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贤文真理篇》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飘飘呀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今贤文真理篇》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共含1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飘飘呀呀”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古今贤文真理篇》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

篇1: 《古今贤文真理篇》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

《古今贤文真理篇》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会这些古今贤文,会读,会背。

2、理解古今贤文的意思,领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3、了解祖国绚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教学难点:

了解祖国绚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已做好的书签

教学过程:

一、从题入手、初识课文

1、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明白了什么?

2、检查预习

谁愿意帮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出示句子指名读

(2)理解加点词的意思。的.、矢、焉、蠹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4、在读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①句子短小②蕴含深刻哲理③由一些名言警句组成……

5、小组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句子?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6、组织交流

二、联系实际,理解深刻含义

1、这些句子中你对哪句话有很深的感受?为什么有这么深的感触呢?

2、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亲身经历、历史典故……)

3、请你挑选其中的一两句话,写在自制的小书签上,待会儿送给你的好朋友好吗?

4、生制作书签,师巡视辅导

5、同学们送给好朋友的是哪句话?为什么要把这句话送给他呢?你愿意和我们大家说说吗?

6、我想同学们都想亲手把自身的书签送到朋友的手中。现在就请大家离开座位,向同学送去一份浓浓的情谊和对他的希望吧!

7、同学们也许当你收到朋友送给你的那勉励话的时候,会感觉听得不顺耳,可是那些都是“忠言”啊!所以老师想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送给我们大家,让我们一齐共勉,好吗?齐读

8、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中还积累了许多名言警勉励,拿出来让我们大家一齐分享一下好吗?

作业:

必做题:

背诵

选做题:

1课后收集一些名言警句,抄在摘录本上。

2选择课文中的一两句,谈谈自身的体会,然后写下来。

篇2:《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

[教学目标 ]

1、了解贤文的含义内容及表现形式。

2、对课文中的成语、名言能熟读体会。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主要板书计划]

8、古今贤文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谦虚谨慎,听取意见

[作业 设计、安排]

[课内]:

背诵课文

[课外]:

收集一些名言、成语及谚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介绍名人名言导入 。

二、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1、自读

2、交流了解词语。

三、进行朗读比赛

1、自己练读课文。读准到读流利

2、朗读比赛

四、讨论

第一自然段:联系学生自己生活实际,运用语言材料讨论,领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第二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讨论议题,再从学生所知道的`名人中举例说明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五、再读课文,联系实践

1.再读课文,文中哪些语句给你启发最大,你能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吗?

2.交流

3.小结: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做到实事求是,这样我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六、熟读。

七、课后收集一些名言或成语或谚语。

教后感: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成语、名言,感悟课文语言,要把读、思、议、悟结合起来,多方位进行感悟训练,以全面吸收语言材料。

教学时可组织朗读比赛活动,从读准、读流利到有感情地朗读,一次一次逐步提高要求。

篇3:《古今贤文真理篇》 之三

《古今贤文(真理篇)》 之三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学设计之三

佚名

[教学目标]

1、了解贤文的含义内容及表现形式。

2、对课文中的成语、名言能熟读体会。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主要板书.计划]

8、古今贤文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谦虚谨慎,听取意见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背诵课文

[课外]: 收集一些名言、成语及谚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介绍名人名言导入。

二、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1、自读

2、交流了解词语。

三、进行朗读比赛

1、自己练读课文。读准到读流利

2、朗读比赛

四、讨论

第一自然段:联系学生自己生活实际,运用语言材料讨论,领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第二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讨论议题,再从学生所知道的名人中举例说明“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五、再读课文,联系实践

1.再读课文,文中哪些语句给你启发最大,你能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吗?

