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312植树节的教育优秀班会教案(共含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qqaa1”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活动准备:
1.选定主持人,分组找材料。
2.在教室黑板上书写“善待环境,共享蓝天”,布置教室。
二、活动程序:
主持人(A):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B)生命在这里繁衍生息,(A)请爱护我们的地球,(B)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
主持人(A):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是哺育中华儿女的土地。可谁对知道地球妈妈在向我们呼唤。
主持人(B):我们听到了地球妈妈的呼唤,为此召开“善待环境,共享蓝天”的主题班会。
主持人(A、B):一(4)班环保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A):下面让我们先来听几个有关环境的小故事。有请梁亦钏这组。
节目1:《麻雀与樱桃的故事》、《森林与风沙的故事》
调查环境的事实,(附有关材料)分三组报告森林状况、水资源状况、土地资源状况。
节目2:现在听听几位废气兄弟的争论吧。
节目3:歌曲《绿茵》两人合唱
节目4:环保知识竞赛,看图理解
节目5:全球大气污染事件
节目6:垃圾寻出路
节目7:表演环保小故事《一个垃圾筒的遭遇》
节目8:手抄报展览,变废为宝小制作展览
主持人:环保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面对校园的环境,我们该怎么做?分组讨论,并汇总形成一(4)班环保志愿者职责。
环保应该从身边做起,在我们校内,该怎样做呢?自愿报名成为环保志愿者,各成员如发现乱扔纸屑、果皮,随地吐痰、吃零食,在墙壁上乱踢、乱涂抹、在草坪上追逐、破坏花木,在校园内吵闹喧哗,不节水节电,浪费资源等不符合环保的不良行为都要予以制止。如有特殊情况要及时上报政教处。
各成员如发现地上有纸屑、果皮应主动随手捡起,规定每人每天至少捡5张纸屑或果皮,要随时随地保持教室和清洁区的清洁干净。
根据环保志愿者平时表现的情况,期末要评出一名“环保小卫士”。
节目9:齐唱《爱我中华》
三、班主任总结
我觉得这次环保主题班会开得很好,通过环保小故事,森林、水资源调查报告、废气、废渣的自述,《垃圾兄弟寻出路》,《一个垃圾筒的遭遇》等小品,全球十大污染事件、手抄报展示、变废为宝作品展示了全球环境的状况,污染的严重性,环保的重要性。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我想同学们会更明白,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善待环境,共享蓝天,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期盼绿茵,我们期盼着美丽的家园。环保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教案目标:
1、培养幼儿的耐心、爱心,体验同伴间相互劳动的喜悦,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
2、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懂得保护植物就是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案准备:
1、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知道要保护好植物,不能随便折断树枝。
2、介绍植树节的相关活动。
3、已学会用水壶给植物浇水的技能。
教案过程:
1、交代具体要求,告诉幼儿今天是植树节,我们将为路边的植物浇水,为环保出自己的一份力。
2、幼儿提着水壶出发到路边。
3、师提出要求,要按顺序给路边的植物浇水并注意不碰断小树苗不踩坏小花蕊。
4、幼儿开始给植物浇水,教师巡回观摩并给予指导,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
5、教师对幼儿的劳动给予肯定并进行评价。
6、幼儿收好小水壶回园。
7、互相交流体会,师总结活动。
教学目标:
通过组织这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祖国在我心中”,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爱国的优良传统,激发民族自豪感。
主要形式:
汇报表演
活动准备:
1.学唱爱国歌曲。
2.准备英雄故事。
3.收集爱国的名人名言以及诗歌等。
4.搜集祖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文明和成就。
教学过程:
一、主持人讲话。
齐: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主持人1:秋风送爽,瓜果飘香。
主持人2:我们迎来了伟大祖国的第67个生日。
主持人1: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主持人2:我们寺头中学初二4班举办了这次“祖国在我心中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我是主持人孔彦祯。
主持人1:我是主持人张银丽。
主持人2:爱国,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主持人1: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主持人2:《义勇军进行曲》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声音。
主持人1:国旗,国歌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主持人2: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就会出现鲜艳的五星红旗,就能听见嘹亮的国歌响起。
主持人1:然而,热爱祖国,不是一句空话,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唱起国歌时,你的神情、态度、内心的感受,都能说明你的爱国心。
主持人2:而这种对祖国最深厚的感情就是爱国主义。列宁曾经说过:
“爱国主义是由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主持人1:_也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主持人2:
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谱写着爱国的 篇章。
主持人1:其实,爱国的基本要求就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主持人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主持人1: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主持人2:爱自己的伟大国家
主持人1:同学们,从古到今,我们的国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主持人2:有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和成就。
主持人1:有爱国歌曲的谱写。
主持人2:有爱国 篇章的创作。
主持人1:有爱国人士激奋人心的话语。
主持人2:还有爱国故事的传扬。
主持人1:下面,就让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深情。
主持人2:有请我们第一组的同学。
二、我心中的爱国情
诗歌吟诵组:
成诚:中国,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它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我们组用诗歌朗诵的形式,表达对祖**亲的祝福。下面请欣赏我们组带来的诗歌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学生朗诵
歌唱祖国组:
田倓:是啊,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感谢第一组的精彩朗诵。俗话说:水有源,树有根,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黄色的皮肤,黑眼睛,即使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们的中国心!我们组用歌声来表达我们的心声。请欣赏我们给大家带来的歌曲《龙的传人》。
学生歌唱
爱我中华,名句集萃组:
张祯苑:歌声萦绕在耳边久久不散,让我们的爱国热情如潮水般涌来。下面请大家欣赏由我们组给大家带来的爱国名言集萃。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名人名言。
英雄故事会组:
张焯翔: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多少爱国故事千古传颂,无论巾帼须眉,只为了心中那个伟大的祖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惧危险,勇往直前。下面有我们组给大家带来爱国小故事。
学生讲故事
三、感悟爱国主义
主持人2:同学们的表演,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其实在我们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辉煌的文明和成就,请大家看大屏幕……
多媒体展示图片
主持人1:同学们,中华民族的老一辈为我们留下了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吟诵吧!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四、班主任发言:
同学们,其实,热爱祖国,她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堂主题班会能全部体现的,她更多体现在同学们日常的生活中,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班级、爱学校,爱社会。学会分享,勇于承担,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动荣耀。
五、齐唱国歌。
主持人1:祖国啊祖国,我亲爱的祖国,铺开广袤的土地,我们描绘春色,浓浓地舒展枝叶,灿烂地开放花朵!
