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看图作文论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shanghaibaby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语看图作文论文(共含27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hanghaibab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初中英语看图作文论文

篇1:初中英语看图作文及解题技巧

一、写作导航

1. 认真读图,把握中心。一般说来,所给的几幅图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它们讲述的通常是一个小故事或小事件,这个小故事或小事件就是这组图画所要表达的中心。

2. 初步构思,考虑用词、短语、句型和时态。在把握了文章的中心后,应在内心构思一个基本的框架,并考虑使用恰当的词语、短语和句型,以充分地表达文章的内容。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所学的短语或句型来表述具体的内容。这是体现自身能力的重要一环。

3. 连词成句,然后再连句成文。运用适当的`单词或短语正确表达各图的意思。然后再将各图的单个句子串连起来。串连时,要注意使用适当的连接词语或过渡性语句,不至于让读者觉得文章中出现跳跃现象,更使上下文更为紧凑、自然。

4. 反复审核,修改错误。一篇文章写好后,应进行检查,看短文中是否有错,如拼写、用词、时态、语态及表达方面的错误。

5. 宜详则详,该略则略。对于一些细节方面的内容,如果是文章必不可少的,在写作过程中是不可将其忽略的。如果是可有可无的细节,则可视具体情况进行增删。据此,我们在读图时一定要注意阅读各图中的一些细节内容,看其是否影响文章的内容。

6. 注意所给的汉语提示。一般说来,看图写话中的汉语提示往往给定了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相关的信息,有的还规定了文章所采用的体裁,如使用书信、留言、日记等。因此,在审题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所给的汉语提示。

7. 文章中少用复句,多用单句;少用直接引语,代之间接引语。

二、中考热点话题

请仔细观察下图, 写一篇100词左右的短文, 要求故事完整, 句子通顺, 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加细节, 但内容要与图片相符。参考词汇:bare (光秃的),destroy(毁坏)

三、满分作文引路

Once there was a village at the foot of the hill. There were many green trees on the hill. The villagers were very poor. One day, a villager had an idea. He cut the tall trees on the hill and sold them. With the money he had built a new house. He seemed to have become rich. So many other villagers followed him and began to cut down more trees. Some time later, no trees were left and the hill was bare.

Unluckily the village became very hot in summer and there were heavy storms and floods. Many of the fields and even the houses were destroyed. The villagers became poor again and even poorer.

篇2: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论文

我经常听到许多英语教师抱怨:“英语教材经常改版,叫我们无所适从。”由于英语教材改版,不知道如何教,有时英语教师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听、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面对英语试卷却束手无策。有的英语课,学生成为接受信息的机器,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却恹恹欲睡。虽然,学生掌握了知识点、考点,考试也能得高分,但让他说英语,他们却显得拘谨,欲说不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哑巴英语。作为我们英语教师,应如何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适应《新教学大纲》要求。这几年我在英语课教学方面作了如下尝试:

一、首先营造浓厚的语言氛围

英语与其它学科不同,它是一门语言,需要交流。因此,首先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面带微笑走进课堂,教师要时时赏识自己的学生,注意在一问一答中进行情感交流,不要因为学生对了,就高兴,回答错了就生气,甚至批评,要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和微笑,师生情绪是相互感染的,良好的情绪使学生心情愉快,思维活跃,学生能愉快的接受知识,“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某些教师,进而才喜欢她(他)所教的学科,一个表情呆板教师不会受到学生欢迎的。

另外,课堂上尽量多说英语,课堂用语,学生要能听得懂,善于借助于身体语言,图画、实物交流,尽量不说汉语或是少说汉语,营造英语环境。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获得成就感

英语与其他学科不同在于,学生起点基本一致,有的学生开始学习英语,觉得新奇,兴趣很浓,但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大,成绩下降,兴趣丧失,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新奇的保护,在课堂教学中,不要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也要注意学习目的、态度和方法的教育。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我们教师的责任是“授之以渔”。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到教师眼中有他,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学习法,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用英语讲一个幽默的小故事、做游戏等等。

要善于创建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师要了解教材知识体系,把握教材重、难点,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教师在诱导启发的过程中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去思索,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通过思索,培养了自己思维能力。还应当多表扬、激励、肯定,使学生产生成功情绪体验。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分层教学,设计习题有难、中易。提问有针对性,注重个别差异,是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喜悦。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整体联系,点面结合

英语教材编辑以单元为基础安排联系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是围绕一个课题为中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整体教学,注重知识连贯性、整体性。在进行新单元教学时,让学生明白本单元内容,对学生开展听、说训练,用简洁语言把本单元知识编成一段短文或故事。在结束本单元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语言法要点。 那么怎样进行点的教学呢?针对课本上知识点、考点,精讲多练,对学生开展听、说、读、写全面训练,充分利用录音进行听、说、读教学。在练的过程中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自己多思、自己发现问题,使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本节课重、难点,考点和学生容易犯的语言和语法错误设计题目。

让学生先练,教师归纳总结,既讲知识点,也讲解题思路,围绕知识点进行巩固性练习,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理解牢固。有的老师抱怨,同一个语言点讲了十几遍,还是做错了,我想症结在于我们教师身上,未能让学生参与。

在阅读训练注意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ask and answer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除了课文上阅读材料,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设计与本节课语言有关,趣味浓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围绕本节课语言句式,设计写的训练,提醒学生要注意问题词形变化,句法结构,教师给予点评。每单元教学结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概括总结,点面有机结合,一方面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一方面加强学生记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堂教学要做好归纳总结工作

英语知识点零碎,教师要善问,发挥学生联想功能,把知识点归类,这样学生能温故知新、触类旁通,越学越灵活,成绩自然越来越好,越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经常性归纳总结,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相反只知道死记硬背单词、知识点,不知道把相关知识放在一起比较联想,学习感到吃力,成绩下降。

五、辅导、练习跟上

布置家庭作业,一是面广,知识点覆盖面广;二是量中,作业数量适中;三是分层布置;易、中、难度有梯度;四是批改及时,有的教师布置学生抄单词,课外几遍甚至几十遍,结果收效甚微,有些优生早已掌握,抄写只能使他们产生厌烦情绪,有的学生越抄越记不住,白白浪费时间,作业抄袭现象严重,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学生个别差异,分层布置作业。对班级中优等生布置提高性题目,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于中等生,布置基础知识题,对课本上知识点进行巩固性练习,而对于差生,加强课本单词、句子,听、说、读、写基本练习,平时做好补差工作。另外作业要及时批改,一方面及时批改作业,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和存在问题,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便于以后教学;另一方面,当天批改,当天返还学生,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及时订正,这样,学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当天的基本知识,为继续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总之,教无定法,但有规律可寻。作为我们英语教师为了适应《新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必须更新我们教学观念,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应我们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我们教学效果。

篇3:初中英语创新方面论文

浅谈初中英语的创新教学

摘要:创新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目的,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创新是科学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创新教学 师生关系 教法 评价

在英语教学中,实行创新教学,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

在日常实践中,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深入探讨各国实施创新教学的对策,把握时代的特点,制订出合理、科学的英语创新教学措施。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英语教学是教和学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不但要积极主动地教,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的基本观点是要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有个性的主体,教育不再是传播知识、技能,制造千人一面的工具。

学生有自己的情感、志向、兴趣和爱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英语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其作用在于培养、发展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

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教师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合理地利用身势语呈现教学内容,能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由活的人说出来的话不单是只靠它的内容来激发对方的思想和感情的,这里有交谈者一副兴致勃勃的面孔,有一双一会儿在科学的丰功伟绩面前燃烧着赞美的火光,一会儿又好像在怀疑所作结论的正确性而眯缝起来的眼睛……”马卡连柯也曾指出:“凡是不善于模仿,不能运用必要的面部表情……的教师,都不会成为良好的教师。

教师应当善于组织,善于行动,善于运用诙谐,既要快乐适时,又要生气得当。”可见,课堂上教师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饱满的精神、轻松愉快的表情、亲切的目光、和蔼的态度、大方的举止、与话语相配合的到位动作,很快就能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语言教学的效果,收到表情达意、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改变传统的教法

在日常 英语教学中,教师本身也应该改变传统的教法,那种重教法不重学法,重主导不重主体的传统思维观念和教学方法是一种漠视学生,把教师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被动教法,完全跟不上创新教学、素质 教育对教育者提出的新要求。

如在教学“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时,笔者拿着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盒,走到一名学生跟前说:“Today is your birthday!Happy birthday!Here's your present.”他收下礼物后马上不假思索地说:“Thank you very much.”接着笔者指着后面的学生,示意用同样的方法往后传递。

于是该学生拿着这份礼物转向下一名学生说:“Today is your birthday!Happy birthday!Here's your present.”在这样的情境中伴以有效的连锁操练,学生既理解新呈现的语言知识,又获得英语口语交际的锻炼。

四、进行激励性评价

对于教师的评价指导思想,应该摆脱过去那种单纯以知识为中心评价的方法,比如从注重课外延伸,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 发展,指导学生综合实践与研究性学习等方面来看。

在评价教师的方式上,不能只看学生 考试成绩以及教师如何辅导学生学,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如何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等,对学生的评价以往是单一的终结性价值导向,这种模式,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形成,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向多样化发展。

学生在求知欲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

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它,与文过饰非相比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这个不正是一种创新态度吗?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来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

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篇4:初中英语创新方面论文

浅析初中英语“预习作业”创新

摘 要: 本文根据新课程理念和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探讨初中英语学习的有效预习作业策略,提高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效率,培养初中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预习创新 合作

一、研究背景

区教研室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初中作业进行了改编,下发了教材配套作业《导学新作业》。

新作业中的预学很好地体现了初中英语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讲练结合的学科特点,因此预学的练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能。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良好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的体现,是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过,英语教学成功与否,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读书、作文,掌握英语这一工具学科。

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在这种内动力的驱动下,主动地研读课文。

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有效的预习作业设计的基础之上,一是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和复习,乃至运用;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英语开篇阅读教学质量。

我们曾经对一堂课的多种不同授课方法进行研究,发现预习作业的不同设置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影响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只有在高质量预习的引导和强化下,学生的预习才有可能成为有效预习。

因此,如何让预习作业不是流于形式,而是让学生有所收获;如何让预习作业符合学生的求知规律,避免老师在课堂中一说就知道;如何让预习作业适应不同模式的课堂,等等,都是我们在对预习作业进行创新时要解决的问题。

二、概念界定

“创新预习作业”是指对学科的课内知识、课外知识、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性、单元过关、分层挑战等进行有层次、分重点、多形式、重效果的整合性研究设置,期望达到先学后教的良好效果。

包括促进掌握新知的常规课内外预习,有效检测某一知识点的阶段性预习,让不同层次学生体验成功的分层挑战预习,有效促进知识应用的实践预习,等等。

三、理论依据和原则

现代认知心理学代表皮亚杰认为,只有在学习者仔细思考时,才会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学习的结果,不只是知道对某种特定刺激作出的某种特定反应,更是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

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是外部因素(如个体生理成熟),更不是内部因素(如个体心理成熟),而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学生通过预习,面对新的知识点,会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在这种内动力的驱动下,主动地预习内容。

在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新知识,学生就会竭力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去了解、分析和吸收,通过同化、顺化和平衡,最终形成新的知识框架。

在此过程中,我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主练习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完成预习作业的过程中,肯定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以至于让我们觉得还不如由老师亲自讲解来得高效。

特别是初期,出现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引导,甚至是指导。

2.把握知识的难度、宽度的适度性原则:通过预习作业,通过定向预习,让学生完成对知识点的全面独立学习。

3.多样性和兴趣性原则: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应设计不同形式的预习作业,如口头的、书面的、绘图的、查阅等,以激发学生兴趣。

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课内完成预习作业时,教师要扮演好自身角色,一定要让学生在一次次的预习实践中掌握自学的多种方法,形成初步的自学能力。

四、设计预习作业

新教育实验项目组研究认为:预习作业要全面针对教学目标,而不仅是为教学做基础准备。

分析这段话,我们不难看出预习作业:一要为教学做一些基础准备,二要全面针对教学目标,尤其是核心目标。

我们该设计怎样的预习作业呢?本课题在预习作业设计上,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目标,将预习作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分层型预习作业

(1)课内

紧扣课本内容和英语标准要求,突出重点,练习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形成阶梯向上结构:基本知识预习→重难点预习→综合预习。

基础知识及时预习,重点知识反复预习,易错方面重点预习,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课堂内的预习作业可以设计如下几块内容:一是基础过关;二是重难点突破;三是应用拓展。

在应用拓展中,又可以设计人人过关题(要求比较低的应用)和优秀生选做题(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这部分内容也可以根据课型的要求,在平时的课堂中作为学案进行设计。

新目标Go for it!七年级下Unit3 Section A的新单词较多,涉及交通工具、数字,还有新句型:How do you get to school?How long does it take?How far is it from...to...?为了让学生能快速掌握目标语言,笔者设计了以下预习案:

①给单词的画线部分标上音标并写出中文,并试着自己读三遍。

train/ / ?摇 ?摇 subway/ / / / ?摇 ?摇 ride/ / ?摇 ?摇

every/ / ?摇 minute/ / / / ?摇 ?摇 eighty/ / ?摇 ?摇

far/ / ?摇 ?摇 hundred/ / / / ?摇 ?摇 seventy/ / ?摇 ?摇

by/ / ?摇 ?摇 kilometer/ / / / ?摇 ?摇

单词学习是英语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解决的问题。

结合学生特点,笔者让学生从词的发音、变形、出处、例句、文化背景等方面预习单词。

学生把获得的这些预习知识写在预习笔记上,在课堂上与老师的讲解互相对照。

②预习并在书上找出下列短语。

乘地铁?摇 ?摇 骑自行车?摇 ?摇 乘公交车?摇 ?摇

步行?摇 ?摇 乘火车?摇 ?摇 开车?摇 ?摇

③将下列词组翻译成中文,并在文中划出这些词组。

get to school?摇 ?摇 one hundred and five ?摇 ?摇 how long?摇 ?摇

the bus ride?摇 ?摇 have a good day?摇 ?摇 how far?摇 ?摇

from...to?摇 ?摇 good exercise?摇 ?摇 get home?摇 ?摇

短语是由多个独立的词汇构成的词块,词块的记忆是思维性记忆,如果掌握了方法,其比记忆单词容易。

由于学生会经常出现缺少虚词、单词拼写不正确等情况,因此笔者编写了短语英汉互译、找同义词组等预习案,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短语的意思,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本课的短语,方便他们记忆。

④熟读并翻译Grammar Focus的句子。

⑤把下列单词或短语连词成句。

1.goes / by / to / Lynn / work / bike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篇5: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浅论论文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浅论论文

一、英语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是一种语言的综合能力,提高阅读能力能为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也能使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所以,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能否巩固,言语技能能否得到培养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能否真正学会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了说明,其中还特别指出: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另外,香港城市大学著名教授、外语教学法博士KenBeatty也向中小学生建议,要适应“新课标”的学习要求,关键一点是要增加课外阅读,因为这能帮助自己汲取知识、夯实语言功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英语课外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尽管初中英语教学也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目前我们很多英语阅读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主要通过阅读材料来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英语课外阅读作为教材阅读教学的延伸,是巩固课堂阅读教学成果、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把教科书内所学到的东西,加以充实、巩固。教师应运用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展开阅读,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为学生在课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自主学习提供策略上的帮助。

二、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1、精选材料,扩大范围,培养兴趣

1)选择阅读材料的原则

首先,我们要帮助学生理顺课内与课外关系:课外阅读对课内知识有补充和促进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必须把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学习的延续。其次,兴趣是成功的原动力,作为教材延伸形式出现的课外阅读,材料要有其发展性,体裁要多样化,要讲求趣味性和时效性。另外,我们要培养学生发散性的元认知结构,注意材料的内容,把握语言难度,经常能够结合当前课本所学内容。我们深知,浅易的内容有利巩固基础知识,引起兴趣;较难的内容便于启发思维,增添知识。因此,阅读材料的难度适中,由浅入深,逐步升级。一般情况是,生词不太多,篇幅不太长。如果生词太多,看一句要查好几次词典,就难以把主要精力用在理解文章的内容上,阅读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2)阅读材料的推荐

我们为初一年级学生选择的`阅读材料,以短小精悍、幽默有趣为主。比如,在《全国外国语学校英语系列教材》的《英语阅读与写作》(初一年级)中有一系列的丰富生动、幽默有趣并涉及政治、经济、天文、航天、地理、文学、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阅读材料,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许多经典儿童故事,而且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LittleRedCoat《小红帽》,TheSleepingPrincess《睡美人》,TheFrogPrince《青蛙王子》,PopeyetheSailor《大力水手》,SnowWhite《白雪公主》,Cinderella《灰姑娘》,Gulliver’sTravels《格列弗游记》等等都受到了初一年级学生的喜爱,很多学生将这些读过的小故事排练成短剧,利用英语角的时间进行演出,深受师生称赞。

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材料的长度和体裁也有相应的变化。为初二的学生,我们选择了一些比较适合阅读的,并且具有时代性,新颖性的报刊《21世纪报》、《英语周报》、《上海学生英文报》等报刊杂志,它们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涉及体育、娱乐、学习等题材,很受学生欢迎。《上外——朗文系列读物》以及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企鹅文学经典英语简易读物”,可以让学生欣赏到一批英美文学巨匠的作品片段,如:珍妮?奥斯丁的《劝导》,《傲慢与偏见》,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等等。这些都可以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对于初三的学生,因为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而且对自己的阅读内容也有所偏好,让他们相互推荐,进行“书讯交流”,分享阅读资源,扩大阅读量,读后摘抄好词好句,列出提纲,甚至可以用英语写短小的读后感。此外,我也为他们推荐了另外一套系列教材《展望未来》,它从各方面介绍英语世界的生活、工作、价值观等。比如第二册第七单元“MadammTussaud蜡像馆”,图片上显示了JoanCollins(曾主演过电视剧《豪门恩怨》)及LanthonyHopkins(曾主演过电影《沉默的羔羊》)及足球明星PaulGascoigne,学生非常熟悉他们,无疑想更深、更多地了解他们,因此学生会很有兴趣地读下去。

3)做好读后活动

阅读之后,我们挑选一些所读内容的语言形式进行分析,通过运用内容图式对其作进一步归纳;运用结构图式对语篇的线性结构或层次结构进行分析和讨论;围绕其开展复述、角色扮演、故事续写等活动,以期进一步激活和扩展学生的阅读图式,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从某种程度上看,读后活动为学生展示风采提供了平台,他们可以尽情地展现自我,展现他们被英语文化熏陶后的自我。有时候,学生和老师会讨论一些中英的“culturalshock”(文化冲突),这样激烈讨论和教师讲解之后,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了。

2、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强化阅读意识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必须从点滴做起。在学生进入中学时,就告诉他们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做到即时指导。我们不仅为学生提供或推荐课外阅读的资料,还有意识地给他们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比如:晚自修的部分时间和周末的部分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心理因素对阅读的影响也很大,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急状态时,就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不少学生在阅读时缺乏信心,或被动,或急于求成。我们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心平气和主动积极地参与这一活动。为此,我们设立并完善了一些奖励措施和评估办法,如:在每天的DutyReport的时间,请同学讲述阅读的故事或片段,并进行评比,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口语,而且也促进了他们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我们还开设了“我和好书交朋友”、“名著伴我行”的活动,让学生利用假期去读一些简易的英文书籍,开学后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材料的交流活动,以引导学生逐渐增强阅读意识。

此外,我们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在班级里创建英语阅读环境。比如:班级专门有个小柜子,里面放一些英文报纸、英文故事、英文连环画以及一些英美文化概况的材料等,学生可以随时在教室里进行阅读。同时,我们在教室的显著位置张贴海报,开设各个不同的栏目,学生将自己的读后感,或妙语摘抄以及一些故事的转述、续写进行展示。这些活动都让学生体验到了课外阅读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培养高效阅读的能力

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提倡平时多大声朗读,背诵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养英语语感。

2)在英语课外阅读中做到精读和泛读有机结合,欣赏鉴析和专项训练相结合,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当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常规的阅读策略:默读、略读、跳读、预测、猜测词义、细读、寻找关键词和主题句等等方法。在初中阶段的专项练习中,我们较为侧重教授学生如何寻找主题句和细读。主题句通常在文章的首句或末句,但也因文而异,因此综观文章,仔细体会段段之间、句句之间的联系,了解中心意思,这样可以给没有标题的文章列出标题,而且可以回答一系列有关细节的问题。

我们的课外阅读是相对于教科书上的材料而言,它不是来自课本上的,而是教师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所选择推荐的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课外材料。我们不是一味地追求“T”、“F”、等选项,而是用其他更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些措施,比如对于叙述性的文章我们在阅读之前,向学生示例故事结构,包括背景、主题、情节、高潮、结局等,这样便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并促进理解,阅读之后让学生归纳中心思想,进而达到情感目标的培养。在阅读说明文或科普文章中,我们提醒学生注意一些信号词,比如:first,next,then,forexample,thus,therefore,inshort,inbrief,等等。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语篇中各个部分间的关系。学生完成阅读后要理清思路,进行巩固记忆,从而为下一步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

我们深知,真实、地道的英语与学生所不熟悉的文化是紧密相联的。要充分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不仅要具备足够的语言知识,还要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宗教等。例如,在MartinLutherKing(马丁?路德?金)的演讲IHaveaDream中描写了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的黑人并没有获得自由,而是处处受到种族歧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直接造成了黑人的悲惨命运。而MartinLutherKing为争取黑人的权利做出不懈努力。他身处险境却能保持乐观的态度,对自由和平等权利充满渴望,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人性充满信心。教师在指导阅读时,需要追溯到美国的历史,否则学生难以理解。因此,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宗教等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实践中跨越阅读过程中的“culturalshock”,增加文化积累。

3)贯彻“整体阅读”法

我们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整个篇章内容,而不是个别词语。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辨认出篇章开头的某些实词、转折词语等关键性词语时,头脑立刻开始了对篇章内容的预测。接着在继续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部分词语的辨认而不断证实扩展开始时的预测,或者否定它而产生新的预测,最后达到把握文章的前后呼应以及情节联系,综观全文,整体把握,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逐词逐句阅读的不良习惯,鼓励学生养成“成组视读”的阅读方法,按照意群或句群进行阅读,以提高阅读速率。与此同时,我们提倡运用上下反复平行交叉的交互式阅读法,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语篇到语句,从大意到细节,利用语言形式去构建全文的语义图像,再利用这个语义图像去理解段落、句子、词组单词的语言形式,从而帮助学生把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完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三、教学结果及分析

虽然我们现在的课外阅读教学策略还在尝试阶段,但是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对于我们如何有效指导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的借鉴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大大开阔了眼界,有效地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与判断力,使英语整体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在广泛课外阅读的同时,学习活的语言,积极参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英文朗诵、演讲、讲故事、英语角等,定期交流阅读心得,收集妙句美文,更是健心益智。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进而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英语的兴趣明显浓厚,从应付英语课外阅读到喜欢英语课外阅读,而且积极主动去进行有效的英语课外阅读。通过广泛的英语课外阅读,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许多。

2.学生自信心明显增强,自我表现力凸现。如:DailyTalk中积极主动,敢于展示。

3.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地扩大,并且能够“读”以致用。例如:当讲到OxfordEnglish8AChapter1,同学们可以用许多实际的词汇去介绍各种球类运动的比赛规则,一些著名球星以及他们效力的球队和各个赛季的比赛情况等等。同样在OxfordEnglish8A中,Chapter5中涉及到恐龙和Disneyland,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阅读过的故事来讲述Disneyland的许多卡通电影梗概。有的同学通过阅读某些简易英文百科全书,来给大家讲述恐龙的历史。毫无疑问,学生已经懂得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来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4.学生英语语感增强,在测试中,阅读理解和完型填空两个题型得分率有一定的提高。

总之,在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使用不同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相关阅读策略,努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技巧,真正让学生感到课外阅读是一种汲取,汲取信息,认识世界;是一种感觉,感觉变化,获得体验;是一种享受,享受语言,享受乐趣;让学生在英语课外阅读中尽情体味人生,任由情思激荡。

篇6:初中英语的论文

有关初中英语的论文

试论初中英语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定位

文/曲树新

摘 要:围绕“初中英语教师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定位”,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定位存在的误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真正角色应该是:指导者、参与者、激发者、评估者等。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师;小组合作;角色定位

英语教学法专家J. Hammer说过:“最好的教师应该是那些仔细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组织教与学的人。”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任务不单纯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挖掘他们的潜能,并使其各方面不断得到发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组织并积极参与“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活动。其核心是要求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积极探索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新版英语教材主动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兴趣的需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由于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且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已经趋于成熟完善,因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指将一个班级按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等混合分成若干小组,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区别于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每组都有优等生和后进生,他们的学习活动都是小组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组内学生通过同伴教学、游戏竞赛、小组辅导、全班讨论、学生“执教”等多种形式开展互助性学习活动,共同学习、讨论、研究,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英语小组合作教学就是在英语学科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任务,分析完成任务的途径、时间等,然后以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负责,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进行高效的、形式多样的训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愿学习、积极发言、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使学生在多维互动中取长补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教”变“导”,参与各组学生的讨论,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适时而准确地对学生活动和学习效果予以评估。

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定位存在的误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教师的角色定位往往存在以下误区:

1.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

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照着事先准备的教案从头讲到尾,师生互动仅停留在一问一答上,很少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俨然成了课堂的主宰者,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接受情况,只是为教而教,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就行了。

存在这种误区的原因很复杂,大致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师道尊严思想较严重,认为课堂就是教师的天下,应该教师说了算,于是上课搞“一言堂”,压制学生中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另一方面是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备课不充分,不能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小组合作教学的教学过程,千篇 一律。

2.教师是课堂的“放羊人”

新课改要求,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应充分发挥课堂的组织、调控作用。但许多教师由于对学情把握不准,要求过高,任务过于笼统,或过度相信学生,过度给予学生自由,导致把小组合作教学搞成了“放羊式”的教学模式。一上课,教师只讲三言两句,就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则悠闲地坐在讲台上,根本不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放任自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得不到引导,讨论不深入,流于形式,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

3.教师是知识的权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许多老师固守成规,认为自己就应该是知识的权威,自以为是。但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www.fwsir.Com)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更加有自己的主见,而且家长中不乏高学历者,知识型家长越来越多,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很大挑战。如果教师不能及早转变角色,难免会在学生面前出错丢丑。

三、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合作、互动的关系。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应定位为:

1.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要及时引导学生,随时提供必要的提示、指导、示范,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小组的英语交际活动;还要时刻把握小组讨论的方向。如,在小组讨论中,教师不可以用“双方观点都有道理”之类的话来化解纷争,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做“和事佬”,通过比较、分析、总结,最后达成共识,让小组讨论的问题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小组合作的“参与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应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互动与交往更加积极融洽,有效缓解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心理障碍,提高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小组活动的“激发者”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对一些具有启迪学生思维和教育意义的问题,要善于激发,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得到感悟,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仔细倾听小组学生的讨论,记录出现的典型错误,适时地指出学生在英语语言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并及时更正,帮助学生走向成熟。还要对个别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予以关注,及时提醒他们重新参与到小组学习,并向他们提供个别指导。

4.合作结果的“评估者”

一个科学的学习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尤其要在学生学习的方法、态度、情感、价值、信心等方面做出激励性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教师要对小组成员和小组集体的成果给予评价,及时提供反馈。这是推动小组成员学习英语的强大动力。同时还要组织学生自评以及小组间的互评,这样可以建立一种新的互帮互学式的伙伴激励机制。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改革英语教学、优化小组活动的一种实用而高效的策略。教师必须定位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教学智慧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与学的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杨小芳。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南京师范大学,.

