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拍花箩教育随笔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最森的森林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好玩的拍花箩教育随笔(共含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最森的森林”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好玩的拍花箩教育随笔

篇1:好玩的拍花箩教育随笔

好玩的拍花箩教育随笔

“拍呀拍呀,拍花箩呀!红草地呀,绿马车呀!你拍几呀,我拍一呀……”

绘本《拍花箩》把传统的民间游戏以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既方便孩子理解记忆,又让孩子们在拍手念唱的问答游戏中练习数数,还可以在问答中用动作模仿小动物游戏,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于是,我把有趣的“拍花箩”游戏,随机运用到日常的环节管理之中,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效果。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有许多环节转换的零散时间。如晨间户外活动结束后,集体学习活动结束后的小便喝水时间,午餐前后,离园前等各环节,这些环节时间较短,幼儿活动分散,教师很难统一管理。如果孩子无所事事,或让孩子坐着等待,往往会使弦子注意力分散,容易引起吵闹、争斗现象,形成管理的空当。于是,在这些相对松散的幼儿自由活动时间里,我鼓励孩子们在完成自己的个体活动之后,跟随小老师一起玩“拍花箩”的`游戏,边玩边等待一些动作慢的孩子,将无序的自由活动转为有序的游戏活动,孩子们可以自由结伴,放松自如地进行游戏。渐渐地,一些孩子们喜爱的手指游戏也被运用到这些环节之中,不用老师指挥,孩子们就会自发地玩起游戏,最终,让所有的孩子都投入到集体游戏之中。

著名儿童语言教育专家周兢教授说过:我们把这些儿歌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它们有特殊的文义吗?不是。我们之所以记得这些儿歌,其实是因为它们内容简单,节奏顺口,不仅念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还能配以游戏的动作表现,给孩子们带来想象的空间和无穷的乐趣。

我想,孩子们之所以如此喜欢玩这些游戏,就是因为其独特的游戏情趣,这种情趣,不仅让孩子们玩得开心,还让我们的生活环节转换变得更加有序。

篇2:拍花箩教案

拍花箩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拍花箩》理解童谣内容,初步感知童谣朗朗上口和诙谐有趣的特点。

2、喜欢童谣,乐意愉快地跟诵童谣,并根据内容简单游戏。

【活动准备】

1、电子大书;2、图片;3、表格。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电子书,引出童谣。

师:小朋友们,今天衣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大书,你们来看看封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两个小朋友在玩游戏,他们是怎么玩呢?我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玩玩看。

师:小朋友这个游戏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拍花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大书。

二、幼儿看书,教师朗诵童谣,理解童谣内容。

1、教师利用圆舞板打节奏朗诵:

拍呀,拍呀,拍花箩呀,红草地呀,绿马车呀;你拍几呀?我拍一呀,一只蜗牛上楼梯呀。

你拍几呀?我拍二呀,两只蚂蚁抬着大花瓣呀。

你拍几呀?我拍三呀,三条鲤鱼滚下山呀。

你拍几呀?我拍四呀,四方的招牌没有字呀。

你拍几呀?我拍五呀,五只大熊打花鼓呀。

你拍几呀?我拍六呀,六个老头卖烤肉呀。

你拍几呀?我拍七呀,七只野狼抱小鸡呀。

你拍几呀?我拍八呀,八脚的.章鱼坐沙发呀。

你拍几呀?我拍九呀,九只老虎喝老酒呀。

你拍几呀?我拍十呀,十只青蛙跳进荷花池呀。

扑通 扑通 扑通 扑通 扑通 扑通 扑通 扑通 扑通 扑通一共十只青蛙,错了没有?没错,再来玩。

2、出示表格,师:小朋友们,这本大书我们看完了,请问你刚才都听到了书里讲到了哪些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教师依次完善表格。

3、教师再次朗诵,边做动作。

师:小朋友,你们听听今天这首童谣跟我们平时学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吗?(我拍一呀,一只蜗牛上楼梯呀。我拍二呀,两只蚂蚁抬着大花瓣呀。)每句后面都有一个呀字,一呀,梯呀,读音听起来是不是差不多。

4、师:这首童谣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谁能告诉我叫什么呢?出示题目、

三、师:小朋友们,这首童谣好听吗?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

师幼一起游戏。

四、教师做活动小结。

师:今天用了老师教的动作来玩这个游戏,你们可以自己想想看还可以做那些动作来玩这个游戏呢?下课后我们回教室找其他小朋友自己编动作一起来玩一玩,好吗?