主持人2:让我们在您的怀抱中飞得更高更远!
主持人1:让我们全体起立,高唱国歌。
师生起立,唱《义勇军进行曲》
六、宣布活动结束。
主持人1:同学们,让我们时刻牢记自己的祖国,为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主持人2:最后,我宣布:祖国在我心中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教学设计理念:
依纲靠本尊重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激情、明理、导行,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素质教育的落实;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体现教材教法同步改革,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教材对象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十一、二岁,他们大多勤奋好学,活泼可爱,求知欲强。针对我国目前少数地区仍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因而对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尤为重要。
教学内容分析:
《民族团结》是鄂教版思品十二册第十三课。本课让学生了解汉族和少数民族各有优势,搜集有关民族团结故事,从而使学生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靠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加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教学目标:
道德认知目标: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道德情感目标:
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道德行为目标:
1、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收集我国各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
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教学准备:
1、播放VCD,欣赏歌曲《大中国》、《爱我中华》。
2、课件:
①6位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图片。
②中国政区图。
③课后想和做第二题的“议一议”题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VCD,欣赏歌曲《大中国》。
2、师导入: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歌中的“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生答:56个民族)那么56个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怎样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呢?
3、生答后,师相机板书课题:民族团结。
(此环节通过播放学生熟知的音乐,从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欲望,从而水到渠成地导入本课的课题)。
二、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今天老师邀请了6位小朋友在我们课堂作客。(出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
3、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生:高山族、土家族。
生:朝鲜族、苗族。
生:白族……
4、师出示课件(中国地图),简要介绍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汉族、少数民族所占的比例及少数民族存在的优势。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直观的挂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看、听、思、学相结合,从而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及维护民族团结的必要性)。
〈二〉、学习民族团结的故事。
1、生读课文1—4自然段。
2、思考:
①人们为什么尊敬文成公主?
②文成公主对促进民族团结做了怎样的贡献?
③藏族群众是怎样纪念文成公主的?
3、指名答。
4、你还搜集到哪些民族团结的人和事。
5、指名答。
(本环节通过设疑、启发、点拨,层层递进地学习民族团结的事;通过榜样感染法,搜集资料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
〈三〉、学习怎样实现和维护民族团结。
过渡:的确,无数民族团结的故事,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那么怎样实现和维护民族团结呢?
1、学生读文,从文中找出答案。
2、生答: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生: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生:……
3、出示课件(想和做第二题的“议一议”)思考:张品和王剑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你应该怎样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指名答。
4、生:不好。他们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生:不好。他们不应歧视别人。
生:……
(通过设计议一议,正反事例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应为维护民族团结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活动导行,深化情感。
设计小活动:假如班上来了很多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你怎样与他们相处?指名答。
1、生:我应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
生:我应和他们交朋友,因为我们是兄弟姐妹。
生:我应尊重他们,平等相待。
生:……
2、师小结: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互助兄弟情。风俗习惯互尊重,和睦相处分外亲。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神圣职责。维护民族团结更是我们爱国的表现。
3、播放《爱我中华》歌曲,学生齐唱。
(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把学习的氛围推向高潮。在教师小结后播放音乐,既渲染气氛,调动情感,又升华了主题。)
板书设计:
民族团结
相互尊重
平等相待(爱我中华)
和睦相处
教学反思:
本堂课以爱国心,民族情为线索,按照激情——明理——导行的步骤,循序渐进的理解课文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既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又升华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课以一首《大中国》导入,从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结尾又以一首《爱我中华》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既照应了开头,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了解仅体现在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本堂课教学,学生从课件中形象直观地了解到了少数民族的服饰、风俗习惯,分布及其存在的优势,让学生看、听、思相结合,从而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必要性,为下文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3、用故事激趣,在故事中明理、导行。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本课教学时,教师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布置了学生搜集有关民族团结的故事,同时又充分学习文中动人的《文成公主的故事》。榜样的事迹成了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不仅让学生思想上受到感染,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指导了学生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课件相机出示反面的事例,让学生在对比中明理、导行。
4、设计活动,强化学生的明理、导行。
结尾设计的小活动让学生畅所欲言,又一次把课堂推向高潮。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及时地进行引导,把思品课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思品课为生活服务的目的。
★ 植树节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