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不龟手之药》练习题及答案(共含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刘家军”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不龟手之药》练习题及答案
不龟手之药
宋人有善为不①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②。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③,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释疑:①不龟手之药:防治皮肤冻裂的药。龟:jūn,通“皲”,皮肤受冻开裂。②以洴澼洸为事:把在水中飘洗棉絮作为职业。③难:发难,入侵。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1)聚族而谋曰:( )
(2)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
(3)客得之,以说吴王:( )
(4)或以封:( )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谋:商量(2)鬻:卖(3)说:游说(4)或:有的人
2.冬天和越军进行水战,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划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
3.答案示例: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更善于去发现这个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意近即可)
宋人有善为不①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②。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③,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注释:
①不龟手之药:防治皮肤冻裂的药。龟:jūn,通“皲”,皮肤受冻开裂。
②以洴澼洸为事:把在水中飘洗棉絮作为职业。
③难:发难,入侵。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1)聚族而谋曰:
(2)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3)客得之,以说吴王:()
(4)或以封:()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谋:商量。(2)鬻:卖。(3)说:游说。(4)或:有的人。
2、冬天和越军进行水战,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划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
3、答案示例: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更善于去发现这个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意近即可)
《不龟手之药》是选自《庄子·内篇·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②,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③,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④(píngpì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⑤:“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⑥。越有难⑦,吴王使⑧之将⑨。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⑩也夫!惠子用“大瓠之种”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
注释
1、不龟(jūn)手之药:同“皲”,指皮肤受冻开裂。
2、善:善于,擅长。
3、瓠(hù):葫芦。
4、为:制做。
5、呺然:空虚的样子。
5、洴(píng)澼(pì):漂洗。絖(kuàng):《说文》作纩,棉絮。
6、谋:商量。
7、说:shuì,游说(shuì),劝说,以言辞说服别人。
8、难:入侵;敌对行为,指军事行动。
9、使:派遣。
10、将:率领(军队),名作动。
11、有蓬之心:这里用于讽刺惠子思想狭隘固陋。
12、异:差异。
13、事:职业。
14、鬻:卖。
15、裂地:划一块地。
16、请:要求。
不龟手之药文言文阅读答案
不龟手之药
宋人有善为不①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②。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③,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释疑:①不龟手之药:防治皮肤冻裂的药。龟:jūn,通“皲”,皮肤受冻开裂。②以洴澼洸为事:把在水中飘洗棉絮作为职业。③难:发难,入侵。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1)聚族而谋曰:( )
(2)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
(3)客得之,以说吴王:( )
(4)或以封:( )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谋:商量(2)鬻:卖(3)说:游说(4)或:有的.人
2.冬天和越军进行水战,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划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
3.答案示例: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效果大不一样。对待事物,要更善于去发现这个事物最大的价值,从而完美地利用它。(意近即可)
《不龟手之药》简介
《不龟手之药》是选自《庄子·内篇·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②,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③,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④(píngpì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⑤:“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⑥。越有难⑦,吴王使⑧之将⑨。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⑩也夫!惠子用“大瓠之种”的事例,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
注释
1、不龟(jūn)手之药:同“皲”,指皮肤受冻开裂。
2、善:善于,擅长。
3、瓠(hù):葫芦。
4、为:制做。
5、呺然:空虚的样子。
5、洴(píng)澼(pì):漂洗。 絖(kuàng):《说文》作纩,棉絮。
6、谋:商量。
7、说:shuì,游说(shuì),劝说,以言辞说服别人。
8、难:入侵;敌对行为,指军事行动。
9、使:派遣。
10、将:率领(军队),名作动。
11、有蓬之心:这里用于讽刺惠子思想狭隘固陋。
12、异:差异。
13、事:职业。
14、鬻:卖。
15、裂地:划一块地。
16、请:要求。
不龟手之药寓言故事
宋国有个人善于炼制一种预防皮肤冻裂的药膏。在冬天如果把这种药膏涂在手上的话就能够防止手冻裂,所以他家祖祖辈辈就靠冬天的时候,在河边把这些药膏卖给洗衣服的人们来为生。
有个外地人听说他们家善于炼制这种药膏,便寻上门来,情愿出一百个大钱买下他的药方。这家人在农村里生活了几十年,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这些钱足以够他们全家什么都不干生活好几年了,但是考虑到是祖传的秘方,他也不能擅做主张,于是他召集全家商议说:“我家在河边卖了几辈子的.药膏,也挣不到几个钱,现在只要卖掉药方,一下子就可以拿到一百大钱。怎么样,卖了吧。”家人一听说这么多的钱,心跳都快停止了,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还等什么,卖了吧!”
那个外地人弄到了药方,便去献给吴王,并让吴王派太医照着药方制造这种药膏。不久,越国大举侵犯吴国。吴王命令他统率军队迎战,时正值朔冬腊月,两军在水上大战。吴国军士涂上药膏,手脚皮肤没有冻裂,一个个生龙活虎,杀得越国人望风而逃。
吴王大喜,划出一块土地封赏给他。
同样是这种预防皮肤冻裂的药膏,有的以此封地得赏,有的则只能靠漂洗绵絮为生,这原来是用法不同的结果啊!
