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惜梅诗歌全词赏析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紫陌红尘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长相思惜梅诗歌全词赏析(共含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紫陌红尘”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长相思惜梅诗歌全词赏析

篇1:长相思惜梅诗歌全词赏析

长相思惜梅诗歌全词赏析

“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出自南宋词人刘克庄《长相思·惜梅》

长相思·惜梅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字潜夫,号后村居士。

赏析

《长相思·惜梅》是南宋词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词。此词题为“惜梅”;上片着重在一个“惜”字上,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梅花开时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梅花落时,片片花瓣,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使人观之不胜叹惋,欲留不能。一个“惜”字,深入骨髓。

此词题为“惜梅”;上片着重在一个“惜”字上。

起首两句写梅的开放和谢落。“寒相催”,“暖相催”是指气候转暖,促使梅花萎谢。以下两句叹息寒催梅开,暖催梅落,早开便会早落,因此就叮嘱花儿,还是迟一点开吧。其惜花之心,由此可见。及到花飞春去,就感伤不已,真是惜花兼又伤春。对此作者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花儿开得迟些,甚而至于不开,那就没有谢落之事,当然也不会生惜花之心。此即所谓“无得亦无失”,也是妙参佛理的“了达”之语,由此可见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殊有悟境”。

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先写闻曲有感,但闻角声传出《大梅花》、《小梅花》的'曲调,笛声传出《梅花落》的曲子。因为汉代军中之乐横吹曲中有《梅花落》是笛中曲名。角也是军中吹器,唐大角曲就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鸣角”又有“收兵”之义,因此,边境告急,城危如卵,谁又能承担起恢复中原的重任呢?词意至此,已从惜花转到忧时。

“吹了南枝吹北枝”,此句承上两句而来;南方气候温和,寒流罕至,岭梅往往南枝花落,北枝花开,所以说角声、笛声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这里暗与上文照应,隐指危机存在于偏安江南之小朝廷。

末句词意一转,仍归结到惜梅上。梅花开时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梅花落时,片片花瓣,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使人观之不胜叹惋,欲留不能。一个“惜”字,深入骨髓。

篇2:《长相思·惜梅》诗词赏析

《长相思·惜梅》诗词赏析

相思·惜梅

刘克庄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本词副标题为“惜梅”,上片着重在一个“惜”字上。首两句写梅的开放和谢落。梅花冲寒而放,“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冯延已亦有句云:“北枝梅蕊犯寒开。”(《玉楼春》)所以说是“寒相催”,“暖相催”是指气候转暖,促使梅花萎谢。以下两句叹息寒催梅开,暖催梅落,早开便得早落,因此就叮嘱花儿,还是迟一点开,或者干脆别开了吧。惜花之心,人皆有之,“试把花期数,便早有、感春情绪。看即梅花吐。愿花更不谢,春且长住,只恐花飞又春去。”(晏几道《归田乐》)及到花飞春去,就感伤不已,真是惜花兼又伤春。对此,作者自有不同的看法,俞陛云评曰:“花开便落,莫如不开,佛家所谓无得亦无失也。词为惜花,而殊有悟境。”作者认为,花儿开得迟些,甚而至于不开,那就没有谢落之事,当然也不会生惜花之心。此即所谓“无得亦无失”,也是妙参佛理的“了达”之语,推而广之,亦可以此胸怀对待人生其他问题,所以说是“殊有悟境。”

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先写闻曲有感。但闻角声传出《大梅花》、《小梅花》的'曲调,笛声传出《梅花落》的曲子,本来乐声与梅花的开与落并无关系,但因汉代军中之乐横吹曲中有《梅花落》是笛中曲名。角亦是军中吹器,唐大角曲就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鸣角”又有“收兵”之义,见《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帝乃驻马鸣角收兵。”,所以,听到角声、笛声中传出落梅之曲,就免不了要与当前时局联系起来,“新来边报犹飞羽。问诸公、可无长策,少宽明主。”(《贺新郎》)“赖有越台堪眺望,那中原、莫已平安否。风色恶,海天暮。”(同上)边境告急,城危如卵,谁又能承担起恢复中原的重任呢?词意至此,已从惜花转到忧时。