[2]蒋晓玲。浅谈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外语教学,.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中学)

篇7:初中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一、英语教学中融合文化的必要性

美国语言学家E.Sapir在著作《语言论》中讲道:“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自己的语言表达形式,语言背后映射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文化又是语言得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源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仅应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法、词汇、句子等,而且应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在相应的文化环境中恰如其分地运用英语。如果学生掌握了相应的语言,而不清楚语言运用的背景,或者习惯用母语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表达,就会出现很多误解。比如,在中国熟人之间见面的寒暄语常是“吃饭了吗?”“你要去哪里?”等等,而在使用英语语言的国家中,熟人、朋友之间相互问候的语言切不可按照中国式思维进行,“Have you had breakfast?”“Where are you going?”等话语一定会让外国人感到困惑。中国人在接受别人的表扬时一般会比较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外国人在同样的场合会说:“Thank you!”如果学生不了解相关的文化,还是用中国式的思维回答,就会让外国人产生误解。

在英语教学中融合相应的文化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味地进行语法、词汇的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初中英语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发展特征的。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英汉文化对比、英语典故学习、英文电影观看、动画歌曲欣赏等方式介绍异国文化,无疑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激情,有效消除传统教学一味灌输的弊端。

二、英语教学中融合文化的现实性

现在的英语教师与以前的英语教师相比,在年龄结构、教学水平、专业知识、专业素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新课改以来,教师更加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英语教师也在这种大环境下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己,在教学中融合文化因素成为英语教师必然的选择,这也为教学与文化的融合提供了现实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文化的现实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了解说这种语言的人是如何进行思维,如何观察世界,如何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反映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等问题,即在了解他们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这种语言,更好地把握语言、运用语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等现代设备已走入课堂,这些资源可让中学教师及时掌握最新的英语动态,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视角的英语学习环境,为比较英汉文化差异,学生近距离了解英语文化、切身体会异国风情、原汁原味习得英语语言增添了新的途径。

三、英语教学中融合文化的基本方法

文化无处不在,每一个单词、一句问候都包含着潜在的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主动吸收新的文化,积极与母语文化互动交流,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英语学习。

1.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作为知识和文化的引导者,自身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异国文化,了解词汇、语法、语句等使用的文化环境,在口语教学、听力教学、阅读理解教学、写作教学中除了向学生教授必要的语言技能外,还需讲授相关的文化知识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努力将文化的点点滴滴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教师应熟悉中国文化与英语所代表的文化在语言表达、思维方式、日常交际等层面上的异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两种文化的差异,不要厚此薄彼,让学生认识到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不存在优劣。

2.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为融合文化创造积极条件。在英语教学中融合文化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在了解英语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英语、应用英语,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度关注成绩而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忽视。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需要让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主动听、主动说、主动读、主动练,主动把英语文化与知识结合起来。教师作为引导者应积极创设第二课堂,为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和机会。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根据学生对各自专题的研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文化的深刻理解。教师可组织英语角、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交际中相互交流,进行文化的体验。

3.利用多种渠道,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课堂中仅用语言来描述异国文化无法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可充分利用电视、电脑、幻灯片、录像等现代化设备为学生创造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的文化体验,让学生直接感受异国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等,实现文化与知识学习的融合。

课余教师可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外语书刊、报纸、杂志等,这些书籍中有很多介绍异国文化的文章。学生通过亲身阅读、学习、体会,来比较两种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异同,在平时留心积累有关文化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交际打下基础。

篇8:初中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一、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交流之间的结合

1.教师的点拨与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相结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合作小组的运用,教师的引导点拨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学会在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独立思考,要让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通过组内讨论,两两配合等方式进行交流。教师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进行思考,感知教学内容。教师要让学生把握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要及时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文本,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对问题的不同的看法,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点评,共同探讨对教学难点的思考。当学生发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逐步感知到成功的喜悦。

2.教师要重视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初中学生英语层次参差不齐,因此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要以生为本,重视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困惑,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当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加强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合作时间,拓宽学生合作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正确处理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要参与到发言中来,不要形成优等生滔滔不绝,学困生默默无语的状态,这样既不利于学困生的成长,也违背了合作学习的本义。

二、运用合作小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趣味性

1.教师要运用合作小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根本,只有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如教师在教授初中英语教材的Module2的”现在进行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将教材中的内容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讨,或者也可以采用表演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就参与到英语的学习中来,思维活跃了,参与度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上来了,对于英语的掌握程度也就会加深。

2.全员参与,互相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真谛是共同参与,共同进步。因此教师要挖掘合作学习中的死角,让每一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更好地发展自己。如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pairwork”和“groupwork”的形式,让学生都参与到训练当中,让学生都动起来,都说起来,都愿意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要积极准备,思考让学生全员参与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准备,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要让学生积极表现,积极为合作小组作出贡献,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英语。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基本能力,启发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积极思考,为小组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创造性地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并做好小组内的团结互助工作,力求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三、结语

总之,在初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合作小组让学生进行学习,使其在轻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共同发展,共同探讨,共同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要加强指导,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促使学生实现个体进步与团队合作进步相结合。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让合作学习变得扎实有效,设置各种合作场景,让学生在共同预习、复习课文中进行组际之间的检查、讨论、交流。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加强学生小组合作的评价,让学生做好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让学生在不断完善自己中提升英语能力。

作者:康雪芹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中学

篇9:初中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一、初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法学习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初中英语教师要认识语法教学的重要性,要从传统单纯的语法讲解中解脱出来,勇于创新,把语法教学渗透于听、说、读、写的每一个环节中,使语法教学具有趣味性、实践性、互动性。

二、初中英语语法有效教学的方法

2.1在语境中进行语法教学,增添课堂趣味性

英语语法相对繁琐,这样就更需要良好的教学环境,所以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方式,掌握语言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初中生对一切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所以教师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最新最热门时事新闻添加到例句中,更好地揣摩语境句意来解决语法问题。贴近生活与实际,不用刻意去追求语法形式与结构的复杂化,在各方面做到有时效感和时尚感。在语法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趣味任务,让学生在任务活动中运用语法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把教师所教的语法规则转化为自己的,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对语法的学习。

2.2有效培养学生语法学习的兴趣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班级学生基础差异,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与整合,甚至增加部分学习资料,让学生看得懂语法的原理与规则,提高学习兴趣。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既巩固复习了语言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设计一个竞猜的游戏,让学生做不同的动作(打球、吃饭、钓鱼、擦桌子……),让全班其他学生运用句型“What’she/shedoing?He/Sheisdoing...”来猜测动作。教师还可以运用对比法进行语法教学,对比法分为英语语法对比和英汉语法间对比,在对比中发现不同语法的异同,加深了语法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2.3在语篇中进行语法教学

学生如果只是机械地在句子中练习语法,久而久之会感到枯燥无味。语法课应与阅读活动紧密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语法点放入语篇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语言,思考单个语言句子如何贯穿为一整篇文章。阅读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阅读中分析这些语法现象,使学生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避免了学生对语法知识感到乏味。也可以在篇章中检测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语法听写就是这样一种对学生语法知识考核的一种方式。初中课堂语法听写法步骤如下:首先第一次听时,学生听大意,不做记录,一至三次;第二次听时记录下关键词,一般为实义词,三至四次;接着学习者在小组之间讨论,然后构造出一篇短文。然后不同小组之间交换文章,分析批改文章,或者教师讲评普遍存在的语法错误,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仿照此文给自己的朋友写一封信,描述自己的学习生活。这样学生既系统的学习了语法知识,又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4探究型任务教学法优化语法教学

初中英语教师在语法的教学上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性,教师设计任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将抽象的语法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抽象的知识融入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使英语语法的教学活动转变成一种活动化的语法教学过程。这样,可以改变目前语法教学中过于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弊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深层刻的体会了语法在语言形式中的作用,强化了学生对语法规则的印象。

2.5评价的多元化检验语法学习效果

语法学习效果的检验,不仅仅是看做对了多少语法题目,考了多少分来评价的,而应该是方式多样并且灵活多变的,例如开展各类交际活动和纠错竞赛等等。教师通过这些活动检验了学生掌握语法的实际情况,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供语法水平。评价方式多元化,才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和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检查后还要及时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不能为了检查而检查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积极性。

2.6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语法学习途径

课外活动不能是大量题海练习形式,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课外活动应该形式多样,比如说创办班级英文报纸、设立电影赏析课、开展英语竞赛、引导收听英文广播录音、引导学生收集名言佳句等,这些活动都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效果。

篇10:初中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从英语阅读、初中教学模式和如何有效教学三个方面来论证这三方面之间的联系,解析当前初中英语阅读不理想、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两个基本方法和策略,分别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以阅读为中心。

关键词:学生;中心;英语教学;阅读;有效教学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就是通过阅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英语,掌握英语语法,提高英语水平以及英语的理解能力,从而学以致用,最终达到学好英语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英语教学,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保证英语教学的有效进行。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有效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以学习为中心的模式不同,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整个教学模式中只起到辅助和引导学生的作用。在制定教学方案和大纲的时候,教师也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主,最大化地实现教学的目标,提升学生学习英语阅读的能力。教师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学进行改变。第一,阅读之前。教师在对文章和阅读的篇章进行讲解之前,既可以提供一些文章的背景和图片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刻理解,也可以调动课堂气氛,锻炼学生对文章的预测能力。第二,阅读过程中。英语的阅读方法主要为略读、精读、寻读等。略读是最为快速同时也是最高效的阅读方法,学生对文章的关键词、关键句以及文章段落的首句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对其他部分进行略读,可以提高他们对信息的归纳能力和分析能力。精读则是要求学生对每个句子和单词都要仔细阅读,掌握文章的细节。寻读是要有目的地对文章进行阅读,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讨论,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第三,阅读之后。在进行完文章的阅读之后,教师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相关的意见和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阶段英语教学模式当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从而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种模式能鼓励和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大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与水平。

二、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状况

当前,英语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和创新,但在实际施行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局限,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英语水平能力的提升。首先就是一些教师对阅读英语的认知不彻底。英语这门学科综合性很强,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涉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能将英语应用在生活实际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往往会重视课本上的知识教学,但忽略了英语学习的目标。教师制定相关教学方案时,针对性往往很弱,导致学生学习吃力,遇到困难不会解决。比如,一般情况下,教师往往会着重教授语法知识,但是这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反之亦然,如果单单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会忽略基础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基础不扎实。其次就是教学方法的不合理。现在的英语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渐渐被发觉,然而改进的只是教学的形式,本质却没有多大的变化。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记笔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能真正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只能让学生学习了知识却不会应用实践。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为需求制订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

三、解决存在的问题的有效策略

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重点,要明确记得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在制定教学大纲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现状和学生水平进行制定,把握好阅读教学和学生能力之间的平衡点,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其次,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恰当的文章背景资料,帮助学生进行预测阅读。这样,在活跃课堂的气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进入阅读的状态,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阅读方法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最后,要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理解存在偏差情況时要予以指正。

四、结束语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改革趋势下的必然要求。但是,程序化的教育模式仍然存在,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形成良好的学习教学氛围,从而实现英语阅读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成文.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1).

[2]王振华.“需求分析”与“以学生为中心”——英语阅读课个案分析[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3).

[3]杨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课教学模式[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xx(01).

[4]李国芹.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英语教师,20xx(09).