篇3:小班体育《拍花箩》

活动目标:

1.学习两两小朋友双手互握做花桥,能积极参加体育游戏。

2.感受游戏中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1.三个小书包、三张桌子、18个轮胎、三条绳子、三张垫子、小椅子6把,一个小鼓。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先让幼儿跟着教师绕圈均速跑,然后是变速跑,接着是障碍跑,最后让幼儿边慢走边扭动脖子。

二、学习并重点动作

1.绘本导入:每位小朋友都有学习过拍花箩这个儿歌。那你还会念吗,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拍呀,拍呀,拍花箩……一共十只青蛙,错了没有?没错,再来玩。”今天老师来当青蛙队长,带着你们这些小青蛙们去河边玩,但是在去河边的路上会出现很多危险和困险,那请小朋友们告诉我,你们会不会被前面未知的困难吓到。为了能快速的前进,早点到河边,在去之前我们要先练一些本领。

2.过小河

师:我们前面要遇到的困难中有一个是要过小河,但是过小河时我们要三个

三个小青蛙一起合作过。如果不合作是过不了河的,现在先让青蛙队长给小青蛙示范怎样才能让三个人合作过小河。

(1)讲解:每只小青蛙要先去找两个好朋友,其中两个小朋友,伸出两只小手,先用你的右手抓住你的左手腕不要放,然后用你的左手去抓你好朋友的右手碗不要放,这样两个小朋友就做了一个小轿子,最后请你们的第三个好朋友的两只脚插进你们做的小轿子的两只孔里坐好。

(2)先请小青蛙排成三排各自找到好朋友练习二至三次。

(3)结束之后,请小青蛙说一说怎么样才能又快又稳的过小河,让这三位小青蛙示范,其他小青蛙边休息边仔细观察,示范好之后,再让小青蛙们按照好方法练习一次。

三、游戏;场地介绍

(1)爬楼梯:爬过用轮子组能的楼梯。

(2)过小河:三个小朋友合作抬着小朋友过小河。

(3)滚土坡:让幼儿在垫子上翻跟头。

(4)敲小鼓:每位小朋友敲一下小鼓,再进行下一个环节游戏。

(5)跳石头:从小椅子上跳下去。

3.冒险开始:让三个幼儿背上小书包,爬过楼梯,过小河快速跟进,并敲鼓吓野兽,最后从石头上跳下去。(进行三次至四次,加强难度,计时比赛)

三、放松运动

1.我们终于安全到了河边可以放松了,现在我请小青蛙们排成一排,然后坐在地上。青蛙队长带着小青蛙们一起做放松运动了,请每只小青蛙把手举起来放在前面一只小青蛙的肩上,轻轻的捏一捏,敲一敲,然后再转身帮后面的小青蛙捏一捏,敲一敲。

篇4: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拍花箩》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拍花箩》

活动目标:

1、感受传统童谣的特点,发现其结构规律。

2、在与同伴的游戏中记忆童谣,感受传统童谣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习童谣,感受其特点。

活动难点:

尝试纺偏童谣。

活动准备:

背景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娃娃拍手歌

1、教师:小朋友,老师请你们和我一起来玩娃娃拍手歌。

2、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娃娃拍手歌”,边做动作,“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娃娃开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两个娃娃洗手帕。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娃娃爬大山。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娃娃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我们大家来跳舞。

二、观察图片,初步了解新的学习内容

1、教师出示五幅图片,幼儿观察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有什么?它们有多少个?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上的动物,说出名称和它们的数量。)

2、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每幅图片上的内容。

教师:它们都在做什么事情呢?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每幅图片上的内容?

