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育随笔幼儿是小老师(共含16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星海湾摇”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得知5·9是母亲节,女儿在周!五晚上吃饭时,和我说起了悄悄话:“爸爸,星期天是母亲节,你一定要带我去给妈妈买礼物哦!”一旁的妻“醋意大发”:“你们两个,竟然说起了悄悄我,也不理我。”“保密!”我和女儿异口同声地说道。
后来,一向“小气”不愿动用自己零花钱的女儿,竟然花了20元为妈妈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沙漏装饰品。并配上了她精心准备的小贺卡,一起送给了妈妈,并祝妈妈节日快乐。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如何利用这一特殊的日子,让班级中的学生亲近母亲,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爱呢?经过斟酌,我在班级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母亲节,表达对母亲的爱,可以从以下三种方式中选择一种,也可以全选,还可以创新表达爱的方式:一,为母亲洗脚;二,为母亲捶捶背;三,制作一张精美的贺卡送给母亲。当时,就有许多同学叫了起来:“我要全做!”、“对,三项全做。”对于这项特殊的作业,孩子们热情高涨。
那么他们做得怎么样?他们的母亲又有怎样的感受呢?我通过QQ群,告诉家长们可以将孩子具体做了什么用文字或照片的形式发给我,也可以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让我们一起感受孩子对家长的爱。
可爱的学生们,果然行动了起来。有的在给妈妈洗脚,有的在给妈妈捶背,有的给妈妈准备了自制的贺卡。戴鑫同学创新了表达爱的方式,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美丽的康乃馨送给一直忙碌的妈妈。
看到孩子们那专注的表情,我的眼眶有些润湿了。我想到了那一直疼爱我的妈妈,在我还上四年级时就被病魔夺走生命的妈妈。如今孩儿已经长大成家,却无法报答您的恩情!
在这特殊的日子,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疼爱自己、关心自己的母亲的爱。虽然一次活动不能代表着孩子们就能够理解父母的辛苦,去懂得感恩父母、感恩他人,但老师和父母对孩子一次次的引导,会让成长中的孩子们,去慢慢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
孩子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不是仅靠一两次活动就能实现的,然而,我们应在教育生活中,将每一次的活动做实做细,让每一次活动的意义都最大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大班的孩子比较好动,在常规这方面需要多花费一些时间。在平时常规表现不好时,老师总是批评也不是办法,这样时间久了孩子们比较疲怠,同时也缺乏自信心。为了激发幼儿的上进心,我每天都会请表现好的幼儿来当小老师,比如拼音学习好的小朋友,我会请他拿着老师的拼音卡片来带领小朋友一起复习拼音,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这样在各方面选出表现好的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同时也能解决不好的常规问题。
但是有一天,问题就接着来了。王泓鉴小朋友是我们班级里拼音掌握得比较好的小朋友,一般在老师检验学习拼音的情况时,他都能够正确地回答出来。每次在选小老师之前我都会拿出拼音卡片来考他们,王泓鉴小朋友每次都回答的很不错,所以我总是习惯性地选他当小老师。有一次,我拿着拼音卡片对王泓鉴说:“王泓鉴,你来当小老师吧,拿着拼音卡片来考考小朋友。”这个时候有小朋友不乐意了,抱怨道:“为什么每次都是他啊,这些我也会呀,为什么不选我。”我说:“因为他每次回答得又对又快啊,所以我选他来当小老师。”听了我说得话有小朋友很不开心地看着我。在后面王泓鉴小朋友领着大家读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小朋友不乐意,注意力也不集中。
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每个小朋友其实内心都有表现得欲望,只是有些小朋友敢于大胆地表现出来,而有些小朋友比较含蓄,不太敢大胆地表现自己。选“小老师”不应该只选最好的,多鼓励其他的幼儿多表现自己。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锻炼的机会,在后面的日子里,我选小老师不只是选某一人,而是注重发现谁有进步就选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一切都要从小培养,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健康成长。