篇11:初中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一、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被广泛使用的教学方法,因为此方法真正地体现了“让学生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去理解语言、体验语言、运用语言”的理念,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语法学习中语言能力的发展。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早已在学校的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近些年,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日趋加快,学校在现代技术的应用方面也显得越来越成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老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视频、声音、文字、动画等多方面的影响下进行英语学习,使学生英语学习的感悟力有所加强,让学生更加了解英语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例如:在学习某一篇文章时,老师应该对这篇文章的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包括文字、动画、声音等。在进行正式学习之前,老师需要让学生对资料有所了解,这样就可以使老师在对课文进行讲解时的难度降低,保证英语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与生活贴近的教学内容

英语教学和学习,应该是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的,更要符合实际的需要。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让学生在理论实践中使自身的英语语言能力有所增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老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活和实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例如:在学到Friendship这个单词时,老师就可以以学生之间或老师同学之间的友谊进行讨论,以此来增强对Friendship的理解,增进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感情,并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技巧。

三、课堂上的情景教学和创设语境

情景教学模式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策略,其主要指初中生按照课本中的知识情境和对话情境来进行情景学习,以此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例如:老师可以根据课本中出现的makingtelephonecalls,seeingthedoctor,takingmeals等内容,来指导学生进行情景创设,让学生在情境演绎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快感,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英语语境既包含了文章上下文中出现的前言后语,也包含了英语口语交流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客观因素。所谓语境,就是语言进行表达的外部环境,语境可以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对语法的应用环境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指路、问路等词组和句型时,通过模拟的角色扮演来模拟真实发生的问路情境,学生在情境中可以更好地根据方位来进行路向的指示表达。总之,在新课改的情况下,对于语境教学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地了解与学习新课标所表达的理念。

四、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英语也在不断地发展,初中老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老师只有对学校的教学资源充分地进行利用,努力地营造英语课堂教学情境,面对不同的学生需要进行不一样的指导,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感受到真正的乐趣。语境学习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它好似一座桥梁,教会了学习者将所学的知识和语境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作为一个初中英语教研人员,应该对我国初中英语语境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英语语境教学的策略进行创新,为我国初中英语语境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毛小菊单位:浙江省临海市桐峙中学

篇12:初中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意愿,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灵活制定教学策略,这种教学模式才是现代英语教学应当采用的,才是真正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

(一)教师引导,学生主导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我学生学习的方向和进度,可以收到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引导,指的是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指导者、引导者,而不是决策者,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规划,为学生选择阅读材料等,帮助学生高效、科学的进行英语阅读学习。学生主导,指的是在初中英语阅读学习中,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自立地完成学习任务并达到学习目标,学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独立阅读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并适时地和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问,逐步实现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已经处在逐渐普及的过程中,并且从相关的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学生和教师对这样的教学模式是高度认可的。

(二)通篇阅读,讲解后置

在实际的英语文章阅读中,教师应当注意采取科学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即通篇阅读和讲解后置。具体来说,通篇阅读,指的是在学生进行英语文章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查字典、不看笔记、不向他人提问地完成阅读任务,并努力通过上下文理解疑难句子和整篇文章的宗旨。通篇阅读,非常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可以充分锻炼学生通过上下文判断疑难句子和词汇的意识的能力,也可以充分锻炼学生考试临场的应变和理解能力。讲解后置,指的是在学生完成整篇文章的阅读任务,尽最大的努力理解文章并标注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后,再由教师对文章进行讲解和问题解答,讲解后置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欲望,增加学生对阅读过程中不懂的知识点的记忆深度,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的流畅性和条理性,可以科学地辅助学生实现英语阅读能力的逐步提升。

二、总结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密切配合、科学定位,并在科学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采取高效、合理的方式,才能真正达到最佳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应当涵盖授课方式、授课流程、阅读培训计划、课后阅读计划、学生意见反馈等内容,从而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实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升。

篇13:初中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摘 要: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在此背景下,语言的学习已不仅是掌握一门语言本身,而是需要将其作为一种交际手段来学习。交际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与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语言教学中的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论文

一、英语教学中融合文化的必要性

美国语言学家E.Sapir在著作《语言论》中讲道:“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自己的语言表达形式,语言背后映射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文化又是语言得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源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仅应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法、词汇、句子等,而且应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在相应的文化环境中恰如其分地运用英语。如果学生掌握了相应的语言,而不清楚语言运用的背景,或者习惯用母语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表达,就会出现很多误解。比如,在中国熟人之间见面的寒暄语常是“吃饭了吗?”“你要去哪里?”等等,而在使用英语语言的国家中,熟人、朋友之间相互问候的语言切不可按照中国式思维进行,“Have you had breakfast?”“Where are you going?”等话语一定会让外国人感到困惑。中国人在接受别人的表扬时一般会比较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外国人在同样的场合会说:“Thank you!”如果学生不了解相关的文化,还是用中国式的思维回答,就会让外国人产生误解。

在英语教学中融合相应的文化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味地进行语法、词汇的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初中英语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发展特征的。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英汉文化对比、英语典故学习、英文电影观看、动画歌曲欣赏等方式介绍异国文化,无疑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激情,有效消除传统教学一味灌输的弊端。

二、英语教学中融合文化的现实性

现在的英语教师与以前的英语教师相比,在年龄结构、教学水平、专业知识、专业素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新课改以来,教师更加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英语教师也在这种大环境下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己,在教学中融合文化因素成为英语教师必然的选择,这也为教学与文化的融合提供了现实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文化的现实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了解说这种语言的人是如何进行思维,如何观察世界,如何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反映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等问题,即在了解他们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这种语言,更好地把握语言、运用语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等现代设备已走入课堂,这些资源可让中学教师及时掌握最新的英语动态,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视角的英语学习环境,为比较英汉文化差异,学生近距离了解英语文化、切身体会异国风情、原汁原味习得英语语言增添了新的途径。

三、英语教学中融合文化的基本方法

文化无处不在,每一个单词、一句问候都包含着潜在的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主动吸收新的文化,积极与母语文化互动交流,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进行英语学习。

1.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作为知识和文化的引导者,自身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异国文化,了解词汇、语法、语句等使用的文化环境,在口语教学、听力教学、阅读理解教学、写作教学中除了向学生教授必要的语言技能外,还需讲授相关的文化知识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努力将文化的点点滴滴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教师应熟悉中国文化与英语所代表的文化在语言表达、思维方式、日常交际等层面上的异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两种文化的差异,不要厚此薄彼,让学生认识到文化虽然存在差异,但不存在优劣。

2.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为融合文化创造积极条件。在英语教学中融合文化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在了解英语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英语、应用英语,改变传统教学中过度关注成绩而对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忽视。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需要让学生作为主体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之中,主动听、主动说、主动读、主动练,主动把英语文化与知识结合起来。教师作为引导者应积极创设第二课堂,为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和机会。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根据学生对各自专题的研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文化的深刻理解。教师可组织英语角、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交际中相互交流,进行文化的体验。

3.利用多种渠道,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课堂中仅用语言来描述异国文化无法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可充分利用电视、电脑、幻灯片、录像等现代化设备为学生创造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的文化体验,让学生直接感受异国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等,实现文化与知识学习的融合。

课余教师可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外语书刊、报纸、杂志等,这些书籍中有很多介绍异国文化的文章。学生通过亲身阅读、学习、体会,来比较两种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异同,在平时留心积累有关文化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交际打下基础。

篇14:初中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阅读作为初中学生进行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在初中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初中阅读的技能及综合运用的能力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的初中英语老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能从知识学习的层面关注阅读教学,还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方面给予关注和引导。

一、提高对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认识

1.细化教学目标,提高阅读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的话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在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有意地指导学生运用一系列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在很多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会看到这样雷同的阅读课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这样的界定英语阅读课目标,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实际上是很难操作的和很难测量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其教学的目标也应该是分层次的、具体化的,而不是空泛、笼统的。因此,在设计初中英语课堂的阅读教学目标时,语言表述应清晰、具体,明确目标的指向性和可操作性。

2.整合阅读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材题材广泛,不但涉及到天文地理、名胜古迹、自然科学、人文风情,还有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教师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如此丰富的阅读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呢?初中英语的教学中可在研究教材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按体裁对阅读材料进行分类,制定出长、短期的阅读教学计划。例如:某一时期以记叙文体为主,某一时期以应用文体为主。针对不同的体裁,结合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在合理利用课本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还应根据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年级阅读速度、阅读量的不同要求,发掘符合学生特点的阅读素材。或广泛收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内容健康、题材多样的阅读素材自编阅读材料。从而巩固与内化课内所学知识、促进课内阅读教学的功能,使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得到提高。

3.运用多种教法,提高阅读效果

精读和泛读结合。以精读加强学生的语法、词汇、知识点的系统训练,逐渐扩大阅读面。通过广泛阅读来提升语言、文化素质,增强英语知识修养,从而提高阅读领悟能力。朗读与默读结合。根据读的效果形成规律,适当处理朗读与默读,有利于增强阅读效果,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对情节比较生动的阅读材料,安排学生分角色带感情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现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个性,在朗读中深度发掘文本。既有利于增进理解,也有利于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精心设计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方案

阅读课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新语法和巩固旧知识的主要载体。本人在英语日常阅读课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实施了尝试,得出了以下的教学经验:

1.阅读前

首先确立好本节课需要掌握的一系列目标,找好努力的方向,选择与本文相关的热点话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自由对话,畅所欲言,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一个环节很重要。然后,针对讨论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阅读。

2.阅读中

泛读和精读相结合,同时根据要求合理选择。教材中的SectionA,B中的3a需要精读,更需要老师精讲。可采用三个主要步骤:课下预习找疑(属于学生的泛读)、课上讨论解疑(属于老师的细讲,也是学生的精读过程),然后,进行一个改写的环节,可以是根据课文内容的仿写、改写、缩写等,让学生准备后,展示自我。

3.阅读后

回归目标,拓展目标,当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个快速阅读的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努力做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美餐。

三、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不但可以使学生们能真切的感受到英语的趣味性和英语的吸引力,更能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1.制定课外阅读的计划

根据教学的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这样的方案:每周读一篇文章,每节课前有1人讲述阅读收获,每周为同学提供一篇好文章,每周写一篇阅读笔记。

2.动员学生寻找好的阅读素材

课外阅读与课内的阅读教学不同,素材需要自己来寻找。可通过上网搜索、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选择部分有趣、难度适宜的文章,筛选后印发给学生。通过全班师生的努力,为全班同学奉献出了一份丰美的阅读大餐。

3.课前2分钟组织学生谈收获

每节课前2分钟,就是各小组轮流谈收获的时间。学生们有时谈的是这次采用了什么阅读方法,有时谈的是自己读文章的收获,有的学生直接把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复述,有的小组集体上阵,有的小组选派代表。课前2分钟,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更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课堂的教学效率。

4.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课外阅读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学生们由原来的干巴巴记录文章中的语句,慢慢发展成记录文章概要,后来在记录概要后,还能发表一两句小评论。总之,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不但应该教好新词汇,扩大词汇量,更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从而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运用英语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英语老师还要努力学习教学理论,并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从而真正地提高英语老师的教学能力。提高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效率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的学习和能适应新时代学生的新变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不断地提高英语课的教学效率。

篇15:初中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一、当前我国初中英语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不断地努力,目前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写作能力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写作时审题不清楚,不注重文章结构和书写问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审清题目,要知道作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并不用着急下笔,只有审清题意后,再有针对性地确定写作方向,然后确定文章的结构形式。在写作过程中首先要注意书写问题,卷面干净能够给人留下好印象,同时要注意句子段落之间的衔接,单纯将句子机械性的堆在一起不可能是一片好文章。

2.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词汇语法掌握不牢固。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式等等,许多学生写作过程中会出现单词拼写的错误,或者英汉意思混淆,不能表达准确的意思。有些学生所用的句式语法混乱,不够规则,出现了许多病句。

3.受汉语思维的影响严重,句子往往不伦不类。有些初中生接触英语的时间较短,对英语的背景以及句式等缺乏详细的了解,所以在运用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汉语思想的影响。在构思过程中用汉语,然后翻译成英语,稍微不注意就会将句式用错,造成汉式句子的出现。

二、提高初中英语作文写作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高初中生英语作文能力,同时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加强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包括书写、词汇、句式、语法等等。首先要加强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强化学生的词汇记忆能力,扩大词汇量。在准确理解词汇含义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词汇的使用方法。要想让学生尽数掌握句式语法,首先让学生对英语背景有深刻的了解,并注重平时的训练和运用,所谓的熟能生巧,只有熟练掌握,才能巧妙运用。同时要注重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临摹英语书法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以定时进行英语书法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强化情景语境的训练,提高学生造句的能力和布局谋篇能力。写好一篇文章,培养造句能力十分重要。正确运用句式,然后将词汇填入其中,就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教师在平时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情景造句的能力,多营造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语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提升英语造句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设身处境,才能使学生准确把握写作思路,理解文章主题。同时要锻炼学生衔接词运用的能力,衔接词可以将相互独立的句子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文章的整体性。

3.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并注重经验的积累。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什么都学不好。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平时的写作训练时要采用宽松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不能进行硬性规定,使其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在没有条框约束的前提下,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只有敢于去写去创作,才会乐于去写,这就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此外,要多进行优秀范例的讲解,让学生多读多写多练,不断进行经验的积累,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实现自我完善。

4.采用现代化新颖的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思路,升华学生写作能力。教育改革,要求老师摒弃原有死板的教学方式,采用现代化新颖的教学方式。在新的教学体系下,老师应该放低自己的姿态,不断地融入到学生范围中,通过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要成为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服务者。老师通过不断完善自身教学能力,多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以开放性的教学思路进一步拓宽学生思路,从而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升华。

总之,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学生自身不断扎实基础,完善自我,更重要的是要有老师的引导和启发,老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只有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丁幼新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外国语学校

篇16:初中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现代社会交流的频繁性与信息更新速度的加快性使得每个人都应具有相应的语言能力与阅读能力,尤其是英语“国际性语言”地位的确立使得英语教学在我国初中教育阶段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新课改认为,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并非是培养一批“高成绩”的学生,而是应以培养出真正具有英语交际能力的学生为基本宗旨,且要尽可能拓展英语教学的影响范围,使每个学生都可受益,多元智能理论便是为此服务的。那么,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呢?

