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乘风破浪日鲲鹏展翅时中加友谊学校成立九周年感言(共含3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章魚燒”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乘风破浪日鲲鹏展翅时中加友谊学校成立九周年感言
中加友谊学校成立九周年感言:乘风破浪日鲲鹏展翅时
九年,相对于绵远的历史长河,弹指一挥,只是那浪花一朵;
九年,相对于浩瀚的空间宇宙,白驹过隙,只是那流星一枚;
但九年,相对于百年文同来说,却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机遇,创办已九年的九江中加友谊学校,渐为江南名校——九江文同中学一颗璀璨的明珠!
于今,九江中加友谊学校正喜迎她九岁的生日!全体文同人为之欢庆,为之雀跃,为之祝福!值此九周年生日之际,文同人竭诚感谢社会各界对中加教育的关心与厚爱;更期待天下英才走进中加,勤奋学习,一飞冲天!
物换星移,九度春秋,历史仿佛如昨:,文同人瞄准机遇,创办了由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省内第一所实施高中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九江中加友谊学校。自诞生以来,中加友谊学校一路风雨,一路高歌;一路艰辛,一路收获!九年的沐风栉雨,九年的激流勇进,九年的.含英哺华,九年的励精图治在市教育局党委委员、文同中学校长胡德喜的带领下,在全体文同人的共同努力下,九江中加友谊学校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新气象。文同人以他特有的办学理念,独有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秉承着百年学府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敬业务实的精神,厚德载物,兼收并蓄,甘于奉献,敢于创新,踩着时代的鼓点,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九年来,中加友谊学校捷报频传,成绩骄人:届中加农村班200名毕业生,高考一本上线109人,一本上线率54.5%,二本上线195人,二本上线率97.5%;届中加农村班200名毕业生,高考一本上线116人,一本上线率58%,二本上线196人,二本上线率98%;更是创造了历史的辉煌,届中加农村班200名毕业生,高考600分以上13人,一本上线152人,一本上线率76%,二本上线197人,二本上线率98.5%。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加的教育教学质量显着提高,办学规模迅猛扩大,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日益良好。
可以这样骄傲地说,九年来,九江中加友谊学校和百年文同一起见证了岁月的辉煌,谱写了盛世的华章!更可以这样自豪地说,中加友谊学校已经成为九江市及其周边地区广大莘莘学子读书求学的梦想的摇篮!
假如百年文同是一株古拙的老樟,那么九江中加友谊学校就是一抹新绿;
假如百年文同是一顶至尊的皇冠,那么九江中加友谊学校就是皇冠上耀眼夺目的蓝宝石;
假若百年文同是一艘超级航母,那么九江中加友谊学校就是航母上灵动的歼-15战机!
樟香流溢,新枝泛绿,百年文同,中加添彩!大鹏展翅起,万里自翱翔!我们坚信并期待,在全体文同人用情浇灌,用心守望,用真诚感化,用爱心哺育下,九江中加友谊学校一定会以更沉稳更坚实更豪迈的步伐走向明天的辉煌!
中加友谊学校成立九周年感言:乘风破浪日鲲鹏展翅时
九年,相对于绵远的历史长河,弹指一挥,只是那浪花一朵;
九年,相对于浩瀚的空间宇宙,白驹过隙,只是那流星一枚;
但九年,相对于百年文同来说,却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机遇,创办已九年的九江中加友谊学校,渐为江南名校——九江文同中学一颗璀璨的明珠!
于今,九江中加友谊学校正喜迎她九岁的生日!全体文同人为之欢庆,为之雀跃,为之祝福!值此九周年生日之际,文同人竭诚感谢社会各界对中加教育的关心与厚爱;更期待天下英才走进中加,勤奋学习,一飞冲天!
物换星移,九度春秋,历史仿佛如昨:20xx年,文同人瞄准机遇,创办了由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省内第一所实施高中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九江中加友谊学校。自诞生以来,中加友谊学校一路风雨,一路高歌;一路艰辛,一路收获!九年的'沐风栉雨,九年的激流勇进,九年的含英哺华,九年的励精图治在市教育局党委委员、文同中学校长胡德喜的带领下,在全体文同人的共同努力下,九江中加友谊学校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新气象。文同人以他特有的办学理念,独有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秉承着百年学府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敬业务实的精神,厚德载物,兼收并蓄,甘于奉献,敢于创新,踩着时代的鼓点,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九年来,中加友谊学校捷报频传,成绩骄人:20xx届中加农村班200名毕业生,高考一本上线109人,一本上线率54.5%,二本上线195人,二本上线率97.5%;20xx届中加农村班200名毕业生,高考一本上线116人,一本上线率58%,二本上线196人,二本上线率98%;20xx年更是创造了历史的辉煌,20xx届中加农村班200名毕业生,高考600分以上13人,一本上线152人,一本上线率76%,二本上线197人,二本上线率98.5%。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加的教育教学质量显着提高,办学规模迅猛扩大,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日益良好。
可以这样骄傲地说,九年来,九江中加友谊学校和百年文同一起见证了岁月的辉煌,谱写了盛世的华章!更可以这样自豪地说,中加友谊学校已经成为九江市及其周边地区广大莘莘学子读书求学的梦想的摇篮!
假如百年文同是一株古拙的老樟,那么九江中加友谊学校就是一抹新绿;
假如百年文同是一顶至尊的皇冠,那么九江中加友谊学校就是皇冠上耀眼夺目的蓝宝石;
假若百年文同是一艘超级航母,那么九江中加友谊学校就是航母上灵动的歼-15战机!