“吹了南枝吹北枝”,此句承上两句而来:南枝,据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云:“梅用南枝事,共知《青琐》《红梅》诗云:‘南枝向暖北枝寒。’李峤云:‘大庾天寒少,南枝独早芳。’张方注云:‘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南唐冯延已词云:‘北枝梅蕊犯寒开。’则南北枝事,其来远矣。”南方气候暖和,寒流罕至,岭梅往往南枝花落,北枝方开,所以说角声、笛声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这里暗与上文照应,隐指危机存在于偏安江南之小朝廷。

末句词意又是一转,仍然归结到惜梅,梅花开时韵胜香清,受人爱赏,谢时落花千万片,漫天随风旋舞如飞雪,使人不胜叹惋,难以换留,此处再一次突出“惜”字,并为上片“丁宁花放迟”之句作出了形象的诠释。

篇3:长相思惜梅原文赏析

长相思惜梅原文赏析

《长相思·惜梅》作者为宋朝诗人刘克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前言】

《长相思·惜梅》是南宋词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词。此词题为“惜梅”;上片着重在一个“惜”字上,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梅花开时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梅花落时,片片花瓣,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使人观之不胜叹惋,欲留不能。一个“惜”字,深入骨髓。

【赏析】

此词题为“惜梅”;上片着重在一个“惜”字上。

起首两句写梅的开放和谢落。“寒相催”,“暖相催”是指气候转暖,促使梅花萎谢。以下两句叹息寒催梅开,暖催梅落,早开便会早落,因此就叮嘱花儿,还是迟一点开吧。其惜花之心,由此可见。及到花飞春去,就感伤不已,真是惜花兼又伤春。对此作者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花儿开得迟些,甚而至于不开,那就没有谢落之事,当然也不会生惜花之心。此即所谓“无得亦无失”,也是妙参佛理的“了达”之语,由此可见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殊有悟境”。

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先写闻曲有感,但闻角声传出《大梅花》、《小梅花》的曲调,笛声传出《梅花落》的曲子。因为汉代军中之乐横吹曲中有《梅花落》是笛中曲名。角也是军中吹器,唐大角曲就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鸣角”又有“收兵”之义,因此,边境告急,城危如卵,谁又能承担起恢复中原的重任呢?词意至此,已从惜花转到忧时。

“吹了南枝吹北枝”,此句承上两句而来;南方气候温和,寒流罕至,岭梅往往南枝花落,北枝花开,所以说角声、笛声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这里暗与上文照应,隐指危机存在于偏安江南之小朝廷。

末句词意一转,仍归结到惜梅上。梅花开时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梅花落时,片片花瓣,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使人观之不胜叹惋,欲留不能。一个“惜”字,深入骨髓。

篇4:《长相思·惜梅》原文及翻译赏析

长相思·惜梅 宋朝 刘克庄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长相思·惜梅》译文

寒冷时催促梅花开放,暖和时催促着凋落,早开便会早落。叮嘱花儿,还是迟一点开吧。

角声吹起,笛声吹起。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清晨梅花就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

《长相思·惜梅》注释

丁宁:叮咛,反复地嘱咐。

明朝:清晨。

《长相思·惜梅》赏析

此词题为“惜梅”;上片着重在一个“惜”字上,起首两句写梅的开放下谢落,以下两句叹息寒催梅开,暖催梅落,早开便军早落,表现惜花之心。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先写闻曲有感,再从惜花转到忧时,末句词意一转,仍归结到惜梅上。梅花开时放香阵阵,沁人心脾。梅花落时,片片花瓣,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使人观之不胜叹惋,欲留不能。一个“惜”字,深入骨髓。