好动是幼儿园小朋友的天性,好动的天性使得他们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较短。而大班在这个年龄阶段是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最快德恩一个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不断的提高,大脑中所积累的词汇不断丰富,想要表达的欲望也随之加强,他们更希望得到认可与赞赏。鉴于这种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好动’,例如;参加游戏,当一次‘小老师’,即增加了他们的信心,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就是游戏,一堂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比一堂死板的讲课效果好的多。既然他们喜欢玩,好动,那么我们就充分发挥小朋友们的好动,在课堂中插入小游戏,以及让小朋友们当‘小老师’。有次赫赫的奶奶给我说,在家里她让赫赫当小老师给他讲当天学得钟表,赫赫就认真的给奶奶讲这个是时针,这个是分针,这个是秒针,充分说明他们也是希望得到认可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也会给小朋友当‘小老师’的机会,以前总是老师讲,小朋友们在下面听,现在我让小朋友当‘小老师’提问下面的小朋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觉得自己得到了认可,会更加愿意学,乐学,会带动幼儿对于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课堂的气氛也会活跃起来,这样他们的注意力也会集中,在游戏中发现他们进步的地方也要及时的表扬,更加会增加他们对学习的信心,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今年第一次接触低段学生教学工作,在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和学习了其他一些老师的授课后,我发现了一种很有趣和使用的教学方法,尤其是针对低段学生,那就是让孩子当小老师的教学方法,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践,我领悟到了这种方法的一些好处:
一,可以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老师教育的辛苦,当学生不用心学时时,上课注意力分散时,老师的授课要花费很多力气!而让孩子当小老师的这种方法,让孩子们参与到教学中,所以他们就能学会珍惜课堂,珍惜学习的机会。
二,让学生当小老师,能更有效的锻炼孩子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让他更有信心的去了解更深层的知识!
三,让孩子当小老师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师生之情,让老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
以后我会经常尽可能地经常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不断的去发掘和学习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进步。
我班有个孩子叫李佳颖,用通俗的话说,是一个有灵性的孩子,老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她都能明白老师要干什么,因此老师们都喜欢请她帮忙做点事。比如:拿东西,到别班找人或是做老师之间的传话筒等等。因为她在全班幼儿中的这种“威信”,所以我经常请她当“小老师”,负责在游戏活动时间带领大家一起做游戏,在休息时间负责“整顿”纪律。
这天,我照例请出李佳颖做“小老师”, 李佳颖走到台前,和大家玩起了“木偶人”的游戏,她一边带着大家玩,一边不时的`用眼神与不听话的幼儿对视,像个老师样的睁大眼睛盯着别人,不守规则的孩子也就不敢再动了。看到形势被她控制得很好,我就到寝室去拿点东西。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教室里却传来了整齐的“龙飞加油,龙飞加油”的叫声。我赶快回到教室,想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见李佳颖就在龙飞座位旁两人剑拔弩张,互相怒视,都有点怒发冲冠了,谁也不让谁。“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啦?”我赶紧平息了大家的情绪,准备了解事情的经过。小朋友们七嘴八舌的说起来,李佳颖更是大声叫着:“老师他不守纪律,不听我的话。”眼中充满了让我帮助她的目光。原来是李佳颖发现刘豪自己在下面讲话,就叫他到台前“罚跳”,必须她说停的时候才能停下。刘豪果真按照李佳颖的要求不停地跳了起来,这时龙飞发出了“不要听她的话”,引起了李佳颖的极大不满,她没想到还有人敢不听自己的话。她非常生气,径直去找龙飞理论,谁知龙飞不甘示弱:“哼!就是不听你的”,两人就争执起来,谁也不示弱,就出现了刚才的情况。
我赶紧平息事态,心想:龙飞真烦,但是为了表示公平还是当着全班的面教育了李佳颖,叫她对小朋友们要好,不能用惩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果碰到难题可以请老师帮忙并让她给龙飞道歉,李佳颖很委屈的样子,眼泪直打转,但她还是表示今后再也不对小朋友凶了。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到了洗手的时间,大家都在洗手洗脸,却传来了很大的哭声。不时有幼儿告诉我“李佳颖哭了,是龙飞把她推倒到了地上”,看来事情还没结束,我把李佳颖从地上扶起来,并询问事情的原因。原来龙飞看到李佳颖动手打另一个孩子,忍不住要打抱不平,一把把李佳颖推倒在地,李佳颖这次终于哭了。
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小老师”的选择不应该是随意的,不能以自己轻松为目的。应该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的机会。在后面的日子里,我在选“小老师”时,不再是只选某一个人,而是注重发现谁有进步就选谁当“小老师”。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一切都要从小开始培养,这样才能会让他们更好的健康成长!
