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题目及答案(共含8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学车手记0”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选自晋·葛洪《西京杂记》)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假借: (2)以是:
12.翻译句子。(2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衡乃穿壁引其光。
13.【甲】【乙】两段在选材上的相同点是什么?请用一个词语或成语分别概括两段内容。(3分)
14.结合上面文段,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1.(1)假借:借。(2)以是:因此。
评分说明:(2分)每小题各1分。
12.(1)(我)抄完书,跑着送还给人家,一点也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
(2)于是,匡衡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从洞中透过来。
评分说明:(2分)每句1分。
13.选取的材料都与勤学(求学条件艰苦)有关,【甲】段写读书之艰(得书之难),【乙】段写凿壁偷光。
评分说明:(3分)相同点1分,概括两段内容各1分。
14.示例一: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要像宋濂和匡衡那样想办法克服,努力学习,最后一定会学有所成。
示例二:我们今天的学习条件和宋濂、匡衡相比要优越得多,他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去读书。我们也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评分说明:(3分)联系学习生活1分,结合文段1分,语句通顺1分。
关于送东阳马生序的文言文阅读题目及答案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夯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载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句中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媵人持汤沃灌
(2)腰白玉之环
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同舍生皆被绮绣 ( )
(2)主人日再食( )
(3)右备容臭( )
(4)温袍敝衣(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依次从_______、住、食;________四方面写出了求学的'________情形,但这些之所以未动摇作者的求学意志,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处用原文语句回答)
5.【材料链接】
以下是《送东阳马生序》删节内容的部分译文:
(马生)等太学生们在太学里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有皮袍葛衣送来,没有受冻挨饿的忧患;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没有奔波劳碌之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得不到解答,探求学问而得不到收获的情况;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
由链接的材料可以看出,马生的学习条件十分优越,那么,作者把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告诉他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媵人/持汤沃灌
(2)腰/白玉之环
2.(1)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2)每天
(3)气味,这里指香气
(4)破
3.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4.行(走)衣(穿)艰苦(艰难)以中有足乐者
5.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勉励马生要珍惜眼前优越的学习条件,以读书为乐,勤奋学习。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1、你知道下列加粗词的含义吗?请解释。
(1)录毕,走送之( )
(2)色愈恭,礼愈至( )
(3)同舍生皆被绮绣( )
(4)腰白玉之环( )
2、你理解下面文言语句的意思吗?请翻译。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我的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
我的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缊袍敝衣”处在“被锦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中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跑,赶快去。(2)周到。(3)被,通“披”,穿着。(4)腰挂。腰,名词作动词。
2、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就能够广泛地阅读很多书。
3、①借书不失信于人;②抄书不畏艰苦;③远行百里向先达请教。
4、把我的学习生活与其他学生的学习生活作比较,突出我的好学与不爱攀比。
5、作者以学得知识为最大乐事,这种高洁志趣,让人敬佩,值得效仿。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1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用“/”给句子划分朗读停顿节奏(只停顿一处)(2分)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2:解释下面划线的字词。(2分)
① 持汤沃灌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③ 烨然 ④俟其欣悦
小题3:本文中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小题4:文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2分)
小题5: 请结合现实和本文,谈谈当代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学习。(2分)参考答案:
小题1: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1:(1)热水(2)因此(3)光彩照人的 样子(4)等待
小题1:借书难;叩问难;从师路途难。
小题1:“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把我和同舍生的衣着方面进行,突出表现了我勤奋刻苦求学的品质
小题1:略。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注意句子节奏外,还要注意到句子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注意①的古今义,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作者小时候----成年后这个过程来概括求学的艰难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作者到学校求学时的情况以及其他同学的情况进行对比,主要是突出作者勤奋苦读的优秀品质。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能从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的角度来谈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答案
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5—19题(17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孤]幼年丧父。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④[荻di]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⑤[闾里]乡里。⑥[士人家]读书人家。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⑧[文字]文章。
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趁机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无从致书以观
③弗之怠 ④家贫无资
①因此 ②得到 ③懈怠,放松 ④钱财
16.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只需填序号)(2分) ①
假 ①借。②宽容。③如果,假如。④非正式的。
17.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B (2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手指/不可屈伸
C.欧阳/公四岁而孤 D.多诵古人/篇章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①抄写完毕,(跑着)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②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到了他稍稍长大些,家里没有书可读。
要点与评分:扣住基本字词,译句要通顺。每句2分。
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5分)C (2分
(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甲]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只需填序号)(2分)
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
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2)你怎样看待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种做法?请结合[乙]段内容谈谈。(3分)
例一:欧阳修母亲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画荻教子,使孩子不致因贫穷而放弃学习。使儿子体会到即使条件再差,只要不畏艰难、刻苦学习还是可以学好知识的。
例二:欧阳修的成才,除了自身的发奋努力之外,与其母亲注意对他的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要点与评分:可从母亲的角度说,也可从欧阳修成长的角度说。结合文段说出看法2分,语言表达1分。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阅读答案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媵人持汤沃灌 ________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 _______________
(3)腰白玉之环 _____________ (4)烨然若神人 ____
【小题2】翻译句子。(4分)
(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小题3】作者对同舍生优越的条件“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答案:
【小题1】(1)热水(2)通“披”,穿(3)腰佩(4)光彩照人的样子 (每题1分,共4分)
【小题2】(1)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
(2)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 (每题2分,共,4分)
【小题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共2分。错一处扣1分)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被”的通假“腰”名词作动词,常常考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1句中的 “负箧曳屣”和2句中的“则”的意思。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读懂全文,原文回答即可。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翼日②,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③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⑤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廉,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翼日:第二天。“翼”同“翌”。③馔(zhu àn):食物,多指美食。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⑤恶(wū):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怎么”。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走送之 ( ) (2)俟其欣悦( )
(3)濂具以实对( ) (4)微景廉 ( )
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家贫,无致书以观。
译文:
(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译文:
8.填空。(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甲文中,很多人愿意把书借给宋濂的原因是“ ”。乙文中,宋濂只列举好的大臣的原因是“ ”。
9.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按语意划分一处,2分)
门 人 弟 子 填 其室
10.结合甲、乙两文,联系生活实际,从读书和做人两个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10题。(18分)
6.(4分)(1)跑 (2)等待 (3)全,都 (4)没有7.(4分)(1)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买书)来读(看)。(2)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派人侦探监视。
8.(4分)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9.( 2分) 门 人 弟 子 /填 其 室10.(4分)读书方面: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博览群书等。做人方面:尊重老师、实事求是、敢于直言、唯善是举、诚实守信等
★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