“寒相催。暖相催。”两句写梅的.开放下谢落。“寒相催”,“暖相催”是指气候转暖,促使梅花萎谢。

“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两句叹息寒催梅开,暖催梅落,早开便军早落,因此就叮嘱花儿,还是迟一点开吧。其惜花之心,由此可见。及到花飞春去,就感伤不已,真是惜花兼又伤春。对此作者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花儿开得迟些,甚而至于不开,那就没有谢落之事,当然也不军生惜花之心。此即所谓“无得亦无失”,也是妙参佛理的“了达”之语,由此可见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殊有悟境”。

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先写闻曲有感,但闻角声传出《大梅花》、《小梅花》的曲调,笛声传出《梅花落》的曲子。因为汉代军中之乐横吹曲中有《梅花落》是笛中曲名。角也是军中吹器,唐大角曲就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鸣角”又有“收兵”之义,因此,边境告急,城危如卵,谁又能承担起恢复中原的重任呢?词意至此,已从惜花转到忧时。

“吹了南脾吹北脾”,此句承上两句而来;南方气候温下,寒流罕至,岭梅往往南脾花落,北脾花开,所以说角声、笛声吹落了南脾梅花,又吹落了北脾。这里暗与上文照应,隐指危机存在于偏安江南之小朝廷。

末句词意一转,仍归结到惜梅上。梅花开时放香阵阵,沁人心脾。梅花落时,片片花瓣,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使人观之不胜叹惋,欲留不能。一个“惜”字,深入骨髓。

篇5:长相思·惜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长相思·惜梅 宋朝 刘克庄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篇6:长相思·惜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寒冷时催促梅花开放,暖和时催促着凋落,早开便会早落。叮嘱花儿,还是迟一点开吧。

角声吹起,笛声吹起。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清晨梅花就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

《长相思·惜梅》注释

丁宁:叮咛,反复地嘱咐。

明朝:清晨。

篇7:长相思·惜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此词题为“惜梅”;上片着重在一个“惜”字上,起首两句写梅的开放下谢落,以下两句叹息寒催梅开,暖催梅落,早开便军早落,表现惜花之心。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先写闻曲有感,再从惜花转到忧时,末句词意一转,仍归结到惜梅上。梅花开时放香阵阵,沁人心脾。梅花落时,片片花瓣,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使人观之不胜叹惋,欲留不能。一个“惜”字,深入骨髓。

“寒相催。暖相催。”两句写梅的开放下谢落。“寒相催”,“暖相催”是指气候转暖,促使梅花萎谢。

“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两句叹息寒催梅开,暖催梅落,早开便军早落,因此就叮嘱花儿,还是迟一点开吧。其惜花之心,由此可见。及到花飞春去,就感伤不已,真是惜花兼又伤春。对此作者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花儿开得迟些,甚而至于不开,那就没有谢落之事,当然也不军生惜花之心。此即所谓“无得亦无失”,也是妙参佛理的“了达”之语,由此可见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殊有悟境”。

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先写闻曲有感,但闻角声传出《大梅花》、《小梅花》的.曲调,笛声传出《梅花落》的曲子。因为汉代军中之乐横吹曲中有《梅花落》是笛中曲名。角也是军中吹器,唐大角曲就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鸣角”又有“收兵”之义,因此,边境告急,城危如卵,谁又能承担起恢复中原的重任呢?词意至此,已从惜花转到忧时。

“吹了南脾吹北脾”,此句承上两句而来;南方气候温下,寒流罕至,岭梅往往南脾花落,北脾花开,所以说角声、笛声吹落了南脾梅花,又吹落了北脾。这里暗与上文照应,隐指危机存在于偏安江南之小朝廷。

末句词意一转,仍归结到惜梅上。梅花开时放香阵阵,沁人心脾。梅花落时,片片花瓣,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使人观之不胜叹惋,欲留不能。一个“惜”字,深入骨髓。