2.交流

3.小结: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做到实事求是,这样我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五、熟读。

六、课后收集一些名言或成语或谚语。

教后感: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成语、名言,感悟课文语言,要把读、思、议、悟结合起来,多方位进行感悟训练,以全面吸收语言材料。

教学时可组织朗读比赛活动,从读准、读流利到有感情地朗读,一次一次逐步提高要求。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学设计之三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4:《古今贤文真理篇》 之二

《古今贤文(真理篇)》 之二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教学要求;

a) 学会这些古今贤文,会读,会背。

b) 理解古今贤文的意思,领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c) 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教学难点:

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条名人名言。

出示:

真理的'旅行,是无需入境证的。――法国约里奥。居里

一切都会过去,只要真理永存。――俄罗斯谚语

天才所要求的最先和最后的东西是对真理的热爱。――德国歌德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_____陶行知

二、学生自学课文,感悟文章中的贤文

1、轻声朗读课文。

2、通过查字典理解文中的成语。

五、学生讨论理解,指导背诵

(1)指导朗读课文。

(2)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这些成语。

(3)学生背诵课文。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自学其他成语2条。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学设计之二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5:小学五年级语文《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贤文的含义内容及表现形式。

2、对课文中的'成语、名言能熟读体会。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背诵课文

[课外]:收集一些名言、成语及谚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介绍名人名言导入。

二、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1、自读

2、交流了解词语。

三、进行朗读比赛

1、自己练读课文。读准到读流利

2、朗读比赛

四、讨论

第一自然段:联系学生自己生活实际,运用语言材料讨论,领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第二自然段:结合生活实际提出讨论议题,再从学生所知道的名人中举例说明“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五、再读课文,联系实践

1.再读课文,文中哪些语句给你启发最大,你能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吗?

2.交流

3.小结: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做到实事求是,这样我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五、熟读。

六、课后收集一些名言或成语或谚语。

教后感: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成语、名言,感悟课文语言,要把读、思、议、悟结合起来,多方位进行感悟训练,以全面吸收语言材料。

教学时可组织朗读比赛活动,从读准、读流利到有感情地朗读,一次一次逐步提高要求。

篇6:8《古今贤文真理篇》

学习目标:

1、学会这些古今贤文,会读,会背。

2、理解古今贤文的意思,领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3、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教学难点 :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具准备:电脑、课件、已做好的书签

教学过程 :

一、从题入手、初识课文

1、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明白了什么?

2、检查预习

谁愿意帮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出示句子指名读

(2)理解加点词的意思。的、矢、焉、蠹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4、在读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①句子短小②蕴含深刻哲理③由一些名言警句组成……

5、小组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句子?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6、组织交流

二、联系实际,理解深刻含义

1 、这些句子中你对哪句话有很深的感受?为什么有这么深的感触呢?

2、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亲身经历、历史典故……)

3、请你挑选其中的一两句话,写在自制的小书签上,待会儿送给你的好朋友好吗?

4、生制作书签,师巡视辅导

5、同学们送给好朋友的'是哪句话?为什么要把这句话送给他呢?你愿意和我们大家说说吗?

6、我想同学们都想亲手把自己的书签送到朋友的手中。现在就请大家离开座位,向同学送去一份浓浓的情谊和对他的希望吧!

7、同学们也许当你收到朋友送给你的那勉励话的时候,会感觉听得不顺耳,可是那些都是“忠言”啊!所以老师想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送给我们大家,让我们一齐共勉,好吗?齐读

8、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中还积累了许多名言警勉励,拿出来让我们大家一齐分享一下好吗?

作业 :

必做题:

背诵

选做题:

1 课后收集一些名言警句,抄在摘录本上。

2 选择课文中的一两句,谈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写下来。

篇7:《古今贤文真理篇》教学设计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要求;

a) 学会这些古今贤文,会读,会背。

b) 理解古今贤文的意思,领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c) 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教学难点:

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条名人名言。

出示:

真理的旅行,是无需入境证的。——法国约里奥。居里

一切都会过去,只要真理永存。——俄罗斯谚语

天才所要求的最先和最后的.东西是对真理的热爱。——德国歌德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_____陶行知

二、学生自学课文,感悟文章中的贤文

1、轻声朗读课文。

2、通过查字典理解文中的成语。

三、学生讨论理解,指导背诵

(1)指导朗读课文。

(2)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这些成语。

(3)学生背诵课文。

四、作业

1、背诵课文。

2、自学其他成语2条。

篇8:《古今贤文(合作篇)》教案

一、课时目标:

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明白人要有志向的重要性,能领会通过譬喻所要表达

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

明白“人要有志向”这一道理,并能联系自己谈谈体会。

三、教学难点:

领悟譬喻所要表达的意思。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题导入。

志向即理想。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疏通文字。

2、哪些文字你已读懂?讲给别人听。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1、文中用了哪些譬喻?把它们找出来。

2、这些譬喻想说些什么?选择一个具体说明。

3、两个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1)人为什么要有志向。

(2)怎样才能实现理想。

4、再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怎样才能实现理想。

(志在年少,理想要远大明确,勤于实践,学习知识。)

四、小小演讲会《我的理想》。

1、选择一两句,侧重谈谈自己的体会。

2、畅谈理想。

五、板书设计

11、古今贤文(志向)

要有理想

实现理想

教学反思:

篇9:《古今贤文》 教案

《古今贤文》 教案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这些名言、格言地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知道要树立远大志向,只有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在实践中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拟定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学了不少名人格言、警句,今天我们将集中学习由16句组成的《古今贤文》(志向篇)。

2、板书课题:11古今贤文(志向篇)。

3、理解课题上的“贤文”、“志向”:“贤文”是指教导人们做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的文章,有警句、格言、谚语等。“志向”是关于将来要做什么事,要做什么样的人的意志和决心整体意思是从古到今与志向有关的警句、格言等。

二、整体感知,指导读通

1、学生自学课文,教师提出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全文,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理解;

⑵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⑶全文共多少句话,分几部分,每部分大意是什么?

2、检查自学效果:

⑴指名学生读课文,相机正音;

⑵画出句子,鼓励学生质疑;

⑶再让学生读读自己理解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大体说说意思。

三、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采用“读读――议议――再读读”的方法来理解。

1、“胸无理想,枉活一生”。

⑴指名学生读好这一句;

⑵说说“无”、“枉”的意思(无:没有;枉:白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心中没有远大目标,在世上白活一遭,毫无意义;

⑶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体会句中意思。

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⑴指名学生读好这句话;

⑵说说“三军”、“帅”、“匹夫”的意思:三军:古代军队设中、左、右,或上、中、下三军,即所有士兵;帅:最高指挥官;匹夫:普通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士兵可以争取当到最高指挥官;一个普通百姓不可能被迫改变志向。即人要有志向,要有理想。

⑶再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组用上面的方法合作学习。

4、班级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感”,从而理解课文。

四、诵读感受,指导读好

1、学生放声诵读,感受这些警句、格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一会每句话的意思。

2、指名读。

3、学生积累。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的名言、警句、格言。

篇10:《古今贤文志向篇》 之二

《古今贤文(志向篇)》 之二

《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之二

作者:赵竹芸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见解。

2、读熟课文,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见解。

4、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畅谈自己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谈话导入(略)

2、解释题意:题中“古今”点明时间范围,“贤”显示文章性质,在此有“深刻”、“有益”之意。这是一篇教导学子趁早立志的文章,应该此称为“志向篇”。

3、本文通过一系列格言和谚语,表达了青年人应该树理想,立大志的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

二、指导自学。

1、初读课文,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3、再读课文,再次感受格言和谚语的'文化魅力。

4、画出文章中你喜欢的格言、谚语,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

三、交流感悟。

1、小组之间初步交流对格言、谚语的感悟

2、师巡视指导,并从小组中找出好的感悟让他们大声朗读。

四、交流名人立大志的故事。

1、小组之间交流。

2、选代表演讲名人故事(可以加上自己他们的评价)

3、听了许多名人立志的故事,你是否也立下了伟大的志向呢?

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来谈谈自己的理想吧。

4、指名介绍自己的理想,并说说原因和准备怎么做。

五、让学生以<<我的理想>>为题,写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六、交流部分学生的小练笔。

七、作业。

1、找寻有关名人立志的故事。

2、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3、继续在课文上写自己的感悟。

《古今贤文(志向篇)》教学设计之二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11: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古今贤文》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会这些古今贤文,会读,会背。

2、理解古今贤文的意思,领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3、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含义。

教学难点: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具准备:电脑、课件、已做好的书签

教学过程:

一、从题入手、初识课文

1、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明白了什么?