【启示】: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同样的东西所派用场不同,效益就会大不一样,对于人才的使用也是如此。
不龟手之药原文及翻译
【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 ,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翻译】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到成熟,结成的葫芦很大,有五石的容积。用来盛水和饮料,它的坚硬程度却禁不起举。剖开来作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不是它不够大,而是因为它没有用处,所以我把它打破了。”庄子说:“你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皮肤冻裂的药的人,祖祖辈辈以在水中漂洗棉絮为业。有人听说了,就请求用百金买他的药方。全家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议道:“我们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过几金。现在卖药方一下子可以得到百金,就卖给他吧。那人得了药方,便用它去说服吴王。越国来侵犯吴国,吴王让他统帅军队。冬天和越军进行水战,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能不使手裂开的药是一样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赏,而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劳,就是因为用途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担忧它大得无处可容,可见你的心如蓬草一样屈曲不通啊!”
【注释】
1、不龟(jūn)手之药:同“皲”,指皮肤受冻开裂。
2、善:善于,擅长。
3、瓠(hù):葫芦。
4、为:制做。
5、呺然:空虚的样子。
5、洴(píng)澼(pì):漂洗。 絖(kuàng):《说文》作纩,棉絮。
6、谋:商量。
7、说:shuì,游说(shuì),劝说,以言辞说服别人。
8、难:入侵;敌对行为,指军事行动。
9、使:派遣。
10、将:率领(军队),名作动。
11、有蓬之心:这里用于讽刺惠子思想狭隘固陋。
12、异:差异。
13、事:职业。
14、鬻:卖。
15、裂地:划一块地。
16、请:要求。
不龟手之药文言文翻译
不龟手之药文言文翻译
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②,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③,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④(píng pì kuàng)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⑤:“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⑥。越有难 ⑦,吴王使⑧之将⑨。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⑩也夫!
注释
1、不龟(jūn)手之药:同“皲”,指皮肤受冻开裂。
2、善:善于,擅长。
3、瓠(hù):葫芦。
4、为:制做。
5、呺然:空虚的样子。
5、洴(píng)澼(pì):漂洗。 絖(kuàng):《说文》作纩,棉絮。
6、谋:讨论。
7、说:shuì,游说(shuì),劝说,以言辞说服别人。
8、难:入侵;敌对行为,指军事行动。
9、使:派遣。
10、将:率领(军队),名作动。
11、有蓬之心:这里用于讽刺惠子思想狭隘固陋。
12、异:差异。
13、事:职业。
14、鬻:卖。
15、裂地:划一块地。
16、请:要求。
翻译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到成熟,结成的葫芦很大,有五石的容积。用来盛水和饮料,它的坚硬程度却禁不起举。剖开来作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不是它不够大,而是因为它没有用处,所以我把它打破了。”庄子说:“你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皮肤冻裂的药的人,祖祖辈辈以在水中漂洗棉絮为业。有人听说了,就请求用百金买他的药方。全家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议道:“我们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过几金。现在卖药方一下子可以得到百金,请允许我把药方卖给他。”那人得了药方,便用它去说服吴王。越国来侵犯吴国,吴王让他统帅军队。冬天和越军进行水战,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能不使手裂开的药是一样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赏,而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劳,就是因为用途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担忧它大得无处可容,可见你的心如蓬草一样屈曲不通啊!”
《求不死之药》阅读答案及原文
求不死之药
初,燕人宋毋忌、羡门子高之徒有仙道、形解销化之术,燕、齐迂怪之士皆争传司之。自齐威王、宣王、燕昭王皆信其言,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及始皇至海上,诸方士齐人徐市等争上书言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
【参考译文】
当初,燕人宋毋忌、羡门子高一伙人有呈成仙的办法、分身的'能力,燕、齐荒唐的人都争着流传这事。从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都相信这个说法,派人到海外寻找蓬莱、方丈、瀛洲,说这三座山在渤海,距离人民不远。祸患要来了,就是风拉着船离开了。也曾经有人到过三神山的,看见各位神仙和长生不老之药都在那里。等到秦始皇到了海上,各个方术之士齐人徐市等人争着进谏说这事,请求斋戒,要求用童男童女求神仙。于是派徐市找童男童女几千人到海里求神仙。船行到一半,但是,船行海上后却均因风势不顺而返航。不过他们仍然说:“虽没能到达仙山,可是已经望见了。”
(选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阅读训练】
1.解释
(1)之徒:一伙人(2)其:指代燕人宋毋忌、羡门子高之徒
(3)使:派(4)去:距离(5)且:将,将要(6)及:等到
2.翻译
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也曾经有人到三神山,看见各位神仙和长生不老之药都在那里。
3.你认为作者司马光通过上文的描述要给统治者提供怎样的教训?
提醒统治者世上是没有不死之药的,也没有什么成仙之道,这些都是方士骗人的,不能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