作为老师纵向听到孩子们或者家长们谈论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歌曲。可是,我经常听到有的家长反映说,孩子在幼儿园学的什么,孩子从来不说,一问三不知?只有等到发复习资料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孩子竟然学会了那么多的东西。为了让家长们能够对孩子在园学到的内容有所了解,我们利用家园栏、校讯通、群共享等各个途径跟家长们做了公开,可孩子回家后主动告诉家长的还是不多。
为了提高孩子的积极主动性,何不尝试新的方法,让孩子回家当“小老师”。于是,我经常让孩子在课堂上、活动中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孩子读儿歌、唱歌,做各种表演等。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但能主动参与的总是一小部分。于是,我又利用每天下午离园前的一段时间帮幼儿简单的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然后布置作业——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当“小老师”,把每天在幼儿园里学到的知识、本领教给自己的家人,并对他们说,老师要向家长们做调查,比一比谁当的“小老师”最好。
久而久之,这个办法还是有点成效。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家长美滋滋的告诉我,昨天晚上,孩子在家给我们当小老师,教我们学唱歌、背古诗了等等。我听了家长们的反映,心里很高兴,这可谓是立杆见影了吧!
每个孩子都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每一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让别人表扬,让别人喜欢,特别是在自己的家中,他面对的是自己的亲人,心里没有任何负担,会表现的更好,甚至“发挥超常”。这不仅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望,也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因此,让孩子当一下“小老师”这也是我们老师工作中的一种可行的策略。
小老师大作用教育随笔
一转眼的功夫,孩子们现在已是幼儿园大班的大孩子了,短短几天的接触,我觉得他们在处事方面比以前更加从容、更加的懂事,在技能方面比以前更加能干了,不过与此同时,他们也变得更加能说会道,好像整天都有说不完的话一样,也更加地不便于管理了。我真心感受到了为什么说要跟大班的孩子斗智斗勇这句话了。
学期刚开始,户外运动的时候我们就组织小朋友学习新的早操,孩子们一站到操场上个个都像只小猴子,动来动去,说说笑笑的,六条队伍也要排很久才排得直,完全没有做操要认真学习的意思嘛。我能够理解他们在学期刚开始时与朋友之间有很多话说,但是得分清时机吧,于是我更加大声地教授着新操,把每一节操都分成不同的几个动作一一分解练习。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当把整节操连起来做时,大部分孩子还是并按着自己的方法做,有的人手指没伸直,有的人手臂软软的,有的人该叉腰的时候不叉腰,有的人甚至跟前面的孩子有说有笑起来……我生气极了。我心想:再这么教下去也会是徒然,怎么办呢?于是我让孩子们先去自由活动。我看见隔壁班级的老师留下了几个孩子,在个别的'指导他们做操,这时,一个念头从我脑海里闪过:我知道我们班级的孩子喜欢做小老师,而且其他的孩子也非常愿意去听小老师的话。
我将孩子再一次地集中起来,我说:“老师刚刚看到有些小朋友做操不认真,老师点到名字的小朋友站到我旁边来。”我再接着说:“谁愿意来当小老师教教他们,教会了就给你一颗五角星作为奖赏。”于是很多孩子争着举手想当小老师,小老师领着自己想教的小朋友也非常很自觉地、认真地学习着。看着孩子们一对一对的结伴,小老师会耐心地纠正,甚至亲自帮同伴摆弄他们的手脚,我觉得这个方法挺不错的。到了第二天,我再次复习早操时,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个个学得很认真,而且昨天动作不标准的孩子都做得不错。我问一个小朋友:“你昨天做操不认真,今天怎么这么神气?”他说:“因为我也想要做小老师,想得五角星啊!”