(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教师巡回观察、倾听。)

3、集体交流、创编。

教师引导幼儿参与到每幅图片的讨论中,用身体动作、相互讨论协商等方式帮助幼儿准确地表达每幅图的内容。

4、师生共同把五幅图片上的内容连贯起来编成童谣念一遍

三、初步学习游戏”拍花箩“

1、迁移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尝试编童谣

教师:请小朋友试一试,我们用念拍手歌的方法来念这首童谣,在每一句前面加上”你拍一,我拍一“,一直到”你拍五,我拍五"。

(引导幼儿自由尝试用拍手歌的方式念新童谣。)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中念童谣,共同检验幼儿改编情况。

3、集体念童谣两遍教师:想想看,童谣怎样记得牢?

(引导幼儿知道童谣每段话的最后一个字的发音有点像,这样记起来比较容易。第一遍幼儿可以看图念,第二遍鼓励幼儿不看图念童谣。)

四、游戏:拍花箩

1、教师和一名幼儿示范玩拍花箩的游戏,其他幼儿一起念童谣。

2、幼儿两两结伴玩游戏教师:想一想在玩游戏的时候怎样才能玩得好?

(引导幼儿知道在玩的时候童谣可以念得慢一些,和拍手的速度要一致,而且两个人念童谣和拍手的速度也要一样才能玩得好。)

五、活动延伸

请你回到家把这首童谣教给爸爸、妈妈,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把这首童谣继续编下去,一直编到十。

教学反思:

以前在课间也和孩子们玩过类似的游戏,如“两只小蜜蜂”,能念又能做的形式非常好,而《拍花箩》是我们中国的经典民间游戏,我想对于这样的儿歌游戏在我们的教学中出现,更具传承性,因为它甚至在没有材料的情况下,就能随时随地拈来就玩。可不是吗?我们好动的小篆朋友也喜欢玩“拍花箩”游戏,为了能让小朋友和他一起玩,他使出了全身自我调节招数,和朋友拍手念儿歌时也能很好控制自己,遵守规则了。再来看看我们班平时难得张口说话的芸芸小朋友,她也在游戏的过程中,轻松自如的和对面的好朋友积极念起了儿歌,也获得了同伴游戏、交流的快乐,变得开朗许多。

篇5: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拍花箩》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公开课《拍花箩》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拍花箩》理解童谣内容,初步感知童谣朗朗上口和诙谐有趣的特点。

2、喜欢童谣,乐意愉快地跟诵童谣,并根据内容简单游戏。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电子大书;2、图片;3、表格。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电子书,引出童谣。

师:小朋友们,今天衣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大书,你们来看看封面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两个小朋友在玩游戏,他们是怎么玩呢?我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玩玩看。

师:小朋友这个游戏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拍花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大书。

二、幼儿看书,教师朗诵童谣,理解童谣内容。

1、教师利用圆舞板打节奏朗诵:

拍呀,拍呀,拍花箩呀,红草地呀,绿马车呀;你拍几呀?我拍一呀,一只蜗牛上楼梯呀。

你拍几呀?我拍二呀,两只蚂蚁抬着大花瓣呀。

你拍几呀?我拍三呀,三条鲤鱼滚下山呀。

你拍几呀?我拍四呀,四方的招牌没有字呀。

你拍几呀?我拍五呀,五只大熊打花鼓呀。

你拍几呀?我拍六呀,六个老头卖烤肉呀。

你拍几呀?我拍七呀,七只野狼抱小鸡呀。

你拍几呀?我拍八呀,八脚的章鱼坐沙发呀。

你拍几呀?我拍九呀,九只老虎喝老酒呀。

你拍几呀?我拍十呀,十只青蛙跳进荷花池呀。

扑通 扑通 扑通 扑通 扑通 扑通 扑通 扑通 扑通 扑通一共十只青蛙,错了没有?没错,再来玩。

2、出示表格,师:小朋友们,这本大书我们看完了,请问你刚才都听到了书里讲到了哪些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教师依次完善表格。

