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雪花教案设计(共含12篇),供大家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Jodi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雪花》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1、唱《小雪花的歌》
2、了解与雪花有关的乐曲或歌曲。
教学目的:
1、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雪花的歌》,并能正确表达歌曲情绪。
2、能积极地
参与歌表演、律动等音乐学习活动,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音乐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重点:
1、启发学生用轻柔、灵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雪花的歌》。
2、能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1、课件展示:雪中景色、推出谜语(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见它。寒风出来时,飘落千万家。)
2、师:猜出来了吗?(雪花)课件打出谜底
二、复习有关雪花的乐曲和歌曲
师:孩子们,从你们高兴的脸上我已经看出你们是多么喜欢雪花了,你们还记得一哪些有关雪的'音乐?(《雪花飞舞》、《江雪》、《雪花》)
三、学唱歌曲《小雪花的歌》
师:同学们的表演好极了,那么,老师最近又找到了一首关于雪花的歌曲,雪花会告诉你们的。听!
1、聆听歌曲《小雪花的歌》(出示歌词及背景画面,放音乐)
2、师:小雪花有几颗花瓣?生答:小雪花有六颗花瓣。
3、师:六颗花瓣的小雪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你们想不想唱一唱?
4、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学生看歌词开口默唱(屏幕出现歌曲并伴有雪花)
5、听钢琴学唱歌曲。(学生跟录音先学唱两次,教师小结,发现难点及时解决,也可提示学生让他们自己解决,确实有困难的乐句,教师可以用琴带。
6、提醒演唱方法
师:洁白美丽的雪花飘飘洒洒来到人间,带给我们快乐的童年。你们喜欢雪花吗?(喜欢)那怎么演唱能将你们喜欢雪花的心情表达出来呢?(生:用高兴的心情唱,并注意演唱方法,张大嘴出小声。)
师:方法很重要,既唱的好听又不费力,让我们吸好气,张圆嘴唱起来吧!
7、变换歌曲表现方式
师:大家齐唱《小雪花的歌》很好听,但老师请你们开动小脑筋想想,除了齐唱还有其它表现歌曲的形式吗?
生:(1)还可以独唱、接口唱、小组唱等。(2)用打击乐器伴奏(3)表演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表现这首歌曲,我还特意为你们带来了几件打击乐器,你们看:(教师出示三角铁、碰铃、串铃、铃鼓、响板、木鱼、双响筒等。)(选一组同学演示乐器,其他同学为歌曲选择合适的伴奏乐器。)
师:老师这还有个堆雪人的小游戏,它可以按你们的想法随意打扮,非常有趣,想玩吗?(教师示范)我们把它作为奖励,哪组表演的好,就可以来打扮雪人,好吗?
8、分组讨论创编(一组唱、一组伴奏、一组表演)
9、学生分组创编,教师指导。循环放动画音乐《小雪花的歌》。
10、全班汇报表演,学生互评(放伴奏)
四、小结
冬天来了,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天空中飘洒下晶莹、洁白的雪花,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欢乐!那银装素裹的大地,仿佛就象童话世界一般,让我们再一次唱起《小雪花的歌》,一起回到那个幸福、甜美的世界吧!
(放范唱音乐《小雪花的歌》,师生同唱。)
评价:学生通过学习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雪花的歌》,并能正确表达歌曲情绪。能积极地参与歌表演、律动等音乐学习活动,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音乐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教师教态自然、语言顺畅。
美丽的小雪花-幼儿班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 学习随意把纸撕成大小不同的碎片。
2、 享受撕纸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已经学会唱《小雪花》 ;音乐:小雪花
2、 人手一份:白纸、手工纸、盒子、粘有透明胶布的`纸团(用于滚雪球)
3、flash下雪
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活动。冬爷爷给我们送来了礼物,看看是什么礼物?
观看flash下雪。引导幼儿说说雪花是什么样子的?(雪花是白白的、小小的,一片一片的雪花从天上飘下来了)告诉冬爷爷你们怕冷吗?(冬爷爷我们不怕冷。)
2、 讲解撕纸的要领。
今天我们就来撕雪花。?请幼儿把双手举起来,跟随老师的儿歌做动作:大拇指爸爸,食指妈妈来帮忙,撕出小小雪花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用手指蘸上白颜料,点画小雪花。
2、要求幼儿保持画面的整洁。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美术》每人一本。
2、白色颜料六盘。
3、冬天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观察背景图
1、(出示背景图)这是什么季节?
