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6的加法教案含反思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可爱的板凳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6的加法教案含反思(共含1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可爱的板凳”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学习6的加法教案含反思

篇1: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6的加法》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6的加法》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法,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理解加法交换律。

2、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游戏中的简单问题。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材料:5以内的加法算式若干,小花(1朵白色的花,5朵粉红色的花),苹果树的图片(树上2个绿色的苹果,4个红色的苹果),列式用的卡片若干。

2、幼儿分组活动材料:

1)、编有3、4、5、6的号码大树四棵,写有6以内加法式子的'树叶若干;

2)、分别编上2、3、4、5、6号码车厢的火车,写有6以内加法的算式的火车票若干;

3)、盘子上摆放6只鸭子(1只大鸭、5只小鸭,两只戴帽子、四只没戴帽子,3只红色,3只黄色);

4)、服装柜上有6件服装(3件上衣、3条裤子,2件红色、4件黄色,1件厚的、5件薄的)。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复习5以内的加法和6以内数的组成分解。

1、玩游戏“开火车”:教师出示5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幼儿按座位顺序以开火车形式一个接一个答出得数。

2、玩游戏“碰球”,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分解。

二、引导幼儿根据教师口述应用题用卡片列式计算。

1、教师操作手上的花编题:孙悟空先变出1朵白色的花,又变出5朵粉色的花,一共变出几朵花。

2、请幼儿列出加法式子并计算,教师观察幼儿列式情况。

3、交流分享:请说一说你列的式子(1+5=6)。孙悟空一共变出了几多花?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你怎么知道用加法算?

三、运用交换规律列加法算式。

1、引导语:如果老师把手上的花交换下,你们能列出一道新的式子吗?

2、引导幼儿运用交换律列出另一道加法式子,并请一名幼儿到黑板上用卡片列式(5+1=6)。

3、教师结合两个加法算式“1+5=6”、“5+1=6”,引导幼儿观察: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四、用同一张卡片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1、引导语:孙悟空又变出一棵苹果树,树上有2个苹果核4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2、引导幼儿用卡片列出两道加法式子并计算,教师观察幼儿列式情况。

3、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用卡片列出两道加法式子并计算(2+4=6,4+2=6)。

4、引导幼儿继续观察苹果树上的3个大苹果和3个小苹果列一道加法算式计算(3+3=6)。

五、师幼共同梳理6的五道加法算式:1+5=6、5+1=6、2+4=6、4+2=6.

六、幼儿分组活动,巩固6以内数的加法。

1、介绍分组材料。

(1)帮助树叶宝宝找树叶妈妈:先算出树叶上式子的得数,再去找和得数一样的树,并将树叶贴在树上。

(2)找火车车厢:先算出火车票上的加法算式的得数,再找出和得数一样的火车车厢,并把车票贴在车厢上。

(3)根据盘子上的情景列式:根据鸭子的不同特点列出五道6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并计算。

(4)根据服装柜上的情景列式:根据服装的不同特点列出五道6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并计算。

(5)幼儿自选小组活动。

(6)师幼分享交流。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篇2: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6的加法》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学习6的加法》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和发展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

活动目标

1、根据同一事物的不同特征分解画面,感知分合式,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6的加法。

2、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算数所表达的用以。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习6的5种加法;

难点是:学习感知分合式;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图(一颗大树,6个苹果,1个大,5个小;2个红色,4个黄色;3个有叶子的,3个没叶子的)。

装有6的5组加法算式礼物盒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老师:“我们来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和起来要是6”。运用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在黑板上的一边写好6的分合式)。

二,学习6的加法。

1、引导幼儿仔细看图,分解画面。

2、集中交流。

3、带领幼儿读6的5种加法算式。

老师:“我们把6的5种加法算式用好听的声音来读一读吧”。

三,“小动物们送礼物”的`游戏。

1、老师:“我这里有一个礼物盒,这礼物盒里有着很多漂亮的礼物,但是你们要先读出老师出示的算式并回答问题才能得到很漂亮的礼物。(交代游戏要求)。

2、老师口报应用题,幼儿口列算式。

3、评价幼儿游戏结果。

4、收拾学具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篇3: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学习6的加法》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学习6的加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归类并讲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教学课件

2、学具人手一份数字卡片答题卡小青蛙操作材料及答题纸每组一份数字卡及答题卡

活动重点:

看图学习6的加法

活动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邀请小青蛙:复习6的组成

春天到了,田里的庄稼请小青蛙帮忙捉害虫,小青蛙要听到密码它才来。小青蛙的密码是这样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小青蛙叫了几声,然后叫出和小青蛙的叫声加起来是6的青蛙叫。

那么小青蛙就来了,你们愿意邀请它们吗?