3、教师再次朗诵,边做动作。

师:小朋友,你们听听今天这首童谣跟我们平时学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吗?(我拍一呀,一只蜗牛上楼梯呀。我拍二呀,两只蚂蚁抬着大花瓣呀。)每句后面都有一个呀字,一呀,梯呀,读音听起来是不是差不多。

4、师:这首童谣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谁能告诉我叫什么呢?出示题目

三、师:小朋友们,这首童谣好听吗?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这个游戏吧。

师幼一起游戏。

四、教师做活动小结。

师:今天用了老师教的动作来玩这个游戏,你们可以自己想想看还可以做那些动作来玩这个游戏呢?下课后我们回教室找其他小朋友自己编动作一起来玩一玩,好吗?

教学反思:

以前在课间也和孩子们玩过类似的游戏,如“两只小蜜蜂”,能念又能做的形式非常好,而《拍花箩》是我们中国的经典民间游戏,我想对于这样的儿歌游戏在我们的教学中出现,更具传承性,因为它甚至在没有材料的情况下,就能随时随地拈来就玩。可不是吗?我们好动的小篆朋友也喜欢玩“拍花箩”游戏,为了能让小朋友和他一起玩,他使出了全身自我调节招数,和朋友拍手念儿歌时也能很好控制自己,遵守规则了。再来看看我们班平时难得张口说话的芸芸小朋友,她也在游戏的过程中,轻松自如的和对面的好朋友积极念起了儿歌,也获得了同伴游戏、交流的快乐,变得开朗许多。

篇6:好玩的鞋子教育随笔

好玩的鞋子教育随笔

如今的幼儿教育内容及形式百花齐放。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会花很多心思,为孩子们设计和组织各种教学、游戏活动,期望开设出别致、新颖的教学活动,以给孩子们各种体验,让他们学习和接受各种知识经验。然而“生活即是学习”这句话重重地敲击了我。

在冬天的一个午后,孩子们进餐完毕后,我带着他们来到教室外面的塑胶操场上玩。孩子们都坐在操场上玩闹着,突然钱尚月把鞋子脱了,于是我鼓励其他孩子也把鞋子脱下来晒晒太阳。孩子们很是高兴,纷纷把自己的鞋子脱了,将两只鞋子整齐地并拢放在一起,还围着鞋子转起了圈圈。也许是没有了鞋子的束缚,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光着小脚满操场飞跑了起来。看着孩子们刚吃完午饭就如此剧烈的运动,我心思着: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稍微安静些呢?环顾周围,看见李晨飞和顾冬骏将自己的鞋子和同伴的鞋子一起放的整整齐齐,于是我也脱下自己的鞋子加入了他们的阵营:“谁要买鞋子啊?”一句话刚出,孩子们嫩嘟嘟的小手都拎着鞋子过来了,将鞋子排到了我鞋子的边上,“我要买鞋”“我要买鞋”的呼声此起彼落,卖买鞋子的游戏火热进行中。孩子们对于此次活动的热情超出我的想象,不知不觉孩子们都不跑了。一阵热闹过后,孩子们都买着了鞋子(其实都是买的自己的鞋子),邓泽祺也来买鞋子了,我将自己的鞋子硬塞给了他,他难为地收下了,“穿穿老师的鞋子吧!”他服从地穿了穿,好大呀!拖着往前走了几步,立刻引来其他孩子的尖叫“他穿老师的鞋”“老师的鞋子”“他穿老师的鞋子,真好玩!”“我也穿过妈妈的`鞋子”“我回家也要穿”……听着同伴们的话语声邓泽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也许是孩子们的认同,也许是觉得自己的能干,也许是觉得好玩……于是我顺势又请了一个孩子穿上了我的鞋,相信回家后的孩子也会有一番作为。过后孩子们都拿着自己的鞋子玩闹着(可能是老师还没叫他们穿上的缘故),有的孩子将鞋子套在了手上,有的还爬了起来。于是我也加入了孩子们的队伍,将鞋子套在手上,一群群的小动物立即出现了,“你学的什么动物呀?”“小狗”“小猫”“小猪”……孩子们的答案是如此精彩,凡是四只脚的动物都想出来了。孩子们在操场上爬来爬去,活动氛围轻松而热闹,每个孩子都动了起来。