确实,对于很多小朋友来说,老师是他们崇拜的对象,能够当个小老师是件非常光荣的事情。由此深思,在以后的带班过程中,我是不是也可以将老师的“权利”分一些给孩子们呢?让他们自己管理我们的班级是不是就有更多的孩子愿意去听、去做呢?
教育随笔:当小老师
每次进餐之前,孩子们都要提前休息一会,孩子们在休息时候小嘴也不会闲着,不管这点就开始淘气起来了,想安静会都安静不了。我左思右想有什么办法呢?还真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可以让孩子们安静的趴在桌子上,我给孩子讲故事听,每次讲完故事就开始吃饭了。有一次,我在提问中发现孩子们根本就没有听进去,能记住故事内容的孩子真是少之又少。这回我在讲的时候,我组织了一个活动,想让每位孩子都当小老师,把我讲给他们听的故事,让他们当小老师在重复的讲给孩子们听,等我讲完以后,我先请上几位小朋友讲,这几个孩子虽然讲的不太流利,但是经过我的引导,还是顺利的讲完了,我还是给孩子鼓励的给予肯定评价。第二次,我在请上的小朋友,就讲的特别好,听他讲就知道,他听故事的'非常认真,我在孩子们表扬了他,同时,还给其他的孩子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从此,我在讲故事的时候,我又给孩子们提出了当小老师的活动,孩子们听故事的认真度明显有所提高了。我相信经过我的培养,还有耐心的教育,加上我对孩子们的及时表扬,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们就会养成良好倾听习惯。
多给孩子解决问题的空间
今天下午,在孩子们进各个区角活动的时候,几个孩子一下子涌到娃娃家,不一会就传来孩子们争吵的声音:“我当爸爸,我先来的!”“不行!我也要当爸爸,我从没当过爸爸!”原来是马志宏和张子旋为了当爸爸争得面红耳赤。只见张子旋一手抓着围裙,一手紧拿着小锅,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看着看着我萌发了看看他们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于是,我躲到不远处观察。不一会当妈妈的欣宜也过来了,她想了想说:“你们俩个一人当一会吧?”这时马志宏也想出了办法:“要不今天你先当爸爸,明天我再来当爸爸,好不好?”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孩子之间也难免发生争执,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恰恰就是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给了孩子宝贵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学会了交往技巧。
因此,不妨再发生问题的时候多一份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点解决问题的空间。
随机教育的重要性
任奕冰小朋友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但是有一个令人头疼的“毛病”:爱插嘴。有时,我刚说个开头,他接过去叽里呱啦说个不休,惹得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叫。在课堂上,有时根本不听我的话。
这一天,我刚说:“小朋友喝水。”他便叫:“一组、二组别去。”可是全班小朋友并不听他的,一齐涌到了水杯架跟前。见此情景,我灵机一动,先让小朋友回座位上去,然后宣布:现在请任奕冰来当小老师。孩子们见状都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吵成了一团仁奕冰大声喊:“一组去喝水。”丝毫没有用处,我趁机会对他说:“你一个人的声音怎么能比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大呢?老师上课的时候,你老讲话,别人还听的见吗?”他红着脸摇了摇头。这件事后,他的“毛病”改了许多。
针对各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比干巴巴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教师节贺卡
教师节这天,我一进教室,就发现老师的桌子上放着几张好看的贺卡,我看着那么优美的画面,读着那温馨的话语,我陶醉在美好的祝福中。