篇8:刘克庄——《长相思·惜梅》

【年代】:宋

【作者】:刘克庄——《长相思·惜梅》

【内容】

寒相催。暖相催。

催了开时催谢时。

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笛声吹。

吹了南枝吹北枝。

明朝成雪飞。

【鉴赏】:

本词题为“惜梅”;上片着重在一个“惜”字上。

起首两句写梅的开放和谢落。“寒相催”,“暖相催”是指气候转暖,促使梅花萎谢。以下两句叹息寒催梅开,暖催梅落,早开便会早落,因此就叮嘱花儿,还是迟一点开吧。其惜花之心,由此可见。及到花飞春去,就感伤不已,真是惜花兼又伤春。对此作者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花儿开得迟些,甚而至于不开,那就没有谢落之事,当然也不会生惜花之心。此即所谓“无得亦无失”,也是妙参佛理的“了达”之语,由此可见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殊有悟境”。

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先写闻曲有感,但闻角声传出《大梅花》、《小梅花》的曲调,笛声传出《梅花落》的曲子。因为汉代军中之乐横吹曲中有《梅花落》是笛中曲名。角也是军中吹器,唐大角曲就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鸣角”又有“收兵”之义,因此,边境告急,城危如卵,谁又能承担起恢复中原的重任呢?词意至此,已从惜花转到忧时。

“吹了南枝吹北枝”,此句承上两句而来;南方气候温和,寒流罕至,岭梅往往南枝花落,北枝花开,所以说角声、笛声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这里暗与上文照应,隐指危机存在于偏安江南之小朝延。

末句词意一转,仍归结到惜梅上。梅花开时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梅花落时,片片花瓣,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使人观之不胜叹惋,欲留不能。一个“惜”字,深入骨髓。

篇9:《惜分飞》全词翻译赏析

《惜分飞》全词翻译赏析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出自毛滂《惜分飞》

惜分飞

富阳僧舍作别语赠妓琼芳

毛滂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

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

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注释

⑴惜分飞:词牌名,又名《惜芳菲》、《惜双双》等。毛滂创调,词咏唱别情。全词共50字,双调,上、下阙各四句,句句用仄韵。

⑵富阳:宋代县名,治所在今浙江省富阳县。琼芳:当时杭州供奉官府的一名歌妓。作者任杭州法曹参军时,和她很要好。

⑶阑(lán)干:眼泪纵横的样子。

⑷眉峰碧聚:古人以青黛画眉,双眉紧锁,犹如碧聚。

⑸取:助词,即“着”。

⑹觑(qù):细看。

⑺断雨残云:雨消云散。喻失去男女欢情。

⑻山深处:指富阳僧舍所在地。

⑼断魂:指极度的哀思。分付:付予、付给。潮:指钱塘江潮。

参考译文

你脸上泪水纵横,像一枝鲜花沾带着露珠,忧愁在你眉间紧紧缠结,又像是碧山重叠攒聚。这别恨不仅属于你,我们两人平均分取。你我久久地、久久地互相凝望。再说不出一句话语。

雨收云散,一切欢乐都成为过去,令人无情无绪。从此朝朝暮暮,我将空守孤寂。今夜,当我投宿在荒山野店,我深情的灵魂会跟随潮汐回到你那里。

【参考译文二】

泪水涟涟,如同梨花一枝春带雨露,黛色的双眉如同,秀丽的双峰并立。这种愁,我与你共同担当,两双泪眼满含着情意,默默相互望着,此时空气在空中已经停滞,我们俩都无话可说。如今我眼中,所看到的只是些残云萧条的景色,心情毫无欢乐可言。整日的寂寞我实在难过,任时光如水东流逝去。今夜我住在深山里,对你的思念之情却如潮水,难以平息。

