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数学补充习题五年级下册答案(共含8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unzhangu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一 简 易 方 程
等式和方程的含义
1. 等式:90-x=30,80÷4=20,7y=63
20+30=50, y+17=38, 54÷x=9;
方程:9-x=3, 7y=63, y+17=38, 54÷x=9。
2.30+ x=80; 4 x=80;
x+10=50, 3 x=20+50
3.52+ x=110;
《太阳》
一、读拼音,写词语。
1.太阳表面的温度有六千shè shì dù( )。
2.他们在这里种shū cài( ),种liáng shi( ),收成都很好。
二、写出加粗词语的近义词。
1.(太阳)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两千五百倍。( )
2.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
3.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 )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用加粗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用加粗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告诉我们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五、重点段落品析。
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jǜ jù)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lē liáo)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划去括号里错误的读音。
2.用横线画出能体现太阳重要作用的一句话。
3.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介绍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从而介绍太阳的重要性。
六、太阳为地球、为人类散发着光和热,无私地奉献自己。看到这些,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摄氏度 2.蔬菜粮食
二、1.预计 2.亲密 3.飘荡
三、1.这么远,箭射不到。
2.虽然我们的距离远,但是我们的心离得很近。
3.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诲,我们不会获得这么多知识,也不会成为社会的栋梁。
四、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远 大 热
五、1.jǜ lē
2.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雨雪的形成 风的形成 杀菌能力
六、示例:一想到太阳是那样无私,那样伟大,我就想到了和太阳一样无私伟大的人。他们无私地奉献自己,不求回报。他们让我感动,我要向他们学习。
2019八年级下册物理补充习题答案
【篇一: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一、物体的质量
例.B1.15000.352.kgt3.大象、公鸡、老鼠、蜜蜂4.水平台面左5.防止陆码生锈,影响测量精度6.A7.C8.B9.B10.C11.16000.512.D
二、测量物体的质量
例.BADECF1.偏小2.58.43.e、f、d、b、a、c4.D5.A6.700枚7.待测量太小,难以进行精确测量采用累积法进行测量
三、物质的密度
例.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对同一种物质而言,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即密度与物质的种类有
关,而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1.8.98.9X103
2.减小不变变大3.C4.D5.A6.B
7.D8.C9.(1)甲(2)甲的密度为2.7kgjdm3;乙的密度为0.9kg
jdm310.0.92X103kgjm3
11.0.05t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例.5420铝1.不是算出的密度与纯金的密度不相等2.1.63.202.4X103
4.小1511.2X1035.A6.D7.B8.(1)100cm3
(2)250g9.1000m10.(1)①③②(2)58260
721.2
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例.D1.铜、铁、铝等木头、塑料、纸等好差2.橡皮筋、弹弓等3.状态、密度等4.C
5.D6.C7.按照物质的状态,
可分为:塑料直尺、橡皮、粉笔、纸、铅球、面包、苹果(都是固态);墨水、煤油、牛奶(都是液态).其他分类方法只要合理即可
【篇二:6.1物体的质量答案】
【随堂练习】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m
千克kg
2、500150
3、表示该铜块中含铜10kg
4、水平右52.4
5-7:DCB
【达标导测】
1、物质物体物质物体
3、(1)kg(2)g
4、(1)左71.4
5、由小到大移动游码
6、(1)被测物体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2)用手拿砝码了
7-11:BBCCC
【篇三:6.2测量物体的质量答案】
【随堂练习】
1-3:CDB
4、0.4“0”刻度线
右大于
【达标导测】
1、(1)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①用手拿砝码
②物体和砝码放反了托盘
(3)向右盘内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4)47.4
(5)42.6
2、D
3、B
4、方法一:先数出20枚大头针,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g),
则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就是m/20,再用天平测出一盒大头针的总质量M(g),
则这盒大头针的个数为N=20M/m(枚)
方法二:数出50枚大头针,放在已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内放大头针,
直到天平平衡,这时右盘内的大头针的数量就是50枚.如此继续下去,经N次
直到天平不能平衡时为止,再数出盘内大头针的枚数n.这盒大头针的总数量为
50N+n(枚)
第六章第1课时物体的质量答案
1、物质;形状;状态;地理位置
2、千克;kg
3、磅秤;杆秤;天平
4、(1)水平工作台上
(2)“0”;平衡螺母
(3)左;右
5、(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待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值,
向托盘中加减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2)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
托盘里,不要直接用手取砝码
6、1000;;5600
7、08×10??
7、不变
8、2.0×102?;3.3×10?