一双小小的鞋子,是生活中那么微小而常见的事物,却给孩子们带来了如此巨大的快乐。其间也渗透了体育、语言、科学、社会等领域的内容,相信孩子们获得的知识情感也是十分丰富的。此后,我还针对鞋子组织了“给鞋子排队”“制作鞋子”等活动,孩子们的表现更是精彩。一日生活中隐含着多种孩子学习的机会,只有源自幼儿生活的幼儿教育才可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愿自己带着一颗童心,做好生活的有心人,让孩子绽放更多灿烂的笑容,同时获得更多的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知识经验。

篇7:教育随笔

怎样看待学生,这是教师学生观的重要内容。一个老师怎么看待学生,将影响着老师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生。如果你把某个学生看得一无是处,认为他只有缺点而没有优点,你就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他,用挑剔的目光注视他,甚至用有色眼光去对待他,你就会觉得他一无是处。

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在我们的传统中,我们看待任何一个人,更多是是用求全责备的眼光来看的,往往只看到他的缺点,而往往忽略他的优点,我们也总是把他进行错误的归因,用挑剔的眼光来对待。比如,人家有心有意的去做好事,去帮助他人,这本来是很值得称赞的。可是,我们有的人却总是喜欢往坏处想,说认为人家做好事是为了得到表扬,为了在老师、在同学面前留个好印象等等,好人都被我们给看扁了,这是极不正常的。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态度。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

我们知道中国的一句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物是这样,看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同样一个人,如果我们老是用怀疑的眼光,用挑剔的眼光去看他,他在我们眼中就可能真的会一文不值。一些学生,就是在我们这种眼光的看待下,成了差生,成了失败者,成了害群之马。我们的教育要求是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包括所有人,包括所有的孩子。我们就是要以所有这些接受我们教育的孩子为本,要把他们一个个都培养成人,培养成材,这才是我们办教育的真正目的。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欣赏和对待每一个学生呢?

首先,欣赏学生的优点。首先我们要肯定,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那种看不到别人优点的人,这本身就存在着问题。

其次,欣赏学生的进步。人不论干任何一件事,只要付出了努力,都会有收获。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也应当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只不过这种收获,这种进步有大和小的差别而已,也有一个参照系的问题。我们常常都是用十全十美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个学生,并把他们放在一个大环境里去与那些表现非常出色的学生比,与班上,乃至全校前几名的学生比,这样比的结果,那些进步幅度小的同学,自然就抬不起头,就失去了信心。

其实,每个孩子每天都在成长,只是进步大小不同罢了。

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责任感,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也能够和其他同学一样获得应有的进步。

对于每一个富有灵气、生动活泼的成长中的孩子,在他们的身上,值得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的方面还有很多。因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只要我们换个眼光来看人,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学生也是非常可爱的!我们既要做到教书,更要做到育人!

篇8:教育随笔

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她学习成绩平平,也没有精湛的才艺特长。记得有一年过春节,班里很多孩子到我家做客,饭后当别的孩子高谈阔论时,她却一声不响地收拾桌椅、餐具、打扫卫生等琐事。还记得有一次班会我让每个孩子谈自己的理想,其他孩子都说将来要做钢琴家、演员、董事长、电视主持人等,她却说将来要做幼儿园老师。之后,我和女孩的父母提及此事,他们觉得有些尴尬。

可是班里有两个男生起了争执,大家都无法劝解时,这个女孩却用猜硬币的方法解决了争端。去旅游的路上堵车,车上的孩子们开始烦躁,也正是这个女孩用一个个笑话,让大家安静了下来。下车时,很多学生都感激的拥抱了她。

每次考试,女孩的成绩都是中等。不过,有一次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出了一个题目“你最欣赏班上那位同学?”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了这个女孩的名字。语文老师感叹道:“你们班的这个女孩,虽说成绩一般,可是做人实在很成功!”

