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教师随笔――享受阅读?诗意生活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mak3335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新教育教师随笔――享受阅读?诗意生活(共含3篇),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mak3335”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新教育教师随笔――享受阅读?诗意生活

篇1:新教育教师随笔――享受阅读 诗意生活

宜阳县城关镇一中   丁赞霞

近期,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实验以不可遏制的气势走进了河洛大地,在广大师生的心湖激起阵阵波澜,它凭借专业阅读带动专业写作,继而进行专业交往,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的观念在各种教改模式中力拔头筹,直抵人心深处,已经成为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它如一缕春风,唤醒了广大师生长期冬眠的创新之梦;它又像一副催化剂,促进了我县教育改革事业的空前繁荣,以其无以伦比的美丽,带给了我们广大教师阅读成长的快乐。

朱永新老师的“以教师发展为起点”、“谁站在教室里,谁就决定了教育的品质”的精辟见解,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新教育实验之窗,让我们领略到了别样的风景――教育原来可以唱响“吉祥三宝”,教育生活原来可以如此幸福完整!而要实现教师的跨越式发展,专业阅读就是最佳快速通道,意义非凡。

(一)阅读让我们借助大师畅想“海上生明月”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可依赖的资料主要是有限的文字教材,比如教材、教参、辅助读物等,这种单一而老套的资源限制了教师的思维,使很多有创见的设想由于时空的限制、经济的因素,加之同行之间的优秀资源的传播局限而搁浅。如今,倡导专业阅读,浸润墨香,汲取名人大家的专着理论,使一切皆有可能,它跨越了时空隧道,使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学人员可以畅想“海上生明月”,可以“千里共婵娟”,实现资源共享,实现足不出户也可饱览世界风光尽赏教育美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本本经典佳作,一本本理论专着是每一个教育者无言的导师、坦诚的诤友。耐心阅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便会让自己绽放知识的人格魅力,带给学生学习的快乐。记得,在教学《背影》一课时,我摒弃了传统的讲授法,上课前先阅读了余映潮老师和于漪老师的教学案例,并观摩了他们的《背影》一课的教学实录,借鉴其组织的学习活动,把“车站送别”一节作为脚本,鼓励学生创设情境编写课本剧,让同学们很快就通过想象置身于人群熙攘的站台上,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作激情,为体会作者朱自清的“望父买橘”酝酿了感情。这种学习模式,比起以前教师直接用语言阐述父爱,感受亲情更快捷形象。课后,两位老师当年的自我反思又成了我反思学习的榜样,使我能够及时回顾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失,在反复对比中悟出自己的教学心得。当我把从书中学到的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技巧,经过剪裁、加工处理后再巧妙地用到自己新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中时,我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光亮和脸上的兴奋,我自己也尝到了创新的快乐,哪怕只是“邯郸学步”,也多多少少有点小得意,而这正是阅读的恩赐。

当你绞尽脑汁去设计教学方案而才思枯竭时,当你恍若周遭漆黑无光而抱怨“明月几时有”时,当你感觉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不妨埋下头来静心阅读,潜心钻研,做好大量摘抄笔记,让名人的佳作为我们精准导航,让它们成为我们放眼世界的一双双睿智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原来窗外春花烂漫,原来天空明月浩荡,你的世界从此开阔敞亮,诗意在远方!

(二)阅读让我们借助大师尽享“天涯共此时”

假如你真的爱上阅读,尤其是在名家的引领下和同行一起阅读,就可以突破区域的限制,拓展教学的空间,拉近人们心灵的距离,为广大教师交流互动共话成长提供可能。

假如你能长期阅读,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内心丰盈、魅力四射的人,你的学识迸发出的光焰一定会照亮学生的心田;有了渊博的学识,你教学就会游刃有余,你的课堂教学内容将会由呆板抽象变得直观形象,你的课堂气氛将会由压抑沉闷变得活跃灵动,就仿佛开启了视频聊天一样,千里之外的学生和教室里的学生,即使是远隔千山万水,即使是身处异国他乡,也有可能在一起学习和操练。书中的老师读得标准,写得规范,教得高明;教室里的你宛若陈果老师妙语如珠,学生听得认真,学得热情。这时,阅读犹如一道飞虹,架起了师师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实与虚之间沟通的桥梁,让贫困县区的教师和孩子们饱享了一顿顿精神大餐,活跃了课堂,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创造你和孩子们心中一个又一个“难忘的一课”。

学有法,但无定法,各有各法,贵在得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因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吃老本的现象就愈发常见,这会导致固步自封,永远停留在复制层面。有篇文章说得好,匠人在复制,大师在创新。很多老师几十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总是踯躅在同一个地方,既看不到远方的山,也想不到山那边的海。其实,当你用心阅读时,你其实是和那些名家在进行研讨,你会发现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能使我们更清新地读懂自己,了解自己所要的是什么,所缺的是什么。当你达到了这个层面时,你就会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与接纳中,冲破自己的思维定势,拥有新的视野,获得更多的处理问题的教学机智,促成我们对教学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教学效率。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走到一起来,阅读赋予你我新鲜的血脉,因为深爱,阅读让我们走出心灵的困囿,探访“天涯共此时”的世外桃源,那里青树翠蔓摇缀,那里天光云影徘徊。果真如此,自己在教学之路上必会日臻成熟,走入一个新的境界。

(三)阅读让我们借助名家遍览“好峰随处改”