那让我们快点对密码吧。

“小朋友,请听好,我叫3声呱,你叫几声呱?”

“小青蛙,请听好,你叫3声呱,我叫3声呱。”

二、找找小青蛙:根据画面,启发幼儿边分类边列式

1数数一共几只小青蛙。

2请幼儿分别按小青蛙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征,列出加法算式,看谁列的快。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教师出示算式。

4启发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算式和内容,教师出示算式。

5“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6,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5道算式就是6的加法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将幼儿列出的算式汇总,启发幼儿观察,并找出互换规律。)

6教师小结:像1+5=6、5+1=6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5=6马上就想到5+1=6,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4=6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3+3=6又会想到什么?…

三、小组闯关:幼儿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1小青蛙要在池塘闯关成功才能顺利到达,我们大家帮帮它吧!

2小组力量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答题,每组都答对了,就闯过了一关,你们有信心吗?

3依次出示图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用数字卡摆加法算式以

及相关朋友题。

四、游戏:捉害虫。进一步巩固幼儿对6的加法的学习

1、小青蛙这么能干,我们也来帮它们一起捉害虫吧。

2、小青蛙一下子吃进了6条虫子,它跳一跳,发现6条虫有两种种类,一种红一种绿,它请我们帮它记录下来,并列算式算算。当然还要列出朋友题。

3、幼儿操作

五、结束:小朋友真能干,小青蛙都呱呱呱的表扬我们呢。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篇4:学习6的加法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法,初步体验交换律。

2.对应用题形成初步的认识并会变应用题。

活动准备:

果蔬图片、6的加法算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复习6的分解组成。

(二)师:小朋友们,今天森林王国的小动物又要去超市购物,我们和它们一起去吧。

二、基本环节

(一)学习加法算式

1.小狗在超市买了1个苹果,小刺猬又买了5个苹果,它们一共买了几个苹果? 1+5=6 5+1=6

2.小狗买了2棵白菜,小刺猬又买了4棵白菜,它们一共买了几棵白菜?

2+4=6 4+2=6

3.小狗买了3个蘑菇,小刺猬也买了3个蘑菇,它们合起来买了几个蘑菇?

3+3=6

(二)小结交换律。

师:加号前后的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总数不变。

(三)朗读6的加法算式。

(四)编应用题列算式。

1.小丽有1颗糖,妈妈又给了他5颗糖,小丽一共有几颗糖?(请幼儿根据应用题列两个算式,1+5=6,5+1=6)

2.停车场停了2辆车,又开来了4辆,停车场一共停了几辆车?

3.小刺猬先摘了3个苹果,又摘了3个苹果,小刺猬一共摘了几个苹果?

(五)鼓励幼儿自己编应用题。

三、游戏

玩《分分家》的游戏,并根据结果列算式。

四、小结活动效果

篇5:学习6的加法大班教案

目标:

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

2、学具: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1、碰球游戏

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我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师:我和你合起来是6,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实物卡,复习6的组成,引出6的加法

师:看,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猫啊?

幼:6只

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现在我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

(请3—4位幼儿)

二、引出新游戏

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

三、分组操作

(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

(2)6的组成卡

(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

(4)看实物用算式记录

(5)算式接龙

四、总结评价

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

表扬认真操作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

篇6:学习6的加法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归类并讲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教学课件

2、学具人手一份数字卡片答题卡小青蛙操作材料及答题纸每组一份数字卡及答题卡

活动重点:

看图学习6的加法

活动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邀请小青蛙:复习6的组成

春天到了,田里的庄稼请小青蛙帮忙捉害虫,小青蛙要听到密码它才来。小青蛙的密码是这样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小青蛙叫了几声,然后叫出和小青蛙的叫声加起来是6的青蛙叫。

那么小青蛙就来了,你们愿意邀请它们吗?

那让我们快点对密码吧。

“小朋友,请听好,我叫3声呱,你叫几声呱?”