1、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通过分析与研究每个研究对象的学习能力差异发现,人类智能共有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等智能优势,并据此指出虽然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明显差异,但是这只是学生智能优势结构的差异性,并不是智能结构的优劣表现。从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可以看出,每个初中生都有学好英语、掌握良好英语阅读能力的可能,教师需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教师的教学任务在于如何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开发学生的其他智能结构,而非以成绩单一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初中生构建一个资源丰富、机会均等的英语阅读学习环境。具体来说,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之中存在几个显著意义。

2、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积极意义

2.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每个学生生来都是渴望被人尊重、被人重视、被人认可的,传统的“应试教育”让许多学生在分数打击下遭受了不平等的待遇,这就让部分初中生丧失了学习自信与学习兴趣。而多元智能理论不同,它可以帮助初中生重新树立学习自信,让学生认为自己只是暂时没有找到恰当的英语阅读方法,相信自己能够在教师引导下逐步摸索出英语阅读的客观规律。当学生形成学习自信之后,他们的英语阅读兴趣也将会被激发出来,这便可为初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教学做好准备。另外,在多元智能理论下,每个学生都可获得均衡的学习机会,他们也将在教师针对性的阅读指导下获得进步与提升,这种成功的学习经历会让学生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使学生对英语阅读保持长期的期待感。

2.2实现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而实现个性成长的教育方针。多元智能理论允许学生存在智能差异,指出初中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与兴趣爱好来选择英语阅读文本,允许初中生以符合自身特点的方式来习得阅读知识与阅读技巧。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教师不可以“一刀切”来要求所有学生,而是应根据初中生的特长优势来为其制订针对性的阅读计划,每个学生都可以松弛有度的节奏来稳步形成英语阅读素养。另外,多元智能理论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异步进步”,所以它也因此成为实现个性化教育的基本途径。既然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有诸多优势,那么教师便应结合初中生的智能结构与认知特点,以组建学习小组、扩充阅读范围、实施多元评价等教学策略来落实多元智能教学理论。

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落实多元智能理论的具体策略

3.1组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落实多元智能理论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让初中生以小组形式参与英语阅读活动的教学活动。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习小组需实现“异质分组”,即同一小组组员的智能优势应略有差异,这种分组理念便于保证每个初中生的学习参与度,还可在组际之间实现公平竞争。在组建学习小组时,笔者常以“问卷调查”形式与学生阅读练习结果来进行分组。在“问卷调查”中,笔者将对本班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展开详细调查,比如“你一周会花费多少时间来进行英语阅读?”“你喜欢英语阅读吗?为什么不喜欢?如果喜欢,可以说明你喜欢的英语读物吗?”“你认为英语阅读会给你带来什么?”“你认为英语阅读对你来说是一个困难的事情吗?影响你进行英语阅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等等。这些问题便于笔者了解每一个初中生的英语阅读习惯,以及他们对英语阅读的看法,同时还可了解他们喜欢的阅读对象等学情。另外,笔者还会整合初中生的英语阅读练习效果,根据每个初中生的阅读水平进行分层。这些学情便于笔者根据学生实际来设计英语阅读教学目标,还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在同一组内,保证学习小组内全体成员可互相借鉴、相互帮助。

就如在“MynameisGina”一课中,学生需通过教材所介绍的英语知识与英语对话掌握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的表述方法。在本课,笔者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来进行英语阅读,阅读能力好的学生应担任“小组长”职位,组织本组学生阅读英语对话,为本组英语阅读能力较低的学生指点迷津。在本课阅读教学中,有一部分本身不喜欢阅读、害怕阅读的学生在本组组员的帮助下习得英语基本知识,顺利进行了英语阅读,这会让这部分学生重新产生英语阅读兴趣。比如,有一个小组长在组内为本组组员分析了“What’syourname?”“I’am.../Heorsheis...”等英语句型结构,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本组组员解答了本课英语语法的学习要点,还鼓励本组学生根据对话阅读来自行编写本组的英语对话,这就直接整合了英语听、说、读、写学习,有利于本组组员英语素养的整体进步。另外,在组内,学生还可就对话中出现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男名与女名的区别等知识进行合作交流,在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实际上,组建学习小组本就是以促进师生、生生互动为主的,而只有让每一个学生在组内参与互动,才能真正落实多元智能教学理论。另外,在英语阅读中,笔者也常常会以“小组探究”形式来发挥每个学生的阅读潜能,鼓励他们在组内解析文章内容,剖析英语语法与词汇知识,以此来锻炼每一个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3.2扩充阅读范围

多元智能理论是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所以教师为了让每一个初中生都能够喜欢上英语阅读,便需以教材为中心,扩充英语阅读范围,为初中生提供大量的阅读对象,给学生选择权,所以便需教师将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结合起来,为初中生提供丰富的英语阅读资料。《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已经为初中英语拓展阅读提供了推荐书目,教师可据此来组织初中生展开课外阅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根据每个初中生的兴趣点来选择合适的阅读对象。如在“Whatareyoudoingforvacation?”一课中,笔者便以“Vacation”为阅读主题,收集了大量与“Vacation”有关的阅读资料,有的文章介绍了作者以即将到来的假期而制订的假期计划,有的文章介绍了作者的某一次印象深刻的假期经历,还有的文章结合了适合假期出行的旅行计划等。这些资料语言流畅、朴实,阅读难度较低,且充满趣味性,所以能够有效激发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学生可根据自己在“Whatareyoudoingforvacation?”中所学到的阅读知识以及自己前期积累的英语知识来展开有效阅读。若学生阅读受阻,可随时向笔者请教。

大多数初中生都很喜欢阅读小说、故事或者是情节起伏较大、趣味性较强的书籍,所以笔者会为学生选择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比如《Cinderella》(灰姑娘)、《GulliverinLilliput》(格列佛小人国游记)、《AliceinWonderland》(爱丽丝仙境奇遇记)等等。许多初中生对这些故事十分熟悉,但是几乎从未阅读过英语版,他们对这些读物充满好奇与期待,且十分主动地投身于课外阅读活动之中。在选择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书目抉择,笔者并不会进行统一规定,这就可以保证每个初中生所选择的阅读对象是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自觉性。另外,由于初中生的词汇量、语法知识、文化背景资料等积累较少,所以笔者会尽量选择图文结合的书籍,以图画来启示学生,保证阅读的顺畅性。待学生个人阅读结束之后,笔者会将选择同一本阅读对象的学生分为一组,使其在交流中完善自己的阅读心得,然后在全班范围内展示本组讨论结果,实现信息共享。这种交流性、互动性与开放性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度,也是落实多元智能理论教学的好方法。

3.3实施多元评价

评价关系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影响着初中生对阅读教学的具体感官。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师应以多元评价来全面判断初中生的阅读过程、阅读结果,充分发挥评价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帮助学生树立阅读自信的积极作用。在实施多元评价时,笔者会以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为主。在学生评价中,初中生需对自己的阅读过程与本组组员的阅读表现进行分析介绍。就如在“Whenwasheborn”一课中,便有一名同学得到了本组组员的全部认可,因为这名同学的阅读速度很快,且能够准确提取有效信息,这一点让本组组员十分羡慕。对此,笔者鼓励这名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原来,这名同学的语感很强,且他能够根据题目要求来确定阅读并重点,若问题是对文章细节进行提问,那么他便会认真阅读文章的细节描写;若文章是以主旨句、文本大意等问题为主,那么这个学生便会快速阅读文章的首尾句与首尾段,以此来保证阅读效率。

在实施教师评价中,笔者会根据初中生的阅读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比如学生阅读态度是否积极、在小组交流中是否积极发言、是否形成了个人见解等,以此来让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阅读优势与改正方向。同时,笔者也会针对学生进步提出表扬,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以此来保证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另外,笔者也会考虑家长评价,以此来判断学生是否形成了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每个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是否有效等,以便掌握全面的学情信息。总而言之,多元智能理论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教师应以学生为主,承认学生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长与发展,以此来让不同层次的初中生获得英语阅读能力,为每一个初中生的未来成长提供有力的教育支持。

篇17:初中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对多媒体技术过分依赖

虽然多媒体的应用可以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的对相关内容做详细记录,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劳动强度,但由于多媒体的应用使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作为最主要的教学工具进行授课,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黑板、粉笔以及教材的重要性。许多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中设计的课件,对现场具体教学情况的了解和掌握不够充分,导致教师临场发挥比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知识拓展方面的学习和发展。

1.2忽视传统教学的意义

许多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只是将多媒体作为唯一的教学工具,忽视了传统教学的意义。虽然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但在教学效果上还有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特别是传统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断的深化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式,保证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和处理。而过分的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得学生与教师注意力大部分集中的教学课件上,不能通过及时交流发现问题,因此存在一定制约作用。

二、充分科学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2.1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英语语法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特别是对于刚进入初中接触英语语法的学生来说更甚。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调动学生兴趣,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英语的魅力所在。比如,在进行英语水果的复数形式教学时,不能只是通过枯燥的条条框框进行传授,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日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水果制作成动漫,并将其复数形式穿插其中,让学生通过形象化的图像牢牢掌握住水果的复数形式。

2.2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有效避免多媒体使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变少的情况。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引导和提问,促进师生间交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并通过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从全局出发整体把握。例如我们在进行“Therebe...”句型讲解时,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该句型的意义及可以使用的场合。然后再展示几幅图画,让学生自己看能否应用该句型或是如何应用该句型。并通过提问,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最好教师可以通过总结和概述,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

2.3在多媒体阅读中学习语法

我们还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阅读中有效的学习语法。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动漫或是图片,并在下面配上具有典型句式的英文阅读。通过限制阅读时间,找出句式存在的形式,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英语语法学习能力。或是通过筛选,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比如经常被应用到的《新概念英语》等。我们可以在选定出的文章中,对特殊的词语、句型进行标注,以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重点掌握。

2.4多媒体技术与其他教学模式相结合

为了避免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其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基础之上,选取合适的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进行结合,使其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比如在进行教学时,一般会将课堂内容分为revision、presentation、practice等部分。在进行re-vision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认真回忆上节课所讲述的内容,然后通过相关课件进行巩固和加强。在presentation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在practice部分,我们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利用教材进行练习,一种是通过教师在黑板上或是口头上出题进行练习,最后一种便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科学的应用该技术,做到扬长避短。同时还要不断的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探索、发展与创新,使其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真正的发挥出实效。

篇18:初中英语作文探究论文

初中英语作文探究论文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笔头交际能力是整个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然而,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和中考指挥棒的左右,教师大多“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往往把写作教学看作是应付考试的一种应急手段,放在次要的位置;加上写作训练费时费力,又收效甚微。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听到写作学生心烦,见到习作教师不愿”的现象”。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师的最高艺术是用富于独创性的教学方法去传授知识,并给学生带来快乐。”多种途径的作文教学能够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兴趣、材料来源、认识深度等有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科研意识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写出“文质兼美”文章的能力。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写作教学中的几种训练方法:

1.佳句摘录,实施激励性评价,促进发展。

美国学者斯塔费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因此教师批改作文的时候,可以寻找好词佳句用红笔标示出来,然后记录下来并注明作者展示在教室的黑板上。通过展示使那些写出佳句的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励他们在以后写作中积极尝试创新,也能使其他学生从中借鉴,取长补短。同时教师批改作文时不应只给出对错判定和分数,而应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每次作文的具体情况在学生的习作后面写上一句或一段评语。“你的文章条理清晰,语言流畅!welldone!/excellent!/youhavedoneagoodjob./howcleveryouare!/i’mproudofyou.”笔者相信教师的寥寥数语将会激发学生无穷的写作热情和潜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强大内动力。

2.课堂上即写即改,有效指导、及时反馈。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并且自主解决问题。课堂上即写即改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作文训练和评改中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具体操作如下:

.课堂上限时完成作文。学生限时完成作文的同时,可挑选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写例文。

.例文修改。在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可从单词拼写、短语搭配、语法运用、内容涵盖、过渡自然以及书写规范等方面来指导学生对黑板上的两篇例文进行评改。在堂上修改作文时候不能只把眼光只盯住错误的地方,而应尽量发掘文章中的闪光点并适当的给予鼓励和表扬,否则会挫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让其他学生怕到黑板上写例文从而产生消极的影响。

.自我修改作文。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在这期间教师通过巡视了解学生是情况并给予一些帮助。同时教师也能尽快得到反馈信息。

3.善抓典型,小组合作修改,培养协作精神。

“写作不能仅仅理解成个人的行为,因此在教学中不宜总是采取学生单独写出作文来让教师批改的模式,而应提倡学生开展两人或数人小组活动,通过讨论合作完成写作。”(刘道义,)在批改作文时,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一些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错误,如时态错误,句型搭配不当,词语运用有误等。如果都一一修改将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可以摘录学生习作的典型错误,在讲评课前将病句抄在或投影在黑板上,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修改,讨论结束各小组由一名学生总结他们的修改意见,小组合作修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修改当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为学生互帮互助、合作交流营造了氛围。