许多人认为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或者在舞台上展示精湛的技艺才是成功,其实这是狭义上的成功。日常生活中,成功应该有更多的意义,每个孩子都可以取得自己的成功。

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但对每个人来说,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路,才有希望走向成功。其实,一切成功可归结为和谐。即与人相处和谐,与社会相处和谐,与自然相处和谐。如果我们的学校能人人和谐相处,那么求实的明天会更好!

篇9:教育随笔

孩子们,在古老的英格兰流传着“一颗钉子毁灭一个帝国”的故事,为了告诫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汲取教训,人们还编了一首歌谣:

丢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马蹄;坏了一只马蹄,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这首歌谣,代代相传了数百年。它歌咏的是一段真实却又无情的王室争权杖的历史。

两军对垒,旌旗猎猎:战马萧萧,锣鼓铿锵。查理三世气宇轩昂,手挥长剑,一马当先,主动出击,千军万马是紧随其后,而对方是节节败退,不远处是一片辽阔泛着寒光的沼泽地。

胜利女神的微笑已经偏向了查理三世,突然,战马一个趔趄,查理三世跌翻在地,众官兵误以为统帅中箭身亡,顿时军心大乱,慌作一团。处于败势的亨利伯爵乘势大举反攻,在阵前生取查理首级,不仅化险为夷转败为胜,而且从此将英格兰置于都铎王朝的统治之下。

原来,决战前夕,马夫在给查理三世的战马替换铁掌时,发现少了一枚铁钉,一时寻觅不得,马夫便草率地将就过去了。谁能料到,那只少了一枚铁钉的马掌偏偏松了、掉了;马失前蹄,查理三世怎能不摔倒在地呢?历史无情,缺失了一枚铁钉,丢失了一个国家。

我曾对大家说过:绊倒千里马的不是崇山峻岭,而是柔软的青草结成的环。伏尔泰也说过:使人疲惫不堪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沙子。古人不是也说过“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吗?可是,你们在学习中却常常在自己的“千里之堤”上挖掘一个又一个“蚁穴”,比如:在老师讲课时,你发发呆,跑跑神,画个小人,传个小纸条,或者给别人做个鬼脸等等,却忘了老师告诉过大家,“课堂是根”的道理,正因这些小动作使本应优秀的你成为平庸,与尖子生失之交臂!还有在写作业中不审清题,马马虎虎完成作业。有错题不及时订正,不写错因,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作业是魂!”如此下来,不难推断出你们的“千里之堤”最终会因为这一个个“蚁穴”而在考试中垮塌?

孩子们请记住这句话:“小就是大,大就是小”,因此,希望大家认真做事,真正明白什么叫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篇10:教育随笔

自从孩子们上了大班之后,由于年龄的关系,变得好动了很多。看,刚让他们小便、喝水后,自由活动一会儿,有几个小男孩就在一起跑闹了起来。“啪、啪、啪”我连拍了三下手,孩子们的脚步慢下了许多,我只好大声嚷道:“停下,别跑,小心摔倒!”在我的要求下,他们停住了脚步。可没过多久,又有几个孩子跑动了起来。每次的大声要求都只是缓解暂,而讲道理时,孩子们当时答应的好好的,可过后还照样跑闹,用什么方法来约束他们呢?