9、(1)不变
(2)不变
(3)不变
(4)不变
(5)变小
10、11、12、
CAB
13、小明当指针左右摆动幅度相同时,天平就平衡了
14、乙同学的说法正确物质的质量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第六章第2课时测量物体的质量答案
1、(1)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①用手直接拿砝码;
②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3)向右盘内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4)47.4
2、A
3、(1)kg
(2)t
(3)g
(4)kg
4、B
5、右;增加;81.6
6、0.2;不能;1粒米的质量小于0.2g;测量100粒米的总质量,再除以100
7、偏小;②①③
8、“0”;大于;取下5g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9、水平工作台上;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将两个相同质量的硅码分别放在左右托盘中
第六章第3课时物质的密度答案
1、质量;体积;千克/米3;kg/m3;
千克每立方米;g/cm3
2、1.0×103;1m3水的质量为1.0×103kg
3、ρ;m/3
4、水银;水
5、0.6×103
6、0.45;4.5×10??
7、8、9、10、11、
BDDBC
12、(1)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相等的
(2)①与④(或②与⑤、③与⑥)
(3)由不同的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相等
13、ρ甲>ρ乙;根据图像可知,相同体积的物质甲和乙,甲的质量比乙大,因此,甲的密度大
第六章第4课时密度知识的应用I(密度的测量)答案
1、相平;50;1;25
2、V?-V?;①水要能浸没固体;
②固体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能超过量筒的刻度
3、ρ=m/V;天平;量筒
4、(1)左;42.2
(2)15
(3)2.8;2.8×103
5、(1)33.4;0.92
(2)偏大;烧杯中的油不能完全倒入量筒,导致测量的体积偏小
6、(1)水平工作台面上;右
(2)37.4;17;20;0.85
第六章第5课时密庋知识的应用Ⅱ(基本应用)答案
1、ρV;m/ρ
2、鉴别物质;体积
3、m/3;ρ
4、A
5、D
6、801kg
7、20节
8、(1)2.8×103kg/m3
(2)84t(或8.4×10?kg)
9、空心的;1.88g
第七章7.1力答案
1、物体;力;施力
2、人;球;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相互;状态
4、形变
5、相互
6、方向;状态
7、手;竹片;形状
8、人;木箱
9、拖拉机;拖车
10、相互的
11、12、13、
ABDD
14、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
松手后玻璃管内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壁,
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也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h?小于h?。
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第七章7.2力的描述答案
1、大小;方向;作用点;变化;图示
2、3、4、
CDA
5、略
6、略
7、略
8、D
9、B
10、(1)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关系;
将弹簧的一段固定,另一端用不同大小的力拉弹簧,观察弹簧伸长的长度
(2)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的关系: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先用一定大小的力拉弹簧,
观察弹簧伸长的长度;再用相同大小的力压弹簧,观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3)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系:将弹簧的一端固定,观察弹簧伸长的长度;
然后用相同大小的力拉弹簧的中点,观察弹簧伸长的长度
第七章7.3弹力弹簧测力计答案
1、接触;形变
2、长;测力计
3、1;0.2;0~5N;1.5;3.2
4、5、6、
DAD
7、略
8、略
9、略
10、这是弹簧测力计。量程为0~5N,
分度值为0.2N。使用前,请注意凋零。
使用时尽量避免弹簧与外壳摩擦
11、10
12、(1)(4);(1)(2);(2)(3)
13、弹簧原长;横截面积;所受拉力;金属丝的材料
第七章7.4重力答案
1、吸引;地球;竖直向下
2、mg;6;3:4;80
3、小于;等于
4、5、6、7、
ABCDB
8、略
9、略
10、略
11、(1)天平、弹簧测力计
(2)9.8
(3)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12、右
13、(1)质量越大的物体越重
(2)0~5;0.2;2
(3)略
(4)正比
(5)不能
14、(1)武汉和上海
(2)地理位置不同
(3)质量
第七章7.5摩擦力答案
1、静;滑动;运动;运动趋势;
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压力;粗糙程度;滚动;压力
3、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
4、10;小于
5、接触面光滑,摩擦较小;
接触面粗糙,摩擦较大
6、7、8、9、10、
ADCB略
11、压力;粗糙程度
12、(1)匀速直线
(2)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
(3)没有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
13、(1)等于
(2)图略;成正比例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一、看拼音,写词语。
làng fèi( ) píng mù( )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bǐ yí(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 )( )有味 不屑( )( ) 争论( )( ) ( )( )大笑
三、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翻着已经发黄,皱皱巴巴的书页。(缩句)
2.她总是不得不用计算器来做作业和试卷。(变成肯定句)
四、课外阅读。
我的老师
我最喜欢教我英语的王老师,因为她最能理解我们的心情。
记得五年级时有个转学来的陈晖同学,他对学英语毫无兴趣,很怕上英语课,连26个英语字母都认不出。王老师很理解他的心情和学英语的难处,就着重辅导陈晖,并用一些形象的图片、例子来增强陈晖对单词和语法的记忆。每当陈晖掌握一种语法或一个单词,甚至一个字母,王老师就会当众表扬他。陈晖学英语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王老师不但理解我们,还善于引导我们。那是在一节自习课上,她拿着试卷给我们评讲。正讲得起劲的时候,忽然,从操场上传来“嗡嗡嗡”的马达声。怎么回事?同学们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向外观看。原来,是自然课老师在做飞机模型试航。同学们都希望去阳台上看一看。顿时,教室里轻轻骚动起来。
王老师见我们不再认真听讲了,她先是一愣,露出疑惑的神情。当王老师转头看到自然老师在做飞机模型试航,回头又看到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才恍然大悟。她果断地一挥手,说:“到外面去看看吧!”同学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回到教室,同学们一时还安静不下来。王老师就微笑着说:“你们很喜欢飞机吧!可要知道现在国外航天事业比我国强得多,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外语是学习研究国外先进技术的必要工具。”这时,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大家又继续认真地听王老师评讲试卷了。
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叫人喜欢呢?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迷惑——( )
宁静——( )
2、用“‖”把文章分成三段,并概括段意。
3、你能给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换一种说法吗?