2、你从画里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小雪花是什么颜色的?小雪花像什么? 4、冬天天气非常寒冷,很多地方都下雪了,雪白雪白的雪花从天空飘落下来,可好看了,今天我们用白颜料来画小雪花。
二、示范讲解。
画雪花时先用手指从盘子里蘸上白色颜料,在盘子边上点一下,然后点画在画册上,这样飘落的小雪花就画出来了。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多画一些雪花。
2、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
四、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评价。
一、 教学目标
2、 能理解“雪花”的象征意义及其快乐的所在。
3、 学会品味诗歌语言特点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体会雪花的象征意义和诗歌的优美意境。
三、 教学方法
朗诵法、合作讨论法、自由发言法、引导讲解法
四、 课时安排
1课时
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现在虽已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舒,但一阵春雨过后,天气转凉,我们仿佛又有了动的感觉。而提到冬天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漫天飞雪银装素裹的景象。雪花自古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今天我们就来听听现代诗人徐志摩笔下的雪花的快乐。
(二)带着问题朗诵诗歌(提问 朗读 再提问 再深化模式)
看到这个题目《雪花的快乐》,同学们想到了些什么呢?徐志摩为什么要给我们讲这一朵雪花的快乐呢?它有怎样的快乐呢?一朵雪花她真的有快乐有悲伤吗?这个“快乐”实质上是指谁的快乐?什么样的快乐呢?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先集体朗诵这首诗,注意提顿和感情。 (学生朗读完对其进行评价纠正,教师再范读。)
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名章Γ字志摩,小字又申。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云中鹤。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代表诗集《冷翡翠的一夜》《猛虎集》,有代表作《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康桥即使英国的剑桥大学,徐志摩曾在那留学,离别时写下这首著名诗歌。
讲到徐志摩的诗歌就一定的讲讲他一生的情感经历,因为这是他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徐志摩在婚姻的低潮期写下名诗《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其实他一生的风基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像许多抒情诗人一样,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19,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励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张幼仪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尽妇道。而徐志摩对这桩“无爱的婚姻”始终心存疑虑,在英国念书时结识林徽因更促使他决心离婚。在英国遇见了志同道合的林徽因,虽然俩人相爱,但还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一起。回国后结识了有妇之夫陆小曼,这也注定是一场不被人们接受的相爱。。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飞机飞向北平,因为他答应20日要帮助林徽因筹划一个学术讲座。飞机在山东党家山上空撞山炸毁,想飞的诗人死于飞。
(四)进入全诗
第一节:诗人以雪花自喻,是一朵有快乐的有目标的雪花。 通过“假如我是一朵雪花”可以看出来。
[画雪花教案设计]
《追雪花》教案设计
课题:<<追雪花>>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追雪花>>表现了儿童在下雪天玩耍时的愉快情景。五声宫调试,二部曲试,第一段四个乐句是一般性的叙述,第二乐段在节奏音区上都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把儿童追雪花时喜悦的情绪推向高潮。
教学目标:
1、学习拍号的含义及其基本强弱规律,认识反复跳跃记号。
2指导学生用轻快优美的歌声表达孩子们“追雪花”时愉快的情绪,并从中感受三四拍的节拍特点。
3、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及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三四拍的强弱规律,并在歌声中予以表达。
2、感受追雪花时的喜悦心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泡沫雪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CAI课件展示,歌曲<<雪花>>录音及动感画面,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北 风 吹,雪 花 飞,小 朋 友,追 啊 追。
1、复习二四拍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并请学生复习这条发声练习曲, 时候要求吐字清晰,集中,往高处送,并唱出第一拍的强音和第二拍的弱音。
2、把发声练习曲改一下,在每小节内都加上一条横线,这样每小节就成了三拍,叫做三四拍子。用CAI课件显示三四拍的含义。
3、再次利用以旧引新方法进入三四拍的强弱规律的教学。
①用CAI课件显示 ● ○并配上强弱的音乐,它代表的是二四拍的强弱规律:强弱。
②用CAI课件显示 ● ○ ○并配上强弱的音乐,让学生听一听,感受一下三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三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
4、老师跟着“强弱规律”的音乐做出动作来,请小朋友想想还可以做哪些动作?