“小青蛙,请听好,你叫3声呱,我叫3声呱。”

二、找找小青蛙:根据画面,启发幼儿边分类边列式

1数数一共几只小青蛙。

2请幼儿分别按小青蛙的大小、颜色、花纹等特征,列出加法算式,看谁列的快。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教师出示算式。

4启发幼儿讲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算式和内容,教师出示算式。

5“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6,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5道算式就是6的加法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将幼儿列出的算式汇总,启发幼儿观察,并找出互换规律。)

6教师小结:像1+5=6、5+1=6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5=6马上就想到5+1=6,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4=6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3+3=6又会想到什么?…

三、小组闯关:幼儿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1小青蛙要在池塘闯关成功才能顺利到达,我们大家帮帮它吧!

2小组力量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答题,每组都答对了,就闯过了一关,你们有信心吗?

3依次出示图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按图意讲述应用题,并用数字卡摆加法算式以

及相关朋友题。

四、游戏:捉害虫。进一步巩固幼儿对6的加法的学习

1、小青蛙这么能干,我们也来帮它们一起捉害虫吧。

2、小青蛙一下子吃进了6条虫子,它跳一跳,发现6条虫有两种种类,一种红一种绿,它请我们帮它记录下来,并列算式算算。当然还要列出朋友题。

3、幼儿操作

五、结束:小朋友真能干,小青蛙都呱呱呱的表扬我们呢。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篇7:学习6的加法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加法,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理解加法交换律。

2、能运用数学解决生活、游戏中的简单问题。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材料:5以内的加法算式若干,小花(1朵白色的花,5朵粉红色的花),苹果树的图片(树上2个绿色的苹果,4个红色的苹果),列式用的卡片若干。

2、幼儿分组活动材料:

1)、编有3、4、5、6的号码大树四棵,写有6以内加法式子的树叶若干;

2)、分别编上2、3、4、5、6号码车厢的火车,写有6以内加法的算式的火车票若干;

3)、盘子上摆放6只鸭子(1只大鸭、5只小鸭,两只戴帽子、四只没戴帽子,3只红色,3只黄色);

4)、服装柜上有6件服装(3件上衣、3条裤子,2件红色、4件黄色,1件厚的、5件薄的)。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复习5以内的加法和6以内数的组成分解。

1、玩游戏“开火车”:教师出示5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幼儿按座位顺序以开火车形式一个接一个答出得数。

2、玩游戏“碰球”,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分解。

二、引导幼儿根据教师口述应用题用卡片列式计算。

1、教师操作手上的花编题:孙悟空先变出1朵白色的花,又变出5朵粉色的花,一共变出几朵花。

2、请幼儿列出加法式子并计算,教师观察幼儿列式情况。

3、交流分享:请说一说你列的式子(1+5=6)。孙悟空一共变出了几多花?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你怎么知道用加法算?

三、运用交换规律列加法算式。

1、引导语:如果老师把手上的花交换下,你们能列出一道新的式子吗?

2、引导幼儿运用交换律列出另一道加法式子,并请一名幼儿到黑板上用卡片列式(5+1=6)。

3、教师结合两个加法算式“1+5=6”、“5+1=6”,引导幼儿观察: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四、用同一张卡片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1、引导语:孙悟空又变出一棵苹果树,树上有2个苹果核4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2、引导幼儿用卡片列出两道加法式子并计算,教师观察幼儿列式情况。

3、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用卡片列出两道加法式子并计算(2+4=6,4+2=6)。

4、引导幼儿继续观察苹果树上的3个大苹果和3个小苹果列一道加法算式计算(3+3=6)。

五、师幼共同梳理6的五道加法算式:1+5=6、5+1=6、2+4=6、4+2=6.

六、幼儿分组活动,巩固6以内数的加法。

1、介绍分组材料。

(1)帮助树叶宝宝找树叶妈妈:先算出树叶上式子的得数,再去找和得数一样的树,并将树叶贴在树上。

(2)找火车车厢:先算出火车票上的加法算式的得数,再找出和得数一样的火车车厢,并把车票贴在车厢上。

(3)根据盘子上的情景列式:根据鸭子的不同特点列出五道6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并计算。

(4)根据服装柜上的情景列式:根据服装的不同特点列出五道6以内数的加法算式并计算。

(5)幼儿自选小组活动。

(6)师幼分享交流。

【活动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篇8: 学习6的加法托班教案

学习6的加法托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重点难点:

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

2、学具: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

教师活动:

一、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1、碰球游戏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我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师:我和你合起来是6,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实物卡,复习6的组成,引出6的加法师:看,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猫啊?