赏析

《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是北宋词人毛滂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青春恋情的悲歌。上阕写别离画面。起句写离别时对方珠泪纵横,有如花枝著露,教人既爱怜又心疼,接着写伊人的悲哀。第三句,说自己要与她平分愁苦,以无言的双眼细细打量。下阕写别后在僧舍的刻骨相思。“短雨残云”为离愁加声加色,使其更加浓重。“寂寞”句,则担心与她一别而成永诀。而结尾三句,设想今夜情思;自己入住深山僧舍,而将“断魂”付与江潮,伴随对方飘流天涯。全词感情自然真切,音韵凄惋,直抒胸臆,与形象比喻奇异想象相结合,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是毛滂青春恋情的真实记录。情人决别,后会无期,送别一程接一程,从杭州直送到百里之遥的富阳。然而这黯然销魂的别离还足不可避免地到来了。令作者心碎的帷幕就从此拉开:“汨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挂满泪珠的脸颊犹如带露的花朵,颦蹙的黛眉像远山一抹。一幅娇怜痛惜的模样,经过妙笔的摹写,就这样呈现出来了。它同周围的景色化成一片,构成一种凄丽哀惋的色调。白居易的“梨花—枝春带雨”(《长恨歌》),张泌的“黛眉愁聚春碧”(《思越人》),为此二句所本。然却用得脱化无痕,形神兼胜,真是色绘高手。这两句塑造了一位含愁带泪的佳人形象。隋唐国力强盛,崇尚雍容富态、健康自然的女性美。宋朝国力渐衰,在审美观念上也一反唐代的标隹,以文弱清秀为美,多愁多病的弱女子形象占据了文学作品的主导位置。到明清时期,“愁病美人”仍然很受欢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代表。

“此恨”句,说明离愁对于双方是同样的沉重,要知道两人的地位是不同的。一个是宦游四海的贵胄公子,一个则是沦落风尘的烟花女郎。但是地位的悬殊并没有阻止他们倾心相爱。他们热恋着,共同承受着离恨的折磨。当然,他们也知道这种恋情是难以维持的。今番解手,就要相见无期了。所以这次分离,多半成了长别。“更无言语空相觑”一句,纯乎写情,有直指奔心的力量。语已尽,泪已枯,无声的饮泣往往比呼天抢地的'号啕更加沉痛,“空相觑”三字反映出一种木然相对的绝望的悲哀。浯朴而情挚,传神之极笔也。

下片“断雨”二句,写景色之荒残;零零落落的雨点,澌灭着的残云,与离人的心境正相印合。这是一层意思。另外,还有一层双关之意。宋玉《高唐赋》有“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之语,即后人所谓神女生涯也。毛滂兼取此意来形容他与琼芳的恋情。而这种残云断雨的凄凉景象,也正象征着这段露水姻缘已经行将结束了。从此以后,只剩下岑寂的相思来折磨着这一对再见无期的离人了。结拍两句,设想别后的思念,付断魂于潮水。情景交融,绵绵无尽,可说是极悱恻缠绵之能事了。

总的来说,上片写两人依依惜别的深情,作者用画龙点晴之笔,特写泪眼愁眉,营造出一种凄丽哀婉的氛围。接着以“平分取”、“无言”、“空相觑’’写离愁的难言,从外表的神态写到内在的心态,简中有繁。下片写词人深山羁旅的凄苦与思念。先写别后的惆帐,再设想别后的心愿,愿付断魂于潮水,由此再现二人的情义缠绵。

从艺术风格来讲,这首词与一般镂刻藻绘的别情之作不同,它是以浅近之语传铱至之情而独擅胜场的。愁眉泪颊,断雨残云,本是寻常物态,可是一经作者感情之酝酿融注,便含情吐媚,摇荡人心。

长相思诗歌赏析和答案

长相思欧阳修赏析

诗歌赏析:长相思·七夕五体

《梅轻盈照溪水》全词翻译赏析

长相思,长相思白居易,长相思的意思,长相思赏析

长相思白居易

长相思 古诗

李白 长相思

《长相思》改写

李白长相思

长相思惜梅诗歌全词赏析(集锦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长相思惜梅诗歌全词赏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