5、唱三四拍的发声练习曲,要求学生一边唱一边做动作,把三四拍的强弱规律表现出来。
(通过直观教学和启发性教学的手段,并结合体态律动,让学生初步理解、感受与体会三四拍子的强弱规律。)
三、基本训练
1、唱唱、拍拍
用CAI课件显示:
这段旋律当中只有一小节是三四拍子,请同学把其它小节都改成三四拍子,然后大家一起来唱一唱,同时加了“强强弱弱”的动作。
用CAI课件显示:
(这一环节,再次用以旧引新方法,将二四拍转化为三四拍,转化后就成了《追雪花》中的两个乐句),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对三四拍子含义的认识和强弱规律的感知,突出了重点、难点,同时也为后面的视唱曲谱教学做了铺垫。)
2、旋律听辩
用CAI课件显示:
①
②
同时配上音乐和小象甩鼻子的动感画面,第一句旋律是下行的,就用小象鼻子往下甩的动作来表示,第二句的音符还多了一些帽子,请学生看一看,听一听这两条规律有什么不同,再唱一唱。
{这两条规律是《追雪花》中的最后两名,他们唱名相同,音高不同。通过直观教学和比较法,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对第二乐句的高八度有了较清楚的'体验与感受,为视唱曲谱教学做了铺垫。}
四、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视唱曲谱
①教师先讲一段有关雪花的故事,引出故事的主人公“小雪花”,并用CAI课件显示动感课题及雪花。
②CAI课件显示歌曲并放歌曲录音,老师为歌曲配上舞蹈动作,要求学生注意听歌曲的情绪。用歌声和舞姿来打动学生,使学生通过聆听和观看,被美妙的歌舞中蕴含的美所打动,从而激起学生内心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③用CAI课件显示歌曲前半部分曲谱,要求学生先跟钢琴用m闭口哼唱旋律。
④用CAI课件显示后半部分曲谱,同时播放出录音,这部分录音有两遍,乐谱上有个反复记号,问学生:这部分唱了几遍(两遍)。为什么唱两遍?这个谱和我们以学过的谱有什么不同?用引导发现法引出不同结尾的反复记号(用CAI课件显示)。
⑤唱后半部分曲谱,注意其中有一小节的休止符比较容易出错,着重讲解。
⑥唱全曲谱。
2、歌词教学
①学生有感情的念歌词。
②唱前半部分歌曲,边做“强弱弱”的动作边唱,要求唱得轻快活泼。
③唱前半部分歌曲,这是歌曲的高潮,要求唱得抒情优美
④全曲跟唱,要求学生根据两段不同的情绪做出相应的体态律动
⑤用CAI课件展示小朋友追雪花时的愉快的画面,并放出录音。让学生再次体会歌曲情绪,把图中小朋友优美的舞姿和高兴的心情用歌声表现出来。
五、培养发散思维,并用所学的知识判断拍号
提问:学完了这首<<追雪花>>,你还想到了哪些和雪花有关的歌曲呢?
学生可能会马上想到<<雪绒花>>,<<铃儿响叮当>>,这儿有必要跟学生解释一下,<<雪绒花>>不是雪,而是一种植物开的花朵,这种花朵也像雪一样洁白、晶莹,所以把它叫做“雪绒花”,也算和雪有关。<<铃儿响叮当>>是二年级时欣赏过的歌曲。(用CAI课件展示这两首歌曲的录音及动感画面)。这两首歌曲,一首是二拍子,一首是三拍子,让同学们听一听,感受一下,并判断出拍号,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二四拍,三四拍的感知。
六、小结,听<<追雪花>>音乐出教室
1、教师小结:“雪花很美,在冬天它能给大地披上银色的大衣,能给农民伯伯带来好收成,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能用更美好的歌声去歌唱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歌唱我们美好的生活。”
2、课件展示<<追雪花>>录音及动感画面。老师把塑料泡沫做成的雪花撒向空中,雪花飞到哪里,小朋友追到哪里,还可以把追雪花的情景用舞姿表现出来,随着音乐出教室。
浙江省平湖市 乍浦镇中心小学 三(2)班 张紫燕
雪花飘飘,
飘到了马路上,
马路穿上了一件白棉袄。
雪花纷飞,
飞到了小树上,
小树穿上了一件白色的'外套。
雪花飘飘,
飘到了小朋友的心里,
小朋友心里热乎乎的。
指导教师:冯春华
投稿:-12-18 21:26:08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我的宠物-----小雪花。(其实只是一只小虫子,我爸爸妈妈不让我养小动物,所以我就把它当宠物)。它之所以叫小雪花,不是因为它全身雪白,也不是因为它喜欢吃雪,而是因为它爱吃雪菊。本来我想叫它小雪菊,但太难听了,所以我就给它改了个名字。