幼:6只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现在我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请3-4位幼儿)

二、引出新游戏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

三、分组操作

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

2、6的组成卡

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

4、看实物用算式记录

5、算式接龙

四、总结评价

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

篇9:幼儿园大班数学《学习6的加法》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学习6的加法》教案

一、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更快一步适应学前班的加减法,同时也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入学前班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

1、知道6的数量,并能够快速的计算出其数量。

2、让知道快速算出有几只猴子的技巧与方法。

3、让幼儿养成乐于学习数学的好习惯。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画面上猴子的数量;

难点:能够计算出其数量,并能够快速的说出其数量;

四、活动准备

1、带有猴子的图片一,有一只大猴子,五只小猴子

2、带有桃子的图片二,2个绿的,4个红的;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小猴子们旅行回来了,我们一块去看看他们吧!

(教师出示图片一,问小朋友们,小猴子在哪里呀,他们都在干些什么事情呢?)

(二)展开部分

老师引导幼儿可以运用加法、减法的算式进行运算,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如:1+5=6,表示的是1只猴子和5只猴子,他们呀,加起来就是6只猴子。

教师:你们还能说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教师:列完后呢,老师就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他列的算式好不好?

教师:老师请一位来朋友将他列的算式按照排列的方式写到黑板上来好不好?

加法:1+5=6 5+1=6 4+2=6 3+3=6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们好好想一想这位小朋友列的算术对吗?可以进行讨论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轻松地掌握了6以内的加减法,并且学会了猴子、绿、红、树上等词语,有利于汉语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学前班学习加减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课程过于简单。我会在今后总结经验,会把自己的课上的更好,表现的更加优秀。

篇10:大班数学教案:学习6的加法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和发展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

活动目标

1.根据同一事物的不同特征分解画面,感知分合式,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学习6的加法。

2.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讲述算数所表达的用以。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习6的5种加法;

难点是:学习感知分合式;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图(一颗大树,6个苹果,1个大,5个小;2个红色,4个黄色;3个有叶子的,3个没叶子的)。

装有6的5组加法算式礼物盒一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老师:“我们来碰球,你的球和我的球和起来要是6”。运用拍手游戏和碰球游戏。(在黑板上的一边写好6的分合式)。

二,学习6的加法。

1.引导幼儿仔细看图,分解画面。

2.集中交流。

3.带领幼儿读6的5种加法算式。

老师:“我们把6的5种加法算式用好听的声音来读一读吧”。

三,“小动物们送礼物”的游戏。

1.老师:“我这里有一个礼物盒,这礼物盒里有着很多漂亮的礼物,但是你们要先读出老师出示的算式并回答问题才能得到很漂亮的礼物。(交代游戏要求)。

2.老师口报应用题,幼儿口列算式。

3.评价幼儿游戏结果。

4.收拾学具结束本次活动。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篇11: 《学习6、7的加法》数学教案

《学习6、7的加法》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复习6、7的分解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6、7的加法运算。

2、学习6、7的加法,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体会数学的趣味性。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数字卡片1―7、“+”“=”;购物券2张,橡皮、铅笔、铅笔刀、胶棒、笔记本、文具盒各1个。(大的)

2、学具:数字卡片1―7、“+”“=”;购物券2张,橡皮、铅笔、铅笔刀、胶棒、笔记本、文具盒各1个。(小的)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教师用教室里现有的物品进行互动。如:教师先拿出3本书,问幼儿有几本书?又拿出4本书,问幼儿总共几本?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

2、教师拿出教具购物券、橡皮、铅笔、铅笔刀、胶棒、笔记本、文具盒,请幼儿拿出相应的'学具。

3、教师让幼儿认识购物券上的价格,先看看每个商品的价格,然后问幼儿:“6元购物券能买到哪两样东西?”请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将幼儿两两分为一组,一人拿6元分别买到了什么?另一人拿着物品,然后进行创设购物。最后让每组幼儿回答自己用6元钱分别买到了什么,教师总结。

4、同样的方法让幼儿用7元钱的购物券买东西,游戏规则同上。

5、听辨反应:幼儿根据教师拍手的次数来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黑板上,然后,幼儿摆上加号和等号,请其他幼儿说出答案并用数字卡片摆出相应的得数。依次请幼儿轮流来游戏。

6、幼儿完成《课堂活动册》“神秘花园”:教师引导幼儿先按照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分类,然后按照分类列算式,并进行加法运算。

活动延伸:

在班内的区域《阳光超市》,利用学具购物券和标价商品,教师让幼儿想想,7元购物券可以买3样或4样商品,可以买哪些,有几种方法。

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得数是6、7的加法,教材从前面的“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相应的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例题的教学我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多加强指导与训练。

“试一试”通过由两部分物体合成的一幅图,引导学生学习计算相应得两道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进一步体会相应的两道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由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相应的另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从而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

课内容是教学《和是6、7的加法》看上去是一堂计算学习课,但实际我觉得重点是一堂算理的认识课,口算固然是低年级数学中的重头戏,但对于得数是6、7的加法,由于学生在幼儿园与平时的生活中,对于这些算式已有所接触,在计算方面暂时不是难点。因此,课堂上我着重引导学生用三句话表达图意,但事实上,不少学生“能说”,但并不“善说”,要表达清楚题目的意思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还需要我们逐步训练,循序渐近。

篇12: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6的加法》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6的加法》含反思

设计背景

大班幼儿在数的概念有一定的初步认识,能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一次我用游戏开始这节课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6的加法算式难点:能例举一两个简单的6的应用题

活动准备

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

活动过程

1、碰球游戏。

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我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师:我和你合起来是6,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实物卡,复习6的组成,引出6的加法。

师:看,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猫啊?

幼:6只

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现在我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

一、引出新游戏

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

二、分组操作

(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

(2)6的组成卡;

(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

(4)看实物用算式记录;

(5)算式接龙。

三、总结评价

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

表扬认真操作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游戏开始,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这节课的活动气氛也很好,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反思:这节课在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时,我没能全面的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操作,下次教学时在这上面我会多关注反应较慢,及时给予他们指导。

篇13:大班数学教案:学习6、7的加法

教学目标:

1、练习视觉辨认的能力。

2、能注意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

帽子图片,衣服图片,小熊,小猪形象卡片,投影仪,《我的数学》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出示小猪、小熊图片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了两位动物朋友,你看是谁啊?

二、创设第一个情景:四件衣服

1、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中四件衣服中的两件一模一样的衣服

师:小猪和小熊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它们喜欢一模一样的东西。有一天,他们来到商店,看到很多漂亮的衣服,但是他们只想买一件一模一样的衣服。

师:谁愿意帮助它们?哪两件衣服是一模一样的呢?

2、一一验证:其他衣服哪里不同

三、创设第二个情景:五顶帽子

1、引导幼儿找出图片中五顶帽子中的两顶一模一样的帽子

师:小猪和小熊有一顶一模一样的帽子,他们很喜欢,可是不小心给混在一起了。谁愿意帮助他们找到这两顶帽子?

2、一一验证:其他帽子哪里不同

四、创设第三个情景:五辆车子

1、引导幼儿观察书中的五辆车子

师:小猪和小熊还有一辆漂亮的车子呢,可是在停车场里有许多车子,到底哪两辆车子会是他们的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2、一一验证:其他车子哪里不同

五、幼儿操作

幼儿将一模一样的车子圈出来

篇14:大班数学教案:学习6、7的加法

活动目标: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

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

不错的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篇15:大班数学教案:学习6、7的加法

活动目标

1.知道一年又12个月,能找出年里上的12个月,初步了解每个季节是在几月。

2.学习看年历,能找出指定的日子,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1-12月的卡片,xxxx年大年历一张,xxxx年小年历人手

2.《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一年有几个月

1、教师:一年有几个季节?一年有几个月?

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回答。

2、请幼儿说说自己是几月过生日,逐一出示1-12月的卡片。

引导幼儿观察漏了哪个月,通过回忆自己的朋友和家人的生日证实是否有这个月。

3、教师:有没有13月过生日的呢?

进一步了解一年只有12个月

4、引导幼儿按序给12个月的卡片排队。

教师:12个月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排的呢?

这12个月,先过哪个月?1月过完是几月?

了解十二月的循环

二、观察年历,进一步了解一年有12个月

1、教师出示今年的年历,引导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月

2、教师给每个幼儿一张小年历,请幼儿观察小年历,进一步证实一年有12个月

三、小组操作活动

1、找节日,观察节日图片,请幼儿听教师的口令,在年历上圈出各个节日

2、我的生日。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说呢狗日,在年历上标出

四、活动评价

《得数是6的加法》教学反思

小雨点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6的组成》含反思

加法教学反思

得数是6、7的加法数学教学反思

《找家》幼儿园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组成》含反思

加法交换律教案

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数学加法教学反思

学习6的加法教案含反思(共1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学习6的加法教案含反思,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