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思念一份永恒的美丽教育随笔(共含3篇),供大家阅读参考。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zhenlove2001”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思念一份永恒的美丽教育随笔
国庆小长假开学后的第三天,我有事请假了。临走前,我对搭班老师千叮嘱万交待:一定看好孩子们!然后,我才离开学校。虽说是请假了,可是心里总是装着班里的孩子们,总是对他们牵肠挂肚的。
第四天,我回到学校,清点完学生后,我正想坐在琴前弹琴教歌,忽然,座位上起来一个娇小的孩子,直接依偎在我的胸前,小手还扯拽着我的衣领,我一看是王妤彤小朋友。小妤彤依偎着我,细声细语地问道:“老师,昨天你怎么没来啊?”
听到孩子的问话,我心里一热:哦,原来,我不在班里的时候,孩子也在牵挂着我啊!看不出,这个小小的孩子,心里却装着老师啊!
看着孩子摩挲着我的`衣服,我不禁动容了:“孩子,老师有事请假了,对不起,以后老师有事,一定提前告诉你们好吗?”妤彤点点头,我把孩子领回座位上,这时,搭班的郝老师也对我说道:“昨天你请假走后,有好多孩子都在我刘老师怎么没来呢,......”
看着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想着郝老师的话语,我不禁泪花闪闪:“谢谢孩子们的牵挂,老师以后不再请假了,每天都和大家在一起好吗?”“好!”孩子们高兴了......
作为老师,我深深地感到:没有比孩子也爱着我们老师更为感动和幸福的了!我们只知道我们应该深爱着孩子们,没想到孩子们也爱着我们!虽然他们的心灵还是那么幼小,但是他们的心里装着的也是满满的爱,稚嫩的爱更让我们动容,更让我们值得品味!
我望着孩子们,暖暖的爱丰盈了我的情感,孩子们用“老师你怎么没来”诠释了对我缱绻的思念,这份思念我将作为一份永恒的美丽永远收藏,让往后的我们共有的岁月里,弥漫的是思念的香馥。
于是,我伸出手指,爱的旋律从键盘上想起......
随笔《永恒的美丽》
做女人实在太幸福了,当女朋友,当妻子,还有当妈妈……
刚找到男朋友时,朋友告诉我,我变漂亮了,我说我没有觉得怎么改变啊,她们说这是爱情的滋润!呵呵……也许是吧,有了他,心情总是晴朗的,即使有阴的时候,不久也会阴转晴。
结婚不久,朋友见了我,都用异样的眼神看我,我问怎么回事,她们又说我变漂亮了,说新媳妇就是不一样,透露出女人独特的美丽,皮肤光滑了,眼神有神了,连穿件最普通的红羽绒服也和别人不一样,整个人都透着喜庆。是啊,这次我自己也觉得比以前变漂亮了。其实这一切都是他给我的幸福。
而如今呢?又有人说我越来越漂亮了,呵呵,原因是我要当妈妈了,这次我没有觉得我自己变漂亮,当刚知道有了宝宝,心情是复杂的,并不是一味的喜悦,我担心上班时如何见同事,如何见朋友,担心自己身体变臃肿了是怎样的难看……我不敢再想了。当宝宝一天天在长大,第一次穿着特休闲的衣裤上班时,我都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大伙,没有自信,没有勇气,我一直认为我这个时候是最丑的时候,可有一天,同事坐在我旁边跟我说,你真是越来越漂亮了,我听到这个话,惊了。心想:居然有人说我现在漂亮,她说我的脸上有一种母性特有的光环。那时我的.心好象稍许得到些安慰,我不是丑女人。现在的我自信多了,我不再象刚开始那样羞涩,也和同事讨论着宝宝的事。让我真正体会到做准妈妈的幸福感。
女人是最爱美的,所以我说做女人很幸福。
美丽的行走教育随笔
翻开积累多年的笔记,一幕幕活动场景历历在目,一张张活泼、纯真的笑脸浮现在眼前,一次次或成功或无奈的体验浮上心头。曾几何时,我与教育笔记结缘,开启了成长的航程,开始了美丽的行走。
走向深刻
中班音乐活动“厨房里的声音”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孩子用厨房里的炊具、餐具敲击出不同的声音,然后按声音的低沉和清脆将这些东西分成两大类,最后根据音色选择“乐器”为歌曲《加油干》伴奏。
为了让孩子能够迅速地投入到活动中,我事先将准备好的炊具、餐具配好对放在桌上,如调羹放在盘子旁、筷子放在酒瓶旁、锅铲放在砧板上……活动中,孩子们很有秩序地拿起已配好对的炊具、餐具反复地敲击,认真地辨别声音,仔细地为乐曲配器伴奏。整个活动显得很有条理,只是孩子的情绪略显沉闷。
活动后,我在写教育笔记时思考了以下问题:教师事先帮孩子把炊具、餐具配好对的做法是否合适?如果让孩子自主探索配对,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是否会更高?