它的名字呀,还来自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把它抓来后,放入一个装虫子的瓶里。之前我养过另外一只虫子,是从一包雪菊里找到的,所以把虫子放入瓶子时,几片雪菊也掉了进去。后来一直没拿出来。直到小雪花加入后,我想让他们一起玩,但那几只小虫子过不了多久就死了。
后来,我以为小虫之死可能和雪菊有关。如果不把那些雪菊拿掉,小雪花也可能因此丧命。我正要拿掉雪菊时,才发现它是吃雪菊的。
小雪花的翅膀是黑黑的、硬硬的,肚子和头是橘黄色的,这两种颜色合在一起,如果躲在雪菊里,是很难被人发现的。它那双变化多端的小眼睛最引人注目,时而呆若木鸡,时而炯炯有神,时而像两口枯井,时而像两颗黑珍珠。
它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绕着一块矗立着的雪菊爬(对它来说雪菊已经很高了),它左边的三只脚撑地,右边三只脚抱着雪菊,往前爬。
有一次,我盖子没盖好,过了好几天才想起来。我本以为它会逃走,但它没有。原来,他已经有点“依赖”我了。也对,因为我这儿有吃的、有住的,还没有天敌。
这就是我的小雪花,比小猫小狗还好哦!因为不用买太多的饲料,却也能和我玩,逗我开心。
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我伸腰,站起来,穿上那些棉鞋,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的空气,揉着迷糊的眼睛,看看,哇!下雪了,北风兄弟把小雪花带到地上再玩。他们乘风向北,并用白色被子覆盖着大地母亲。
小雪花在探索和嬉戏,其中一些飞在屋顶上,变成小水滴在幻灯片上嬉戏。当它们要倒下时,北风兄弟担心会伤害他们,因此将它们穿上“冰衣”真是太神奇了。 !您可以冻结屋顶边缘上的小雪花!
有些小雪穿着白色连衣裙,像个舞者一样跳舞,旋转着!我头晕目眩,找不到方向。我突然掉在地上,在叶子上,在我的手上,小雪花变成水,其他小雪花随着北风逃跑。转到另一边。
雪停了下来,我穿好衣服走下楼,因为窗户上洁白而调皮的小雪花让我看不到它们,所以我请北风弟兄请他把一大堆雪花带到窗户上,我一遍又一遍地擦拭。它只是无法抹去,实际上是一堆不屈的小雪花!但是我有一个绝妙的主意,只是往楼下看。
我伸出舌头看着它们,窗子上的小雪花仍然感觉到窗前的“冬季轻浴”已充分发挥了作用。我很生气,脚。我没想到树木上的雪花会掉下来,然后“哇!” ,小雪花笑了,我拍了拍雪在我的身上,我的嘴里充满了愤怒。
太阳出来了。金色的阳光洒在我身上,真的很温暖,但是窗户旁边的小雪花急切地融化了,但它们粘住了,不能掉下来。北凤弟兄只能拿几颗。刚刚掉到地上的小雪花逃脱了。
窗户旁边的小雪花融化成水,“冰衣”消失了。 “喀恰”号掉到地上摔碎了,但小雪花却没有死,变成了水蒸气,飞向天空,变成了白云。
我,是一朵小雪花,我本是一滴雨,可因天气的原因,我进化成了一朵小雪花。你们想知道我的前世今生吗?哈哈,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艳阳高照,我正在小河里和小伙伴们一起游泳。
“啊,我飘起来了,快来救我啊!”
“啊,我也飘起来了,怎么办呀!
咦?这是哪里传来的声音?我抬头一看,“呀,你们怎么都飘起来了?”我大叫着。突然,我也飘了起来。“啊,怎么办,怎么办啊!”我惊慌失措地吼着。我越升越高,过了一会儿,我来到了一朵白云上。“咦?软绵绵的,真舒服啊!”不久,我的小伙伴也来到云上。后来,我才知道我变成了水蒸气。
呼,一阵寒风吹来,“阿嚏---好冷啊,要不活动一下,也许就不冷了。”我自言自语到。“一二一,一二一。咦?我的脚怎么不灵活了,还有我的手怎么不灵活了?我不会变成植物人了吧,呜,呜,呜。”我伤心地哭着。这时,我的好朋友飘了过来,告诉我原由,原来我进化成了一朵雪花啊!我长叹一声:“呼---真是吓死宝宝了。”
这时,身边的雪花们竟然都跳了下去!我吃惊地张大了嘴巴,我心想:真的那么美吗?胆小的我还是不敢跳,可最终好奇心战胜了恐惧。我纵身一跳,在空中我睁开了眼睛。“哇,真漂亮啊!”大地上,树上,屋顶上都白了。人们踩在雪地上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像歌曲一样动听。我落在了一个小女孩的手上,小女孩小心翼翼地捧着我,露出了甜蜜的微笑。
我的前世今生是不是惊险又刺激呢?你想不想也当一朵小雪花呢?