4.辅导式面批。

叶圣陶指出:“给学生该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批。”面批不仅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还能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面批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一个及时辅导的`机会。教师应主动去关心、了解和帮助学生。试想,教师坐在学生身边,一字一句轻声细语讲解,他肯定会体会到教师的关怀,心理可能这样想:“老师这么关心我,我一定要努力啊!”这时候他的注意力自然比上课时更集中,对教师指出的作文中的错误更能牢记在心。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不仅帮助学生扫除了学习的障碍,而且增进了师生间的情谊,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对教师而言,作文教学是一件十分繁重而耗时的工作。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树立积极的态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引导,在教学过程中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低起点、小步子、容量适中、快速反馈训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并增加其自信心和意志力,培养学生的优良学习品质。

篇19:初中英语作文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作文教学论文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觉得写作教学难。对阅读理解较重视,忽视了写作的重要性。所以,写作让教师和学生比较纠结,也成为教师头疼而学生又非常犯愁的事情。而写作恰好能唤起学生对所学或所掌握的语言的感觉。多年的英语教学使我发现多数学生的作文缺乏引人入胜的词汇和句子、信息不全、语法不通、搭配不当、没有关联词、句型有错误、条理混乱等,这也是历年中考学生失分最多的原因。下面是我对一届学生三年英语写作呕心沥血的培养,形成了自己在指导学生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方面特殊的教学模式。

一、写作与培养学生听、说、读的兴趣是密切联系的,它既是语言训练,又是思维训练

七年级是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阶段也是写作准备阶段。学生接受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对知识充满好奇心,对学习怀有极大的兴趣。这一阶段需要教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然而,学生的语言知识薄弱,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不强。因此,写作过程需要教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从听、说、读、训练入手:

1。遣词造句

例如,七年级英语教材(外研上)起始模块,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第一人称单数my,我先给出一个示范:my book,随即让学生展开想象大量列举。如,my desk,my English teacher…用这种方法,我们学习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学生很快整理出不同人称单复数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总结出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在使用时需和一个名词连用”的用法。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更加积极地参与下面的活动。用同样的方法操练句型:It’s time to + V动词原形…,我先给出示范:It’s time to go to school。 随即学生列举出:It’s time to go home。 It’s time to have breakfast…一直拓展到同学全部练习完。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运用短语、句型清晰地进行意思的表达。这一点我非常肯定,小学英语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词句部分的.教学,是写作训练非常重要的一步。

2。激发兴趣

根据以上两个知识点的练习,我开始介绍班里的新同学。要求被介绍的同学要自己设计情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要把我们今天学到的两个知识点编进对话中。我说:Mike,This is Tom。Tom,This is my friend,Mike。下面的情境由这两位同学自己创设。

Mike:Hello,Tom。Nice to meet you。

Tom:Hello,Mike。Nice to meet you,too。(两位学生又创设出以下对话)

Mike:How are you?

Tom:Fine,thank you。 And you?

Mike:I’m fine,too。(这个小对话是我们在第2模块中学到的。)It’s time to go now。(同学们学了会使用该句型)Goodbye,see you tomorrow。

Tom:Bye,see you。

两位同学的精彩表演,令同学们深受启发,大家不约而同地给出了热烈的掌声。接下来同学们踊跃表演,他们的脸上露出一种强烈的表现欲,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本活动以对话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语境,让学生感受到练习的真实性和必要性。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参与和实践,发展了语言技能,克服了以往大量的死记硬背的弊端。七年级学生初学英语,往往抱有好奇心和新鲜感,我使他们的好奇心升华为一种说英语的兴趣,兴趣的增长又必然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求知欲和巨大的创造力。

3。知识积累

英语是结构语言,它有自身的固定搭配、习惯用语和基础句型。为了让学生的写作得心应手,教师要指导并激励学生背单词、背课本、背范文,并加强听写和检查力度。课文和范文中的句子比较规范,它可以让学生写作比较规范,是学生开始仿写的依据。

二、写作与指导学生听、说、读是密切联系的,它由再思考,再加工再到进行有序的语言存储,使写作内容更加完善

八年级是对学生写作指导阶段也是写作充实阶段。学生的语言知识已比较系统,理解力增强,文字表达能力逐渐提高。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广泛阅读,拓宽英语知识面和词汇量。但是他们欠缺写作技巧,文章内容较空洞,语言错误多,常习惯用中文思维,自我纠错能力差。这时教师的耐心指导和激励会起决定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

1。学生口语练习和表达方式往往是写作的基础

如,我利用课本资源,每天要求一名值日生根据我们当天所学内容自由写作。第二天,课前5分钟,值日生朗读他的作文,同学们根据其内容踊跃提问,大家集体回答。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学生通过感悟和体验英语,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听力和口语。这项活动我坚持了两年,不仅使学生写作能力呈递升趋势,而且为他们中考英语口语考试夯实了基础。

2。加强阅读理解

教师应引领学生坚持长期课外阅读。领悟英语的习惯表达,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增强学生英语语感。背诵阅读材料中的一些优美的语句,把积累的词句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克服写作时使用中文句式。

3。进行写法指导

(1)规范写作细节,如大小写、标点符号、换行等。(2)利用投影仪整体纠正错误。我用红笔标出学生写作中出现单词拼写、语法、句子表达的错误,对学生进行视觉刺激。以及同一句话中英文表达的差异,降低学生用中文思维的习惯。(3)表扬那些把我们刚刚学过的新单词、新句型、新语法恰到好处地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使文章内容饱满的学生。(4)展示哪些学生有意识地拓展写作思路;哪些学生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关联词用得好;哪些学生句型用得好;哪些学生作文写得好。在这个阶段,我常带着学生阅读别人的作文,从中他们学到了更多的写作知识和技巧,更留心自己写作中的语法及用词错误。由于一年多不厌其烦的反复纠错、展示、训练,学生的写作知识逐渐得到了沉淀,写作水平大幅度提高。下面是一篇八年级学生的材料作文:

My Family Hobbies

Hello everyone!I’m Li Ming。 Everyone has own(刚刚学过的新词)hobby。Such as reading, painting or taking care of small animals。 Let me introduce(这是语法使役动词Let的用法)my family hobbies to you today。

My father likes playing(这是like+doing的用法)computer games and reading newspapers。He can learn about(这是对词learn about的运用)something new(这是形容词new修饰不定代词something要后置的用法)from the newspapers。My mother is interested in shopping and cooking(这是短语be interested in及语法介词的用法)。My sister loves growing(这是love+doing的用法)flowers in her garden and painting。She thinks that(这是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的用法)painting is creative。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It makes me healthy(这是对make+sb。+adj。的运用)

Hobbies can develop my interests and help me learn some new skills。(这句话来源于课文同步阅读材料)And it makes me happy and excited。My hobby is good for(这是对词be good for的运用)me。

从学生的写作思路看,我这种培养学生写作的方法是行之有效。如果长期坚持这样培养学生写作,学生写作能力定会提高。教师勤于指导会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和创造力。关注他们的写作过程,恰当地给学生表扬或鼓励,他们会对写作充满信心。

三、写作与听、说、读的教学是密切联系的,它是由英语词汇、语法、基本句型等诸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九年级是对学生写作训练阶段也是写作提升阶段。学生已有较系统的语言知识结构,思想更成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均有较大的改观;但知识面窄,行文不够流畅,想象力和创新力还有待提高。在课堂教学中:

1。灵活多样地处理教材,扩充教学容量,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

阅读与课文同步的阅读材料,使学生能经常接触到英语固有的表达法、习惯用语,从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掌握句型、语法等,帮助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调动全体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另外,加强阅读中出现新单词、好句子的背诵和检测。

2。规定写作流程

(1)分析材料,审题。主要看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是否正确;(2)确定体裁(初中阶段以记事为主)。主要看事情发生的时间(时态)、地点、人物(人称)是否与所给的材料一致;(3)确定写作内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及表达方式上是否有新意;文章是否切中题目;(4)写作完毕,学生自查。检查要点是否齐全;语法是否有错误;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及词形变化是否正确;行文是否流畅,语言是否丰富。教师还应坚决要求学生字迹工整。

3。重视写作评析

我整理了历届中考写作试题,对学生写作进行强化训练。学生的每篇作文我都会认真批改,并针对他们的写作情况,给出不同的评语。如,某句语言有错误;文章的细节需要自查;文章的立意好;能恰当地利用连词使文章思路清晰;使用了多种句型使文章内容饱满;合理利用习惯用语为文章起到点睛作用等评价性语言。有时,我还会给出鼓励分、激励性语言和感染性评价。这种做法能使学生写作时探究得更深、更广,而且语言运用得更活。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话与当今社会经济挂钩,它是多么得微不足道,但它却给了学生写作的欲望、精神上的安慰和希望,让学生有了目标。大量的写作实践操练,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写作方式。我发现学生的写作每循环一次就有一次提高,就有一次升华。学生也为自己经过一番努力完成习作而感到自豪。

总之,写作训练是一种综合技能训练。学生写作水平提高需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写作训练和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积累,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篇20:如何开展初中英语作文教学论文

如何开展初中英语作文教学论文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英语作文的写作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并且对该作文进行多次评价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方面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作者结合自身英语教学工作的实际体验,初中英语作文多次评价的实施步骤及英语作文多次评价对教学质量提升的意义二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英语作文评价

初中阶段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基础。所以,写作既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也是语言学习的手段。

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学生才能提高对英语语言要素综合应用的能力,写出比较地道的英语。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并且对该作文进行多次评价在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初中英语写作多次评价的实施步骤

(一)首批要详

明确圈出语句、词汇错误之处,让学生明白其写作中存在的错误。

1.常见错误。

(1)人称代词错误:人称单复数,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与名词性物主代词错误。

(2)主谓不一致。

(3)内容不连贯:不会用关联词,语序混乱。读起来相当不顺畅。

(4)大小写、标点符号错误,缺少冠词或用错。

(5)时态混乱,前后不搭或根本不考虑该用何种时态。

教师应将自己对这篇习作的情感与感受融于评价语中。对于学生习作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应该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不能总以正面评价或否定态度加以一概论之。

2.及时反馈及订正。

(1)反馈时间:教师应尽快完成首次批改,不能拖得太晚,否则会影响再次批改及评价的进度。

(2)反馈内容:选择优秀篇幅进行朗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这些学生的信心与强烈的荣誉感,同时对其他学生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集中性错误加以集中讲评及订正。通过教师的及时讲解,可以化解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的疑惑,以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与复习,同时能帮助教师开展有效的课后反思工作,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学生订正完以后卷面不太清晰的文章需要抄写清楚。英语作文一般都不会太长,错误太多的作文学生自己看了都会心生厌恶,抄写的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积极订正错误的信心,为减少文中的错误而开展认真的订正工作,而卷面比较整洁的学生同样受到了鼓励。

(二)复批要简

在复批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是否将发生的错误订正完毕。订正全对的作文与有错的作文需要分开摆放,然后在班内宣读完全正确的学生名单,给予激励。有错的作文需要进行再次订正。

(三)多批要细

选取典型错误有针对地进行讲解分析。再次与学生一起订正集中性错误。开展学生互批。让已经全对的学生对这些仍然有错的文章进行批改。 毕竟学生批改的作业不可能都全对,需要教师进行把关核实。在重新检查的过程中,教师对顽固错误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可以做到适时加以总结再进行反馈。三次批改后对少数仍存在错误的文章进行再次批改,采取面批方式开展。这样可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扫除学生思想和学习上的障碍,激发求知欲,有利于“转差防差”,从而避免大面积的两极分化。

(四)展示评价成果

展示评价成果(学生作品)是初中英语作文多次评价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多次评价的过程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挑战,采用自评、互评的方式来检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1.注意事项。

(1)间隔时间不宜太长也不能太短。间隔太短,教师无法精心准备;间隔太长,复批效果大打折扣。每周进行一次展示,将学生习作从雏形——成品的过程——展示出来。

(2)最好用实物投影仪,如果资源有限,也可利用小黑板进行展出。

(3)选取的展出文章一般以前后对比明显的文章为主。

(4)每次挑选5篇左右。

(5)选取文采比较突出的学生作品印好发给每位学生,供其欣赏和学习。

2.常用方法。

(1)举行“五彩”写作比赛,五彩缤纷中感受写作的另类乐趣。 从初一开始起,笔者就经常举行“五彩”写作原创比赛:既集绘画、写作于一身的作文比赛。如教师选定“My family”这个题目,学生可以动手绘画家庭成员的图片,也可以采用家人照片与其作品匹配。

图片之下为学生的习作文章。学生自己动手创造出充满爱心、新意、五彩斑斓的作品,喜悦之情不溢言表。同学间互相交换欣赏,增加了写作比赛的.乐趣。教师组织学生评委对原创作品进行评比,将优秀作品进行展出。展台面前是一片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种让学生即能自己动手制作又锻炼了英语写作能力的比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2)制作优秀作文集锦。教师将优美文章打印成册,制成班级特刊供学生浏览。

(3)举行形式不限的演讲比赛。学生可以个人参加,也可以小组的形式参加。参加稿件必须是亲手书写。这类演讲比赛的宗旨是“人人都能参加”,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表现欲。

(4)开展书写比赛。此类比赛比较容易操作,特别适合初期的英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清爽干净的卷面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多次评价对教学质量的提升的意义

1.在对学生作文多次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强调语言的准确性,注重学生习作中的变化,关注学生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积极进取、不断改进的精神风貌。