4、“我”喜欢的王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的好老师。
答案
一、浪费 屏幕 全神贯注 鄙夷
二、津津 一顾 不休 尖声
三、1、他们翻着书页。
2、她总是用计算器来做作业和试卷。
四、1、疑惑 安静
2、第一、二自然段:王老师十分理解“我们”。
第三至五自然段:王老师还善于引导“我们”。
第六自然段:“我们”都很喜欢王老师。
3、这样的老师当然叫人喜欢了。
4、了解学生心理、善于正确引导学生。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我能区分下列生字并分别组词。
澡( ) 玫( ) 域( ) 诞( ) 疑( )
燥( ) 攻( ) 或( ) 延( ) 凝( )
惯( ) 观( ) 圃( ) 旋( ) 慎( )
贯( ) 砚( ) 葡( ) 漩( ) 镇( )
二、我能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外国租界,谁又敢怎么样?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今天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能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普通 普遍
1.洗澡是一件非常( )的事情。
2.这是一种非常( )的现象。
兴趣 趣味
3.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超大( )
4.这是一道( )性很强的物理题目。
出名
5.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 )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的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6.一场选秀活动,使它( )了。
欣赏 鉴赏
7.聚会后,全班同学约好了一起到西湖边( )绝美的'景色。
8.现在的很多节目都在帮人们( )一些民间收藏的稀世珍宝。
四、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联系全文想一想,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洗澡 玫瑰 领域 诞生 怀疑
干燥 攻打 或者 延时 凝神
习惯 观看 苗圃 旋转 慎重
贯通 砚台 葡萄 漩涡 城镇
二、
1.波义耳向实验室走去。
2.在外国租界,谁也不敢怎么样。
3.没有大胆的猜测怎么能做出伟大的发现呢?
4.虽然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但是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三、
1.普通 2.普遍 3.兴趣 4.趣味
5. 6.出名 7.欣赏 8.鉴赏
四、
1.含义是指人要多问,勤思考,留心生活。
2.谢皮罗教授在放掉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真理。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偶然中发现紫罗兰变化而发现真理。
奥地利医生发现梦的有关现象。
3.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腊八粥》
一、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唾(tuò chuí)沫
孥(nǔ nú)
肿(zhōng zhǒng)胀
黄焖(mēn mèn)鸡
囔(nāng náng)
搁(gē gé)多了
二、看拼音,写词语。
hē zhōu xì nì bǎn lì tāng chí
( ) ( ) ( ) ( )
jiān áo shuǐ gāng kuài zi dǎ jiǎo
( ) ( ) ( ) ( )
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意思与例句中的不一致的一项是( )
例:妈妈拿着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
A.把山药搅和在粥里很香。
B.大喜的事让他给搅和糟了。
四、连一连。
腊八节 吃月饼
元宵节 贴春联
春节 喝腊八粥
中秋节 吃汤圆
五、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B.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C.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D.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六、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
B.我轻轻地摇了摇头:“你……究竟想和我说什么呢?”
C.总理在来信上作出重要批示:祝大家进步、快乐、日子越过越好!