孩子们也纷纷围拢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嚷开了:“老师,这张漂亮吧,这张是我送给你的教师节礼物,我让妈妈去给我买的。”田庆文说:“这张是我送给你的,还带着音乐呢。”其他小朋友也接着说:“回家后,我也让妈妈买张更好看的送给你。”听着听着,我心中逐渐沉重起来,今天,送祝福卡开了个头,明天、后天会更多,一张比一张精致,一张比一张昂贵,这样比下去,会给孩子们的心灵留下什么呢?这小小的祝福卡,学问还真不小呢,有必要认真地对待。
我正想着教育对策,随手触摸到一个用纸粘的小信封,里面的卡片上画着一个穿花裙子的小女孩在跳舞,红彤彤的太阳照着她,周围开满了鲜花,贺卡的右下脚歪歪斜斜地写着:“佳琦祝老师节日快乐。”
这张卡是佳琦自己亲手制作的,虽然卡片薄薄的、软软的,我却深深感到这张贺卡的份量。这个文静内向的小女孩,此刻却能用自制的贺卡表达自己的心情,把心中最好的祝福送给老师。我想何不趁此机会给孩子们上一堂教育课呢。
“孩子们,老师非常感谢你们的爸爸妈妈,但是老师更喜欢佳琦的贺卡,因为这是她自己制作的,用自己美好的心来表达对老师的爱,这才是给老师最好的教师节礼物呢。”孩子们听我这么一说,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佳琦,我环视了一下,接着说:“今天的手工课老师教你们制作贺卡,把你们心中的美好祝愿都画出来好吗?”
孩子们高兴地说:“好,我们也来自己制作。”于是,我把区角中准备的所需材料拿出来,让孩子们自己去设计贺卡,看到孩子们个个都那么专心致志,用五彩的油画棒和各种材料尽情地描绘着自己的愿望和祝福……
一会儿,孩子们的杰作都完成了,每个人都显得那么满足和喜悦,我再也听不到谁的贺卡最贵最精美的话了
垃圾桶里的饼干
吃过下午点后,有个孩子们来对我说:“垃圾桶里有一块饼干,不知道是谁偷偷扔掉的。”“多可惜。”“这是谁扔的?”我大声问孩子们,孩子们瞪着眼睛看着我,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孩子们害怕的眼神使我一下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太粗暴了,我立刻语气缓和的说:“谁扔的这块饼干?”孩子们还是没有作声的,谁也不敢承认。放学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陆续被家长接走了,但扔饼干的事却使我放心不下。我想,既然是偷偷扔的,说明孩子有顾虑,这件事应当从正面积极引导,并且要在全体孩子面前解决,因为许多孩子都看见了。
第二天,我准备了一些有关饼干制作的资料,让孩子们看怎样制作饼干。通过录相观察及图片了解饼干的制作过程,感知工人们的辛苦。然后我用橡皮泥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成饼干样,孩子们在活动中兴奋不已。我表扬了张家蕊和杜青妍,过去连一块饼干都吃不下,现在吃得多了,身体壮了,个子高了。孩子们笑着看着他们俩,我又问:“为什么他们现在比过去吃得多了?”孩子们纷纷说:“他们从前不爱活动,不爱玩球,不爱跳绳,不爱玩呼啦圈,所以不想吃东西。”
我说:“对了,人的饭量会随着活动不活动,高兴或不高兴增多或减少,还有就是中午吃得过多或过饱,下午吃点量也会减少,不想吃了。”这时李争顺着我的话自豪的说:“我就是这样,昨天中午我吃得太多了,觉得有点饱,下午吃点时我就不想吃饼干了。”我说:“对呀,李争和老师说的一样,我们要是不想吃或者吃不下时应该怎么办?”孩子们都说:“告诉老师少给点,就要一个或半个饼干。”“告诉老师吃不了啦。”
我称赞他们真聪明,说得对,这时李争反而不出声了,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看这个,听听那个,脸上的表情让我明白了,垃圾桶里的那块饼干多半是李争扔的。我及时说,像昨天下午垃圾桶里就有一块饼干,不知道是谁不小心掉进去的?李争说:“老师,是我扔的,我以后再也不扔饼干了。”我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表扬了李争,知错就改是个好孩子。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教师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心平气和地说服教育,而不应该怒气冲天大声训斥,应当多从正面积极引导,让孩子明白道理,比点名批评会更有效果。
提高警惕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很差,并且缺乏生活经验,见了新鲜事物敢于冒险,所以我们必须要提高警惕心,把握好幼儿安全这一关,要及时预防随时发生的危险。