2、检查预习

谁愿意帮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出示句子指名读

(2)理解加点词的意思。的、矢、焉、蠹

(3)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

4、在读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①句子短小②蕴含深刻哲理③由一些名言警句组成……

5、小组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句子?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6、组织交流

二、联系实际,理解深刻含义

1、这些句子中你对哪句话有很深的感受?为什么有这么深的感触呢?

2、先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亲身经历、历史典故……)

3、请你挑选其中的一两句话,写在自制的小书签上,待会儿送给你的好朋友好吗?

4、生制作书签,师巡视辅导

5、同学们送给好朋友的是哪句话?为什么要把这句话送给他呢?你愿意和我们大家说说吗?

6、我想同学们都想亲手把自己的书签送到朋友的手中。现在就请大家离开座位,向同学送去一份浓浓的情谊和对他的希望吧!

7、同学们也许当你收到朋友送给你的那勉励话的时候,会感觉听得不顺耳,可是那些都是“忠言”啊!所以老师想把“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送给我们大家,让我们一齐共勉,好吗?齐读

8、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中还积累了许多名言警勉励,拿出来让我们大家一齐分享一下好吗?

作业:

必做题:

背诵

选做题:

1、课后收集一些名言警句,抄在摘录本上。

2、选择课文中的一两句,谈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写下来。

篇12:11《古今贤文志向篇》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这些名言、格言地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知道要树立远大志向,只有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地在实践中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拟定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谈话

同学们,我们学了不少名人格言、警句,今天我们将集中学习由16句组成的《古今贤文》(志向篇)。

2、板书课题:11古今贤文(志向篇)。

3、理解课题上的“贤文”、“志向”:“贤文”是指教导人们做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的文章,有警句、格言、谚语等。“志向”是关于将来要做什么事,要做什么样的人的意志和决心整体意思是从古到今与志向有关的警句、格言等。

二、整体感知,指导读通

1、学生自学课文,教师提出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全文,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理解;

⑵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⑶全文共多少句话,分几部分,每部分大意是什么?

2、检查自学效果:

⑴指名学生读课文,相机正音;

⑵画出句子,鼓励学生质疑;

⑶再让学生读读自己理解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大体说说意思。

三、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采用“读读――议议――再读读”的方法来理解。

1、“胸无理想,枉活一生”。

⑴指名学生读好这一句;

⑵说说“无”、“枉”的意思(无:没有;枉:白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心中没有远大目标,在世上白活一遭,毫无意义;

⑶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体会句中意思。

2、“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⑴指名学生读好这句话;

⑵说说“三军”、“帅”、“匹夫”的意思:三军:古代军队设中、左、右,或上、中、下三军,即所有士兵;帅:最高指挥官;匹夫:普通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士兵可以争取当到最高指挥官;一个普通百姓不可能被迫改变志向。即人要有志向,要有理想。

⑶再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组用上面的方法合作学习。

4、班级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感”,从而理解课文。

四、诵读感受,指导读好

1、学生放声诵读,感受这些警句、格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同时一会每句话的意思。

2、指名读。

3、学生积累。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的名言、警句、格言。

篇13:16《古今贤文合作篇》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

2、记住文中警句,谚语,格言,明白做人的道理。

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

一、预习课文。

1、读通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符号。

2、理解文中的词语。

3、流利、通顺、正确的朗读课文。

二、指名朗读。

三、分析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

课文告诉我们哪些做人的.道理?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举例说明。

文中哪些语句对你的启发最大?你能用现实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吗?

3、讨论、交流。

4、把课文熟读背诵。

篇14:北师大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神奇的书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诗歌,学会生字新词。

(2)边读边想像,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热情讴歌书的神奇、美丽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仿照前两段的写法再写一段。

重难点、关键:1、想像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发挥想像仿写诗歌。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同学们你们爱书吗?都读过哪些类型?在读书中你获得哪些乐趣?

书是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神奇的书》这首诗歌吧?

2、扣题质疑:书神奇在哪?让我们一起走进书里寻找吧!

二、初读诗句,了解大意。

1、自读诗歌,读准了字音,了解大意。并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诗歌,师巡视。

3、指名朗读。

4、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指导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节,说说你的理解。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为什么这样说书能带我们到浩瀚的天地呢?

2、读第二节,说说你的理解。

(1)理解词语。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想想书为什么能带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

3、读第三节,想想为什么说“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呢?