2.学生通过多次的自我改正与不断提高,最终看到了自己努力的结果,欢喜之情油然而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也能得到培养与增强。

3.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风。

在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多次评价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身上一点一滴的进步,这种进步就在我的眼前,在一次次的发掘中茁壮成长,让你满心欢喜,就算“小树苗们”长得不是很直,也能让你看到他们清朗的未来,不禁心生期待与敬意。

篇21:初中英语语音教学论文

一、初中语音教学的过程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语音训练应该要分阶段,从缺陷到完美,从错误到正确,是学习的循序渐进过程。初中语音教学的标准可以为:从字母音到音标音的认读,然后到字母组合的发音练习,结合句子的语调语流练习,让朗读课文更像唱歌,享受读书给我们语感上震撼,最后学生能进行知识的迁移。

1.第一阶段,视频和音频材料应用于字母的单词过渡到音标的教学中。因为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学生要学习汉语拼音,对于母语是粤语的广东学生来说,鼻腔的发音有一定提高。学生在小学阶段有拼音的基础之上可以把这个作为基点,对音标的作用进行解释让学生有形象真实的了解,更容易接受音标。再且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通过了对26个字母的认知学习,有一定的英语语音基础。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过的同系列的单词中寻找同源音素如:bad,bag,boy,bike;cat,cake,coat,clod等。学生会很自然地发现字母b的发音/b/,c的发音为/k/,这阶段的时候可以用“自然音标学习法”。教师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上可以从网络上下载相关“自然音标学习法”的MTV让初一的学生观看。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视频材料的结合会更符合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这使音标学习有感性的认识,而且该学习方法把音标和单词相结合融于轻松愉快的简单歌曲中达到由易到难、由粗至细的原则。学生从自然音标学习法的歌曲中,了解26个字母音标发音,减轻了48个音标学习的负担。而且在自然拼读的阶段中学生很自然会从汉语拼音的拼读迁移到英语音标的拼读中,日积月累经过一定的量变,学生会很自然记住对应字母的音标发音。学完26个字母的发音再教他们字母组合的发音如an,不需太多引导学生就会拼类似man、can、pan、fan、van这样的单词。

2.第二阶段,从26个音标到48个音标的扩展,是图片动画与模仿相结合的阶段。由于这个阶段的语音学习,是以模仿为主,但模仿的前提是嘴形与气流输送的正确。所以在教学生音标发音时配以对应的嘴形图和舌位图加以模仿。由于气流的输送位置与时间长短有别,真人做不到的口腔横切面模仿但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比如可以利用Powerpoint软件中的线条移动,让学生看见喉咙的振动从而轻易地区分清辅音与浊辅音。除了用多媒体软件让音标教学变得简单之外,传统的教学都不能忽视。音标数量较多,可以让学生学会“分类找亲戚”。音标中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元音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辅音又分为清辅音和浊辅音四种情况。巧记音标把12个单元音分作6对;把8个双元音分为3小组;清浊辅音10对;另记一个清辅音;再记7个浊辅音。48个音标同时学习,对记忆上来说是有点难度的,但通过之前的26个字母音标的自然拼读,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分类记忆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在此阶段我们应该用一些形象小故事让孩子们跟容易记住音标,在多媒体的表现方式上我们可以用Flash动画软件,制作相关的故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中一个故事如下:

集中双元音三个:[e][i][u]

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一个小朋友出门没有带耳罩,出去的时候还有两只耳朵,二耳[e],过了一会太冷了,就冻掉了一只耳朵,只剩一只耳朵了[i],最后冻得两只耳朵都没有了:无耳[u]。

以上这个小故事对学生的音标发音记忆有一定的作用,但以上的故事都是利用母语的相似发音做一定的迁移,在音标的初学阶段较为适用。另外,可以在早午读的时候播放音标歌曲,增加学生模仿的次数。

3.第三阶段,这也是巩固和正音阶段。为了巩固48个音标是否发音正确,教师在教学当中播放有关的视频让学生模仿。或者教师可以利用PowerPoint展示口腔器官发音示位图,并添加动画和配音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在听觉、视觉和意识三方配合可以让发音更准确。

4.第四阶段,“重音”的教学。重音是英语语音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朗读和交际中把握重音特点对于有效输出言语信息有重要意义。单词重音(wordstress)指一个词或音节的发音比周围的词或音节的发音要大的力量。听者常可感觉到重读的单词或音节听起来比起周围的单词或音节要响亮些。重读的单词或音节一般音调较高,延续时间较长,即元音较长。书写或打印时,可以在重读的音节前标一撇表示重读,单词的重音具有其突出的语义功能,换句话说,单词重音对于单词意义的理解有影响。在这方面我们可以节选电影片段让学生进行情景模仿体会其中的意义和感情色彩。

5.第五阶段,主要着力于句子的重音、意群、节奏、语调。如果做到这一步学生会较容易说出“地道的英语”。由于在这个阶段学生的音标拼读和语言发展都有一定的基础,因此电影片段模仿、诗歌朗诵等显得更加重要。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电影,用会声会影等软件截取所需要的部分,进行消音,让学生听完后再用消音的视频片段进行模仿。

(1)句子重音的功能:①体现句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②突出重点,使听者更容易理解。所以,尽管是同样一句话不同单词重读所输出的信息也都不同如:SHE's wearing the red jacket强调她,不是别人。“她”是那个穿红外套的She's WEARING the red jacket她“穿着”红外套,而不是拿着,披着She's wearing THE d jacket.她穿着“那个”红外套,而不是别的外套She's wearing the RED jacket.她穿着一个“红色的”外套,而不是其他颜色的She's wearing the red JACKET.她穿着一个红色的“外套”,而不是红色的其他衣服。一般来说,实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重读,而虚词如冠词、介词、助动词等不重读。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录音设备,对同一句话进行不同的强调的录播,让学生有更直接的素材进行比较。

(2)意群。当学生在读较长的句子时会感到非常困难,因为他们不会划分意群来停顿。意群是句子内部意义相对完整的一组词。意群的界限是相对的。一般来说,在含有从句的大句中,连接词前都会稍作停顿的,而在较长的句子中意群可以是句子的一个或几个成分。每个意群必须要一口气说完,意群之间需要适当的停顿。因此训练学生时,选取名人演说的材料进行模仿尤其重要。名人的演说稿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煽动色彩比较浓厚,因此,在演说的过程中意群的划分必须很清晰。

(3)节奏。英语跟汉语一样在说话和朗读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节奏,听起来就好像我们母语当中的抑扬顿挫。汉语里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英语有重读和非重读形成一重一轻的变化,听起来就好像美妙的歌曲一样。教师可以在课件中补充歌曲诗歌模仿,让学生掌握节奏的感觉。如果时间允许,让学生尝试一下英语的舞台剧表演,发挥学生的表演长处,对英语学习的`欲望更高。

(4)语调。在说话和朗读的时候声调的高低称为语调。英语的语调基本分为降调和升调。主要运用于句末语调的升降。降调一般用于陈述句、特殊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升调一般用于一般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or的前部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手段,教师可以节选电影片段,让学生看了以后,将声音关掉,然后让学生看字幕联系对白,分角色扮演。这样学生既可以学到地道的语言,模仿真实情景中人们的语音语调,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二、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的初中语音教学的手段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明显的优势,对于进一步提高语音教学的质量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新的教学内容增加,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及计算机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更加精心地设计教学课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网络时代各种媒体优势,研究探索新的语音教学模式。

篇22:初中英语语音教学论文

摘要: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获得语言技能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基础,所以学习语言决不可忽视语音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语音教学

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获得语言技能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基础,所以学习语言决不可忽视语音教学。语音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语音语调,具有单词拼读能力,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预习能力、自学能力及初步运用英语真实交流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进行初中英语的语音教学呢?

一、语音教学的必要性

语音是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语音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抵触和厌学情绪大多源于“语音不过关”。语音没学好的原因在于,学生英语音标的学习基础没打扎实,因为音标是语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到了初中阶段,有些学生不愿参加英语课堂上与老师、同学的互动环节,一方面是由于年龄特点,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学生没有掌握好音标以及一些读音规则,根据音标拼读单词的能力欠缺,光靠课堂上老师领读仍然不会读,导致很多单词不会读或读错而不愿开口或怕开口,日积月累学生有越来越多生词不会读,从而导致学习英语的兴趣减退,觉得英语很难学,怕学而厌学。对学生来说尽早掌握音标以及语音的一些读音规则,能够根据音标拼读单词和记忆单词,将会对词汇学习大有好处,可以大大提高记忆效率,而且听力能力也会相应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反之如果学了很多年英语的学生,依然必须要靠教师领读才会念单词,拼写还得靠机械记忆,费时费力,就会影响以后的学习。所以到了初中阶段,进一步加强语音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二、语音教学的基本步骤

初中学生学习英语语音教学的基本步骤:①听音;②辨音;③模仿发音;④独立发音。听是学习语音的第一步,先听清楚、听准确、听仔细,听充分,才能了解音的音质、音色、音长、音响等。所以先听音,后模仿,听清发准。为了避免由于听得不够,未听仔细,没有听清楚就模仿而导致学生的语音语调不好,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听教师或录音提供的标准语音语调,而且要听清、听准、听熟后再进行模仿。对于学生感到困难的语调,仅模仿还不够。必要时应辅以适当的规则讲解和对比,如长元音与短元音的对比,清辅音与浊辅音的对比,发音易混淆的音素之间的对比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发音和语调的要领。

三、实施音标教学的技巧

1、以旧带新,感知音标

经过小学几年与英语的接触,学生都已熟悉英语二十六个字母读音,在复习其读音时,呈现音标的具体书写形式。教师示范每个字母中所含的不同音素,并拼读它们,让学生感知到字母、单词和句子的读音都依赖于音标,从而明白其重要性。其次,学生也可以通过熟悉的字母读音来帮助自己识记崭新的音标。

2、借助母语,巧记音标

学生刚学习英语时往往不得法,常用汉语拼音或汉字注释。如“Good bye”学生注上“骨头白”。这种注释副作用比较大,导致发音的不准确。但是,我们辨正地看待这个现象,就会发现学生的这种做法是符合学生需要的,只是用法不当。对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是一种新事物,认识这种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而在学习的初期,旧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扬长避短,在教学中克服负迁移,利用正迁移。大部分辅音字母的发音与汉语拼音很接近,如/b/、/d/、/f/、/g/、/h/、/j/、/k/、/l/、/m/、/n/、/p/、/r/、/s/、/t/、/v/、/w/、/z/......比较两者的读音,找出他们的异同,学生就能在母语的基础上习得新知。另外,不少音标在汉语中根本找不到相近的发音,并且读音难记。我通常在简要解释发音要领后,再注上能提醒学生记忆的汉字,如/ts/雌、/dz/资、/t/气等........但一定要提醒学生千万不能都读成汉字。只能把它理解为临时的拐杖,如果想今后能健步如飞的话,必须快速记住正确的读音。

3、掌握规则,活用音标

尽管48个音标可以组成读音各异的单词,但是还是有规律可寻的。以下是按学生们最熟悉的26个字母中元音字母,辅音字母以及他们的组合的发音列出五个表格,目的是让学生对照表格,尽早了解规律,运用音标,学习单词和句子。

三、英语语音练习的途径

1、让学生听录音,并跟读,仿读,慢慢达到能自读。反复跟标准的录音,练习英语发音。

2、看英文版的电影。谈到用电影对白来练习发音,首先要注意电影影片的选择上。要选择生活化的电影,对白要多的那种。一般不要选择战争片和恐怖片,因为那不是生活的常态。其次,要注意反复模仿不同人物在不同场景、状况下的语音语调,充分体会语音语调对于意思和情绪传达的影响,然后把它运用到你实际的口语交际中去。

3、经典英文老歌。选择英语经典老歌,是因为老歌一般歌词优美,演唱者吐字清晰,特别适合练习发音。我们在练习时应该先大声朗读英文歌歌词,先慢速,再快速。把歌词读得琅琅上口了,再跟着优美的旋律唱起来,无形中将练习和娱乐结合起来,让练习充满了乐趣和美感!

4、经典英文演讲。英文演讲从来都是练习说英文的人讲英语的准确度、气势和美感的。通过反复诵读琅琅上口的演讲短篇,可以在语音语调上极大提高我们大段讲英文的气势力和力度,让您的英文口语与众不同!