樟香流溢,新枝泛绿,百年文同,中加添彩!大鹏展翅起,万里自翱翔!我们坚信并期待,在全体文同人用情浇灌,用心守望,用真诚感化,用爱心哺育下,九江中加友谊学校一定会以更沉稳更坚实更豪迈的步伐走向明天的辉煌!
中加友谊学校成立十周年感言
---十年踏浪扬帆起 众手划船迎潮来
2005年12月5日,获江西省教育厅批准,由江西省重点中学z市文同中学和加拿大爱加信国际学院联合举办的江西省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九江中加友谊学校正式挂牌成立。自此,九江中加友谊学校走过了整整十年。
回首十年,足以令我们生感慨,更令我们生喜悦添豪情。
是的,对一所学校而言,十年,那仅仅是起步成长的年段。而对生命体的教育者而言,那是划去了人生最宝贵的一段。旁观者,对于别人的十年过往,总易平静而轻松。而对于亲历者,十年的倾情付出,就显得坚实而厚重。
站在十年的节点上,回首十年。我们的感慨是双向的。
十年,我们这些中加学校的建设者,或由青春而壮年,或从丁壮而垂暮。年轮写在彼此的脸上,白发诉说着我们的奉献。然而,中加学校,却在我们的呵护下成长。如果说初生的中加学校是一只小小的野百合的话,那么是我们这一代文同人,为她找到了春天。
中加的校史不应忘记。以胡德喜校长为核心的校领导班子,顶住压力,锐意改革,团结率领全校上下,视中加如自我生命,揽中加于文同怀中。为中加的招生、师资配置、教学设备、后勤保障提供源头活水。得百年文同的滋养,中加学校,从此踏浪起步扬帆起航了。
于是中加学校的办学就展现活力释放异彩。每年的招生季,我们的中加学校的招生办公室总是门庭若市。慕名前来问询报到的家长和新生,脸含笑意,眼放晶光,络绎不绝。高考揭榜的日子,海量信息,飞速传递。文同中加,在大街小巷古村新镇热传。“中加”这一缩成词汇,人们由陌生到熟知,由怀疑到接受,由认同到热捧。本是复杂的转换过程,出乎意料地来得快捷而迅猛。“中加”经过社会各界的口口传递,已经渐露光芒,成为属于文同的又一金字招牌。成为赣北大地上的新的教育名片。
十年磨剑,剑剑亮光。十年中,中加学校依照计划录得学生2000余人,为高校输送优质生源1800余人。每年的一本上线率在65%以上,二本上线率在95%以上。他们之中的佼佼者,不仅圆了家族的及第梦,圆了自己的名校梦,还成为本乡本土的真正的学霸,成为当地的后辈乡贤。成为乡里弟妹们学习楷模,成为中加的无声口碑。每当看到茶余饭后,村民们或手捧手机或端坐电脑前查阅中加信息的时候,我们这些文同人无不倍感温暖。每当看到他们查找其子弟的相关信息而露出满意微笑的时候,我们无不感到释怀。所有潜伏在我们筋骨里的疲惫都烟消云散。现在随着中加学子的越飞越高,中加的名字不仅传遍神州,还走向了世界。中加的发展牵动着九江各界的神经,中加的进步的劲舞辐射到五湖四海。我们享受到被关注的幸福,我们也享受着被热捧的荣耀。
花香携苦寒,果满汗水浇。中加的辉煌里永存这样的镜头。每年的招生季节,胡德喜校长的办公室,从清晨到黄昏甚至深夜,从周一到周日,从六月到九月。大门敞开,人流不绝。他在含笑为新生及家长答疑解惑,向贫寒学子济困送暖,多少孩子带着振奋离开他的视线,多少家长带着感激与他作别。z校长把脉招生动向,坐镇指挥,不知疲倦。尹武将主任,十年如一日,从六月到九月从未休息。每天迎候着纷纷攘攘的人群。从新生报到到分班,从住宿分配到宿舍管理。每一细节都留下了他的手迹和脚印。分配到各县区的招生老师,顶烈日,抗酷暑,走村串户。汗水湿透衣衫,微笑总在脸上。宿管的老师们,二十四小时真情守护,让远离父母的孩子生活舒心,让在外务工的父母放心。最苦最累的当是一届届的班主任老师。他们不仅承担的一位老师的职责,还承担着每一位学生的父母的职责。他们当爹当妈当老师的'多重角色,仿佛使他们学会了分身的法术。一天二十四小时的不间断形护神护,从周一到周日的忠实值守,从高一到高三的顽强坚持。蜡烛的烈焰从不熄灭。他们是为中加奉献最多最苦的最可爱的人。
众手破浪迎潮起,风正帆悬巨轮行。九江中加友谊学校,诞生在教育改革的光辉岁月,成长在飞速发展的激情年代,壮大在华夏复兴的豪迈时刻。回望十年,她发愤图强,已有能力承载千百家庭的重托,背负莘莘学子的梦想,分担文同发展的使命。总结十年,我们发现中加能与文同和谐融合。但又能发挥其特色办学的轻巧灵便的优长。她不仅吸纳文同的精髓,秉承其独特个性,又保持自己富有竞争力的管理模式。仿佛是文同教育先行先试的特区,有效地充任了文同的又一翅膀。告别十年,我们可登高舒啸,告慰我们逝去的岁月和辛勤的汗水。在中加十年生日到来之际,我们更应感谢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厚爱。展望未来我们自当豪情万丈,立潮头,迎巨浪,为九江的教育事业做出新贡献。