根据几年来的管理经验,我总结出务必做到三勤,即:口勤、眼勤、手勤。口勤就是反复跟幼儿讲解,时刻提醒,把安全事时刻挂在嘴边;眼勤就是把每个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你的视线以内,才能杜绝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手勤就是发现身边有危险的东西,及时处理掉,不存在危险隐患。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玩的开心、踏实;家长们才能满意、放心;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比赛谁先吃饱饭
吃饭一度曾当作常规来教育孩子们: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眼睛要看着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饭菜……这一系列的“规矩”天天挂在嘴上,絮叨起来没完没了,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饭菜该剩下还是剩下,话该说还是说,有时候一顿饭要吃上大半个小时,这天突然有了转机。
这天吃饭前,我有讲述了一次“吃饭要则”,刚要吃,强强大声说:“老师,我们比赛看谁先吃饱!”“好”办理的小朋友都兴奋起来,我趁机说:“行是行,我们不光要比赛谁先吃饱,还要看谁的桌面、碗里最干净,而其吃饭的时候不说话。”“行!”大家齐声说,于是,一场避开生面的比赛开始了。透过比赛,大家一致认为红红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们都念念不忘这场比赛。我明白了,单纯的说教并不能解决问题,要顺应孩子的兴趣,找到他们的兴奋点,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偶尔搞几次小比赛,比一般的说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预期效果。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绳、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热闹非凡,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开心的笑声,就连最内向的琪琪小朋友脸上也乐开了花,像只小蝴蝶在院子里飞舞。
由于琪琪小朋友是从外地转过来的,性格内向,很少与同伴接触,一日活动中,总觉的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忧郁,在集体中显得郁郁寡欢,因此户外活动时,她总是自己躲在一个角落,不愿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块做游戏,一块活动,很多的活动技巧也掌握不了。
我常用爱的眼光去看他,用温暖的手去牵她的小手,摸摸她的头,用宽阔的双臂去拥抱她,并且让班里的孩子们都去接近她,跟她做游戏,教她跳绳、玩球等。
一天,孩子们告诉我:“老师,琪琪会跳绳了!”真让人惊叹啊!于是我高兴的抱起她:“你太棒了,继续努力!”琪琪的眼睛里放出了平时不多见的兴奋之光,笑脸也生动起来。
我又不失时机的在全班孩子们面前表扬了她,还让她跳绳给大家看,从此以后,琪琪时不时不地展示跳绳的本领,很多花样技巧让她跳的很轻松自如,别的活动也随之增进,整个人都变了,变得爱说爱笑,活泼自信。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还有的跳绳……象一只只快乐的小鸟活跃在院子里。
可伟伟小朋友却不同别的小伙伴,因为他身患残疾,不仅一只眼睛看不见,而且他的右腿先天性骨关节脱落,在入园前的几个月刚刚动过一次大手术,现在走路还不是很稳,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差。对于这样的孩子,身为小班班主任的我,在看好别的孩子的同时,还要百倍的去关心照顾他,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时带着他,牵着他的小手,生怕他出什么意外。
可这一次,我却发现他的小手在往外挣脱,并不时的用另一只小手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也要去玩。”
一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到对这种特别的呵护方法起了疑问,我一边说:“伟伟,一定要小心,不要摔倒。”一边轻轻地放开他的小手。
★ 幼儿中班教育随笔
★ 当小老师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