自由活动时,又有孩子在嬉闹。“请你跟我这样做……”我边拍手边做出拍肩、手腕花等动作,有的孩子听到少儿频道中出现的语言,立刻说:“我就跟你这样做……”并且也做出相同的动作。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进来,等我看全班的孩子都加入进来后,我做出了一个小声的动作,然后轻轻地做到小椅子上去,孩子们也立刻悄悄地来到了座位上,与旁边的孩子悄悄交谈起来。

以后,如果出现孩子们大声喧哗、跑闹的情景,我就采用“请你跟我这样做……”这种方法,他们会立刻静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各位老师,你们也不放试一试。

篇11:教育随笔

“起立,转身,我们要出发了。”我正喊着口令让孩子们排队。孩子们听到我的口令有几个孩子就涌到我的面前,挤着抢当排头,有时椅子倒了也顾不得扶好。你挤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他挤我!”这样的告状声。所以每天做操和户外活动前的排队成了我最头疼的一个环节。

柔柔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发现我每次让孩子排队都是从座位上让孩子起身然后依次排队的,所以她每次都很快先将自己的小椅子排在最前面,有时被别的孩子抢先了她还在那哭着鼻子喊“这个位子是我的,老师他抢我的位置。”我问:“是他先放好椅子的啊,为什么你一定要坐在第一个那?”“我要排第一。”

那你不能总坐在最前面一直排第一个吧,别的小朋友也要轮流坐的啊!也要轮流排第一的嘛”她哭着总不答应。嘴里一直嚷着:“我要排第一,我要排第一,我是排第一的嘛。”

见此,我拉过柔柔说:“柔柔很棒的,老师今天让你当组长让你来管理小朋友排队好吧,哪个小朋友不好好排队你帮老师让他们排好队好吗?”柔柔这才高兴地点了点头。

现在的孩子对于“第一”会这样的敏感可能是每个家长或者老师经常给孩子灌输的词语,使得孩子们总认为第一才是最优秀的,于是争着站这个位置。

想不到,在这小小的“排队”里还有这么多的内涵,看来孩子的小脑袋中还真藏着不少秘密在等着我们来发现呢。针对这个问题,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个“第一”。那么用什么方法让他们主动放弃这样诱人的位置而互相谦让的排队呢?我们怎么让大家不争不抢呢?在活动中我试想几点:

1、可以看谁的表现好,就让谁站第一;

2、可以轮流站第一;

3、遇到不讲理的孩子,教师可以用转移的方法,鼓励他帮老师一起管理小朋友。

通过一段时间对孩子们的培养,孩子们再也不你挤我我挤你了,知道只要表现好谁都有机会站在第一,也很快就站好队了。

篇12:教育随笔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呢?为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能让学生想学、主动学,我在班上采用了“表扬信”发放制度。

在每一课的生字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课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读准音并记清形,然后在课堂上学生以汇报的形式进行展示。让先会认的同学试读、带读,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学习,尤其是差生会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生字。在每一课学习完生字以后,同桌相互检查认识情况,会认的学生到老师处盖一个鼓励印章,比如:“你真棒,继续努力!”“学科状元!”等。当学生的印章盖满十个以后再到老师处领取一张表扬信,并且三张表扬信可以兑换一份奖品。

从这个奖励制度实施以后,班上同学的学习兴趣大大的提高了,识字差生变少了,像我班最大的学困生吴雨鑫、舒雯都能在一节课里学完所有的生字。

其次,老师的鼓励语言也是最关键的。比如,我在教学生字,有的学生容易把生字读音读错,特别是前后鼻音、平翘舌音总是搞混淆。当我发现这一情况后,我立马对全班同学说:“哇,刚才我听到有的同学在读含有后鼻音、翘舌这些字词时,声音特别好听,而且发音特别准呢!我还想听,你们愿意好好地读给我听吗?”我这一句平淡的鼓励语言立刻激起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于是所有学生马上就认真起来,并刻意去注意每个字的音,在我抽选班上的那几个学困生来认生字时都读得非常准。

中班体育游戏好玩的轮胎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绿箩植物观察日记

好玩的游戏小班教育心得

大班健康教育《好玩的皮筋》教案

大班教育随笔

幼儿园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中学

寒假教育随笔

好玩的拍花箩教育随笔(锦集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好玩的拍花箩教育随笔,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