现行教育体制中,升学率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压抑着师生的活力;以一考定终身,以分数评价人,老师被量化,学生被选拔。一般情况下,被评价对象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有获得较高评价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良好的评价会使评价者更加努力,产生获取更大成功的动力,不好的评价对被评价者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改进工作的动力。新教育倡导师生都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将公众的关注点引向了“成长”而不是“成功”,引向了教师而不是学生。试想一下,假如教师在校园中难有幸福之感,假如教师在教学中苦不堪言,那经常和教师待在同一片天空下的学生怎会有幸福的体验?过去学校因生荣而荣,今朝学校将因师荣而荣,新教育实验中认为,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并显示价值判断的有力工具再也不是只有考试了。人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将是关注的焦点。

阅读可以帮助教师打开心结,放低姿态,不再戴着有色眼镜去看问题学生,它甚至会让老师发现这些孩子身上藏有奇异的风景,换言之,问题生其实就是陈宇老师所言的一座座深埋于地下的宝藏,就是张抗抗笔下的一处处地下森林,就是张硕果老师讲述的拿来考验老师智慧的一块块试金石。正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像梅尧臣的“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亲近阅读的老师会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你我皆风景。

新教育实验在远离我们的大城市里早已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虽只是刚刚起步,有点“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味道,但它已让我们窥见了其“一笑倾国”的美丽,相信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新教育的未来必定会更加百般红紫斗芳菲。

既如此,那么,今天,现在,就让我们一道,捧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开始静静地阅读,幸福守望,诗意徜徉。

――End――

作者简介

丁赞霞,城关镇一中教师,河南省名班主任,宜阳咖啡豆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安于教书,乐于育人;恪尽职守,播撒智慧。

篇2:新教育教师随笔:“心”教育,“新”生活

新教育教师随笔:“心”教育,“新”生活

如今的知识信息时代,对教师是否应该与时俱进地学习知识已没有争议。但,如何高速、实效地通过理论学习提升、实践、转化为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却值得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深思。记得小时候在脑海中一直浮现一句话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觉得那时的人对这句话的认识好像有些偏颇。现如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在生活中能处于驾驭地位的非语文莫属。如:平常的说话,理解问题,写作……有的人妙语连珠,有的人却伤人伤己。连最近网上炒得沸沸扬扬的奔驰车维权事件也是如此,如果没有高深的语文功底,她或许没有底气和条理清晰的言辞来为自己辩解。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所以,阅读已成为如今的新时尚。每个人的学习归根结底都是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我也在无数次的想这个问题,我们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答案就是最终如何生活,如何更好的生活。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只有不断地提高自我,不断地学习提升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只有书籍可以保存。在家里随处可以找到书,书柜、书桌、沙发的边缘、茶几上、床头柜,到处都是书,名著、童谣、绘本……随时拿起来就能读。当我们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沉浸在故事的悲欢离合中,我们就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一年级的小朋友识字量有限,主要以绘本、带拼音的童谣和儿歌为主。近年来新兴的绘本故事以儿童的视角描绘出一个个真善美的梦想世界,尤其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所以从一年级起,我就开始培养孩子们阅读的习惯,让他们从小就爱上阅读,这对他们将来升入高年级一定有一个好的铺垫。

写作是作为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项,大到撰写论文,研究课题,小到每天的琐事记录等,都是教师应当必备的基本技能。我爱写作,我爱用文字来表达心中的高兴和伤感,有句话说的好:如果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的话,那么写作其实就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提升。每天我们要求孩子们写日记,何不把这种快乐共享呢!老师的陪伴写作就像药引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是一部电视剧,都有可圈可点可动笔墨之处,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发现,我想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一定是最具有情感的。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学,我便尝试着让一年级的孩子来写日记。在以前这是想也不敢想的,但现在我做了,并且实施了,也成功了。从刚开始时的一句话也不通顺,到两个月后的一整页,甚至还有好的词语、句子,还有的竟然能尝试着写读书笔记……有的不会写的字还可以重新练习拼音,真的是受益颇多。现在,我们班学生无论是在语言表达上,还是理解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慢慢养成的习惯:阅读、思考、写作。成为教师和孩子终身受益的法宝。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为了生活的精彩,就必须做的精彩。

篇3:享受阅读《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读书心得

享受阅读。“享受阅读”是一种健康有益的阅读现象。作为人的一项活动,阅读作用于人的生理和心理。一般人都离不开阅读,但阅读的感受却不尽相同。享受阅读,是独特领会,是愉悦感受,是精神满足。

阅读是艺术,因为阅读就是探索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来实现一种对应,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个人的经历、与我们的个人的体验一一对应。阅读,说到底,就是以设身处地的行为去探索世界,以设身处地的方式进入他人的世界。

“打开一扇阅读的门,开始一生爱的旅程。”有书相伴的人生一定是幸福充实的,有“阅读”习惯的人一定是感恩快乐的。同样,教师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快乐都可以从阅读中得到,每天给自己留一点时间阅读,与伟人、名人对话,提升自己的才华,锤炼教育的智慧,在阅读中寻找无穷的乐趣。

一个教师没有阅读,就不会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作为教师,如果一直能够坚持阅读,就能始终保持与最前沿的思想的声音的接轨,除了能够获得新知,还能够获得一种精神上和道义上的力量。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外在的动机资源的输入,任何人都可能感到动力不足的。坚持阅读,就可以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

时下,流行这样一句话:享受过程。就阅读而言,只有在博览群书、遍赏芳华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开卷有益”的妙处和“万里清风来”的意境。从这个意义上讲,享受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的过程。让我们做一个忠实的阅读者,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与别人进行心灵碰撞的自由领地,成为自己不断进步的阶梯。

教师新教育随笔

新教育教师随笔三年级

小学新教育教师随笔

2020教师教育生活随笔

大班生活教师教育随笔

新教育随笔

新教育随笔心得体会中学语文教师

教师教育生活随笔精选【5篇】

音乐新教育随笔

新教育安全教育随笔

新教育教师随笔――享受阅读?诗意生活(集锦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新教育教师随笔――享受阅读?诗意生活,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