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岳阳楼记阅读理解答案(共含10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暴躁气泡水”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岳阳楼记》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薄暮冥冥( ) (2)多会于此( )
(3)春和景明( ) (4)不以物喜(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译文: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3.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标点。(依次标在下面的方格中)
4.《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
5.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
6.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
【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答:
参考答案
8、(1)迫近(2)在,到 (3)日光 (4)因,因为
9、(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或“除了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10、! , , ?
11、气象万千 心旷神怡
12、示例:醉翁亭清幽秀美 桃花源恬静优美 小石潭凄清幽邃(抓住景物特点,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
13、范仲淹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是与他“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已任”“刻苦自励”分不开的。(答案中抓住了“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 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刻苦自励”等关键语句来谈与《岳阳楼记》中的胸襟抱负之间的联系即可)
㈠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⒈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谪:
⑵百废具兴 具:
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
⑷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之:
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多义词:
⑴①政通人和
②至若春和景明
⑵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岳阳楼记
⒊用原文回答:
⑴文中表达作者赞美滕子京的语句是 。
⑵表明作者写此记的原由的句子是 。
⒋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乃重修岳阳楼
㈡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⒈解释加粗词:
⑴横无际涯 横: 涯:
⑵朝晖夕阴 晖:
⑶前人之述备矣 备:
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多义词:
⑴①北通巫峡通:
②政通人和通:
⑵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观: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
⒊翻译下列句子:
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________________
⒋“前人之述备矣”与第一节中的'_________ 一句相照应。
㈢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⒈解释加粗词:
⑴连月不开 开:
⑵日星隐耀 隐:
⑶樯倾楫摧 樯: 倾: 楫: 摧: ⑷忧谗畏讥 谗: 畏:
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多义词:
⑴①浊浪排空 空:
②而或长烟一空 空: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__(人名)。(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选文第②、③段细腻地写景是为了表达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
B.选文第④段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的是古仁人。
C.选文主要表现了作者对被贬谪的滕子京安慰、劝勉的态度。
D.选文主要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观。
参考答案
1.宋 范仲淹(2分)
2.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3分)
3.C(3分)
(一) 阅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完成1-4题。( 12 分)
1、下面一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
A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B .朝而往,暮而归(《 醉翁亭记》) 朝 服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
C .前人之述备矣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山间之朝暮也(《 醉翁亭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 分)
(1)薄.暮冥冥 ( ) (2)多会于.此 ( )
(3)春和景.明 ( ) (4)不以. 物喜 ( )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①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
②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4、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 分)
答: 5、《岳阳楼记》 中写到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的当今社会有没有像古仁人那样为了他人或工作,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人物?请举出一例,并对他(她)的精神作简评。( 2 分)
答案:1、(2分)B 2、(2分)(1)迫近(2)在,到 (3)日光 (4)因,因为 3、(4分) ① 这就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②(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或“除了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4、(2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2分)无固定答案。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10分)
6、请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去国怀乡( ) (2)春和景明 ( )
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8、选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不是一种“乐”,“ 后天下之乐而乐”于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2分)
答案:6.(1)离开 1分。(2)日光,1分 7.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则为平民百姓担忧;处在偏远的江湖中,则替君主担忧。1分,意思对即可。 8.前者因个人的“得”而乐,是一己之乐。1分;后者是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1分。意思对即可。
(三)阅渎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19分)
9、用“/”为第④段中划线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3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10、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_______ ⑵予观夫巴陵胜.状_______
(3)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__________ ⑷是.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12、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3分)
(1)第③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_________ _。
(2)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②③段运用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两种心情。
14、第④段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答案:9.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每标对一处得1分,共3分) 10.(1)放晴 (2)优美的,好的 (3)一起 (4)这,这样(每空l分,共4分) 11.(1)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2)(他们)观赏景物的感受,怎能没有差别呢?(每句2分,共4分) 12.(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空l分,共3分) 13.对比 悲 喜(每空l分,共3分) 14.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2分)
(四) 阅渎下面文言文,完成15—17题。(12分)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 ) (2)属于作文以记之 ( )
(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译文:
(2)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译文:
17、文中“庙堂”、“江湖”分别指什么?对于“古仁人”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你有何评价? (4分)
答: 答案:15.(1)通“俱”,全、皆 (2)同“嘱”(3)各种景象 (4)向南直到 16.(1)到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2)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候品德高尚者的思想感情,或许和上面两种人的心情不同,为什么呢? 17.①“庙堂”指朝廷(或:在朝、为官),“江湖”指民间(或:在野、为民)。②值得肯定:不管是为官为民,都应关心国事,心系天下;不予肯定:其一味宣扬忠君的思想和态度有历史局限。
(五) 阅渎下面文言文,完成18—18题。(9分)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薄暮冥冥 ( ) (2)忧谗.畏讥 ( )