4、读第四节,说说这节诗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书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的含义。

四、再读诗歌,说说收为什么是神奇的?

1、指导读,划出能体现书神奇的词、句。

2、汇报交流。

五、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篇15:北师大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忆读书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的作者是女作家冰心,她创作的小说、散文及戏剧著作众多,并译成各种文字。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书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9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够联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本课词语和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感受读书的重要性。

3、积累语言,像作者那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4、鼓励学生在阅读时多问几个为什么,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感受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用诗一样的语言,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师问,平日里你都喜欢读什么书?丛书中尼有什么收获?指名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诗一样的文章,同学们一定等不及了,也想读读这优美的诗篇,请你们打开书,利用手中的字典、结合课后的生字表解决生字新词,将课文读通读顺。

1、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错误发音,指导个别字的发音。

三、研读课文,了解内容;

这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热爱书的思想感情。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还应以读为主,为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较为深刻的感受文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也为学生能够通过自己一遍一遍有效和真情的与文本对话。

北师大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三)

草 原

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笔下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结合生活体验,边想象画面,让学生在读中品味作者语言的精妙,感爱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通过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陈巴尔虎旗、迂回、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等词的意思。

2.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景的美,情的深,并背诵一、二自然段。

4. 体会蒙汉情深的真挚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体会句子中包含的深刻含义,感受作都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深情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教学时间 2课时

单元学情分析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 单元导读

1.同学们,课前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雪山,高原,草原,戈壁

2.看到同学们为这些美丽的风光而赞叹,是啊,这就是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西部,世界历史上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如今,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建设者辛勤汗水的浇灌下,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课本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就是走进西部,让我们打开书,快速浏览第一单元课文,书上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西部的景和物呢。(一望无垠的草原,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高大挺拔的白杨,跨跃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

3.学习要求:同学们,阅读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老师同学讨论。

4.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课文,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篇16:《语文乐园四》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教案

《语文乐园四》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近义词及成语的褒义、贬义;学习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读背名句,学习成语故事;看图作文以及探究“美妙的月亮”。

过程与方法:自读、自悟与教师点拨、学生讨论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成语的美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习近平义词及成语的褒义、贬义及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

教学难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具准备小黑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认识近义词及成语的'褒义、贬义;学习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读背名句。

教学重点:学习习近平义词及成语的褒义、贬义。

教学难点:学习表示假设关系的复句。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1、读。读准字音,读正确流利。

2、借助工具书,小组合作,了解成语的意思。

3、思考:从这些成语中发现什么?

4、同桌议一议,找出规律。

5、指导学生用其中的成语说话。

二、学习“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的意思?

2、找出关联词语,想想每一句前后意思的联系

3、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三、学习“读一读,记一记”

1、读句子,通过注释理解句子。

2、学生交流对句子的理解,教师点拨。

3、自己再读一读,默背。

4、同桌背诵,齐背。

5、启发学生议一议:这几句名言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6、师生共同小结。

四、作业设计:

用“如果……就……”、“即使……也……”练习写句子。

五、板书设计:

语文乐园(四)

1、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2、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3、读一读,记一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成语故事和探究与实践

教学重点:阅读短文,知道“杞人忧天”的意思。

教学难点:以“月亮”为话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成语故事”

1、自由朗读,读通短文。

2、学生归纳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3、相互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二、探究与实践

以“月亮”为话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1、收集与月亮有关的诗词书画、对联、传说神话、民间民俗等准备交流。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全班评议。

3、拓展延伸,小结激励。

三、作业设计

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办成小报。

四、板书设计

语文乐园(四)

1、成语故事”

2、探究与实践语文,乐园,教学

篇17:《晏子使楚》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

《晏子使楚》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

3、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

4、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二、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理解晏子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

四、教学准备

电教媒体、挂图、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㈠教学目标

⒈学会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⒉读通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晏子的聪明才智和善变的口才。

⒊理解晏子第一次反驳楚王的话,逻辑关系严密。

㈡教学过程

⒈揭题解题。

⑴、使:出使。

⑵、简介晏子。(见“背景知识3”)