于是在第二天的音乐区角活动中,我改变了做法,先撤换了部分炊具和餐具,然后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怎样搭配这些炊具、餐具,它们互相敲击会发出怎样的声音,等等。孩子们很快活跃起来,这儿敲敲,那儿打打,一会儿互相争论,一会儿互相验证,最后想出了很多种搭配和组合的方式,歌曲《加油干》的伴奏声也更美妙了。
通过撰写教育笔记,我不断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对自己的日常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在写作过程中,我与自我、与同行、与专家隔空对话,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学前教育理论相互碰撞。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的芬芳、心灵的释放,更是点点滴滴的成长。
走向分享
我曾经在幼儿园网站上与同伴们分享了如下教育笔记:
晨间来园时,我看到隔壁班蔡老师蹲下来,一边与孩子交谈,一边替孩子整整衣角、拉拉衣领。蔡老师蹲下来的动作勾起了我许多回忆。刚参加工作不久,一天下班后我经过刘老师班的`活动室,从窗外看到刘老师一会儿蹲在这张桌子旁,一会儿蹲到那张桌子旁,我心里很纳闷,进去一了解,原来刘老师是在根据孩子的视角调整黑板上挂图的位置。
有一次教研活动时,个子很高的小杨老师苦恼地说:“唉,我不适合做幼儿园老师。”“为什么?”大家奇怪地问。“你看,我这么高,小朋友这么矮,我总觉得和小朋友有距离,和他们不亲近。”比她年长、和她个子一样高的李老师却说:“我们高个子就要不怕累,上课时要这样,”李老师向前弯着腰比划着。“和小朋友说话时还要蹲下来……”
原来,“蹲下来”不仅仅是一种体态,而是倾听孩子说话、亲近孩子的一把金钥匙。
没想到,这篇简短的笔记不经意间倡导了“蹲下来”的教育理念,引发了园内老师们热烈的讨论和回应。
张老师跟帖:“在演示、操作教具时,在张贴墙饰时,我们要蹲下来,用孩子的目光看一看什么位置最合适……”
刘老师跟帖:“设计活动时,我们要蹲下来,以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孩子喜欢什么,活动时会遇到什么困难……”
马老师评论着:“开展区域活动、探索活动时,让自己蹲下来,从孩子的经验出发去引导……”
我写这篇教育笔记只是有感而发,并没有深刻地思考背后的教育理念,可经过同事们的提炼,“蹲下来”这一体态动作便升华为关注儿童、尊重儿童的教育理念了,并一直在幼儿园践行着。
通过教育笔记,我不断地为自己的教育实践寻求合理、有效的策略,积累教育智慧。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灵光乍现的惊喜和精益求精的喜悦,更收获了自由发展的惬意和专业成长的幸福。教育笔记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既是思考学习的驿站,也是展现才华的平台,更是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 永恒的美丽-作文
★ 回首永恒美丽作文
★ 思念的随笔
★ 情人节思念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