(3)沙鸥翔集( )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0、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阐述你的看法。(3分)
答案:18.(1)昏暗的样子 (2)说别人坏话(说坏话) (3)鸟停息在树上(栖息) (4)朝廷(4分,每词1分) 19.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 20.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1)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成败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面对,练就一颗坚强的心才能立于竞争前列; (2)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发展年代,但是还会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民族立于国际强林之中。(3分,要求从“旷达胸怀”和“崇高抱负”两方面回答,只写一方面得2分)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选出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A.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会天下大雨,道不通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回答。
(1)请你谈谈“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的意义和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中,“异”指的是什么?体现的是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是具有政治抱负的人,陈涉提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观点,而范仲淹则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请结合课文比较这两个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庭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3.(1)高度概括了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2)指“迁客骚人”因不同的自然景物而引发出的不同的感触,体现的是“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意对即可)
4.这两句话都是针对杰出的政治人物(历史人物)的襟怀(政治抱负)而言的。陈涉以“鸿鹄”自许,范仲淹指的则是“古仁人”,当然也暗指他自己。即,“燕雀”的言论与“二者(迁客骚人)之为”一致,“鸿鹄”与“古仁人”一致。(不设统一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文,回答后面问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节选自钱公辅《义田记》)
【注释】①负郭:靠近城市。郭,外城。负,背倚。②稔(rěn):庄稼成熟。③力未逮:无力实现,力不从心。④为西帅:指宋神宗庆历三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一事。⑤参大政:指范仲淹曾任龙图阁直学士一事。⑥殁:去世。敛:收敛尸体。
【小题1】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2分)
A.①或异二者之为②子无以为丧B.①不以物喜②以养济群族之人C.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尝有志于是矣D.①上下天光,一碧万顷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小题2】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 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小题3】概括乙文的主要内容。(2分)
【小题4】从甲乙两篇选文可读出范仲淹具有怎样的思想情怀?(2分)
答案
【小题1】C,2分。
【小题2】(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选择那些关系亲近而贫穷、关系疏远但贤良的人,都给以救济。4分。
【小题3】范仲淹一生清贫,却购置义田救济群族。2分。
【小题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忧国忧民之情)。2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C中二者都是“曾经”;A:思想/置办;B:因为/连词;D:一片/完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这里注意关键词“亲”“贫”“疏”“贤”“施”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如果内容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那学生就应学会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①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之恐,覆溺之虞②。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且无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
[注]①冲:交通要道。②虞:忧患。
1.解释下面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尝求占仁人之心____________
(2)吾谁与归____________
(3)愿有所记____________
(4)至无所寓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浯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甲、乙选文,概括滕子京的主要功绩有哪些?由此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求:探求。(2)归:归依。(3)愿:希望。(4)至:到了,到达。
2.(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2)滕子京志向远大,才能高超,名声在当世著称。
3.①重修岳阳楼,修筑偃虹堤。②先天下之忧而忧;或:被贬官后,仍为百姓着想,为民造福。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_____
薄暮冥冥_______________
宠辱偕忘_______________
或异二者之为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是进亦忧,退亦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古仁人为什么会“异二者之为”?(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思想千百年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爱国家爱民,奉献社会,作为新时代中学生该如何践行呢?请结合实际谈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同“嘱”,嘱托;迫近;一起;心理活动
2.①扩展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和当今贤士名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②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可能会有所不同吧?(照书本注释中翻译更好)
③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
3.迁客骚人的情绪受不同天气景色的影响,而古仁人胸怀宽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忧国忧民,所以面对不同的天气景色,既不会“感极而悲”,也不会“喜洋洋”(加粗字为答题关键点)
4.不设统一答案,意对即可。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解释划线字。(4分)
属予作文以记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去国怀乡()吾谁与归()
【小题2】翻译句子。(2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3】“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哪两种心情?(用原文回答)(2分)
【小题4】“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2分)
【小题5】“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暗指谁?(2分)
答案
【小题1】(4分)属:通“嘱”,嘱托观:景象去:离开归:归依
【小题1】①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②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分)
【小题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2分
【小题1】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2分)
【小题1】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人。暗指滕子京。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人之述备矣 备:完备,详尽浊浪排空 排:充满
B.北通巫峡 通:直到,到达 薄暮冥冥 薄:迫近
C.此乐何极 极:穷尽感极而悲者矣 极:十分,非常
D.而或长烟一空 或:有时或异二者之为 或:或许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3.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写景象是为了抒发“览物之情”。
B.“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物(景),—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但这些都是作者所反对的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
C.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是选文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得极其自然,而且带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D.语言大量运用赋体,四字句如珠走玉盘,如“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4.《孟子·梁惠王下》中这样说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它有什么共同之处?
参考答案
1.(3分)A
2.(3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抓住“和”“惊”“一”等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即可;把“至若”连起来翻译扣0.5分。)
3.(3分)C
4.(3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意思也可)
★ 传递阅读理解答案
★ 天窗阅读理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