法容易束缚幼儿,使幼儿产生更多的顾虑而不愿或不敢大胆表现,甚至会压抑诸如情况之中幼儿所表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不急于阻止,看幼儿游戏的发展情况再作指导,也可以将问题放置在游戏后的谈话中师生共同讨论。
当观察到幼儿不满足现有主题而另有主见时,如幼儿要做游戏摊位的工作人员,为顾客上门服务,送货到家。对此教师可以和幼儿聊聊他到底想玩些什么,需要些什么,让幼儿知道如果需要什么可以想什么办法,同时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材料。
说明
由幼儿自己提出的主题不管操作性是否强,教师都应以鼓励为主,而且要尊重幼儿的意愿切忌操之过急包办代替。
活动目标:
1.能够区分两个物体的长短。
2.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用卡纸做的小蛇头饰2个。
活动过程:
1.认识长短。
教师伸出同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
教师: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做,看看这两个手指有什么不一样。这两个手指的长短不同,这根手指长(伸出中指),这根手指短(伸出食指)。
教师请幼儿伸出双手,引导幼儿观察手指间长短的差异,并进行总结。
教师引导幼儿继续观察教室里的物体,鼓励他们大胆说说什么是长的,什么是短的。
2.游戏:贪吃蛇。
教师: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贪吃蛇。
教师先选出一位小朋友做裁判,在游戏结束后比较队伍的长短。
教师让幼儿随意站在教室各个位置,选出两个小朋友做蛇头(戴头饰),教师喊开始时,这两个小朋友从同一起点出发,让他们去碰站在教室里的其他小朋友,被碰到的小朋友成为它的蛇身(被碰到的小朋友可以拉着前一个小朋友的衣服),一分钟后教师喊结束,比较两队的长短,教师加以指导。(可循环多次进行游戏,每次选出不同的幼儿做裁判)
有效提问:
1.这两根手指有什么不一样?
2.什么东西是长的,什么东西是短的?
3.哪条小蛇长,哪条小蛇短呢?
有用词汇:长的、短的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可提供一些用于链接或拼插的玩具,让幼儿进行长短练习。
区角活动:在区角处提供长短不一的物体或玩具,让幼儿加深对长短的认识。
家园共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通过对比判断长与短。例如:妈妈的头发是长的,宝宝的头发是短的;爸爸的手指是长的,宝宝的手指是短的等。
活动目标:
1.体会蓝色小花的善良品格,萌发对蓝色的喜爱之情。
2.能用“我看到了xx颜色的xx”的句式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3.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我这儿有一副漂亮的图片,请小朋友看一看,举手告诉大家你在图片上看到什么。(各种颜色的小花,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
今天我们的故事呀就是关于这朵蓝色的小花,请小朋友认真听这个故事,看看蓝色的小花做了什么事。
二、教师第一遍讲述故事。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都有些什么人呢?(老星星,蓝色小花)
3.老星星开心吗?(不开心,老星星叹气了)老星星为什么不开心呀?
请小朋友们再听一遍故事,看看老星星是因为什么事情不开心。
三、教师第二遍讲述故事
1.片段一:故事先讲到这里,你们说老星星为什么不开心呀?
老星星每天晚上升起来,都想看看蓝蓝的天空,想知道色是什么样子的。可是从来都看不见,只看到天空是黑黑的。现在他老了,他永远看不见蓝色了。
看到老星星那么难过,蓝色的小花是怎么做的?让我们一起往下听吧。
2.片段二:蓝色的小花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四、活动总结
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蓝色的小花美吗?为什么?(善良的品质)
我们也要向蓝色的小花学习。当其他小朋友有困难需要帮助时,我们要互相帮助。
附故事《蓝色小花》
有一朵花,长得瘦瘦的,小小的。这朵小花每天都早早地开放,向着天空仰起笑脸,蓝蓝的天空在她的脸上涂上一层蓝色。
一天晚上,星星出来了,所有的花都收拢花瓣睡觉了。蓝小花也收拢了花瓣,想睡觉了。这时,蓝小花听到天上的一颗星星叹了一口气。
蓝小花问:“你干嘛叹气啊?”那颗星星说:“我是一颗老星星,我每天晚上升起来,都想看看蓝蓝的天空,想知道蓝色是什么样子的。可是我从来都看不见,只看到天空是黑黑的。现在我老了,我永远看不见蓝色了。”
蓝小花说:“老星星别难过,我是一朵蓝色的小花,我可以让你看到蓝色。”
蓝小花张开蓝蓝的花瓣。这时,露珠也悄悄地落在了蓝色的花瓣上,晶莹莹的露珠把蓝色的小花映得更好看。老星星高兴地说:“啊!蓝色真美丽啊。我看到蓝色了。”
蓝色小花是最美最美的小花,她每天早晨都早早地开放,仰起笑脸向着蓝天。晚上,她张开花瓣让天上的星星都能看到美丽的蓝色。
活动反思:
1. 过渡过于生硬。当幼儿的回答不符合我预期答案时,抓住小部分幼儿的答案继续深问。如:在“老星星开心吗?”这个问题中,幼儿的回答是开心,只有一个幼儿小声的回答不开心。而我只是追着正确的答案继续问“我听到xx说老星星不开心,那老星星为什么不开心呢?”。可以改为“老星星为什么开心?”跟着他们的答案继续让他们自己发现矛盾。
2.每一个过程都应有总结。我在问完问题之后只是简单的过渡,如“大家都说了很多原因,我觉得都有道理,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对于幼??的各种回答,我并没有加以总结,因此在最后重复该问题时幼儿的反应仍是各种各样,可见之前的提问是无效的。
3.在知识迁移部分过于单薄。为达成目标2,可在迁移部分让幼儿说说:你们喜欢蓝色吗?为什么喜欢蓝色?蓝色可以用来干嘛?……
小百科:花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是用来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喜阳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牙刷和小棒的使用方法,并能灵活用到实际绘画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掌握文件保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牙刷和小棒的使用方法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扩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自主探究、协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能力和借鉴以往经验的知识迁移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及绘画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有爱心、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李老师带来了一幅画,请你们看一看
1、 看一看:画上面有什么?