5、通过视频教学,让学生看标准的发音口型,学生学读,反复操练,达到接近国际音标。通过字母组合的发音教学,让学生通过字母组合的发音,掌握单词的读音规则,进而会通过读音来记忆单词。

篇23:初中英语句型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句型教学论文

【摘 要】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的应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产生完全在于学生对英语句型的掌握程度,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系统地全面掌握英语句型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基于此目的出发,以牛津教材内容为例,对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句型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希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英语 句型 新课程 牛津

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初中英语教材已经摒弃了过去不贴近现实和实际生活的内容。尤其是牛津版的教材,内容更加联系社会,紧跟时代特征,贴合现实的生活。语言情景也特别真实,缩减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感,因此教材内容更被学生所接受。但是,因为现在的初中教材中已经涉及了很多英语的知识点,又因为各个知识点相对地比较零散,使学生整理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句型方面。学生对句型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英语知识和英语语言技巧的应用能力。因此,要想更好地培养英语的交际能力,就需要对句型有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掌握。对初中英语教师而言,如何进行句型教学是其最关心的'问题。

一、句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1句型将知识点化繁为简,将文章内容化难为易,将学生思路化零为整

初中英语的知识点往往是比较零散和分散的,词义的解释也比较灵活,语法更是繁琐,使得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非常困难。每当看到大篇幅的文章,学生就很难整理出合理的思路,好好地理解文章内容。长久以往下来,不论学生是否能理解和掌握英语的知识点,心里已经产生了厌烦和焦虑,更加不利于学习英语。但是,如果能够很好地掌握英语的句型,这些问题就会非常容易解决。掌握了英语的句型,就可分辨出句子的结构、词义、词形的变化等,进而把知识点化繁为简,会更加容易理解句子的内容,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简单。

1.2句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精讲多练在英语教学中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非常有效途径。在能够理解句型结构的情况下,一般都能够把复杂的句子和较难的文章简单化。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句型教学。并且在讲解句型时,要尽量精讲多练,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好英语的关键就是在于练习。当然,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发生口误或是发音不准确的情况,但是教师只要进行必要地纠正就可以。有的时候,口误等情况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有利于对学生起到强调作用。因此,教师不要过于担心学生的这种情况。除非学生需要教师进行进一步深入的讲解,不然的话教师就没有必要对某个句型进行大讲特讲。

二、句型教学的具体方法

2.1时常总结有代表性的短语

如果将英语的句子比作是一座大厦,单词就是建造大厦所需要的石头,短语就是这座大厦的一堵堵的墙。可以看出,短语是句子构成的重要组成成分。最重要的是,某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短语的实际意思与表面意思相距甚远。如果教师对这部分短语不进行总结的话,学生是不能自主理解的。

例子1:How can I (go to school) ,(by the way)?

讲解:在括号1中的部分是典型的应用短语,并且短语内介词与名词两项内容可以变换内容。因此教师要经常地做到举一反三,例如可以变成“go home ,in the school”等,学生才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括号2中的短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短语,因为它的表面意思并不是它的实际意思。因此,这种短语的形式是固定的,且不可更改。

2.2利用日常对话中有代表性的句式加以讲解

从日常对话中选择代表性的句式来讲解,使学生感觉更加亲切,并且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举一反三,让学生知道句式结构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肯定陈述句的句型特征:

例子2:含有动词“be”的句型 My father and mother are doctors.

例子3:含有实义动词的句型 I work in the school.

例子4:含有情态动词的句型 I will want to Beijing.

2.3在句子的结构中,找到句型之间的关联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把学生经常见到的句型变成另一种句型,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发现各种句式结构的关联之处,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型。

例子5:I would like two bottles of coffee.

Would you like two bottles of coffee?

How many bottles of coffee would you like?

讲解:含有情态动词的肯定陈述句变为一般疑问句时,只需要将情态动词像动词be一样提前就可以。可是当变成特殊疑问句时,就需要考虑多种变换因素。首先,确定疑问词是什么,其次是对谁提问,再次需要考虑时态,最后确定语句的顺序。

三、结束语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句型教学的必要性,探究了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如何进行初中英语句型的教学。同时,希望文中提到的内容能够成为非常宝贵的建议,为初中英语教学做出贡献。

篇24:初中英语多样化课堂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多样化课堂教学论文

1.创设语言交流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学习

英语是一门训练语言技能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创设语言交流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即将英语运用于实际交际。实际交际的灵活可变性无疑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比如笔者在教学七年级上册《Unit5GoingShopping》时就将学生置于商场中,创设商场购买货物的情境,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让学生学会运用现在进行时这个时态,能够熟练运用“Howmuchdoesitcost?Whatisitsprice?Howmuchisit?”等多种询问价格的方法,以及“Thisoneisgreat,mayItryiton?”等基本的商场对话。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停留于课本,学习一些机械知识,而是学以致用,将其转换为实际的运用能力。

2.突出课堂的师生、生生互动,让课堂富有生命力

师生、生生互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相互表达自己的想法,训练基本句型,学会正确使用词汇,让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语言运用技能。同时,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互动反馈,给予适当的引导,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那么如何让师生、生生互动更加有效呢?首先,增加课堂的师生、生生互动,让教师的课堂提问、学生的相互交流更加频繁。作为一种最为便捷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正确使用句型、词汇。比如在教学八年级的“Gram-mar”用“HowtallisMillie?WhataboutSandy?”等问题将文章串联起来。并通过提问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其次,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活动课堂教学方法,通过确立交流合作的主题,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去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让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也让学生通过多次的集体交流提高了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逻辑能力。在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时,教师可以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亲自体验学习活动的过程,引导他们如何开展合作交流。例如:笔者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3Findingyourway》第二课时的时候,这样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首先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准备一个简短“Findingyourway”的话剧片段,然后将成员组成合作小组,分角色表演自己负责的片段。在此过程中,将英语语法、词汇等学习的知识寓于剧本编写中。教师可以给他们一定的建议,检查剧本写作的质量,保证演出成功。这样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让英语课堂教学不再那么枯燥、无趣,而是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3.结语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内涵,实现高效课堂,这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师要大胆探究、努力实践,通过多样化课堂教学形式探索,实现英语学科课堂教学目标。

篇25:初中英语探究性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探究性教学论文

一、设置恰当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问题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催化剂”,有了问题学生就有了思考的方向和动力,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设置恰当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来思考,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对问题的主动探究和思考,会对英语知识进行加工和细化,从而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内容,对教材做出创新处理,关键是突出重点、难点,其次是改变教学手段,让学生来探究教材的重难点,让学生来突破学习上的重难点。在探究性英语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设计者,教师要设计好教学问题,让学生能够受到启发和引导,进行主动地探究,提高英语学习成绩。例如在学习“Unit3Findingyourway”的时候,本课的学习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问路以及回答的方式,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置:HowcanIgettotheZoo?Where’sthelibrary?Couldyoutellmethewaytothemuseum?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究问题的回答方式,学生通过思考,自然慢慢就会用gostraight、turnleft、godownthisroad、takethefirstturningontheright等表达方式,通过学生的探究,学生自然掌握了问题的提问方法和回答方式,提高了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程度。

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探究效率

新课改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是一种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课堂上实现了生生互动的学习面貌,学生们相互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疑问。一个学生的能力总是有限地,但是在其他学生的帮助下,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学生的思维就会发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了问题。同时教师要安排好讨论和合作的时间,让学生可以进行有效地探究,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提高探究效率。

例如在学习“Unit4Wildanimals”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些野生动物的图片,启发学生小组谈论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如:Whatdotheyeatinthewild?Whataretheirlivingareas?Howmuchdoyouknowaboutwildanimals?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主动地探究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在集体智慧的帮助下,学生对动物的生活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有的学生甚至开始思考我们人类如何积极采取措施保护野生动物,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热爱野生动物的意识。

三、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就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见解。把学生探究的结论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只有教师和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够大胆地把自己的看法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在探究学习中,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引导者,帮助学生通向知识殿堂的顶端,而不是高高在上,令人望而生畏的传教者。例如在学习“Unit5Goingshopping”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就购买礼物的话题展开对话,如Simon’sbirthdayiscomingup,pleasechooseapresentforhim?教师以朋友的口气和学生交流,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自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了,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学习氛围也会和谐,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进行。

四、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搭桥铺路

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教师给学生设置的情境也就是在为学生搭桥铺路,在恰当的情境中,学生的英语思维会被点燃,燃起学习英语的热情,这样的学习情境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探究。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学习情境引人入胜,学生就会被深深地吸引,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和热情在英语课堂上,这也是学生英语成绩提高的一个重要保障。例如在学习“Unit5Films”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看该影片片段,首先让他们一开始就对主人翁产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下一个探究环节的流畅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埋下伏笔。教师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去探究:Sheisanexcellentactress。Butdoyouknowhowshebecameafilmstar?这就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了解好莱坞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的事业及成就,能根据时间顺序来复述奥黛丽赫本的一生。有了视频和问题的激励,促进了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科学探究来实现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和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以便学生更加科学的探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主动探究,学生的英语成绩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篇26:浅议如何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论文

浅议如何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论文

阅读课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新语法和牢固旧知识的重要载体。从考试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非常明确地知道,在如今的种种考试中,也都是考试的重要部分,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阅读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可以把听力、语法、发音、单词等知识融入到文章中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在这方面知识的印象,也可以使学生对文章更明确。

一、温习

这是每节课的必须步骤,可以很好地检查和温习上节课,也可以很好地衔接上节课与本节课的内容,而且从教学的角度来说,一节课的开始,学生还未进入正式状态,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进入新课的前奏,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时间,慢慢地进入到正式上课的状态。

二、新课导入

由于新课导入的好坏关系到学生学习的下一个步骤,也即是对课文是否弥漫期待的心情,是否具备愉快的状态,关系到这节课的整体效果。这也即是俗话说的,有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成功了一半。从教学艺术的角度来说,课堂气氛有两种范例:热情生动型和淡漠烦闷型。我们寻求热情生动型的教学气氛,由于它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导入的话题,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为创造一个热情的、生动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比如初中英语第二册第38课,这节课主要是讲述一个瑞典摇滚乐队的演唱会,那么这节课的导入话题,我们就可以选取与音乐有关的`话题,我想这个话题是学生比较乐意讨论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愉快状态的到达,并不是只选取一个好的话题就可以到达,这只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我们老师需要对学生的讨论作出引导,而且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来促使学生的愉快状态到达一个更高的水平。

三、课文解说

这个步骤是整堂课的重要部分,这部分内容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堂课的整体效果。我们要本着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来上这堂课,而不能像以前那种贯注式的教学模式一样,老师占用大部分的时间而学生则成了一台单纯的录音机,只能录不能放。

1、听课文

通过温习和新课导入这两个步骤,学生的上课状态已经到达了比较愉快的水平,我们必须使用好这种愉快状态,把这种愉快有效地转移到课文上。这时,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又练习了听力,到达一箭双雕的效果。

2、快速阅读课文

在听了一两遍课文之后,让学生打开课文自己去快速阅读,这样无形之中对课文的印象会加深。快速阅读是重要的一环,由于学生在考试之中没有宽余的时间一句一句地阅读,而且从各种考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快速阅读,也即是fastreading,越来越受到青睐,所以我们必须不光在平常的考试中训练他们的快速阅读本事,而且在课堂当中也要潜移默化地训练他们这种阅读本领。 3、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这个步骤是阅读课的主体,是阅读课的中心使命,但是怎样操作好精读课文这个步骤呢?有些老师可能仍然采用贯注式教学模式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事无巨细地解说课文中的语法。好象只有这样,老师的心中才踏实,才以为学生学到了知识,但这只是最基本的知识目的。我们的老师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全部知识都教给学生,恨不能学生能记着全部课本中甚至课本外的知识,这样反而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消说借助学生的兴趣来促进学习了。

从人的生理角度来讲,学习最大、最有用的动力是自己对知识的兴趣,而我们的老师,宛如也和某些家长一样,以为学生知道得越多,记得越牢,成绩就肯定会高。但是我们知道,记着和会使用毕竟不是一回事,试想如果学生不具备学习某些知识的本事和基础,他们又怎样来很好地掌握和使用这些知识呢?这样做只不过是把没有成熟的果子硬吃到肚子里,消化不了。所以,在精读课文时,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但不能放波逐流。精读课文,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去细致地阅读课文,去明确课文,去探求题目,解决题目。我们最好在学生自己细致阅读之前领读一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注意到朗读课文时所应具有的情绪和准确的发音,否则在他们熟读之后,再纠正他们的错误会越发困难。总的来说,流利、有情绪的朗读是阅读课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是训练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表现这门语言学得好与坏的重要途径之一。试想如果学生的发音不够准确,不够好听,时间一长他们就会越来越没有兴趣,所以我们必须看重学生的朗读本领。

4、检验学生精读课文的效果

精读课文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顾有关课文内容的一些题目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也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的要领来检验。最好以学生回答和老师提问相结合,这样既给了积极性高的学生锻炼的机会,又可以把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再次提起来。

5、阐发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一样是学生在精读课文时所遇到的语法方面的困难。语法的解说,很多老师大多从理论的角度去讲解,这样虽然对语法的原理学生非常明确,但他们在应用当中很难把语法的理论知识和现实有效快速地结合起来,我们在这一方面可以结合句子来讲解,让学生始终在句子当中明确语法的使用。这样,学生在应用和考试过程当中,就可以省掉了由语法理论到现实应用的步骤。

四、自由温习

如果时间容许,在课堂上,最好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自由温习,以便于它们牢固掌握刚刚学习过的知识,加深印象。

五、布置作业

在布置作业之前,老师最好让学生把这节课的内容快速欣赏一下,从而对这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清楚的轮廓。前面的自由温习、欣赏和作业,都是为了牢固学生的知识。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原理,人类的忘记速率是先快后慢,所以我们让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这几个时间段有效的复习,这样可以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总的来说,要本着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原则,看重课堂气氛和教法节奏的把握,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篇27:初中英语分层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英语的分层教学

文/黄一君

摘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英语实施分层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以此为基础,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初中英语看图作文

初中英语看图写作文

初中英语看图作文范文

初中英语看图作文大全

初中英语作文论文

初中英语教学改革论文

初中英语趣味教学论文

看图作文

初中英语创新教育探索论文

看图作文一年级

初中英语看图作文论文(精选2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初中英语看图作文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