D.“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七、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 )
2.妈妈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 )
3.“是啊!”孥孥说得对。( )
4.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
八、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本文的作者是沈从文。( )
2.课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
3.本文的主人公是给八儿熬粥的爹妈。( )
九、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作者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表现了一家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如何写出八儿嘴馋的?“八儿”对腊八粥怀着一种什么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内阅读。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说是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愈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1.八儿出出进进灶房是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不能把“出出进进”换成“进进出出”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
tuò nú zhǒng mèn nāng gē
二、喝粥 细腻 板栗 汤匙 煎熬 水缸 筷子 打搅
三、B
四、
腊八节——喝腊八粥
元宵节——吃汤圆
春节——贴春联
中秋节——吃月饼
五、A
六、D
七、1.心理描写 2.动作描写 3.语言描写 4.心理描写
八、
1.√
2.√
3.×
九、
1.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煮腊八粥的经过,展开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2.通过对八儿动作、神态和心理变化的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八儿的嘴馋。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文章随处可见“八儿”急切想吃腊八粥的心情。
十、
1.一次又一次地去看正在透气的腊八粥,他就是想闻闻味道,就是想急着吃腊八粥。
2.因为如果说“进进出出”的话,那只能表现八儿看完腊八粥之后出去了,但“出出进进”表示出去了他又进来了!就这么一个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了八儿的那一份迫不及待,更表示八儿出去了心里还盼着腊八粥,等着早点吃到这美味的腊八粥。
3.表示没有说完的话。
《北京的春节》
一、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翡翠( )
初旬( )
骡马( )
蜜饯( )
正月( )
娴熟( )
榛子( )
掺和( )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
1.jiǎo( )子蘸着cù( )很好吃。
2.我家有一个亲qi( )是fàn( )羊毛的。
3.现在城里是不允许rán( )放爆竹的。
4.元dàn( )一zhǎ( )眼就过完了,又要开始上补习班了。
三、选字组词。
摊 滩 难
( )开
沙( )
困( )
半 拌 伴
凉( )
陪( )
( )天
消 霄 宵
元( )
( )息
云( )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林不约而同地反对我的意见。
B.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C.节日的大街上张灯结彩,人声鼎沸。
D.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吃团圆饭。
五、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
B.一个连教育都得不到尊重的民族是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C.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不睡觉,都要守岁。
D.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和心情了。
六、句子感悟场。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1)“农业展览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1)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_的作用。
(2)这句话写出了作者_________的心情。
3.这些比赛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著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等,1944年开始,创作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________》。
2.本文是以为线索进行叙述的,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日子。
八、课内阅读。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各色的年画”“鞭炮声日夜不绝”从、、三个方面写出了除夕的热闹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的哪些活动体现了除夕的热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万不得已”“必定”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怎么理解“守岁”一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哪些春节的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春联知识考考你。
刘欢在贴春联时,不小心把下面的三副对联弄乱了,你能把它们正确配对并分出上下联吗?
①迎新春年年如意
②日暖神州万木荣
③欢欣鼓舞度佳节
④接洪福步步登高
⑤张灯结彩迎新春
⑥春回大地千峰秀
1.上联: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
2.上联: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
3.上联: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
答案:
一、
fěi xún luó jiàn zhēng xián zhēn chān
二、
1.饺 醋
2.戚 贩
3.燃
4.旦 眨
三、
摊 滩 难 拌 伴 半 宵 消 霄
四、A
五、B
六、
1.
(1)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
(2)比喻 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的特点
2.(1)承上启下
(2)依依不舍
3.这句话反映了中华民族淳朴善良,崇尚劳动,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
七、
1.老舍 舒庆春 骆驼祥子 猫城记 四世同堂
2.时间 腊八 除夕 正月初一 元宵节
八、
1.香味 色彩 声音
2.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守岁。
3.说明了人们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因为这里包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
4.“守岁”有两重意思:岁数大的人在除夕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5.示例:祭灶、扫尘、贴春联、拜年。
九、
1.① ④
2.② ⑥
3.⑤ ③
《表里的生物》
一、解释词语,并抄写。
和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给下面的生字组词。
秒( ) ( )
怜( ) ( )
拨( ) ( )
拒( ) ( )
怖( ) ( )
三、多音字组词。
看kān( )kàn( )
恶è( )wù( )
秘mì( )bì( )
四、近义词和反义词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立即—( ); 呈现—( );
反义词:
增加—( ); 拒绝—( )。
2、读句子,写出加点字的反义词。
①.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 )
②.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 )( )
③.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 )
【答案】
一、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
二、秒(miǎo)(秒针)(分秒必争) 怜(lián)(可怜)(怜爱) 拨(bō)(拨动)(拨号)
拒(jù)(拒绝)(婉拒) 怖(bù)(恐怖)(可怖)
三、看守 看见
恶人 可恶
秘密 秘鲁
四、1.马上 显现 减少 接受
2.①柔软沙哑 ②走神丑陋 ③难过
★ 补充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