2、 摸一摸:请你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3、 猜一猜:你猜猜看这是怎么画的?用什么画的?
4、 试一试:根据幼儿猜的不同作画的工具,如记号笔、粉笔、蜡笔,教师做实验来验证。
小结:刚刚我们试过了那么多不同的笔来尝试画同样的画,可是效果都和李老师的这幅画。
不一样,你们想知道我到底是用什么来画的吗?
二、演示操作
1、 出示牙刷和小棒
师:李老师用牙刷和小棒画了这幅画,你现在能猜到我是怎样来画的吗?
2、 图形卡纸,颜料做示范画
(1)先摆图形,确定位置不乱动
(2)牙刷蘸一蘸,多余颜色撇一撇
(3)小棒刷一刷,动作放放低
(4)颜色均匀洒一洒,蘸蘸刷刷真好玩
小结:只有按照这样的几个步骤生活中的废旧牙刷也可以是绘画高手呢!
三、幼儿操作
1、 李老师给每一组准备了刷画用的工具,还有很多的图形卡纸,请你们商量如何把这些卡纸拼成一幅你们想要的画,拼好了确定不动了可以合作着刷起来。
2、 幼儿三人一组,合作完成刷画
四、欣赏展示
1、 五组分别晒干自己的作品后展示
2、 幼儿自由发挥,根据每组作品的不同风格取好听的名字
【活动目标】
让幼儿通过了解故事明白怎样才能让自己更健康.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实物 口罩 磁带<健康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出示口罩问:小朋友,这是什么?你见过谁戴口罩啊?他们为什么要戴呢?
2、幼儿自由讨论
3、师小结: 口罩可以抵挡细菌,防止细菌进入我们的身体.别人戴过的口罩上会有很多病菌.
(二)基本部分
1、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个关于口罩的故事,请你仔细听,那个口罩是谁的,好吗?
2、师讲故事
3、讨论:
那个大口罩是谁的?医生为什么要给它药和口罩?
小河马在回来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又有谁用过河马的口罩呢?
那为什么第二天医院有那么多病人呢?(引导幼儿说出传染的原因)
4、小结:哦,原来别人用过的东西都会有病菌,特别是病人。所以,我们要注意卫生,别人用过的口罩、毛巾、牙刷,我们就不要用了。
5、生病很难受,请小朋友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少生病呢?幼儿自由说说,(如勤洗手,不吃变质的东西等)。
6、师:老师还有个办法,也可以预防疾病,就是多运动.来我们一起来动动我们的身体吧,让幼儿说做什么运动,然后大家跟着做.
(三)结束
到室外跳<健康歌>.
【教学反思】
我上完这节课后,我发现我们班的幼儿没有一起吃一根糖的现象了,反而经常听到有小朋友说,那里有细菌,谁不讲卫生的话语了.我相信幼儿已经从故事中学到东西了.
这节课的难点是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不讲究卫生的后果.在引导幼儿过程中,我层层深入,在幼儿回答完问题后,突然明白了,生活中要讲究卫生,不然就会生病.
但是在本节课中,由于年龄不一样,生活体验也有差别,所以,在引导过程中,仍然有一些小朋友不太积极,对故事内容理解不够深.
★ 中班教案
★ 教案中班
★ 《云》中班教案
★ 中班教案《凉鞋》
★ 中秋节中班教案
★ 中班教案《树》
★ 中班教案《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