⑶、简介“春秋”:是俺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

⒉按要求自学课文。

⑴、轻声读,读通文中的两个长句子。

(“俺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脚碰脚。”“淮南的柑桔……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⑵、自同学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大夫敝国、国势、丰衣足食,饮酒取乐。

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⒊检查自学情况。

⑴、指名朗读,检查长句子和是否读通,随机正音。

⑵、区别“大(da)夫”与“大(dai)夫”。

(前者指古代官职的名称,后者指医生。)

⑶、注意“敝、臣”的笔顺及“淮、尊”的字形。

⑷、指名说说对考虑题的理解。

(只作为检察同学对内容的理解程度,不要求同学回答完全正确。)

⒋学习1、2、3、自然段。

⑴、读课文,考虑:

①、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划出文中有关句子。

②、晏子反驳楚王,结果如何?文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只好”)

③、晏子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开城门,而当接待的人把他的话传给楚王后,为什么楚王“只好”吩咐开城门?

⑵、讨论后教师作如下板书:

⑶、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的句势写话。

⑷、扣“只好”,明关系。(楚王假如坚持要晏子钻狗洞,也就供认了“楚国是狗国”;楚王当然不会供认,所以“只好”吩咐大开城门。)

⑸、小结:从中,你对“晏子”有什么进一步的认知?

⒌做作业本上1、2题。

㈢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㈠教学目标

⒈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会说出楚王侮辱晏子时的话中之“话”和晏子反驳楚王时的话外之

“话”。

⒉理解第二、第三次晏子反驳楚王话中的逻辑推理。

⒊进一步认知晏子过人的才智和善变的口才。

㈡教学过程

⒈学习第4自然段

⑴、默读考虑,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的态度?

(从“瞅”、“冷笑”可以看出楚王对晏子十分轻蔑。)

⑵、划出楚王侮辱晏子说的话,说说他的`话中之“话”。

⑶、划出晏子反驳楚王说的话,说说他的话外之“话”。

⑷、根据晏子说的话,仿照前一节课老师的板书,同学自身板书归纳,理解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写出“结论”。

⑸、教师点拨:假如楚王认为晏子是下等人,也就等于供认楚国是下等国家;楚王想不供认,当然他的“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也就是废话,所以他“只好”陪着晏子笑。

⒉学习第5自然段。

⑴、划出楚王侮辱晏子的话,说说楚王怎样侮辱晏子。

⑵、划出晏子反驳楚王的话,理解两个“水土不同”的不同意思。

(前者指气候、水分,土壤不同,后者指社会风气、社会环境不同。)

⑶、重点指导同学填些“结论”。(楚国的环境不好社会风气差或楚国是搁强盗国。)

⑷、教师点拨:晏子先举例,再针对楚王的侮辱,运用同样的推理,驳得楚王“只好赔不是”。

⒊课堂小结:根据课文,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了晏子的过人才智?(让同学自由发言。)

⒋作业本上3、4题。

㈢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㈠教学目标

⒈能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

⒉深刻认知晏子过人的才智和善变的口才。

㈡教学过程

⒈学习第6自然段。

⑴、这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放在课文结尾有什么作用?

(点明事情的结果,照应开头,说明楚王改变了对晏子的态度。)

⑵、改双重否定句为肯定句,比较语意。

(“从这以后,楚王很尊重晏子了。”书上原句比改后的句子意思更肯定,语气更强烈。

⒉深刻认知“晏子”。

学习课文后,你喜欢晏子吗?为什么?

(有过人的才智,善变的口才,不畏强权,热爱自身的国家。)

⒊依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再写段意。

第一段(1、2自然段):楚王仗着国势强盛,想趁机侮辱出使到出国的晏子。(起因)

第二段(3至5自然段):晏子针锋相对,三次反驳了楚王对它的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经过)

第三段(第6自然段):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结果)

⒋课堂作业:完成作业本三第5、6题。

㈢课后小结: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案

《古今贤文真理篇》教学设计之三

古今贤文劝学篇翻译

诗词歌赋《古今贤文·劝学篇》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名人名言真理篇

北师大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增广贤文》心得体会

增广贤文名言

增广贤文读后感

《古今贤文真理篇》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精选1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古今贤文真理篇》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