从天空上,飘来了一群白色的小精灵,都戴着半透明的六角帽,且各有不同的图案,比新年里妹妹剪的窗花还要好看,一定是巧手的织女精心剪成,送给大地的贺卡吧!哦,美丽的小雪花……
像一群穿白纱裙的小舞女,伴着天宫播来的仙乐,轻轻盈盈在空中飘舞着、旋转着,跳着比《天鹅湖》还要动人的舞蹈,那么轻的身影,那么飘逸的舞姿。哦,神奇的小雪花……
雪花飘飘,轻轻落在树的枝条上,亲密地挨着它是在安慰不必为失去绿叶而难过?雪花飘飘,轻轻落在爷爷种的白菜身旁,用自己的身体代替它抵挡北风的侵袭。雪花轻轻地飘,轻轻地落,是怕惊醒我们的梦吗?哦,善良的小雪花……
天空中雪花的队伍越来越多,白茫茫一片,就像春天里笼罩故乡的柳絮。雪花们呼朋唤友,紧紧抱成一团,从高高的天上“簌簌”地跳下来,还兴奋地打着旋儿。哦,勇敢的小雪花……
雪花儿悄悄地飘了一夜,天亮了,雪花们屏住呼吸,等待着人们的第一声欢呼。于是大地沸腾起来,雪花们也活跃起来,变成孩子们手中的大雪团,在对方的尖尖帽上、羽绒服上开了花;或是变成一个歪鼻子的雪人,蹲在孩子们中间,咧着橘子皮做的嘴顽皮地笑着。哦,活泼的小雪花……
树儿穿上了银亮的白衣服,楼房戴上了暖和的白绒帽,白菜干裂的小嘴正吮吸着甜滋滋的雪水。这都是雪花赠给的礼物,瞧人们眼里闪着的希望,嘴角流出的笑意,不也是雪花赠予的吗?哦,慷慨的小雪花……
美丽的小雪花,
好似美丽的窗花,
形状各异,姿态万千;
神奇的小雪花,
好像天才舞蹈家,
在冬天的天空下尽情的舞蹈;
神秘的小雪花,
好似送给冬天的贺卡,
却找不到护送它的邮递员;
活泼的小雪花,
好似好动的娃娃,
蹦蹦跳跳,扑向大地母性的怀抱!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雪花的基本特征。
2、能在教师的带领下朗诵儿歌。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小图片:雪花、蝴蝶、小水滴。
2、演示贴图一张。
3、儿歌《小雪花》。
活动过程:
一、引出雪花的故事让幼儿展开想象引导语:“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北方开始下雪啦!
雪花在空中飞啊飞,飞成了白蝴蝶。
落到娃娃的手心里,变成了小水滴。
水滴轻轻告诉娃娃,我从天上来的。
跟着娃娃一起走,一起去找春天。”
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回忆提问:
(1)雪花在空中飞,像什么?
(2)雪花落到哪里变成了小水滴?
(3)雪花为什么变成了小水滴?
(4)水滴轻轻说什么?
(5)最后雪花跟着娃娃一起去哪?
三、教师边朗诵儿歌边演示贴图导入语:小朋友,看看图说一说雪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
四、教师带领幼儿共同朗诵儿歌
1、教师边指图边带领全班幼儿朗诵。
2、请能力强的幼儿带上动作朗诵。
五、结束活动全班幼儿站起来和老师一起边表演边朗诵。
活动反思:
今天的语言活动《雪花》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在活动开始我就播放了动画,孩子们听得可认真了,整个故事内容幼儿基本上都能理解,在分角色扮演这个环节,幼儿参加的积极性也都很高,不知不觉中活动还算顺利。只是对于有关雪的一些特性,孩子们还不太清楚,有的幼儿觉得雪是有味道的,可惜现在这边还没下雪,不能让幼儿自己去吃一吃雪到底是什么味道,只能通过我的描述来了解雪,但是幼儿并不能真正了解。
★ 小雪花诗歌朗诵
★ 小雪花散文教案
★ 小雪花优秀作文
★ 小雪花的作文
★ 小雪花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